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1465U -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1465U
CN219581465U CN202320446900.3U CN202320446900U CN219581465U CN 219581465 U CN219581465 U CN 219581465U CN 202320446900 U CN202320446900 U CN 202320446900U CN 219581465 U CN219581465 U CN 219581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lower die
wire
upper di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69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灿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ohu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ohu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ohu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ohu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69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1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1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1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拉线外壳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芯棒,上下模合模后相对端形成密封空腔,芯模内开有可连通外部液体介质的第一通道,芯棒水平相向推动对工件施加外力,同时在液体介质的压力下工件水涨为成型零部件。本方案解决目前线夹铸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线外壳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背景技术
线夹是能固定在导线上的铁制或铝制金属附件,主要用于承受导线张力,是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该部件广泛使用在铁路和高铁电气化线路上。线夹由于要承载线路的重量,所以对线夹的结构强度以及承载力有很高的要求。大部分在运行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有的还要同时保证电气方面接触良好。
目前一般利用砂型铸造的方式来制作线夹,而铸造行业普遍采用覆膜砂模具来制作砂型,其制作过程大致是将覆膜砂通过射芯机射入到具有加热装置的模具中,高温加热使得贴近模具表面的覆膜砂受热固化,进而形成砂型,现有技术的线夹铸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模具,许多砂型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砂型表面疏松,这是由于射砂时,模具排气不畅造成覆膜砂流动性差造成的,使用该砂型浇注线夹成型冷却之后,铸件易出现沙眼、粘沙、夹砂等缺陷,导致线夹铸件的强度不够,不符合技术要求,从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而且造型效率低、导致成本变高。为保证线夹产品质量,企业打算采用压力成型的生产方式,将整段管件毛料生产为拉线外壳成品。但压力成型无法一次完成拉线外壳的成型,需要进行多个压力加工的组合,将管件毛料预处理为椭圆扁管,然后压制为中间胚体,取中锯断后再逐步压制整形,因此如何设计压力加工的各个步骤的模具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以解决目前线夹需要进行多个压力加工的组合时,需要将椭圆扁管压制为中间胚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所述上模内开有可贴合中间胚体的第一模槽,下模内开有可贴合中间胚体的第二模槽,所述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可拼合为中间胚体的形状,所述芯棒可插入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两端的开口并抵紧扁管两端,芯棒内开有可接通外设液体介质的第一通道。
本方案的基本原理为:将上、下模分别水平固定在多向液压机中,将预处理后的扁管放入第二模槽内,启动多向液压机将上下膜合模后,将芯棒沿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两端滑动,抵触扁管并使得扁管固定在上、下模内,将液体介质沿第一通道注入腔体内,在液压作用下扁管水涨成型。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改变了传统的铸造生产工艺。一体压制成型提高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能,减少安全事故。本申请方案突破了拉线外壳的多种生产工艺,一体压制成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系数。
2、经检测探伤、拉力测试,均无任何缺陷,强度拉力远大于99千牛,各项技术指标远高于铸钢件产品,使用安全系数有了突破性提高,减少使用隐患,以拉线外壳一端大、一端小的特点,设计中间坯体;通过该模具对扁管的中部加压膨胀得到中间坯体,然后将中间坯体从中间断开可以得到加工成拉线外壳的待整形模具,结合中间坯体中部膨胀的特点,采用水涨成型,使得模具结构简单,成型的效率也比较高。
进一步,芯棒为水平设置的椭圆柱。由于工件为扁管状,采用椭圆柱贴触在工件两端,并且在整个工件的水涨过程中均与工件端部贴合。
进一步,上模与下模侧壁上开有开口向外的第一凹槽。由于上下模均水平固定在多向液压机上,第一凹槽用于插入挡块固定上下模。
进一步,下模中部贯穿有竖直的第二通道。拉线外壳水涨后与腔体贴合,取出时采用外部的顶针插入第二通道,将拉线外壳与模具脱离。
进一步,上下模的相对面的四个端点处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与第二凹槽。采用凸台与第二凹槽的配合使得上下模合模紧密,最大程度减少合模缝的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C-C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工而成的中间坯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模1、下模2、芯棒3、第一模槽4、第二模槽5、第二通道6、第一凹槽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采用压力加工方法制造拉线外壳的工艺中,首先需要将圆管预处理为扁管,再将扁管放入本实施例中水涨形成纺锤状的中间坯体,中间坯体如图5所示为对称结构,将其对中切开后,取单边进行整形加工,即一个中间坯体将两个拉线外壳集为一体,本实施例中仅用于将扁管加工为中间坯体。
如图1所示,上模1与下模2均为矩块状,上、下模的相对端分别机加工出水平的第一模槽4与第二模槽5,第一模槽4与第二模槽5为对称结构,第一模槽4与第二模槽5的形状为纺锤状,上、下模合模后,第一模槽4与第二模槽5形成能够贴合如图5所示的中间坯体形状的腔体。在第二模槽5的中线处开有竖直贯穿下模2的第二通道6,第二通道6用于容纳外部的顶针,当外部顶针从下往上放入第二通道时,下模中的拉线外壳被顶起分离。
第一模槽4与第二模槽5的两端组合形成椭圆状开口,开口与扁管的外形一致。水平外设在上、下模两端的芯棒3为与上下模两端开口内壁贴合的椭圆柱,通过液压缸带动两芯棒3沿水平方向相向平移,从而与扁管的两端相抵触。芯棒3内水平开通贯穿芯棒的第一通道(图中未画出),第一通道与外部水涨用的液体介质连通。本模具安装于多向液压机上,多向液压机采用温州屹立机械有限公司的YLST三通液压成型液压机,其顶部及左右两侧设有液压缸,通过顶部液压缸下降,从而带动上模1与下模2封闭,然后通过第一通道向腔体中注入高压水流,从而进行水涨成型。
平行于上模1与下模2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凹槽7,通过第一凹槽7将上、下模分别固定在多向液压机上。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上下模、芯棒3均固定在多向液压机上后,将扁管放置在第二模槽5中,模腔的两端与扁管的外形一致,启动多向液压机下压上模1,使得上下模合模,再将左右两侧芯棒3水平推入腔体抵接扁管的两端,将液体介质从第一通道接入空腔后,两芯棒3逐渐相向运动,压力下的扁管的中部膨胀形变并与第一模槽4、第二模槽5贴触完成水涨整形。取出水涨后的工件时,将上下模分离,外部顶针插入第二通道6并将工件顶起,从而可取出工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5)

1.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内开有可贴合中间胚体的第一模槽,下模内开有可贴合中间胚体的第二模槽,所述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可拼合为中间胚体的形状,所述芯棒可插入第一模槽与第二模槽两端的开口并抵紧扁管两端,芯棒内开有可接通外设液体介质的第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为水平设置的椭圆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下模侧壁上开有开口向外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中部贯穿有竖直的第二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与下模的相对面的四个端点处设有相互配合的凸台与第二凹槽。
CN202320446900.3U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Active CN219581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6900.3U CN21958146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6900.3U CN21958146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1465U true CN219581465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6900.3U Active CN219581465U (zh) 2023-03-06 2023-03-06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1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16740U (zh) 汽车驱动桥桥壳琵琶孔压模成型机床
CN219581465U (zh) 一种拉线外壳水涨模具
CN203649090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压型工装
CN207271891U (zh) 一种基于内高压成形的汽车铝合金副车架成形装置
CN219561110U (zh) 一种拉线外壳成型模具
CN212944990U (zh) 一种汽车用异形双端面齿形结构金属套一次成型装置
CN112895113A (zh) 一种多功能预应力混凝土管及其制作方法
CN210702123U (zh) 一种无缝钢管整圆模具
CN112547830A (zh) 一种超大u型铜排的制作方法及其连续挤压模具
CN211191687U (zh) 车用流体金属管成型模具
CN214235636U (zh) 一种超大u型铜排的生产装置
CN216937996U (zh) 缩口模
CN219817528U (zh) 一种缩齿模
CN213436686U (zh) 一种汽车部件冷冲压模具
CN115990645A (zh) 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及其方法
CN210788710U (zh) 一种电缆成型组合模具
CN217070350U (zh) 一种双鼓波水涨管件模具
CN116274658A (zh) 一种拉线外壳加工模具及其方法
CN204545135U (zh) 汽车刹车油管连接头伺服冷冲模
CN216679602U (zh) 一种蒸发器管大台阶加工工装
CN219726916U (zh) 一种分体式模仁
CN220127554U (zh) 一种防渗铁组合式锭模
CN111842608B (zh) 一种扭转件的压涨复合内高压成形装置及工艺
CN112893595B (zh) 一种弯曲轴线管件低压成形专用模具
CN220005923U (zh) 一种汽车轮毂模具用的加压中心压力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