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3376U - 一种压延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3376U
CN219583376U CN202320370541.8U CN202320370541U CN219583376U CN 219583376 U CN219583376 U CN 219583376U CN 202320370541 U CN202320370541 U CN 202320370541U CN 219583376 U CN219583376 U CN 219583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utter
disc
cutters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05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光亮
许文波
孙浩
张体阳
李丽
张鹏飞
于荣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nbao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inbao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inbao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inbaolong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054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3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3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3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延机,涉及胶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延机包括基座、送料组件、两个边切刀和成对的圆盘切刀。其中,两个边切刀用于切断覆盖胶,边切刀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且两个边切刀相对设置;成对的圆盘切刀用于在覆盖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的切割出通孔,圆盘切刀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成对的圆盘切刀中的两个圆盘切刀相对的设置于两个边切刀的内侧;送料组件设置于基座,送料组件用于驱动未切制的覆盖胶经过边切刀和圆盘切刀。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在两侧均设有通孔,该覆盖胶与芯体硫化处理时,气体可充分排出,有效保证制得的输送带的质量,不易损坏或开胶掉皮,延长制得的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压延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片制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延机。
背景技术
输送带通常由芯体和包覆芯体的覆盖胶组成,先将覆盖胶、芯体复合成型,复合成型后进行硫化处理,从而制备出输送带,具体的硫化处理前的准备操作如下:在模腔的两侧放置厚度比输送带厚度薄5%左右的垫铁,将复合成型的制备件放入模腔中,且位于两块垫铁的中间,未进行硫化前,通过硫化平板施压使覆盖胶将夹在覆盖胶与芯体之间气体挤出。
但是,当压力施加到覆盖胶表面后,覆盖胶受压向两侧流动到模腔以外的地方,压力会直接作用在垫铁上面,覆盖胶不能充分受压,夹入的空气也就无法完全排出,通常输送带会在距离两侧边缘的位置残留有气体,夹入的空气无法完全排出,使得输送带易开胶掉皮,影响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避免开胶掉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延机,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在两侧均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该覆盖胶与芯体硫化处理时,气体可充分排出,有效保证制得的输送带的质量,不易开胶掉皮,延长制得的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延机,包括:
基座;
两个边切刀,其用于切断覆盖胶,所述边切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两个所述边切刀相对设置;
成对的圆盘切刀,其用于在所述覆盖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的切割出通孔,所述圆盘切刀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成对的所述圆盘切刀中的两个所述圆盘切刀相对的设置于两个所述边切刀的内侧;
送料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送料组件用于驱动未切制的所述覆盖胶经过所述边切刀和所述圆盘切刀。
优选的,所述边切刀与所述圆盘切刀固定于一根转轴,且所述边切刀与所述圆盘切刀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辊子和可转动的第二辊子,所述边切刀、所述圆盘切刀均抵接于所述第一辊子的周面,未切制的所述覆盖胶可移动的经过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边切刀的接触点、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圆盘切刀的接触点,经所述边切刀、所述圆盘切刀切制过的所述覆盖胶卷绕于所述第二辊子。
优选的,所述圆盘切刀与靠近的所述边切刀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
优选的,所述圆盘切刀的周面具有凸起结构和缺口,所述凸起结构具有切削刃,所述缺口位于相邻所述凸起结构的中间,各所述凸起结构绕所述圆盘切刀的中心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缺口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凸起结构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延机,两个相对设置的边切刀将送料组件输送来的大块覆盖胶切制成为预设宽度的覆盖胶;一对圆盘切刀中的两个圆盘切刀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边切刀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覆盖胶上面切制出两条或两组用于排气的沿长度方向间隔的通孔。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在两侧均设有通孔,该覆盖胶与芯体硫化处理时,气体可充分排出,有效保证制得的输送带的质量,不易开胶掉皮,延长制得的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述边切刀与圆盘切刀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圆盘切刀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圆盘切刀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切制的覆盖胶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硫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1-图7中,附图标记包括:
1为送料组件、1-1为第一辊子、1-2为第二辊子、1-3为第三辊子、1-4为第四辊子、2为边切刀、3为圆盘切刀、3-1为凸起结构、3-2为缺口、4为覆盖胶、5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压延机,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在两侧均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该覆盖胶与芯体硫化处理时,气体可充分排出,有效保证制得的输送带的质量,不易开胶掉皮,延长制得的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述边切刀与圆盘切刀的布置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圆盘切刀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圆盘切刀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切制的覆盖胶的侧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的硫化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延机,包括送料组件1、两个边切刀2和成对的圆盘切刀3。其中,两个边切刀2用于切断覆盖胶4,边切刀2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且两个边切刀2相对设置;成对的圆盘切刀3用于在覆盖胶4上沿长度方向间隔的切割出通孔5,圆盘切刀3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成对的圆盘切刀3中的两个圆盘切刀3相对的设置于两个边切刀2的内侧;送料组件1设置于基座,送料组件1用于驱动未切制的覆盖胶4经过边切刀2和圆盘切刀3。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个相对设置的边切刀2将送料组件1输送来的大块覆盖胶4切制成为预设宽度的覆盖胶4,可实现的,送料组件1由输送带与牵带装置组成,边切刀2设置在输送带与牵带装置之间对大块的覆盖胶4进行切割;一对圆盘切刀3中的两个圆盘切刀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边切刀2之间的距离,从而在覆盖胶4上面切制出两条或两组用于排气的沿长度方向间隔的通孔5;可选的,成对设置的圆盘切刀3与两个边切刀2设置在同一根转轴上面,或设置在不同的转轴上面,且成对设置的圆盘切刀3可位于一根或两根转轴,同理,两个边切刀2可位于一根或两根转轴,优选的,如图3所示,不论圆盘切刀3与边切刀2位于一根或多根转轴,圆盘切刀3与边切刀2的投影位置对称,从而切割出对称的覆盖胶4,保证覆盖胶4在使用时两侧的排气效果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不限制通孔5的具体形状,只要是通孔且间隔设置即可。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4在两侧均设有通孔5,该覆盖胶4与芯体硫化处理时,气体可充分排出,避免输送带的边部出现气体隔离界面的问题,有效保证制得的输送带的质量,不易开胶掉皮,延长制得的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硫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将覆盖胶4与芯体复合成型后放置于模腔,垫铁位于输送带的两侧;做好硫化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将在模腔的两侧放置厚度比输送带厚度薄一些的垫铁,将覆盖胶4、芯体复合成型并将其放入模腔中,且复合成型的制备件位于两块垫铁的中间。
S20、向覆盖胶4施加阶段性预设压力;开始向放置在模腔中复合成型的制备件施加压力,具体的,硫化平板向下移动,向覆盖胶4表面施加阶段性的预设单位压力后停止加压。
S30、在预设时间内,停止加压静置排气;在预设时间内硫化平板保持上述阶段性的预设压力静置,预留出排气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可以试验调整。
S40、向覆盖胶4施加最终的预设压力;继续向下移动平板,待覆盖胶4表面单位压力达到最终的预设压力后停止加压,需要说明的是,最终的预设压力需要满足硫化处理的工艺要求。
S50、通入蒸汽加热至预设温度,预设时间内保持预设温度稳定;该步骤按照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硫化。
S60、冷却模具至预设冷却温度。达到预设的加热时间后,该步骤将硫化完成的制备件冷却,开模即可制得成品。该方法进一步提高气体排出的效果,有效提高输送带的质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边切刀2与圆盘切刀3固定于一根转轴,且边切刀2与圆盘切刀3的直径相等。具体的,如图3所示,边切刀2与圆盘切刀3同轴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面,二者直径相同则其刃部可以同时切割覆盖胶4的表面,设置在一根转轴上面布局简单、结构紧凑,便于调整,且需要的驱动组件较少,节省能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送料组件1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辊子1-1和可转动的第二辊子1-2,边切刀2、圆盘切刀3均抵接于第一辊子1-1的周面,未切制的覆盖胶4可移动的经过第一辊子1-1与边切刀2的接触点、第一辊子1-1与圆盘切刀3的接触点,经边切刀2、圆盘切刀3切制过的覆盖胶4卷绕于第二辊子1-2。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辊子1-1的周面与第二辊子1-2具有一定的距离,覆盖胶4在第一辊子1-1和第二辊子1-2的转动作用下随之移动,边切刀2、圆盘切刀3抵接在第一辊子1-1的周面,且覆盖胶4会经过边切刀2、圆盘切刀3与第一辊子1-1抵接的位置,从而可以通过边切刀2切割覆盖胶4,得到预设宽度的覆盖胶4,并通过圆盘切刀3在覆盖胶4两侧切割出通孔5;切制完成的覆盖胶4在第二辊子1-2的周面卷绕成盘,便于储存、搬运和运输等操作。
进一步,如图1所示,在第一辊子1-1的顶部设置第三辊子1-3和第四辊子1-4,且第三辊子1-3的周面与第一辊子1-1的周面具有间隙,第四辊子1-4的周面与第三辊子1-3的周面具有间隙,在第四辊子1-4与第三辊子1-3之间间隙的入口塞入原料,经过第四辊子1-4与第三辊子1-3的压制,将原料压制为片状结构,经第三辊子1-3与第一辊子1-1的进一步压制得到预设厚度的覆盖胶4。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圆盘切刀3与靠近的边切刀2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具体的,根据经验通常输送带会在边缘与距离两侧边缘10cm左右范围内残留有气体,因此在与边切刀2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设置圆盘切刀3,使用该压延机制造出的覆盖胶4会在距离边缘大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切割出通孔5,在压制复合成型的制备件时,气体可以在流动至覆盖胶4边缘位置之前通过通孔5排出,避免制备件的边缘残留气体。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圆盘切刀3的周面具有凸起结构3-1和缺口3-2,凸起结构3-1具有切削刃,缺口3-2位于相邻凸起结构3-1的中间,各凸起结构3-1绕圆盘切刀3的中心均匀设置。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凸起结构3-1的顶部设置切削刃,可与待切割的覆盖胶4直接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结构3-1的数目可根据圆盘切刀3的直径适应性的设置;缺口3-2是两个凸起结构3-1中间的凹陷部分,缺口3-2深度稍大于待切割的覆盖胶4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结构3-1与缺口3-2的宽度根据需要设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此设置可以切割出不连续的豁口作为通孔5,满足排气所需,且沿覆盖胶4长度方向切割出的各通孔5的间隔是相等的,则覆盖胶4整个长度方向上面各位置的性能相同,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缺口3-2对应的圆心角与凸起结构3-1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具体的,如图4所示,缺口3-2与凸起结构3-1在圆盘切刀3相同半径的圆上面对应的圆弧长度相等,则切割出的通孔5的长度与间隔的长度相近,满足排气所需的前提下,既便于制造,且有效保证覆盖胶的质量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缺口3-2与凸起结构3-1的截面宽度相等,则凸起结构3-1与缺口3-2的截面宽度的范围为3cm至15cm,保证切割出的通孔可以充分将气体排出,且不影响工艺性能。
使用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制成输送带,试验检测边部覆盖胶与芯体粘合质量,距离边部10cm采样,在5KN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剥离强度试验,设定夹持器的移动速度为100mm/min±10mm/min,测试得到输送带边部的平均粘合强度为11.69N/mm,远优于MT/T914-2019标准规定的平均粘合强度≥4.00N/mm的指标要求,则以该压延机制得的覆盖胶为原料生产的输送带的覆盖胶与芯体粘合质量优良。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述的“上表面、下表面、顶部、底部”以及方位词“上、下、左、右”都是基于说明书附图所定义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延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压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两个边切刀(2),其用于切断覆盖胶(4),所述边切刀(2)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且两个所述边切刀(2)相对设置;
成对的圆盘切刀(3),其用于在所述覆盖胶(4)上沿长度方向间隔的切割出通孔(5),所述圆盘切刀(3)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基座,成对的所述圆盘切刀(3)中的两个所述圆盘切刀(3)相对的设置于两个所述边切刀(2)的内侧;
送料组件(1),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送料组件(1)用于驱动未切制的所述覆盖胶(4)经过所述边切刀(2)和所述圆盘切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切刀(2)与所述圆盘切刀(3)固定于一根转轴,且所述边切刀(2)与所述圆盘切刀(3)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1)包括可转动的第一辊子(1-1)和可转动的第二辊子(1-2),所述边切刀(2)、所述圆盘切刀(3)均抵接于所述第一辊子(1-1)的周面,未切制的所述覆盖胶(4)可移动的经过所述第一辊子(1-1)与所述边切刀(2)的接触点、所述第一辊子(1-1)与所述圆盘切刀(3)的接触点,经所述边切刀(2)、所述圆盘切刀(3)切制过的所述覆盖胶(4)卷绕于所述第二辊子(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切刀(3)与靠近的所述边切刀(2)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切刀(3)的周面具有凸起结构(3-1)和缺口(3-2),所述凸起结构(3-1)具有切削刃,所述缺口(3-2)位于相邻所述凸起结构(3-1)的中间,各所述凸起结构(3-1)绕所述圆盘切刀(3)的中心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3-2)对应的圆心角与所述凸起结构(3-1)对应的圆心角相等。
CN202320370541.8U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压延机 Active CN219583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0541.8U CN219583376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压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0541.8U CN219583376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压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3376U true CN219583376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2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0541.8U Active CN219583376U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压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3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318309A (ja) 摩擦材料から成る多数のセグメントを有したコアプ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065255B2 (ja) 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およびタイヤ用ビード部材
CN219583376U (zh) 一种压延机
US3801406A (en) Method of forming gaskets
CN112317877A (zh) 一种变压器铜带边部毛刺处理装置及方法
US4495124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propylene sheet
JPH04220332A (ja) 帯状部材の切断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7620928U (zh) 一种橡胶密封塞硫化胶片自动切片机
CN108568959B (zh) 一种木塑地板的成型工艺
CN214323501U (zh) 卷筒材料无砧辊横切装置
CN206579164U (zh) 一种绝缘硅橡胶自粘带生产线
US201703202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n embossed sanding sponge
JP5475508B2 (ja) ゴム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7058686U (zh) 一种可调式分条机
CN207303248U (zh) 一种电池自动贴面垫机
CN112757615B (zh) 吸塑模具和圆弧类吸塑产品的制作方法
CN211842132U (zh) 一种pe塑料膜切割装置
CN110774607A (zh) 一种深花纹输送带的制造方法
CN213737791U (zh) 一种吹膜机的自动卸料机构
CN219095355U (zh) 一种解决圆刀模切机分切pe材料的装置
JP3258449B2 (ja) 帯状部材の切断方法及び装置
CN219404505U (zh) 一种海绵修边的调整机构
CN108497014A (zh) 一种多成型口的面包成型机
CN220499313U (zh) 一种具有夹持吸附结构的管道切割装置
CN219968960U (zh) 烘焙纸杯冲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