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1383U - 一种拔芯棒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拔芯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1383U
CN219581383U CN202222652516.7U CN202222652516U CN219581383U CN 219581383 U CN219581383 U CN 219581383U CN 202222652516 U CN202222652516 U CN 202222652516U CN 219581383 U CN219581383 U CN 219581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rod
clamping
station
rod pulling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25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长青
刘志雄
曹礼梦
刘鹏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iub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iub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iub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iub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25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1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1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1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拔芯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芯棒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托管架、拔芯棒装置、芯棒拔出检测装置、搬运装置;所述拔芯棒装置,用于对位于拔芯棒工位上的待拔芯棒铜管进行芯棒拔出;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用于对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的拔出芯棒后的铜管进行检测;所述搬运装置,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拔芯棒工位上、用于将拔芯棒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用于将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下料工位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拔芯棒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拔芯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拔芯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拔芯棒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一种插接有芯棒的铜管,包括铜管7、插接于铜管7中的芯棒8;在一些加工场合中会涉及到将插接有芯棒的铜管中的芯棒进行拔出的工序。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做法均是通过将插接有芯棒的铜管放置于单独的拔芯棒装置中以进行拔出,然而通过该方式进行芯棒拔出需要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铜管放置且需要通过肉眼的方式来判断芯棒是否有被拔出,整体自动化程度较低,不仅操作人员工作量较大,而且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拔芯棒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拔芯棒设备,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铜管进行放置且无需通过人工肉眼的方式来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时刻监测,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拔芯棒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拔芯棒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对铜管进行承载放置的托管架、拔芯棒装置、芯棒拔出检测装置、搬运装置,托管架沿铜管加工方向依次包括上料工位、拔芯棒工位、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下料工位;所述拔芯棒装置,用于对位于拔芯棒工位上的待拔芯棒铜管进行芯棒拔出;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用于对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的拔出芯棒后的铜管进行检测;所述搬运装置,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拔芯棒工位上、用于将拔芯棒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用于将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下料工位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拔芯棒装置包括用于对铜管进行夹紧的夹管模组、用于对芯棒进行夹紧的夹棒模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上的拔芯棒滑座、用于驱动拔芯棒滑座滑动的拔芯棒动力机构,拔芯棒动力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拔芯棒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拔芯棒滑座,夹棒模组设置于拔芯棒滑座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夹管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管气动手指、分别设置于夹管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上的夹管滑座,两个夹管滑座上分别设有两个夹管辊,位于同一夹管滑座上的两个夹管辊沿竖直方向相并排设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上的芯棒拔出检测滑座、用于驱动芯棒拔出检测滑座滑动的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设置于芯棒拔出检测滑座上的检测冲针,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芯棒拔出检测滑座。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搬运装置包括XYZ轴运行机构、搬运夹放模组,搬运夹放模组通过XYZ轴运行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搬运夹放模组包括设置于XYZ轴运行机构输出端上的搬运夹放座、设置于搬运夹放座上的搬运气动手指、分别设置于搬运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上的搬运夹块。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搬运夹块包括用于对芯棒进行夹放的第一夹紧部、用于对铜管进行夹放的第二夹紧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托管架在其上料工位与拔芯棒工位之间设有尾部校直工位,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对位于尾部校直工位上的铜管尾部进行校直的铜管尾部校直装置。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铜管尾部校直装置包括用于对铜管进行夹紧的夹管模组、用于对铜管尾部进行冲压整形的校直模组;所述校直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校直下模、沿Z轴方向滑动连接于校直下模上方的校直上模、用于驱动校直上模滑动的校直动力机构,校直动力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校直动力机构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校直上模。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夹管模组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夹管气动手指、分别设置于夹管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上的夹管滑座,两个夹管滑座上分别设有两个夹管辊,位于同一夹管滑座上的两个夹管辊沿竖直方向相并排设置。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对铜管进行承载放置的托管架、拔芯棒装置、芯棒拔出检测装置、搬运装置,托管架沿铜管加工方向依次包括上料工位、拔芯棒工位、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下料工位;所述拔芯棒装置,用于对位于拔芯棒工位上的待拔芯棒铜管进行芯棒拔出;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用于对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的拔出芯棒后的铜管进行检测;所述搬运装置,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拔芯棒工位上、用于将拔芯棒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用于将芯棒拔出检测工位上的铜管夹放至下料工位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管架、拔芯棒装置、芯棒拔出检测装置、搬运装置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地对插接有芯棒的铜管中的芯棒进行拔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通过搬运装置能够自动地对铜管进行夹放,通过芯棒拔出检测装置能够自动地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监测,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铜管进行放置且无需通过人工肉眼的方式来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时刻监测,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拔芯棒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拔芯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芯棒拔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搬运夹放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铜管尾部校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铜管及芯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托管架2、上料工位21、尾部校直工位22、拔芯棒工位23、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下料工位25、拔芯棒装置3、夹管模组31、夹管气动手指311、夹管滑座312、夹管辊313、夹棒模组32、拔芯棒滑座33、拔芯棒动力机构34、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检测冲针43、搬运装置5、XYZ轴运行机构51、搬运夹放模组52、搬运夹放座521、搬运气动手指522、搬运夹块523、第一夹紧部5231、第二夹紧部5232、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校直模组61、校直下模611、校直上模612、校直动力机构613、铜管7、芯棒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对铜管进行承载放置的托管架2、拔芯棒装置3、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搬运装置5,托管架2沿铜管加工方向依次包括上料工位21、拔芯棒工位23、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下料工位25;所述拔芯棒装置3,用于对位于拔芯棒工位23上的待拔芯棒铜管进行芯棒拔出;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用于对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的拔出芯棒后的铜管进行检测;所述搬运装置5,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21上的铜管夹放至拔芯棒工位23上、用于将拔芯棒工位23上的铜管夹放至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用于将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的铜管夹放至下料工位25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管架2、拔芯棒装置3、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搬运装置5的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地对插接有芯棒的铜管中的芯棒进行拔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通过搬运装置5能够自动地对铜管进行夹放,通过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能够自动地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监测,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铜管进行放置且无需通过人工肉眼的方式来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时刻监测,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拔芯棒加工。
拔芯棒装置3包括用于对铜管进行夹紧的夹管模组31、用于对芯棒进行夹紧的夹棒模组32、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拔芯棒滑座33、用于驱动拔芯棒滑座33滑动的拔芯棒动力机构34,拔芯棒动力机构34设置于工作台1上,拔芯棒动力机构3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拔芯棒滑座33,夹棒模组32设置于拔芯棒滑座33上;本实施例中的夹棒模组32为德瑞夹头,通过夹棒模组32对芯棒进行夹紧,通过夹管模组31对铜管进行夹紧,然后通过拔芯棒动力机构34驱动拔芯棒滑座33远离夹管模组31,即带动夹棒模组32远离夹管模组31,芯棒被从铜管中拔出。
本实施例中的夹管模组3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夹管气动手指311、分别设置于夹管气动手指311的两个夹爪上的夹管滑座312,两个夹管滑座312上分别设有两个夹管辊313,位于同一夹管滑座312上的两个夹管辊313沿竖直方向相并排设置;通过两个夹管滑座312上的四个夹管辊313能够快速、稳定地对铜管进行夹紧,通过拔芯棒装置3中的夹管模组31能够快速、稳定地对铜管进行夹紧,以便更好地对芯棒进行拔出。
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用于驱动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滑动的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设置于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上的检测冲针43,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设置于工作台1上,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通过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驱动检测冲针43伸入已通过拔芯棒装置3进行芯棒拔出的铜管中,当铜管中的芯棒没有被正确拔出时,检测冲针43无法正常地伸入铜管中,通过检测冲针43伸入铜管的情况来判断芯棒是否有被正确拔出,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地对芯棒是否有被正确拔出进行监测,无需通过人工肉眼的方式来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时刻监测。
搬运装置5包括XYZ轴运行机构51、搬运夹放模组52,搬运夹放模组52通过XYZ轴运行机构51设置于工作台1上;所述XYZ轴运行机构51,具有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运行轨道,通过XYZ轴运行机构51能够带动搬运夹放模组52进行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滑动。
搬运夹放模组52包括设置于XYZ轴运行机构51输出端上的搬运夹放座521、设置于搬运夹放座521上的搬运气动手指522、分别设置于搬运气动手指522的两个夹爪上的搬运夹块523;搬运夹块523包括用于对芯棒进行夹放的第一夹紧部5231、用于对铜管进行夹放的第二夹紧部5232,通过两个搬运夹块523上的两个第一夹紧部5231的配合能够对芯棒进行夹放,通过两个搬运夹块523上的两个第二夹紧部5232的配合能够对铜管进行夹放;相较于只对铜管进行夹放,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对芯棒、铜管进行夹放,整体夹放更加平稳。
托管架2在其上料工位21与拔芯棒工位23之间设有尾部校直工位22,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对位于尾部校直工位22上的铜管尾部进行校直的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通过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对铜管尾部进行校直,能够进一步保证铜管尾部平整、不发生变形并保证检测冲针43能够顺畅地伸入铜管中进行检测。
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包括用于对铜管进行夹紧的夹管模组31、用于对铜管尾部进行冲压整形的校直模组61;所述校直模组6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校直下模611、沿Z轴方向滑动连接于校直下模611上方的校直上模612、用于驱动校直上模612滑动的校直动力机构613,校直动力机构613设置于工作台1上,校直动力机构61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校直上模612;通过校直动力机构613驱动校直上模612下压并与校直下模611相合,将铜管尾部整形、校直至所需形状,能够保证铜管尾部的形状的一致性、避免铜管尾部发生变形等情况。
夹管模组3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夹管气动手指311、分别设置于夹管气动手指311的两个夹爪上的夹管滑座312,两个夹管滑座312上分别设有两个夹管辊313,位于同一夹管滑座312上的两个夹管辊313沿竖直方向相并排设置;通过两个夹管滑座312上的四个夹管辊313能够快速、稳定地对铜管进行夹紧;通过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中的夹管模组31能够快速、稳定地对铜管进行夹紧,以便更好地对铜管尾部进行校直。
工作原理:
将待拔芯棒的铜管上料至托管架2的上料工位21上,通过搬运装置5将位于上料工位21上的铜管夹放于尾部校直工位22上,通过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对位于尾部校直工位22上的铜管尾部进行校直,通过搬运装置5将位于尾部校直工位22上完成铜管尾部校直的铜管夹放于拔芯棒工位23上,通过拔芯棒装置3对位于拔芯棒工位23上的待拔芯棒铜管进行芯棒拔出,通过搬运装置5将位于拔芯棒工位23上完成芯棒拔出的铜管夹放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通过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对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的铜管进行检测,通过搬运装置5将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完成芯棒拔出检测的铜管夹放于下料工位25上,对下料工位25上的铜管进行下料,完成芯棒自动拔出的整个过程;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对铜管进行放置且无需通过人工肉眼的方式来对芯棒是否被拔出进行时刻监测,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大量工作量,能够提高效率,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大批量的拔芯棒加工。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对铜管进行承载放置的托管架(2)、拔芯棒装置(3)、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搬运装置(5),托管架(2)沿铜管加工方向依次包括上料工位(21)、拔芯棒工位(23)、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下料工位(25);所述拔芯棒装置(3),用于对位于拔芯棒工位(23)上的待拔芯棒铜管进行芯棒拔出;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用于对位于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的拔出芯棒后的铜管进行检测;所述搬运装置(5),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21)上的铜管夹放至拔芯棒工位(23)上、用于将拔芯棒工位(23)上的铜管夹放至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用于将芯棒拔出检测工位(24)上的铜管夹放至下料工位(2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芯棒装置(3)包括用于对铜管进行夹紧的夹管模组(31)、用于对芯棒进行夹紧的夹棒模组(32)、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拔芯棒滑座(33)、用于驱动拔芯棒滑座(33)滑动的拔芯棒动力机构(34),拔芯棒动力机构(34)设置于工作台(1)上,拔芯棒动力机构(34)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拔芯棒滑座(33),夹棒模组(32)设置于拔芯棒滑座(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模组(3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夹管气动手指(311)、分别设置于夹管气动手指(311)的两个夹爪上的夹管滑座(312),两个夹管滑座(312)上分别设有两个夹管辊(313),位于同一夹管滑座(312)上的两个夹管辊(313)沿竖直方向相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拔出检测装置(4)包括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的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用于驱动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滑动的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设置于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上的检测冲针(43),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设置于工作台(1)上,芯棒拔出检测动力机构(42)的输出端驱动连接芯棒拔出检测滑座(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5)包括XYZ轴运行机构(51)、搬运夹放模组(52),搬运夹放模组(52)通过XYZ轴运行机构(51)设置于工作台(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夹放模组(52)包括设置于XYZ轴运行机构(51)输出端上的搬运夹放座(521)、设置于搬运夹放座(521)上的搬运气动手指(522)、分别设置于搬运气动手指(522)的两个夹爪上的搬运夹块(5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夹块(523)包括用于对芯棒进行夹放的第一夹紧部(5231)、用于对铜管进行夹放的第二夹紧部(52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管架(2)在其上料工位(21)与拔芯棒工位(23)之间设有尾部校直工位(22),工作台(1)上设有用于对位于尾部校直工位(22)上的铜管尾部进行校直的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尾部校直装置(6)包括用于对铜管进行夹紧的夹管模组(31)、用于对铜管尾部进行冲压整形的校直模组(61);所述校直模组(6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校直下模(611)、沿Z轴方向滑动连接于校直下模(611)上方的校直上模(612)、用于驱动校直上模(612)滑动的校直动力机构(613),校直动力机构(613)设置于工作台(1)上,校直动力机构(613)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校直上模(6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拔芯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管模组(31)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上的夹管气动手指(311)、分别设置于夹管气动手指(311)的两个夹爪上的夹管滑座(312),两个夹管滑座(312)上分别设有两个夹管辊(313),位于同一夹管滑座(312)上的两个夹管辊(313)沿竖直方向相并排设置。
CN202222652516.7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拔芯棒设备 Active CN219581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2516.7U CN219581383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拔芯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2516.7U CN219581383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拔芯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1383U true CN219581383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87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2516.7U Active CN219581383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拔芯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1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5182B (zh) 焊带双牵引机构及焊带牵引方法
CN106944522B (zh) 精密铜管全自动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CN219581383U (zh) 一种拔芯棒设备
CN203109584U (zh) 全自动化定子短路环插入装置
CN220574455U (zh) 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用冲压设备
CN210450785U (zh) 用于筒形类锻件拔长的锻造装置
CN21961011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加工用装置
CN209288194U (zh) 冷镦机脱料机构
CN106891123A (zh) 焊带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208592321U (zh) 冲管机夹具
CN113334083B (zh) 一种汇流条自动供料制备装置
CN214866363U (zh) 一种数控折弯装置
CN215392134U (zh) 一种铜棒阶梯上料装置
CN113695480A (zh) 一种双工位的翅片蒸发器加工设备
CN214518742U (zh) 一种紫铜直管双斜口下料机
CN212598411U (zh) 一种卧式胀管机扩口结构
CN206763684U (zh) 一种精密铜管全自动成型机
CN111864500A (zh) 一种端子焊接设备及工艺
CN111922159A (zh) 一种分歧管加工装置
CN113617957B (zh) 一种多芯棒管件内冲孔翻边机
CN215845374U (zh) 一种双工位的翅片蒸发器加工设备
CN216138059U (zh) 一种轴承生产加工用轴承圈生产装置
CN216470350U (zh) 一种伺服控制器治具传送装置
CN220312454U (zh) 一种自动切割冲孔设备
CN220406759U (zh) 一种一次成型折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