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9202U -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9202U
CN219549202U CN202320796041.0U CN202320796041U CN219549202U CN 219549202 U CN219549202 U CN 219549202U CN 202320796041 U CN202320796041 U CN 202320796041U CN 219549202 U CN219549202 U CN 219549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groove
wearing
connecting arm
camber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60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60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9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9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9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该颈戴架包括连接臂以及分别可转动设于连接臂两端的两个摆动臂,两个摆动臂在正常打开状态下与连接臂围合形成供人体颈部佩戴的佩戴空间;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凸弧面;摆动臂的靠近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凹弧面,凹弧面与凸弧面邻接且相对设置,凹弧面可沿凸弧面向外错动以引导摆动臂相对连接臂摆动至外扩状态,在外扩状态两个摆动臂的自由端相对佩戴空间外扩而形成更大的间距。相互配合的凸弧面及凹弧面与连接臂和摆动臂之间的转动副相匹配,向外掰开两个摆动臂时可以引导摆动臂自正常打开状态摆动至外扩状态,进而更省力地将颈戴架悬挂至外径更大的颈部上。

Description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便携式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收纳,现有的挂脖风扇提供了一种三段式的颈戴架,即颈戴架包括连接臂以及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臂两端的两个摆动臂。在正常打开状态,为了避免在外侧面形成夹缝,摆动臂与连接臂形成拼接结构,但现有的拼接面会对摆动臂形成限制外扩的作用,从而若要扩大佩戴空间的开口,即扩大两个摆动臂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则只能依赖连接臂和/或摆动臂的形变,然而,现有的连接臂及摆动臂的壳体刚度相对较高,从而向外掰开两个摆动臂阻力较大,还可能破坏连接臂与摆动臂之间的转动副,甚至导致连接臂与摆动臂之间电连接线的断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挂脖风扇的颈戴架,旨在解决现有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扩大两个摆动臂自由端之间的距离时较为费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包括连接臂以及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臂两端的两个摆动臂,两个所述摆动臂在正常打开状态下与所述连接臂围合形成供人体颈部佩戴的佩戴空间;
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凸弧面;
所述摆动臂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凸弧面邻接且相对设置,所述凹弧面可沿所述凸弧面向外错动以引导所述摆动臂相对所述连接臂摆动至外扩状态,在所述外扩状态两个所述摆动臂的自由端相对所述佩戴空间外扩而形成更大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凸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摆动臂包括主体部及凸耳,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所述凹弧面,所述凸耳设置在所述凹弧面上且嵌设于所述凹槽,所述凸耳分别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面及顶面枢接;
所述凹槽偏离所述连接臂的外侧面,所述凹槽还具有位于所述底面与顶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凹槽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呈开放设置,所述凹槽的侧面且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凹弧面上设有所述凸耳,所述凸耳偏离所述摆动臂的外侧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凹槽的底面及顶面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的轴孔;
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凸耳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枢接;所述凸耳及转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连通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凸耳的内腔,所述凸耳的内腔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容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包括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的面盖及背盖,所述凹弧面形成在所述面盖及背盖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壁上;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面盖位于所述背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面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隆起,所述背盖朝向所述佩戴空间隆起。
优选地,所述凸耳包括凸块及凸板,所述凸块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敞口,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敞口背离所述佩戴空间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背盖一体设置,所述凸板与所述面盖一体设置,且所述凸板盖合所述凸块的所述敞口;
所述凸块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过孔;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凸块的上、下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内腔经所述过孔与凸块的内腔连通;所述背盖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壁对应所述凸块的内腔设有开口槽。
优选地,所述转轴开环设置而形成有与所述敞口连通的第一装配缝;所述凸板的内侧面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在两个所述转轴的内腔之间延伸;
所述挂脖风扇的颈戴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呈开环状,并形成有轴线贯穿的第二装配缝;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转轴与轴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阻尼件的内壁面设有止挡凸,所述止挡凸嵌置于所述第一装配缝。
优选地,所述挂脖风扇的颈戴架还包括阻尼件及弹性复位件,所述阻尼件耦合在所述连接臂与摆动臂之间的转动副,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摆动臂以在所述摆动臂摆动至所述外扩状态时提供使所述摆动臂复位至所述正常打开状态的回复力。
优选地,所述凸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摆动臂分别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面及顶面枢接;
所述凹槽偏离所述连接臂的外侧面,所述凹槽还具有位于所述底面与顶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凹槽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呈开放设置,所述凹槽的侧面且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凹槽的所述侧面设有安装槽;
所述摆动臂与所述凹槽的所述侧面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摆动臂与所述安装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臂包括远侧盖、近侧盖及安装座,其中,
所述远侧盖及近侧盖围合形成第一容腔,所述远侧盖位于所述近侧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远侧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隆起,所述近侧盖朝向所述佩戴空间隆起;
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半槽及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贯穿所述近侧盖的靠近所述摆动臂的一端,所述安装座盖合于所述第一半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半槽形成在所述安装座具有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二半槽的槽底;
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近侧盖的拼接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的轴孔;所述摆动臂包括主体部及凸耳,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所述凹弧面,所述凸耳设置在所述凹弧面上且嵌设于所述凹槽;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凸耳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枢接;所述凸耳及转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连通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凸耳的内腔,所述凸耳的内腔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容腔连通。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戴架及设于所述颈戴架内的风扇组件,所述颈戴架为如上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在正常打开状态,凹弧面与凸弧面邻接从而消除夹缝,形成的拼接结构具有较为整齐的外观效果,并可防止头发落入;由于相互配合的凸弧面及凹弧面还与连接臂和摆动臂之间的转动副相匹配,从而向外掰开两个摆动臂时,可以引导摆动臂自正常打开状态摆动至外扩状态,即两个摆动臂的自由端之间的间距扩大,进而更省力地将颈戴架悬挂至外径更大的颈部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颈戴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颈戴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颈戴架的进一步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爆炸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颈戴架的连接臂与摆动臂连接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结构的进一步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X-X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右侧结构的外侧视角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右侧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爆炸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7中左侧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爆炸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挂脖风扇的另一实施例的阻尼件与转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挂脖风扇 22 安装槽 37 凸耳
200 颈戴架 23 远侧盖 38 转轴
10 连接臂 24 近侧盖 39 第一装配缝
11 凸弧面 25 衬板 40 凸块
12 凹槽 26 安装座 41 敞口
13 底面 30 摆动臂 42 过孔
14 顶面 31 凹弧面 43 凸板
15 侧面 32 主体部 44 过线槽
16 第一半槽 33 第二容腔 50 佩戴空间
17 第二半槽 34 面盖 60a,60b 阻尼件
20 第一容腔 35 背盖 61 第二装配缝
21 轴孔 36 开口槽 70 弹性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6、图9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出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200,包括连接臂10以及分别可转动设于连接臂10两端的两个摆动臂30,两个摆动臂30在正常打开状态下与连接臂10围合形成供人体颈部佩戴的佩戴空间S;
连接臂10的端面形成有凸弧面11;
摆动臂30的靠近连接臂10的端面形成有凹弧面31,凹弧面31与凸弧面11邻接且相对设置,凹弧面31可沿凸弧面11向外错动以引导摆动臂30相对连接臂10摆动至外扩状态,在外扩状态两个摆动臂30的自由端相对佩戴空间外扩而形成更大的间距W。
本实施例中,颈戴架用以起到悬挂的作用,独立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形成风道。挂脖风扇100的风扇组件通常安装在颈戴架的内部。在一些实施中,仅摆动臂30的内部形成有风道,而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摆动臂30和连接臂10的内部均形成有风道。由于结构相对复杂,为了方便成型,颈戴架的主体结构通常采用塑胶材质。为了起到引导向外扩张的作用,凸弧面11及凹弧面31与连接臂10和摆动臂30之间的转动副相匹配,换言之凸弧面11及凹弧面31的曲率中心邻近连接臂10和摆动臂30之间的转动副。在正常打开状态,颈戴架具有较佳的出风角度,且不易从颈部脱落,例如两个摆动臂30的自由端之间的间距W小于颈部的最大外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200在正常打开状态,凹弧面31与凸弧面11邻接从而消除夹缝,形成的拼接结构具有较为整齐的外观效果,并可防止头发落入;由于相互配合的凸弧面11及凹弧面31还与连接臂10和摆动臂30之间的转动副相匹配,从而向外掰开两个摆动臂30时,可以引导摆动臂30自正常打开状态摆动至外扩状态,即两个摆动臂30的自由端之间的间距W扩大,进而更省力地将颈戴架悬挂至外径更大的颈部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6及图7,以颈戴架平放且摆动臂30处于正常打开状态的视角观察,凸弧面11上设有凹槽12,凹槽12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底面13和顶面14;摆动臂30包括主体部32及凸耳37,主体部32的靠近连接臂10的端面形成有凹弧面31,凸耳37设置在凹弧面31上且嵌设于凹槽12,凸耳37分别与凹槽12的底面13及顶面14枢接;
凹槽12偏离连接臂10的外侧面15,凹槽12还具有位于底面13与顶面14之间的侧面15,在正常打开状态,凹槽12朝向佩戴空间呈开放设置,凹槽12的侧面15且朝向佩戴空间;凹弧面31上设有凸耳37,凸耳37偏离摆动臂30的外侧面15设置。
本实施例中,由于凹槽12偏离连接臂10的外侧面15,因此,连接臂10外侧的物体无法直接落入凹槽12,从而使连接臂10与摆动臂30之间的枢接更可靠。可以理解的是,凸耳37与凹槽12在上下方向相向的每对表面中,其中之一可以设置枢接孔,另一个可以设置枢接轴。
进一步地,参照图10、图14及图15,连接臂10设有第一容腔20,凹槽12的底面13及顶面14分别设有连通第一容腔20的轴孔21;
参照图10至图13,主体部32设有第二容腔33;凸耳37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轴38,转轴38与轴孔21枢接;凸耳37及转轴38均为中空结构,转轴38连通第一容腔20与凸耳37的内腔,凸耳37的内腔与主体部32的第二容腔33连通。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供电或传输信号,第一容腔20与第二容腔33中,其中之一设有电源,另一个设有电负载,例如电机、半导体调温装置或加热元件。或者在第一容腔20与第二容腔33中,其中之一设有信号发射元件,另一个设有信号接收元件。第一容腔20、转轴38、凸耳37及第二容腔33依次连通,可以在实现枢接的同时方便设置电连接线。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13,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32包括围合形成第二容腔33的面盖34及背盖35,凹弧面31形成在面盖34及背盖35的靠近连接臂10的端壁上;在正常打开状态,面盖34位于背盖35背离佩戴空间的一侧,面盖34背离佩戴空间隆起,背盖35朝向佩戴空间隆起。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2位分体结构,从而可以更方便地在第二容腔33内安装部件,例如安装风扇蜗壳、电机、电池、控制电路板等部件,同时也方便电连接线的安装。
进一步地,凸耳37包括凸块40及凸板43,凸块40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敞口41,在正常打开状态,敞口41背离佩戴空间设置;凸块40与背盖35一体设置,凸板43与面盖34一体设置,且凸板43盖合凸块40的敞口41;
凸块40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过孔42;转轴38连接在凸块40的上、下侧壁上,转轴38的内腔经过孔42与凸块40的内腔连通;背盖35的靠近连接臂10的端壁对应凸块40的内腔设有开口槽36。
本实施例中,凸耳37也设置为分体的结构,从而在安装电连接线时,可以先将凸耳37内腔打开,电连接线可以经开口槽36、敞口41伸入凸块40的内腔,然后经过孔42穿入转轴38的内腔,在完成安装后,再将凸板43盖合凸块40的敞口41。此外,由于凸块40与凸板43分别与背盖35及面盖34一体设置,从而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并方便加工制造以及后续的组装。
进一步地,参照图7、图8以及图11至图13,在一实施例中,转轴38开环设置而形成有与敞口41连通的第一装配缝39;凸板43的内侧面15设有过线槽44,过线槽44在两个转轴38的内腔之间延伸;挂脖风扇的颈戴架200还包括阻尼件60a,60b,阻尼件60a,60b呈开环状,并形成有轴线贯穿的第二装配缝61;阻尼件60a,60b套设在转轴38上并位于转轴38与轴孔21之间。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的阻尼件60a,60b,从而使得摆动臂30在摆动至特定角度时,例如正常打开状态或相比正常打开状态内折的位置,可以保持在该状态或位置。此外,由于转轴38设有第一装配缝39,而阻尼件60a,60b设有第二装配缝61,因此,在将电连接线的从转轴38的内腔引入第一容腔20或第二容腔33时,无需沿轴向穿过转轴38的内腔,而是更为便利地,沿转轴38的半径方向向内将电连接线压入转轴38的内腔,如此提升了装配的便利性。可以理解的是,在完成装配后为了避免电连接线从转轴38内部松脱,还可以旋转阻尼件60a,60b,使阻尼件60a,60b的第二装配缝61与转轴38的第一装配缝39错开,从而阻尼件60a,60b便覆盖了第一装配缝39,电连接线无法轻易松脱。过线槽44的设置可以避免凸板43对电连接线造成干涉。
进一步地,参照图16,为了进一步防止电连接线松脱并保证产生足够大的阻尼力,在另一实施例中,阻尼件60b的内壁面设有止挡凸62,所述止挡凸62嵌置于第一装配缝39。如此,在摆动臂30摆动时,阻尼件60b相对摆动臂30静止,从而仅在阻尼件60b与轴孔21之间产生阻尼摩擦力,进而保证阻尼力稳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2至图5、图7、图8、图10至图13,在一实施例中,挂脖风扇的颈戴架200还包括阻尼件60a,60b及弹性复位件70,阻尼件60a,60b耦合在连接臂10与摆动臂30之间的转动副,弹性复位件70连接连接臂10与摆动臂30以在摆动臂30摆动至外扩状态时提供使摆动臂30复位至正常打开状态的回复力。
本实施例中,如前面实施例所论述的,通过设置阻尼件60a,60b,从而使得摆动臂30保持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而配合弹性复位件70,可以使得在颈戴架被佩戴好后,可以自动地复位至正常打开状态,从而时挂脖风扇100以最佳的出风角度出风并防止脱落。
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7、图9、图10、图14及图5,在一实施例中,凸弧面11上设有凹槽12,凹槽12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底面13和顶面14;摆动臂30分别与凹槽12的底面13及顶面14枢接;
凹槽12偏离连接臂10的外侧面15,凹槽12还具有位于底面13与顶面14之间的侧面15,在正常打开状态,凹槽12朝向佩戴空间呈开放设置,凹槽12的侧面15且朝向佩戴空间;凹槽12的侧面15设有安装槽22;
摆动臂30与凹槽12的侧面15间隔设置,弹性复位件70设于安装槽22内,且位于摆动臂30与安装槽22之间。
本实施例中,设置安装槽22以安装弹性复位件70可以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弹性复位件70发生错位,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复位件70通常采用硅胶或橡胶等弹性材质,弹性复位件70还可以例如是普通的压缩弹簧。由于安装槽22还具有蓄积液体的特点,从而更方便地通过点胶来固定弹性复位件70。
进一步地,参照图3至图11、图14及图15,连接臂10包括远侧盖23、近侧盖24及安装座26,其中,
远侧盖23及近侧盖24围合形成第一容腔20,远侧盖23位于近侧盖24背离佩戴空间的一侧,远侧盖23背离佩戴空间隆起,近侧盖24朝向佩戴空间隆起;
凹槽12包括第一半槽16及第二半槽17,第一半槽16贯穿近侧盖24的靠近摆动臂30的一端,安装座26盖合于第一半槽16的内侧,第二半槽17形成在安装座26具有朝向佩戴空间的一侧,安装槽22设于第二半槽17的槽底;安装座26与近侧盖24的拼接处设有连通第一容腔20的轴孔21。
参照图6至图13,摆动臂30包括主体部32及凸耳37,主体部32的靠近连接臂10的端面形成有凹弧面31,凸耳37设置在凹弧面31上且嵌设于凹槽12;主体部32设有第二容腔33;凸耳37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轴38,转轴38与轴孔21枢接;凸耳37及转轴38均为中空结构,转轴38连通第一容腔20与凸耳37的内腔,凸耳37的内腔与主体部32的第二容腔33连通。
本实施例中,与摆动臂30设置为分体结构同理,将连接臂10设置为分体结构可以更方便地在第一容腔20内安装部件,结合安装座26与近侧盖24共同形成凹槽12,从而连接摆动臂30、以及安装电连接线更方便。例如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凸耳37安装在近侧盖24的朝向远侧盖23的一侧,例如将转轴38和阻尼件60a,60b卡入近侧盖24上的轴孔21部分;然后再将安装座26与弹性复位件70的组件盖合在凸耳37朝向远侧盖23的一面,并将安装座26与近侧盖24固定连接,例如具体地,近侧盖24上设置螺孔柱,而安装座26上设置通过,螺钉穿过通孔与螺孔柱的螺孔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固定连接安装座26与近侧盖24;最后,再将远侧盖23与近侧盖24相互拼接,具体地,远侧盖23与近侧盖24之间可以采用卡扣与螺钉固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地,为了遮盖远侧盖23与近侧盖24之间的拼接缝,并扩大凸弧面11的面积从而使摆动臂30外扩摆动时更为平稳,参照图3、图4、图7、图8、图14及图15,在一实施例中,连接臂10还包括衬板25,衬板25贴合在远侧盖23及近侧盖24的靠近摆动臂30的端壁上并覆盖远侧盖23与近侧盖24之间的拼接缝,凸弧面11还形成在衬板25上。
参照图1,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挂脖风扇100,包括颈戴架200及设于颈戴架200内的风扇组件(图未示),颈戴架200为如上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200。挂脖风扇的颈戴架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挂脖风扇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理解的是,风扇组件的扇轮可以为离心风轮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风轮,例如轴流风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包括连接臂以及分别可转动设于所述连接臂两端的两个摆动臂,两个所述摆动臂在正常打开状态下与所述连接臂围合形成供人体颈部佩戴的佩戴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凸弧面;
所述摆动臂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凹弧面,所述凹弧面与所述凸弧面邻接且相对设置,所述凹弧面可沿所述凸弧面向外错动以引导所述摆动臂相对所述连接臂摆动至外扩状态,在所述外扩状态两个所述摆动臂的自由端相对所述佩戴空间外扩而形成更大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摆动臂包括主体部及凸耳,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所述凹弧面,所述凸耳设置在所述凹弧面上且嵌设于所述凹槽,所述凸耳分别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面及顶面枢接;
所述凹槽偏离所述连接臂的外侧面,所述凹槽还具有位于所述底面与顶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凹槽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呈开放设置,所述凹槽的侧面且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凹弧面上设有所述凸耳,所述凸耳偏离所述摆动臂的外侧面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设有第一容腔,所述凹槽的底面及顶面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的轴孔;
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凸耳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枢接;所述凸耳及转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连通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凸耳的内腔,所述凸耳的内腔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容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围合形成所述第二容腔的面盖及背盖,所述凹弧面形成在所述面盖及背盖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壁上;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面盖位于所述背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面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隆起,所述背盖朝向所述佩戴空间隆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耳包括凸块及凸板,所述凸块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敞口,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敞口背离所述佩戴空间设置;所述凸块与所述背盖一体设置,所述凸板与所述面盖一体设置,且所述凸板盖合所述凸块的所述敞口;
所述凸块的上、下侧壁分别设有过孔;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凸块的上、下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内腔经所述过孔与凸块的内腔连通;所述背盖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壁对应所述凸块的内腔设有开口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开环设置而形成有与所述敞口连通的第一装配缝;所述凸板的内侧面设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在两个所述转轴的内腔之间延伸;
所述挂脖风扇的颈戴架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呈开环状,并形成有轴线贯穿的第二装配缝;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转轴与轴孔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的内壁面设有止挡凸,所述止挡凸嵌置于所述第一装配缝。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脖风扇的颈戴架还包括阻尼件及弹性复位件,所述阻尼件耦合在所述连接臂与摆动臂之间的转动副,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所述连接臂与摆动臂以在所述摆动臂摆动至所述外扩状态时提供使所述摆动臂复位至所述正常打开状态的回复力;
所述凸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摆动臂分别与所述凹槽的所述底面及顶面枢接;
所述凹槽偏离所述连接臂的外侧面,所述凹槽还具有位于所述底面与顶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正常打开状态,所述凹槽朝向所述佩戴空间呈开放设置,所述凹槽的侧面且朝向所述佩戴空间;所述凹槽的所述侧面设有安装槽;
所述摆动臂与所述凹槽的所述侧面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位于所述摆动臂与所述安装槽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臂包括远侧盖、近侧盖及安装座,其中,
所述远侧盖及近侧盖围合形成第一容腔,所述远侧盖位于所述近侧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远侧盖背离所述佩戴空间隆起,所述近侧盖朝向所述佩戴空间隆起;
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半槽及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贯穿所述近侧盖的靠近所述摆动臂的一端,所述安装座盖合于所述第一半槽的内侧,所述第二半槽形成在所述安装座具有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二半槽的槽底;
所述安装座与所述近侧盖的拼接处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腔的轴孔;所述摆动臂包括主体部及凸耳,所述主体部的靠近所述连接臂的端面形成有所述凹弧面,所述凸耳设置在所述凹弧面上且嵌设于所述凹槽;所述主体部设有第二容腔;所述凸耳的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孔枢接;所述凸耳及转轴均为中空结构,所述转轴连通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凸耳的内腔,所述凸耳的内腔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容腔连通。
10.一种挂脖风扇,包括颈戴架及设于所述颈戴架内的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戴架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挂脖风扇的颈戴架。
CN202320796041.0U 2023-04-06 2023-04-06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Active CN219549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041.0U CN219549202U (zh) 2023-04-06 2023-04-06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6041.0U CN219549202U (zh) 2023-04-06 2023-04-06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9202U true CN219549202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5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6041.0U Active CN219549202U (zh) 2023-04-06 2023-04-06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9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55960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216451509U (zh) 一种耳挂式耳机
WO2021143888A1 (zh) 挂脖风扇
US20210355959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219549202U (zh) 挂脖风扇的颈戴架及挂脖风扇
TWI525966B (zh) Motor and its motor shock mechanism
WO2020075606A1 (ja) 送風機
CN217129887U (zh) 便携型挂脖装置
JP3941057B2 (ja) 耳掛け式イヤホン
WO2023045152A1 (zh) 耳机
CN216922554U (zh) 便携调温装置
JP2002034089A (ja) ヘッドホン
EP3848213B1 (e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blowing adjusting shifting piece buckle structure
CN211820022U (zh) 一种挂脖风扇
WO2023083168A1 (zh) 便携式风扇
CN219718452U (zh) 耐磨凸起弹性五金件配合结构
CN216111379U (zh) 挂脖风扇
CN220452262U (zh) 基于结构优化的便携式风扇
CN213684593U (zh) 脖戴风扇
CN213392845U (zh) 一种隐形扇以及风扇灯
CN220554097U (zh) 一种挂耳式耳机
CN214960044U (zh) 一种头戴耳机
JP6858433B2 (ja) 送風機
CN220378692U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支架保护壳
CN216384547U (zh) 一种室内空调壳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