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0188U -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0188U
CN219580188U CN202320787999.3U CN202320787999U CN219580188U CN 219580188 U CN219580188 U CN 219580188U CN 202320787999 U CN202320787999 U CN 202320787999U CN 219580188 U CN219580188 U CN 219580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waste gas
recovery
communicated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879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杰
陈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and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and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and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and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879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0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0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0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包括有第一换热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溶液回收阀门、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装置、油水分离器、第二溶液回收阀门和排水阀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再连接吸附‑脱附装置,所述吸附‑脱附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与油水分离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有机物的吸附率和回收率,更进一步保证了废气的达标排放;吸附材料可以再生使用,环境友好,使吸附材料产生的二次污染减少。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会促进城市光化学烟雾和雾霾的产生,从而严重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危害。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废气排放指标也越来越低,废气净化装置性能也要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吸附处理方法多采用颗粒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氮气脱附,但是此方法会产生活性炭固体废料,还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而且不能回收有机物。面对现有局面需要研究开发出投资运行费用低,去除效率高,二次污染少的经济实用,环境友好的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技术。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废气处理中有机物回收利用率,减少吸附材料二次污染的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废气处理中有机物回收利用率,减少吸附材料二次污染的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主要包括: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包括有第一换热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溶液回收阀门、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装置、油水分离器、第二溶液回收阀门和排水阀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底部设有第一溶液回收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再连接吸附-脱附装置,所述吸附-脱附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与油水分离器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中部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底部设有第二溶液回收阀门。
优选的,第一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一换热器、冷冻水进水阀门和冷冻水出水阀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有机废气,第一换热器中有冷冻水上进下出,冷冻水由冷冻水进水阀门流入第一换热器,冷冻水由冷冻水出水阀门流出第一换热器。
优选的,第二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二换热器、循环水进水阀门和循环水出水阀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有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油水分离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有循环水上进下出流通,循环水由循环水进水阀门流入第二换热器,循环水由循环水出水阀门流出第二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吸附-脱附装置包括第一树脂塔、第二树脂塔、第一蒸汽阀门、第二蒸汽阀门、第一废气阀门、第二废气阀门、第一排气阀门、第二排气阀门、第一达标排出阀门、第二达标排出阀门、第一回收阀门和第二回收阀门,所述第一树脂塔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蒸汽阀门、第一废气阀门和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第一蒸汽阀门的一端与蒸汽源头连通,所述第一废气阀门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阀门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二树脂塔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蒸汽阀门、第二废气阀门和第二排气阀门,所述第二蒸汽阀门的一端与蒸汽源头连通,所述第二废气阀门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阀门的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树脂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达标排出阀门和第一回收阀门,所述第一达标排出阀门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一回收阀门的一端和第二回收阀门的一端交汇后与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树脂塔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达标排出阀门和第二回收阀门,所述第二达标排出阀门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二回收阀门的一端和第一回收阀门的一端交汇后与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树脂塔和第二树脂塔通入的蒸汽压力为0.3Mpa。
优选的,所述第一树脂塔和第二树脂塔是串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串联连接的第一树脂塔和第二树脂塔为不锈钢材质的吸附塔。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废气冷凝和树脂吸附结合到一起,提高了有机物的吸收率,废气的处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而且树脂的脱附过程也很便捷,吸附材料脱附后再生可以反复使用,减少了人工更换吸附材料的劳动过程,增加有机物的回收率,环境友好,更进一步保证了废气的达标排放,解决了吸附材料产生二次污染、树脂吸附效率不稳定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换热器,101-冷冻水进水阀门,102-冷冻水出水阀门,2-气液分离器,201-第一溶液回收阀门,3-第一树脂塔,301-第一蒸汽阀门,302-第一废气阀门,303-第一排气阀门,304-第一达标排出阀门,305-第一回收阀门,4-第二树脂塔,401-第二蒸汽阀门,402-第二废气阀门,403-第二排气阀门,404-第二达标排出阀门,405-第二回收阀门,5-第二换热器,501-循环水进水阀门,502-循环水出水阀门,6-油水分离器,601-第二溶液回收阀门,602-排水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第一换热装置、气液分离器2、第一溶液回收阀门201、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装置、油水分离器6、第二溶液回收阀门601和排水阀门602,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气液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2底部设有第一溶液回收阀门201,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再连接吸附-脱附装置,所述吸附-脱附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与油水分离器6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6的中部设有排水阀门602,所述油水分离器6的底部设有第二溶液回收阀门60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一换热器1、冷冻水进水阀门101和冷冻水出水阀门102,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2,第一换热器1的入口连通有机废气,第一换热器1中有冷冻水上进下出,冷冻水由冷冻水进水阀门101流入第一换热器1,冷冻水由冷冻水出水阀门102流出第一换热器1。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二换热器5、循环水进水阀门501和循环水出水阀门502,所述第二换热器5的入口连接有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器5的出口连通油水分离器6,所述第二换热器5中有循环水上进下出流通,循环水由循环水进水阀门501流入第二换热器5,循环水由循环水出水阀门502流出第二换热器5。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吸附-脱附装置包括第一树脂塔3、第二树脂塔4、第一蒸汽阀门301、第二蒸汽阀门401、第一废气阀门302、第二废气阀门402、第一排气阀门303、第二排气阀门403、第一达标排出阀门304、第二达标排出阀门404、第一回收阀门305和第二回收阀门405,所述第一树脂塔3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蒸汽阀门301、第一废气阀门302和第一排气阀门303,所述第一蒸汽阀门301的一端与蒸汽源头连通,所述第一废气阀门302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2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阀门303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二树脂塔4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蒸汽阀门401、第二废气阀门402和第二排气阀门403,所述第二蒸汽阀门401的一端与蒸汽源头连通,所述第二废气阀门402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2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阀门403的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树脂塔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达标排出阀门304和第一回收阀门305,所述第一达标排出阀门304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一回收阀门305的一端与第二回收阀门405的一端交汇后与第二换热器5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树脂塔4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达标排出阀门404和第二回收阀门405,所述第二达标排出阀门404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二回收阀门405的一端与第一回收阀门305的一端交汇后与第二换热器5的入口连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树脂塔3和第二树脂塔4通入的蒸汽压力为0.3Mpa。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树脂塔3和第二树脂塔4是串联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所述串联连接的第一树脂塔3和第二树脂塔4为不锈钢材质的吸附塔。
工作原理:本装置启动后,将过滤掉颗粒物的含有机物的废气通入第一换热器1,第一换热器1内有冷冻水上进下出用于降温,冷冻水由冷冻水进水阀门101流入第一换热器1,从冷冻水出水阀门102流出第一换热器1,含有机物的废气排出第一换热器1后温度降低至5℃以下,将废气通入气液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2将生成的液体经过第一溶液回收阀门201流出,流出的液体有机物由外接设备收集,回收一部分有机原料,其余浓缩废气通入吸附-脱附装置,第一排气阀门303和第二排气阀门403可以调节第一树脂塔3和第二树脂塔4内的压强,使废气经过第一废气阀门302和第二废气阀门402以1500-2000BV/h的流量在0.1-0.3Mpa下依次进入第一树脂塔3和第二树脂塔4,吸附后的气体浓度降至吸附塔进口浓度的0.1%以下,达标后由第一达标排出阀门304和第二达标排出阀门404排出;排出达标废气后进入脱附过程,蒸汽经过第一蒸汽阀门301进入吸附了有机物的第一树脂塔3,对第一树脂塔3内的树脂进行吹扫再生,脱附时只脱附当次吸附时的第一根树脂塔,吹扫后的蒸汽由第一回收阀门305进入第二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5内有循环水上进下出流通,循环水由循环水进水阀门501流入第二换热器5,从循环水出水阀门502流出第二换热器5,吹扫后的蒸汽经过第二换热器5冷却,冷却后的蒸汽通入油水分离器6,油水分离器6将分离出的水经过排水阀门602排出,分离出的有机物通过第二溶液回收阀门601排出,流出的液体有机物由外接设备收集,回收一部分有机原料;不能达标排放气相与原气体混合再次通入第一换热器1冷却,冷却后的废气通入气液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2将生成的液体经过第一溶液回收阀门201流出,流出的液体有机物由外接设备收集,回收一部分有机原料,其余浓缩废气通入吸附-脱附装置,经过第二废气阀门402和第一废气阀门302以1500-2000BV/h的流量在0.1-0.3Mpa下依次进入第二树脂塔4和第一树脂塔3,吸附后的气体浓度降至吸附塔进口浓度的0.1%以下,达标后由第二达标排出阀门404和第一达标排出阀门304排出;排出达标废气后进入脱附过程,蒸汽经过第二蒸汽阀门401进入吸附了有机物的第二树脂塔4,对第二树脂塔4内的树脂进行吹扫再生,脱附时只脱附当次吸附时的第一根树脂塔,吹扫后的蒸汽由第二回收阀门405进入第二换热器5,吹扫后的蒸汽经过第二换热器5冷却,冷却后的蒸汽通入油水分离器6,油水分离器6将分离出的水经过排水阀门602排出,分离出的有机物通过第二溶液回收阀门601排出,流出的液体有机物由外接设备收集,回收一部分有机原料;不能达标排放的气相与原气体混合再吸附处理直到达标排放,其原理和过程与上述工作原理一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换热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一溶液回收阀门、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装置、油水分离器、第二溶液回收阀门和排水阀门,所述第一换热装置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底部设有第一溶液回收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再连接吸附-脱附装置,所述吸附-脱附装置与第二换热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与油水分离器连接,所述油水分离器的中部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油水分离器的底部设有第二溶液回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所述第一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一换热器、冷冻水进水阀门和冷冻水出水阀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有机废气,冷冻水由冷冻水进水阀门流入第一换热器,冷冻水由冷冻水出水阀门流出第一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包括有第二换热器、循环水进水阀门和循环水出水阀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接有吸附-脱附装置,第二换热器的出口连通油水分离器,循环水由循环水进水阀门流入第二换热器,循环水由循环水出水阀门流出第二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所述吸附-脱附装置包括第一树脂塔、第二树脂塔、第一蒸汽阀门、第二蒸汽阀门、第一废气阀门、第二废气阀门、第一排气阀门、第二排气阀门、第一达标排出阀门、第二达标排出阀门、第一回收阀门和第二回收阀门,所述第一树脂塔的顶部连接有第一蒸汽阀门、第一废气阀门和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第一蒸汽阀门的一端与蒸汽源头连通,所述第一废气阀门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阀门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二树脂塔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蒸汽阀门、第二废气阀门和第二排气阀门,所述第二蒸汽阀门的一端与蒸汽源头连通,所述第二废气阀门的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阀门的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树脂塔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达标排出阀门和第一回收阀门,所述第一达标排出阀门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一回收阀门的一端和第二回收阀门的一端交汇后与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树脂塔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达标排出阀门和第二回收阀门,所述第二达标排出阀门的一端与大气接通,所述第二回收阀门的一端和第一回收阀门的一端交汇后与第二换热器的入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所述第一树脂塔和第二树脂塔是串联连接。
CN202320787999.3U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Active CN219580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7999.3U CN219580188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87999.3U CN219580188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0188U true CN219580188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9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87999.3U Active CN219580188U (zh) 2023-04-11 2023-04-11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01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56260U (zh) 废水或废气中易挥发有机溶剂的回收装置
CN105289217B (zh) 一种废气中VOCs回收利用系统
CN104524929A (zh) 一种高效节能含挥发性有机物尾气的净化回收工艺
CN108159842B (zh) 一种降低甲烷氯化物装置产生的尾气中voc含量的方法
CN106430244A (zh) 一种从氨氮废水中回收并提纯氨气的方法
CN110756003A (zh) 一种采用膜吸收处理废气中四氢呋喃分离方法
CN1137753C (zh) 生物气中co2、h2s的净化工艺
CN104815525A (zh) 一种用于混合气体中酸性组分的处理剂
CN101856589A (zh) 一种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的净化方法
CN107970735A (zh) 再生脱硫吸附剂产生的尾气的处理方法和脱硫吸附剂再生的方法
CN106890545A (zh) 一种二硫化碳生产尾气中硫化氢的分离工艺和设备
CN104263421A (zh) 一种焦炉煤气净化方法
CN219580188U (zh) 一种废气树脂吸附和冷凝协同回收处理复合装置
CN107789969B (zh) 一种炼厂酸性气的处理方法与装置
CN205109291U (zh) 一种有机气体的处理装置
CN111470476A (zh) 一种活性焦干法烟气治理的再生含硫尾气资源化利用回收硫磺的方法
CN101780363A (zh) 一种用于混合气体中酸性组分的处理剂
CN107758964B (zh) 一种用于废碱液处理的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3754167B (zh) 一种从焦化废水中回收氨的方法
CN104998517A (zh) 一种提高低温甲醇洗工艺中酸性气硫化氢和羰基硫浓度的方法
CN108728175A (zh) 有机危废热解气净化系统
CN204727616U (zh) 用于碎煤加压气化污水处理工艺的氨气净化系统及其酚氨回收装置
CN106139815A (zh) 一种洗罐废气回收处理工艺
CN109052775A (zh) 对硝基苯甲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9550359B (zh) 一种高效吸收剂回收驰放气中组分的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