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58963U -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58963U
CN219558963U CN202320519656.9U CN202320519656U CN219558963U CN 219558963 U CN219558963 U CN 219558963U CN 202320519656 U CN202320519656 U CN 202320519656U CN 219558963 U CN219558963 U CN 2195589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eezing
barrel
hydraulic cylinder
press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196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新成
宫承训
苗强
张文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o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196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589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589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589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74Recovery of fats, fatty oils, fatty acids or other fatty substances, e.g. lanolin or wax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压榨系统,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防溅减速池、过滤传送单元、集渣桶、隔膜泵和压榨分离单元,压榨分离单元的排液口与沉淀回收池连接,集渣车位于压榨分离单元的下方。压榨分离单元包括压榨液压缸、压榨桶、集液底盖、第一锁紧液压缸和第二锁紧液压缸;压榨液压缸安装于压榨桶顶部,集液底盖位于压榨桶底部,集液底盖的上端面安装过滤板。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原预涂过滤系统的过滤负荷,延长预涂过滤系统的使用寿命,使用方便灵活,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压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背景技术
预涂过滤系统在制造行业作为单机或集中供液系统,为生产线提供完整的高过滤能力,过滤精度一般在5~20μm,而现有的过滤单元反吹清洗功能都是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反吹,正对气流的地方反吹效果较好,而边缘部位效果较差,极易被堵塞,影响过滤单元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因为初始设计的处理能力与实际不匹配,或后期生产线提高产能,处理能力跟不上,极易造成超负荷运转导致过滤单元损坏,此时再维修损坏的过滤单元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升级改造又需要非常高的成本和更大的空间,对生产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预涂过滤系统的过滤单元边缘易堵塞以及因产能提升导致预涂过滤系统超负荷运转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压榨系统,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防溅减速池、过滤传送单元、集渣桶、隔膜泵和压榨分离单元,压榨分离单元的排液口与沉淀回收池连接,集渣车位于压榨分离单元的下方;
过滤传送单元包括接油箱及嵌入接油箱内的滤网传送带,接油箱的右侧及顶部开放,接油箱设置成倾斜状,右侧高于左侧,接油箱的左侧下部安装接油管道,接油盒底板右侧的末端安装导流沿,导流沿的底部焊接V型刮板座,刮板座的顶部插接刮板,刮板抵接滤网传送带右侧的底部;刮板座安装于导流沿的中部,导流沿的尺寸小于刮板座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分离单元包括压榨液压缸、压榨桶、集液底盖、第一锁紧液压缸和第二锁紧液压缸;
压榨液压缸安装于压榨桶顶部,集液底盖位于压榨桶底部,集液底盖的上端面安装过滤板;
第一锁紧液压缸的一端与压榨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压榨桶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抵持集液底盖;
第二锁紧液压缸的一端与压榨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压榨桶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集液底盖。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桶的侧壁安装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液压缸包括压榨液压缸本体及与压榨液压缸本体活动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末端安装压板。
进一步地,防溅减速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和第三减速板,防溅减速池的两侧安装L型固定板。
进一步地,集渣桶底部设有安装管,挡泥帽包括锥形挡泥帽本体及位于挡泥帽本体底部的连接杆和防油套,连接杆嵌入安装管内,防油套套设于连接杆的周向,连接杆的底部开设安装孔,电机的输出轴嵌入安装孔内;挡泥帽本体的底部焊接搅拌轮,搅拌轮的底部焊接搅拌叶片。
进一步地,搅拌轮的数量为2个,2个搅拌轮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侧。
进一步地,沉淀回收池包括斜板,入口开设于斜板上;沉淀回收池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平行于斜板设置,第二隔板位于沉淀回收池下部,第三隔板位于沉淀回收池上部,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有效降低原预涂过滤系统的过滤负荷,延长预涂过滤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企业的不必要支出;
(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使用不同精度的滤网传送带和过滤板,污泥压榨量可调,压榨更干净;
(3)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烧结过滤板反吹清洗更彻底,不易堵塞,使用寿命更长;
(4)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可作为预涂过滤系统的附加辅助设备,也可以作为一种单机油箱过滤设备或临时施工现场的固液分离设备使用,方便灵活,适用范围广;
(5)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模块化结构,按需组合,体积小,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液底盖关闭状态时过滤压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液底盖打开状态时过滤压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溅减速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溅减速池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传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过滤传送单元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刮板、刮板座和导流沿的局部放大图和轴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渣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集渣桶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挡泥帽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挡泥帽与搅拌轮的装配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压榨分离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压榨分离单元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沉淀回收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沉淀回收池的剖视图。
图中:1-防溅减速池;11-第一减速板;12-第二减速板;13-第三减速板;14-L型固定板;2-过滤传送单元;21-接油箱;22-滤网传送带;23-刮板;24-刮板座;25-导流沿;3-集渣桶;31-安装管;32-挡泥帽;321-挡泥帽本体;322-连接杆;323-防油套;33-电机;34-搅拌轮;35-搅拌叶片;4-隔膜泵;5-压榨分离单元;51-压榨液压缸;511-压榨液压缸本体;512-活塞杆;513-压板;52-压榨桶;53-集液底盖;54-第一锁紧液压缸;55-第二锁紧液压缸;56-过滤板;57-第一连接件;58-第二连接件;59-电磁阀;6-沉淀回收池;61-斜板;62-第一隔板;63-第二隔板;64-第三隔板;7-集渣车;8-储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也可以电连接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过滤压榨系统,如图1-15所示,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防溅减速池1、过滤传送单元2、集渣桶3、隔膜泵4和压榨分离单元5,压榨分离单元5的排液口与沉淀回收池6连接,集渣车7位于压榨分离单元5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一方面,可以作为预涂过滤油箱的辅助部件,提高预涂过滤油箱的过滤单元反吹清洗效果,降低其过滤负荷,提高其过滤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企业的不必要支出;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一种单机油箱过滤设备或临时施工现场的固液分离设备使用,方便灵活。
具体的,所述压榨分离单元5包括压榨液压缸51、压榨桶52、集液底盖53、第一锁紧液压缸54和第二锁紧液压缸55。
压榨液压缸51安装于压榨桶52顶部,压榨液压缸51与压榨桶52固定密封连接,集液底盖53位于压榨桶52底部,集液底盖53与压榨桶52底部活动连接,集液底盖53的上端面安装过滤板56,优选的,过滤板56为不锈钢烧结过滤板。
压榨液压缸51包括压榨液压缸本体511及与压榨液压缸本体511活动连接的活塞杆512,活塞杆512的末端安装压板513。
第一锁紧液压缸54和第二锁紧液压缸55分别位于压榨桶52的两侧。
压榨桶52下部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第一锁紧液压缸54的缸体端与压榨桶52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一锁紧液压缸54的活塞杆与第一连接件57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57的一端与压榨桶52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抵持集液底盖53,优选的,第一连接件57为U型结构,第一连接件57包括竖直连接杆和2个水平连接杆,第一锁紧液压缸54的活塞杆与竖直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位于上部的水平连接杆末端与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位于下部的水平连接杆末端抵持集液底盖53的一侧。
第二锁紧液压缸55的缸体端与压榨桶52的上部转动连接,第二锁紧液压缸55的活塞杆与第二连接件5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58的一端与压榨桶52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集液底盖53。优选的,第二连接件58的上部设有左侧连接端和右侧连接端,左侧连接端与第二安装板转动连接,右侧连接端与第二锁紧液压缸55的活塞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58左侧下部固定连接集液底盖53。
所述压榨桶52的侧壁安装电磁阀59和压力传感器,脏油液经电磁阀59进入压榨桶52内,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榨桶52内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压榨分离单元5的工作原理为:
(1)脏油液经电磁阀59进入压榨桶52内,活塞杆512向下运动,活塞杆512带动压板513向下运动,对压榨桶52内的空气进行挤压,气压升高,脏油液中的液体沿过滤板56上的滤孔进入集液底盖53暂存,一定时间后,集液底盖53底部的电磁阀打开泄压,同时集液底盖53内暂存的油液经底部的排液口流入沉淀回收池6,剩余脏油液中的固渣被挤压成泥饼沉积于过滤板56上;
(2)控制第一锁紧液压缸54的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一连接件57的竖直连接杆向上运动,第一连接杆57顺时针翻转,第一连接件57的末端离开集液底盖53;
(3)控制第二锁紧液压缸55的活塞杆收缩,带动第二连接件58的右侧连接端向上运动,第二连接件58逆时针翻转,第二连接件58带动集液底盖53向下运动,则压榨桶52底部打开,泥饼调入集渣车7内;
(4)控制第二锁紧液压缸55的活塞杆伸长,带动第二连接件58的右侧连接端向下运动,第二连接件58翻转,第二连接件58带动集液底盖53向上运动,则压榨桶52关闭;
(5)控制第一锁紧液压缸54的活塞杆伸长,带动第一连接件57的竖直连接杆向下运动,第一连接杆57翻转,第一连接件57的抵持集液底盖53;
(6)活塞杆512带动压板513向上运动,压榨桶52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排液口被抽入压榨桶52,气体沿过滤板56上的滤孔自下而上流动,实现对过滤板56的反冲洗。
隔膜泵5输送一次油泥后电磁阀69关闭,此时压榨桶52内部为密闭空间,压榨液压缸51开始工作,将压板513下压,压缩压榨桶52内部空气,气压升高,油泥内的液体与小颗粒固渣在大气压强与重力作用下穿过不锈钢烧结过滤板进入密封集液底盖53内,当压强达到压力传感器的预设值后,压板513停止运动,一定时间后,密封集液底盖53上的电磁阀59打开泄压,同时油液经压榨桶52出油管流出进入沉淀回收池6,泥渣被不锈钢烧结过滤板阻隔压成干燥紧实的泥饼,泄压完成后第一锁紧液压缸54打开第一连接件57,第二锁紧液压缸55打开集液底盖53,泥饼在重力作用下脱落掉入集渣车7后,再将密封集液底盖53和第一连接件57依次关闭,压板513开始向最初位置运动,此时空气在大气压强作用下由压榨桶52出油管进入密封集液底盖53内,再经过过滤板进入压榨桶52内部,此过程将过滤板孔隙内的污物带出,完成过滤板56的自动反吹清洗,待活塞杆512回到最初位置后,电磁阀59关闭,此时完成一个过滤、压榨、清洗循环,多次重复这一循环直至隔膜泵4达到设定值停止运行。
防溅减速池1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减速板11、第二减速板12和第三减速板13,防溅减速池1的两侧安装L型固定板14,2个L型固定板14分别与接油箱21上端的两侧卡合,进而讲防溅减速池1固定安装于过滤传送单元2上。优选的,第一减速板11、第二减速板12、第三减速板13与防溅减速池1侧板呈45~80度的夹角,第一减速板11上安装进液管,脏油液经进液管11进入防溅减速池1内,高速的脏油液与第二减速板12撞击折射至侧板,再经第一减速板11、第三减速板13、底板后沿出口流出,高速的脏油液第一减速板11、第二减速板12和第三减速板13产生多次撞击折射后被消耗一部分动能,变成低速脏油液流出。
具体的,过滤传送单元2包括接油箱21及嵌入接油箱21内的滤网传送带22,接油箱21底部的末端焊接固定V型刮板座24,刮板23的一端嵌入刮板座24,刮板23的另一端抵接滤网传送带22的一端。优选的,接油箱21的右侧及顶部开放,接油箱21设置成倾斜状,右侧高于左侧,便于从滤网传送带22右侧滤出的油液沿接油箱21底板流动至左侧,接油箱21的左侧下部安装接油管道,一起汇流至接油管道,通过电机带动滤网传送带22转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滤网的精度,接油盒21底板右侧的末端安装导流沿25,导流沿25的底部焊接V型刮板座24,刮板座24的顶部插接刮板23,刮板23抵接滤网传送带右侧的底部。刮板座24安装于导流沿25的中部,导流沿25的尺寸小于刮板座24的尺寸,滤网传送带22右侧滤出的油液下流至导流沿25,从导流沿25的两端流至集渣桶3,也就是说,油液从导流沿25与刮板座24的间隙流至集渣桶3内,从滤网传送带22上落到接油箱21最上部的油滴被导流沿25导向垂直落入下方集渣桶3,避免油滴沿接油盒腹部流下污染周边环境,造成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传送单元2的工作过程为:防溅减速池1的低速脏油液经出口掉落至滤网传送带22上,一方面,滤网传送带22对脏油液进行过滤,油液及小颗粒物质穿过滤网传送带22进入接油盒21内,沿接油管道汇流至储油箱8,供循环使用;剩余的大颗粒固渣油泥附着于滤网传送带22上表面,经滤网传送带22输送至右端,掉落至集渣桶3内,未掉落的部分经刮板23刮落后掉落至集渣桶3内。
具体的,集渣桶3顶部前端开设缺口,缺口与过滤传送单元2右侧相适配,集渣桶3底部设有安装管31,挡泥帽32包括锥形挡泥帽本体321及位于挡泥帽本体321底部的连接杆322和防油套323,连接杆322嵌入安装管31内,安装管31的顶部套设防油套323,防油套323顶部与挡泥帽本体321固定连接,安装管31嵌入防油套323的底部,连接杆322的底部开设安装孔,电机33的输出轴嵌入安装孔内,电机33固定安装于集渣桶3底部;挡泥帽本体321的底部焊接L型搅拌轮34,搅拌轮34的底部焊接弧形搅拌叶片35。搅拌轮34的数量为2个,2个搅拌轮34分别位于连接杆322的两侧,集渣桶3内安装位置传感器。
集渣桶3的工作原理为: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挡泥帽32转动,挡泥帽32带动搅拌轮34转动,搅拌轮34带动搅拌叶片35转动,进而实现对大颗粒固渣油泥的搅拌。
大颗粒固渣油泥落下后被挡泥帽32和搅拌轮34分散平摊开,带有弧面的搅拌叶片35对底部的油泥搅拌,避免底部结块硬化,安装管31和防油套相互配合使油液不会流到集渣桶3下面的电机33,起到密封作用,当集渣桶3内的油泥到达预设高度后,位置传感器发出信号,压榨分离单元5进油口的电磁阀59打开,隔膜泵5开始工作,分多次将集渣桶3内的油泥抽出,输送到压榨分离单元5内。
具体的,沉淀回收池6包括斜板61,入口开设于斜板61上;沉淀回收池6内设有第一隔板62、第二隔板63和第三隔板64,第一隔板62平行于斜板61设置,第二隔板63位于沉淀回收池6下部,第三隔板64位于沉淀回收池6上部,第二隔板63与第三隔板64平行设置。优选的,沉淀回收池6的左侧设有斜板61,第二隔板63的数量为3个,第三隔板64的数量为4个,第二隔板63与第三隔板64交错间隔设置。沉淀回收池6内末端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抽油管。
高速油液从入口进入斜板61与第一隔板62构成的通道内,经第一隔板62撞击折射后被消耗一部分动能变为低速油液扩散开来,此时油液中剩余的微小固渣在重力作用下下行,被间隔设置的第二隔板63与第三隔板64不断阻挡沉积,干净的油液最终流到最后部,当液位达到液位感应器的预设值后,沉淀回收池6抽油管将油液抽出送回储油箱8内。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作为一种单机油箱过滤设备使用时,将集渣桶3和沉淀回收池6体积增大做为脏液箱和净液箱,设定好隔膜泵4工作时间和每次抽取量,利用抽油泵将脏液直接注入集渣桶3后再进行之后的过滤压榨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作为一种临时施工现场的固液分离设备使用时,设定好隔膜泵工作时间和每次抽取量,将隔膜泵进油管52插入要处理的泥浆后再进行之后的过滤压榨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压榨系统,作为预涂过滤油箱使用的附加辅助设备使用,将过滤传送单元2,集渣桶3,隔膜泵4安装于预涂过滤油箱的储油箱8上,过滤传送单元2的出油管道与所示储油箱8连通,能够提高过滤单元反吹清洗效果,降低过滤负荷,提高过滤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企业的不必要支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压榨方法,该方法采用实施例1中的过滤压榨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高速脏油液进入防溅减速池,经防溅减速池减速后,得到低速脏油液;
步骤二:低速脏油液进入过滤传送单元,过滤传送单元将低速脏油液过滤后分离为第一油液和油泥;
步骤三:油泥依次进入集渣桶、隔膜泵,隔膜泵将油泥抽送至压榨分离单元;
步骤四:压榨分离单元将油泥挤压分离为泥饼和第二油液,泥饼进入集渣车,第二油液进入沉淀回收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滤压榨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滤网传送带22安装于接油箱21内,通过旋转电机与滚轮驱动滤网传送带22转动;
(2)将防溅减速池1的2个固定板14分别卡接在接油箱21两侧的上边缘;
(3)将集渣桶3的缺口正对滤网传送带2右端放置,电机33安装在集渣桶3下部驱动搅拌轮34旋转;
(4)将隔膜泵4进油管与集渣桶出油口连接,隔膜泵4出油管与压榨桶52进油口连接;
(5)压榨桶52固定安装,压榨液压缸51安装在压榨桶52上部,第一锁紧液压缸54安装于压榨桶52左侧,第二锁紧液压缸55安装于压榨桶52右侧;
(6)集渣车7放置在压榨桶52下部,沉淀回收池6放置在压榨桶52一侧,将压榨桶52排液口与沉淀回收池6进油口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防溅减速池、过滤传送单元、集渣桶、隔膜泵和压榨分离单元,压榨分离单元的排液口与沉淀回收池连接,集渣车位于压榨分离单元的下方;
过滤传送单元包括接油箱及嵌入接油箱内的滤网传送带,接油箱的右侧及顶部开放,接油箱设置成倾斜状,右侧高于左侧,接油箱的左侧下部安装接油管道,接油盒底板右侧的末端安装导流沿,导流沿的底部焊接V型刮板座,刮板座的顶部插接刮板,刮板抵接滤网传送带右侧的底部;刮板座安装于导流沿的中部,导流沿的尺寸小于刮板座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分离单元包括压榨液压缸、压榨桶、集液底盖、第一锁紧液压缸和第二锁紧液压缸;
压榨液压缸安装于压榨桶顶部,集液底盖位于压榨桶底部,集液底盖的上端面安装过滤板;
第一锁紧液压缸的一端与压榨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压榨桶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抵持集液底盖;
第二锁紧液压缸的一端与压榨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压榨桶下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集液底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桶的侧壁安装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液压缸包括压榨液压缸本体及与压榨液压缸本体活动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末端安装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溅减速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减速板、第二减速板和第三减速板,防溅减速池的两侧安装L型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渣桶底部设有安装管,挡泥帽包括锥形挡泥帽本体及位于挡泥帽本体底部的连接杆和防油套,连接杆嵌入安装管内,防油套套设于连接杆的周向,连接杆的底部开设安装孔,电机的输出轴嵌入安装孔内;挡泥帽本体的底部焊接搅拌轮,搅拌轮的底部焊接搅拌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轮的数量为2个,2个搅拌轮分别位于连接杆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过滤压榨系统,其特征在于,沉淀回收池包括斜板,入口开设于斜板上;沉淀回收池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平行于斜板设置,第二隔板位于沉淀回收池下部,第三隔板位于沉淀回收池上部,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平行设置。
CN202320519656.9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Active CN2195589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9656.9U CN21955896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19656.9U CN21955896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58963U true CN219558963U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6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19656.9U Active CN219558963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589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3059B (zh) 下水道联合清污车泥水分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0559736B (zh) 一种环保型河道淤泥清理处理方法
CN209721751U (zh) 尼龙切片生产用江河水泥沙清除系统
CN2910324Y (zh) 微细固液分离机
CN216367018U (zh) 一种砂石浑水分离设备
CN111210709A (zh) 一种煤炭浮沉实验系统
CN219558963U (zh)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
CN202482989U (zh) 真空吸污车泥水分离系统
CN113976573A (zh) 一种显示屏玻璃基板的检测系统
CN112157560B (zh) 一种具有水液过滤作用的湿式抛光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7225060A (zh) 一种压滤固渣分离设备
CN106544978B (zh) 一种污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洗扫车
CN107282298A (zh) 一种自动化精密磨床的油液过滤装置
CN107030075A (zh) 一种自动收集废渣的水污分离系统
CN110627243A (zh) 一种具有隔油沉砂功能的多级拦截螺旋压榨机
CN115970386A (zh) 一种过滤压榨系统及方法
CN211536772U (zh) 一种高效污油过滤机构
CN210620449U (zh) 一种用于炉渣处理的水循环系统
CN110038338A (zh) 一种智能排污的江水多级过滤装置及方法
CN217247277U (zh) 基于废矿物油回收利用的初筛装置
CN210521939U (zh) 转鼓自动排渣装置
CN217758658U (zh) 一种改进型水上环境治理装置
CN216039196U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机械废渣分离装置
CN211555317U (zh) 一种煤炭浮沉实验系统
CN220887426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隔膜过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