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3615U -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 Google Patents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3615U
CN219583615U CN202320293584.0U CN202320293584U CN219583615U CN 219583615 U CN219583615 U CN 219583615U CN 202320293584 U CN202320293584 U CN 202320293584U CN 219583615 U CN219583615 U CN 219583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dentation
crease
pasting machine
box pa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935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会斌
曾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Xc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Xc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Xc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Xc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935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3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3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3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糊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纸板传输组件和滚轮压痕组件,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和所述滚轮压痕组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轮压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通过轮子施加的压力形成加深的压痕,便于后续的折边作业,提高折边的效率和准确性。整个结构简单易行,操作简便,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纸板的压痕加深作业。

Description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糊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背景技术
糊箱机是纸箱生产最后一道工序设备,主要用于瓦楞纸板粘合,以满足多品种的生产要求,适应多种产品的包装需要,是较为理想的纸箱设备。
传统的手工糊箱已经跟不上目前的市场需求了,因其需要庞大的人工费用,而且制作时间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亟需一种全自动糊箱机设备代替人工生产,以实现高效率、易操作、性能好等优点。
目前,糊箱机一般都是半自动的,使用时,通过传输设备将两片瓦楞纸板运输到折边装置处,再在瓦楞纸板的折边上涂上粘胶,然后在糊箱机构上将两片瓦楞纸板的相应折边粘合在一起,完成糊箱操作。
现有技术中,对纸板进行折边操作时,需要先加工出折痕,但现有技术中加工出的折痕太浅,不利于后续的折边操作,容易导致折边不准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纸板传输组件和滚轮压痕组件,并且滚轮压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通过轮子施加的压力形成加深的压痕,便于后续的折边作业,提高折边的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纸板传输组件和滚轮压痕组件,并且滚轮压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通过轮子施加的压力形成加深的压痕,便于后续的折边作业,提高折边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纸板传输组件和滚轮压痕组件,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和所述滚轮压痕组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轮压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每组所述滚轮组均包括支撑滚轮和位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方的压痕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压痕滚轮之间形成有可供纸板通过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所述压痕滚轮与纸板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不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滚轮组设置为相邻的三组,且从纸板进入方向到纸板运出方向,所述压痕滚轮与纸板接触的部分的宽度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与纸板接触部分宽度较窄的所述压痕滚轮均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向外凸出设置的压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包括上同步带轮组和下同步带轮组,所述上同步带轮组和所述下同步带轮组之间形成有可供纸板通过的间隙,所述上同步带轮组包括驱动机构、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带和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传输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带依次套设于所述主动齿轮和若干个所述第一传输齿轮上;所述下同步带轮组包括被动齿轮、第二同步带和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二传输齿轮,所述第二同步带依次套设于所述被动齿轮和若干个所述第二传输齿轮上,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相邻的所述第一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向导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第一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二换向导轮;相邻的所述第二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换向导轮,所述被动齿轮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第二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四换向导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压痕滚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传输齿轮连接,所述支撑滚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传输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转轴固设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支架上上下滑动的旋转驱动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横板和竖板,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和所述滚轮压痕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竖板上,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横板通过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纸板传输组件和滚轮压痕组件,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和所述滚轮压痕组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轮压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通过轮子施加的压力形成加深的压痕,便于后续的折边作业,提高折边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包括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纸板传输组件2和滚轮压痕组件3,纸板传输组件2和滚轮压痕组件3通过转轴连接,滚轮压痕组件3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纸板传输组件2运动的过程中会带着滚轮压痕组件3一起运动,进而带着纸板一起运动,同时滚轮压痕组件3再在纸板上进行一次压痕、二次压痕,形成压痕加深的效果。
每组滚轮组均包括支撑滚轮31和位于支撑滚轮31上方的压痕滚轮32,支撑滚轮31与压痕滚轮32之间形成有可供纸板通过的间隙。支撑滚轮31用于支撑纸板,压痕滚轮32则用于对纸板进行压痕并进行加深处理。
每个压痕滚轮32与纸板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不同,从而得到不同的压痕宽度。
滚轮组设置为相邻的三组,且从纸板进入方向到纸板运出方向,压痕滚轮32与纸板接触的部分的宽度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三次压痕的效果,且压痕宽度逐渐减小,压痕深度逐渐增加。
与纸板接触部分宽度较窄的压痕滚轮32均包括主体部321和从主体部321向外凸出设置的压痕部322,这种结构便于安装。与纸板接触部分宽度最大的压痕滚轮32则是的外轮廓则是均匀的弧形。
纸板传输组件2包括上同步带轮组21和下同步带轮组22,上同步带轮组21和下同步带轮组22之间形成有可供纸板通过的间隙,上同步带轮组21包括驱动机构211、主动齿轮212、第一同步带213和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传输齿轮214,第一同步带213依次套设于主动齿轮212和若干个第一传输齿轮214上;下同步带轮组22包括被动齿轮221、第二同步带222和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二传输齿轮223,第二同步带222依次套设于被动齿轮221和若干个第二传输齿轮223上,被动齿轮221与主动齿轮212啮合。驱动机构211驱动主动齿轮212转动,主动齿轮212带动第一同步带213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由于被动齿轮221与主动齿轮212啮合,因此,主动齿轮212的转动会带动第二同步带222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第一同步带213和第二同步带222一个正向转动、一个反向转动,二者共同作用即可带动纸板向前运动。
相邻的第一传输齿轮214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向导轮215,主动齿轮212和与其靠近的第一传输齿轮214之间设置有第二换向导轮216,上同步带轮组21还包括辅助齿轮217。相邻的第二传输齿轮223之间设置有第三换向导轮224,被动齿轮221和与其靠近的第二传输齿轮223之间设置有第四换向导轮225。换向导轮柱的设置可以对同步带的走向进行调整,以满足实际需要。
压痕滚轮32通过第一转轴4与第一传输齿轮214连接,支撑滚轮31通过第二转轴5与第二传输齿轮223连接,第一转轴4通过第一滑块6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架1上,第二转轴5固设于支架1上。第一传输齿轮214的转动会带动压痕滚轮32的转动,第二传输齿轮223的转动会带动支撑滚轮31的转动,压痕滚轮32和支撑滚轮31也是一个正转、一个反转,因此也能带着纸板向前运动。第一滑块6可滑动地设置于支架1,从而第一滑块6可以带着第一传输齿轮214和压痕滚轮32一起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调整压痕滚轮32与支撑滚轮31之间的间隙,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纸板的压痕加深作业。
第一滑块6上设置有可驱动第一滑块6在支架1上上下滑动的旋转驱动手柄7,通过操作旋转驱动手柄7可以带着第一滑块6上下滑动,进而带着压痕滚轮32上下移动。
支架1包括底板11、横板12和竖板13,纸板传输组件2和滚轮压痕组件3均设置于竖板13上,竖板13与横板12连接,底板11上设置有滑轨14,横板12通过第二滑块15设置于滑轨14上,横板12可在底板上前后滑动,进而实现竖板13的前后滑动,以适用于不同的使用需求。竖板1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6,旋转驱动手柄7穿过顶板16。
实际使用时,通过操作旋转驱动手柄7带着第一滑块6上下滑动,进而带着压痕滚轮32和第一传输齿轮214上下移动,根据纸板的厚度调节至合适的间隙后,纸板进入第一同步带213和第二同步带222的间隙和压痕滚轮32和支撑滚轮31的间隙,启动驱动机构211,带动第一同步带213和第二同步带222一个正向转动、一个反向转动,压痕滚轮32和支撑滚轮31也是一个正转、一个反转,进而带着纸板在间隙中向前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个压痕滚轮32对纸板进行一次压痕,第二个压痕滚轮32在第一压痕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压痕,第三个压痕滚轮32在第二压痕的基础上进行三次压痕,实现压痕加深的效果。通过轮子施加的压力形成加深的压痕,便于后续的折边作业,提高折边的效率和准确性。
整个结构简单易行,操作简便,能够适用于不同厚度纸板的压痕加深作业。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纸板传输组件和滚轮压痕组件,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和所述滚轮压痕组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滚轮压痕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压痕宽度不同的滚轮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滚轮组均包括支撑滚轮和位于所述支撑滚轮上方的压痕滚轮,所述支撑滚轮与所述压痕滚轮之间形成有可供纸板通过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压痕滚轮与纸板接触的部分的宽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设置为相邻的三组,且从纸板进入方向到纸板运出方向,所述压痕滚轮与纸板接触的部分的宽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纸板接触部分宽度较窄的所述压痕滚轮均包括主体部和从所述主体部向外凸出设置的压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包括上同步带轮组和下同步带轮组,所述上同步带轮组和所述下同步带轮组之间形成有可供纸板通过的间隙;所述上同步带轮组包括驱动机构、主动齿轮、第一同步带和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传输齿轮,所述第一同步带依次套设于所述主动齿轮和若干个所述第一传输齿轮上;所述下同步带轮组包括被动齿轮、第二同步带和若干个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二传输齿轮,所述第二同步带依次套设于所述被动齿轮和若干个所述第二传输齿轮上,所述被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换向导轮,所述主动齿轮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第一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二换向导轮;相邻的所述第二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换向导轮,所述被动齿轮和与其靠近的所述第二传输齿轮之间设置有第四换向导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滚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传输齿轮连接,所述支撑滚轮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传输齿轮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转轴固设于所述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可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支架上上下滑动的旋转驱动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横板和竖板,所述纸板传输组件和所述滚轮压痕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竖板上,所述竖板与所述横板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横板通过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CN202320293584.0U 2023-02-23 2023-02-23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Active CN219583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584.0U CN219583615U (zh) 2023-02-23 2023-02-23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93584.0U CN219583615U (zh) 2023-02-23 2023-02-23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3615U true CN219583615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7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93584.0U Active CN219583615U (zh) 2023-02-23 2023-02-23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36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08570U (zh) 一种瓦楞纸间歇出纸装置
EP0420385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lding paper boxes
CN219583615U (zh)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痕加深结构
CN102627001B (zh) 一种全自动叉边盒成型机
CN201275890Y (zh) 送纸部设有全伺服送纸系统的印刷开槽机
CN210284825U (zh) 一种瓦楞纸板的折边装置
CN219583624U (zh) 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
CN115416372A (zh) 一种可生产尖对尖和尖对平纸板的多功能瓦楞机
CN116118271A (zh) 一种智能双拼糊箱机
CN211279967U (zh) 一种生产纸箱用压线开糟一体机
CN110092041B (zh) 一种瓦楞纸板的折边装置
CN219583608U (zh)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纠偏装置及纠偏结构
CN112706454A (zh) 纸板包边成型装置
CN219583621U (zh) 智能双拼糊箱机的折边结构
CN218144696U (zh) 具有下吸风输送机构的分纸机
CN215620278U (zh) 一种用于纸箱加工的裁剪装置
CN217622456U (zh) 适用于纸箱制造的折痕预压设备
CN220242554U (zh) 一种糊箱机纸板压线机构
CN220482694U (zh) 一种具有纠偏结构的包装盒加工用压痕机
CN215551273U (zh) 一种辅助定位的多轨道纸箱开槽装置
CN216183227U (zh) 一种纸护角用具有校准结构的贴合装置
CN217099114U (zh) 封面机的包边机构位置调节装置
US1868871A (en)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paper boxes or the like
CN213472351U (zh) 一种瓦楞纸开槽设备
CN220883594U (zh) 一种纸板折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