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6371U -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 Google Patents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6371U
CN219546371U CN202223075673.2U CN202223075673U CN219546371U CN 219546371 U CN219546371 U CN 219546371U CN 202223075673 U CN202223075673 U CN 202223075673U CN 219546371 U CN219546371 U CN 219546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wire
frame
roll shaft
driv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56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齐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Qixi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Qixi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Qixi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Qixi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56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6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6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6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线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包括机架、驱动件、第一支撑辊轴和第二支撑辊轴。机架的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一支撑板,机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辊轴的两端连接第一支撑板,且位于两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辊轴的两端连接第二支撑板,且位于两第二支撑板之间。两支撑辊轴用于支撑卷轮。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轴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能有限的节省重新绕线空间,可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镀镍钢线从一卷轮运输到另一卷轮上,操作简单便捷,无需人力干涉,节省人力物力。

Description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线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背景技术
钢线上镀镍主要通过借电化学作用,在黑色金属或有色金属制件表面上沉积一层镍的方法。可用作表面镀层,但主要用于镀铬打底,防止腐蚀,增加耐磨性、光泽和美观。广泛应用于机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家庭用具等制造工业。钢线镀镍完成后,一般被收卷在卷轮上,但因人为操作失误或卷轮发生碰撞后,卷轮上的镀镍钢线容易松垮,在卷轮上不在绷紧,影响美观性且会造成运输过程中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当卷轮上的镀镍钢线连接比较松垮时,需要进行再次绕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包括机架、驱动件、第一支撑辊轴和第二支撑辊轴。机架的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一支撑板,机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辊轴的两端连接第一支撑板,且位于两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二支撑辊轴的两端连接第二支撑板,且位于两第二支撑板之间。两支撑辊轴用于支撑卷轮。驱动件设置在机架上,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轴转动。
进一步,还包括一绷紧辊轴,机架向上延伸有两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绷紧辊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三支撑板。
进一步,绷紧辊轴上套设一导向套,导向套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导向部,导向部上设有用于供镀镍钢线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驱动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辊轴上,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轴上的卷轮转动。
进一步,驱动件还包括一减速辊轴和支撑架,支撑架设置在机架上,减速辊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减速辊轴位于驱动电机和第一支撑辊轴之间。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减速辊轴的一端,减速辊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驱动轮,且减速辊轴的直径小于驱动轮直径。
进一步,第一支撑辊轴包括第一螺杆和若干个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第一螺母,两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一凹槽,第一螺杆的两端卡设在第一凹槽上,各第一螺母套设在第一螺杆上,第一螺母用于限位第一螺杆定位在第一凹槽上。
进一步,第二支撑辊轴包括第二螺杆和若干个与第二螺杆相配合的第二螺母,两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二凹槽,第二螺杆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凹槽上,各第二螺母套设在第二螺杆上,第二螺母用于限位第二螺杆定位在第二凹槽上。
进一步,机架的一侧还设有开关旋钮,开关旋钮与驱动件电性连接,开关旋钮用于控制驱动件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在使用时,将空载的卷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辊轴上,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卷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辊轴上,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镀镍钢线与放置在空载的卷轮上,驱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位于第一支撑辊轴上的卷轮转动,卷轮带动镀镍钢线绕第一支撑辊轴转动,此时镀镍钢线有序紧凑的缠绕在位于第一支撑辊轴上的卷轮上,完成重新绕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能有限的节省重新绕线空间,可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镀镍钢线从一卷轮运输到另一卷轮上,操作简单便捷,无需人力干涉,节省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0、机架;110、第一支撑板;111、第一凹槽;120、第二支撑板;121、第二凹槽;130、第三支撑板;200、驱动件;210、驱动电机;220、驱动轮;230、减速辊轴;240、支撑架;300、第一支撑辊轴;310、第一螺杆;320、第一螺母;400、第二支撑辊轴;410、第二螺杆;420、第二螺母;500、绷紧辊轴;510、导向套;511、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提供一种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包括机架100、驱动件200、第一支撑辊轴300和第二支撑辊轴400。机架100的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一支撑板110,机架100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二支撑板120。第一支撑辊轴300的两端连接第一支撑板110,且位于两第一支撑板110之间。第二支撑辊轴400的两端连接第二支撑板120,且位于两第二支撑板120之间。两支撑辊轴用于支撑卷轮。驱动件200设置在机架100上,驱动件200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轴30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将空载的卷轮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辊轴300上,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卷轮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辊轴400上,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镀镍钢线与放置在空载的卷轮上,驱动驱动件200,驱动件200带动位于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转动,卷轮带动镀镍钢线绕第一支撑辊轴300转动,此时镀镍钢线有序紧凑的缠绕在位于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上,完成重新绕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能有限的节省重新绕线空间,可将需要进行重新绕线的镀镍钢线从一卷轮运输到另一卷轮上,操作简单便捷,无需人力干涉,节省人力物力。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还包括一绷紧辊轴500,机架100向上延伸有两第三支撑板130,第三支撑板130位于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之间,绷紧辊轴5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三支撑板130。在本实施例中,绷紧辊轴500两端分别连接两第三支撑板130,第三支撑板130位于第一支撑板110和第二支撑板120之间,因此得出绷紧辊轴500位于第一支撑辊轴300和第二支撑辊轴400之间,当第二支撑辊轴400上的镀镍钢线移动至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时,需要经过绷紧辊轴500,绷紧辊轴500使镀镍钢线始终保持绷紧状态,避免镀镍钢线移动至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时不够紧凑,仍需再次进行重新绕线。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绷紧辊轴500上套设一导向套510,导向套510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导向部511,导向部511上设有用于供镀镍钢线穿过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绷紧辊轴500上套设一导向套510,导向套510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导向部511,导向部511上设有用于供镀镍钢线穿过的间隙,镀镍钢线穿过导向部511上的间隙,从位于第二支撑辊轴400上的卷轮移动至位于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时始终保持绷紧状态,避免镀镍钢线移动至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时不够紧凑,仍需再次进行重新绕线。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驱动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10和驱动轮220,驱动轮220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辊轴300上,驱动电机210设置在机架100上,用于驱动驱动轮220转动,驱动轮220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轮220与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连接,驱动电机210驱动驱动轮220转动时,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同步转动,从而带动镀镍钢线绕在第一支撑辊轴300上的卷轮上。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驱动件200还包括一减速辊轴230和支撑架240,支撑架240设置在机架100上,减速辊轴230转动连接在支撑架240上,且减速辊轴230位于驱动电机210和第一支撑辊轴300之间。驱动电机210的驱动端传动连接减速辊轴230的一端,减速辊轴230的另一端传动连接驱动轮220,且减速辊轴230的直径小于驱动轮220直径。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10传动驱动轮220之间设有减速装置,减速装置能降低驱轮的转动速率,同时提升驱动轮220的力矩,避免镀镍钢线与卷轮摩擦力过大,导致卷线失败。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第一支撑辊轴300包括第一螺杆310和若干个与第一螺杆310相配合的第一螺母320,两第一支撑板110的上端均设有第一凹槽111,第一螺杆310的两端卡设在第一凹槽111上,各第一螺母320套设在第一螺杆310上,第一螺母320用于限位第一螺杆310定位在第一凹槽11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母320限位第一螺杆310,避免第一螺杆310在绕线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导致镀镍钢线之间具有间隙,需要重新进行绕线。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第二支撑辊轴400包括第二螺杆410和若干个与第二螺杆410相配合的第二螺母420,两第二支撑板120的上端均设有第二凹槽121,第二螺杆410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凹槽121上,各第二螺母420套设在第二螺杆410上,第二螺母420用于限位第二螺杆410定位在第二凹槽1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母420限位第二螺杆410,避免第二螺杆410在绕线的过程中发生转动,导致镀镍钢线之间具有间隙,需要重新进行绕线。
具体地,参考图1所示,机架100的一侧还设有开关旋钮,开关旋钮与驱动件200电性连接,开关旋钮用于控制驱动件200的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开关旋钮用于调整驱动件200的功率,面对不同规格的卷轮调节不同的功率,避免卷线过快产生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驱动件、第一支撑辊轴和第二支撑辊轴;所述机架的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一支撑板,所述机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有两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辊轴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且位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辊轴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且位于两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两所述支撑辊轴用于支撑卷轮;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绷紧辊轴,所述机架向上延伸有两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绷紧辊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三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紧辊轴上套设一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上设有用于供所述镀镍钢线穿过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辊轴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辊轴上的卷轮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还包括一减速辊轴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减速辊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且所述减速辊轴位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支撑辊轴之间;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辊轴的一端,所述减速辊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且所述减速辊轴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轮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辊轴包括第一螺杆和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螺杆相配合的第一螺母,两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卡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上,各所述第一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母用于限位所述第一螺杆定位在所述第一凹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辊轴包括第二螺杆和若干个与所述第二螺杆相配合的第二螺母,两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卡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上,各所述第二螺母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母用于限位所述第二螺杆定位在所述第二凹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一侧还设有开关旋钮,所述开关旋钮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旋钮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的功率。
CN202223075673.2U 2022-11-18 2022-11-18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Active CN219546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5673.2U CN219546371U (zh) 2022-11-18 2022-11-18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5673.2U CN219546371U (zh) 2022-11-18 2022-11-18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6371U true CN219546371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3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5673.2U Active CN219546371U (zh) 2022-11-18 2022-11-18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6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593A (zh) 一种3d打印耗材加工用收卷装置
CN206645613U (zh) 一种零张力收卷机
CN212356004U (zh) 纺织用卷线机
CN219546371U (zh) 镀镍钢线重绕线机构
CN211619582U (zh) 一种铜线材盘圆收线机
CN218224106U (zh) 一种具有动力机构支撑装置的多卷开卷机
CN211110387U (zh) 一种钙铝包芯线用绕线装置
CN107265179B (zh) 双轴四卷筒高速积线装置
CN115448096A (zh) 智能电缆绞盘装置
CN214610542U (zh) 一种双转轴不锈钢带收卷装置
CN215755461U (zh) 一种胶带防卷偏装置及胶带收卷机
CN213536739U (zh) 一种可有效避免偏移的车身贴卷料机
CN211034551U (zh) 一种锯条反卷装置
CN210029606U (zh) 一种涂布机收卷装置
CN210709834U (zh) 一种织造卷取装置
CN208135659U (zh) 一种复合纸质品生产线的放卷机构
CN208454052U (zh) 一种非晶带材分料设备
CN207581047U (zh) 一种改进式塑料管自动成卷机
CN217920790U (zh) 一种电缆生产加工的卷收装置
CN111422653A (zh) 一种自动收卷机
CN219073958U (zh) 一种铝合金自动双盘收线的压线机构
CN219443245U (zh) 一种钢筋放线架
CN217115890U (zh) 电机线圈重绕漆包线轴架
CN215207836U (zh) 一种塑料管伺服收卷机
CN214421859U (zh) 一种具有防偏斜机构的面巾纸收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