CN219584167U - 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84167U CN219584167U CN202320579981.4U CN202320579981U CN219584167U CN 219584167 U CN219584167 U CN 219584167U CN 202320579981 U CN202320579981 U CN 202320579981U CN 219584167 U CN219584167 U CN 2195841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dal
- friction plate
- rotating shaft
- vehicle
- d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该车辆踏板总成包括转动设于基座上的踏板,设于踏板的转轴上的阻尼部,以及设置在踏板与阻尼部之间的单向传动部,单向传动部用于连通或断开踏板与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其中,单向传动部套设在阻尼部外部,在制动踏板时,单向传动部断开踏板与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而使踏板相对于阻尼部转动,且在释放踏板时,单向传动部连通踏板与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并驱使阻尼部动作,以对踏板的转动施加阻尼力。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在踏板制动解除时,单向传动部能够连通踏板与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并驱使阻尼部动作,从而对踏板的转动施加阻尼力,进而能够降低踏板的反力,提高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踏板总成,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具有该车辆踏板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动车制动系统中,采用线控制动系统的车型逐渐增多,因该制动系统中的踏板具有舒适的踏板感、快速的反应速度,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踏板感模拟器也普遍存在当制动解除,踏板回退时因阻尼小,踏板反力较大,导致驾驶者感觉踏板“弹脚”,容易对驾驶员造成不舒适的感觉,而降低整车使用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踏板总成,以在制动解除时,降低踏板的反力,提高使用舒适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踏板总成,包括转动设于基座上的踏板,设于所述踏板的转轴上的阻尼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踏板与所述阻尼部之间的单向传动部,所述单向传动部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踏板与所述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
所述单向传动部套设在所述阻尼部外部,在制动所述踏板时,所述单向传动部断开所述踏板与所述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而使所述踏板相对于所述阻尼部转动,且在释放所述踏板时,所述单向传动部连通所述踏板与所述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并驱使所述阻尼部动作,以对所述踏板的转动施加阻尼力。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传动部采用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阻尼部上,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踏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部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
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圈相连,所述第一摩擦片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摩擦片设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第一摩擦片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转轴上,并在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一止转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摩擦片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摩擦片滑动设于所述壳体上,并在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二止转部,所述第二止转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摩擦片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转部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于所述转轴上的第一滑槽,以及沿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径向内凸设置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插入所述第一滑槽中;和/或,
所述第二止转部包括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滑槽,以及沿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径向外凸设置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插入所述第二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均为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多个,且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第二摩擦片沿所述转轴的轴向交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中设有套设在所述转轴外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最外端的所述第一摩擦片或所述第二摩擦片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围绕所述转轴设置的凹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卡置在所述凹槽中,且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安装座与最外端的所述第一摩擦片或所述第二摩擦片抵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通过设置阻尼部,并在踏板与阻尼部之间设置单向传动部,不仅不影响制动踏板,而且在制动解除时,单向传动部能够连通踏板与阻尼部之间的动力传递,并驱使阻尼部动作,从而对踏板的转动施加阻尼力,进而能够降低踏板的反力,提高使用舒适性。
另外,单向传动部采用单向轴承,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阻尼部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并通过第二摩擦片与第一摩擦片抵接产生的摩擦力构成阻尼力,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将第一摩擦片滑动设于转轴上,能够实现第一摩擦片的位置微调,防止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运动卡滞而影响踏板的正常使用。
此外,第一止转部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一凸起,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将第二摩擦片滑动设于壳体上,能够实现第二摩擦片的位置微调,防止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运动卡滞。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均为套设在转轴上的多个,可增大阻尼力,有效降低踏板的反力。通过设置弹性件,能够保证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始终接触而产生阻尼力,可防止阻尼部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与上述车辆踏板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分解爆炸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转轴;3、阻尼部;4、单向传动部;5、踏板;
201、第一滑槽;
301、壳体;3011、壳本体;3012、端盖;30111、第二滑槽;302、第二摩擦片;3021、第二凸起;303、第一摩擦片;3031、第一凸起;304、安装座;3041、凹槽;3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踏板总成,以用于制动解除踏板5后退时,降低踏板5的反力,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整体构成上,本实施例的车辆踏板总成包括转动设于基座1上的踏板5,设于踏板5的转轴2上的阻尼部3,以及设置在踏板5与阻尼部3之间的单向传动部4,单向传动部4用于连通或断开踏板5与阻尼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
其中,单向传动部4套设在阻尼部3外部,在制动踏板5时,单向传动部4断开踏板5与阻尼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而使踏板5相对于阻尼部3转动,且在释放踏板5时,也即制动解除踏板5后退时,单向传动部4连通踏板5与阻尼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并驱使阻尼部3动作,以对踏板5的转动施加阻尼力。
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的车辆踏板总成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参照图1至图4中所示,其中,与现有结构相同的是,踏板5通过转轴2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中所示,转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螺钉螺接的螺纹孔,转轴2夹置在基座1中,并通过螺接在其两端的螺钉固定在基座1上。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单向传动部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向轴承,也叫超越离合器。该单向轴承的内圈套设在阻尼部3上,单向轴承的外圈与踏板5相连。由此,当制动踏板5时,因外圈相对于内圈转动,两者之间无动力传力,不能驱动阻尼部3动作,而当制动解除踏板回退时,外圈与内圈之间具有动力传递,两者均转动,从而可使内圈驱使阻尼部3动作,而对踏板5的转动回位施加阻尼力。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至图4中所示,阻尼部3包括转动套设在转轴2外的壳体301,设于壳体301内的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其中,壳体301与内圈相连,第一摩擦片303设置在转轴2上,第二摩擦片302设于壳体301上,且第二摩擦片302与第一摩擦片303抵接。如此设置,当内圈转动时,能够带动壳体301以及第二摩擦片302转动,从而因第二摩擦片302与第一摩擦片303抵接,而在两者之间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即构成阻尼力。
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等在壳体301内设置,如图2中所示,壳体301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本体3011,以及封堵在壳体301一端的端盖3012,该端盖3012具体可压装或螺接在壳体本体3011上。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第一摩擦片303滑动设于转轴2上,并在第一摩擦片303与转轴2之间设有第一止转部,第一止转部用于限制第一摩擦片303相对于转轴2转动。这样设计,将第一摩擦片303滑动设于转轴2上,能够实现第一摩擦片303的位置微调,防止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运动卡滞而影响踏板5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至图4中所示,第一止转部包括沿转轴2的轴向设于转轴2上的第一滑槽201,以及沿第一摩擦片303的径向内凸设置的第一凸起3031,第一凸起303插入第一滑槽201中。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滑槽201为沿转轴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例如为图4中所示的四个。相应地,第一凸起303为沿第一摩擦片303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以保证第一摩擦片303不会相对于转轴2转动。
此外,为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优选地,第二摩擦片302滑动设于壳体301上,并在第二摩擦片302与壳体301之间设有第二止转部,第二止转部用于限制第二摩擦片302相对于壳体301转动。并且,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结合图2至图4中所示,第二止转部包括沿壳体301的轴向设于壳体301上的第二滑槽30111,以及沿第二摩擦片302的径向外凸设置的第二凸起3021,第二凸起3021插入第二滑槽30111中。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二滑槽30111为沿壳体30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例如为图4中所示的四个。相应地,第二凸起3021为沿第二摩擦片302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以保证第二摩擦片302不会相对于壳体301转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均为套设在转轴2上的多个,且第一摩擦片303与第二摩擦片302沿转轴2的轴向交替设置,以增大阻尼力,有效降低踏板5的反力。本实施例,对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的具体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除了均为多个,也可以均设置一个,或者仅设置一个第一摩擦片303,而在第一摩擦片30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摩擦片302。还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二摩擦片302,并在第二摩擦片30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摩擦片303。
此外,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阻尼部3失效,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301中设有套设在转轴2外的弹性件,弹性件设置在壳体301与最外端的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之间。其中,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弹性件具体为套设在转轴2上的弹簧305。
并且,为提高弹簧305与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的抵接效果,优选地,如图2和图4中所示,转轴2上套设有安装座304,安装座304上设有围绕转轴2设置的凹槽3041,弹簧305的一端卡置在凹槽3041中,且弹簧305通过安装座304与最外端的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抵接。进一步地,弹簧305与壳体301抵接的一端也设有安装座304,且弹簧305的该端部也卡置在安装座304的中,并通过安装座304与端盖3012抵接。
通过设置安装座304,可使弹簧305通过安装座304与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抵接,能够提高对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施加的弹性力的均匀性,防止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偏置,能够有效保证第一摩擦片303与第二摩擦片302抵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也可不设置弹簧305,此时可将端盖3012与壳体本体3011螺接相连,并在端盖3012上设置凸台,通过该凸台与最外端的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抵接。这样通过旋拧端盖3012调节凸台的位置,也能保证凸台始终与最外端的第一摩擦片303或第二摩擦片302抵接,进而保证第一摩擦片303与第二摩擦片302始终抵接,防止阻尼部3失效。
本实施例的车辆踏板总成,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制动时,踏板5沿前进方向踩下,此时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阻尼部3不参与工作,踏板5反力主要由踏板感模拟器发生。释放时,踏板5后退,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阻尼部3参与工作,踏板5反力为踏板感模拟器反力减去阻尼部3的阻尼力,使回退时踏板5反力小于前进时踏板5反力,脚感舒适,不弹脚。
此外,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中设有如上的车辆踏板总成。
本实施例的车辆与如上的车辆踏板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转动设于基座(1)上的踏板(5),设于所述踏板(5)的转轴(2)上的阻尼部(3),以及设置在所述踏板(5)与所述阻尼部(3)之间的单向传动部(4),所述单向传动部(4)用于连通或断开所述踏板(5)与所述阻尼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
所述单向传动部(4)套设在所述阻尼部(3)外部,在制动所述踏板(5)时,所述单向传动部(4)断开所述踏板(5)与所述阻尼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而使所述踏板(5)相对于所述阻尼部(3)转动,且在释放所述踏板(5)时,所述单向传动部(4)连通所述踏板(5)与所述阻尼部(3)之间的动力传递,并驱使所述阻尼部(3)动作,以对所述踏板(5)的转动施加阻尼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传动部(4)采用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阻尼部(3)上,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踏板(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部(3)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2)外的壳体(301),设于所述壳体(301)内的第一摩擦片(303)和第二摩擦片(302);
所述壳体(301)与所述内圈相连,所述第一摩擦片(303)设置在所述转轴(2)上,所述第二摩擦片(302)设于所述壳体(301)上,且所述第二摩擦片(302)与所述第一摩擦片(303)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摩擦片(303)滑动设于所述转轴(2)上,并在所述第一摩擦片(303)与所述转轴(2)之间设有第一止转部,所述第一止转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摩擦片(303)相对于所述转轴(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摩擦片(302)滑动设于所述壳体(301)上,并在所述第二摩擦片(302)与所述壳体(301)之间设有第二止转部,所述第二止转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摩擦片(302)相对于所述壳体(30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转部包括沿所述转轴(2)的轴向设于所述转轴(2)上的第一滑槽(201),以及沿所述第一摩擦片(303)的径向内凸设置的第一凸起(3031),所述第一凸起(3031)插入所述第一滑槽(201)中;和/或,
所述第二止转部包括沿所述壳体(301)的轴向设于所述壳体(301)上的第二滑槽(30111),以及沿所述第二摩擦片(302)的径向外凸设置的第二凸起(3021),所述第二凸起(3021)插入所述第二滑槽(301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摩擦片(303)和所述第二摩擦片(302)均为套设在所述转轴(2)上的多个,且第一摩擦片(303)与所述第二摩擦片(302)沿所述转轴(2)的轴向交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301)中设有套设在所述转轴(2)外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壳体(301)与最外端的所述第一摩擦片(303)或所述第二摩擦片(30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2)上套设有安装座(304),所述安装座(304)上设有围绕所述转轴(2)设置的凹槽(3041),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卡置在所述凹槽(3041)中,且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安装座(304)与最外端的所述第一摩擦片(303)或所述第二摩擦片(302)抵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踏板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79981.4U CN219584167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79981.4U CN219584167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84167U true CN219584167U (zh) | 2023-08-25 |
Family
ID=8769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79981.4U Active CN219584167U (zh) | 2023-03-22 | 2023-03-22 | 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84167U (zh) |
-
2023
- 2023-03-22 CN CN202320579981.4U patent/CN2195841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158514B2 (ja) | スタータ | |
WO2012121471A1 (ko) | 다이얼 리클라이너 | |
US9469219B2 (en) | Pumping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 |
WO2013031302A1 (ja) | ダンパ | |
WO2014171523A1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摩擦パッド組立体 | |
CN219584167U (zh) | 车辆踏板总成及车辆 | |
JP4528468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KR20110087067A (ko) | 차량용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
JP2002102000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US11065995B2 (en) | Pumping device for seat of vehicle | |
JP2013238260A (ja) | セラシ歯車装置 | |
JP2002039233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CN107836421B (zh) | 一种两轴式鱼线轮的出线滴答结构 | |
JPS589853B2 (ja) | 車両用デイスクブレ−キ | |
JP2014101973A (ja) | 電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 |
JPH10318305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のアジャスタ | |
KR101788609B1 (ko) | 차량용 시트 펌핑장치 | |
CN208013823U (zh) | 踏板助力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US8978857B2 (en) | Friction clutch system | |
CN214838015U (zh) | 制动器的制动钳组件、制动器以及车辆 | |
KR20030093692A (ko) | 전자기력을 이용한 전기 디스크 브레이크 장치 | |
CN214590996U (zh) | 一种便于制动降速的电机 | |
CN215097527U (zh) | 线控制动装置 | |
CN111656041A (zh) | 用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和方法 | |
JP3904301B2 (ja) | 動力伝達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