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5253U - 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545253U CN219545253U CN202320661909.6U CN202320661909U CN219545253U CN 219545253 U CN219545253 U CN 219545253U CN 202320661909 U CN202320661909 U CN 202320661909U CN 219545253 U CN219545253 U CN 2195452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se
- assembly
- driving
- heating
- suppor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所述封尾装置能够对安插于一工作台上的被灌入物料的至少一软管进行加工,以制成产品,其中所述软管具有一容纳空腔和与容纳空腔连通的一管口,物料可从所述管口被注入所述容纳空腔,所述工作台包括一静平台、一动平台,所述动平台形成至少一放置槽,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被安插或移出所述放置槽,所述封尾装置包括一管口加热构件、一封口构件和一切倒角构件。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用以对所述容纳空腔的所述加热组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内壁进行加热。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与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切倒角构件的工位与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相邻,用以去除软管尾部的尖角和毛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尾机,尤其涉及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许多软管设计产品,如软管类药物、软管化妆品、牙膏等,这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利用封尾机对软管的尾部进行封尾,使得软管的尾部变成扁平状并且管内的物料无法从软管的尾部泄露。然而封尾机夹烫出的尾部会出现锋利的尖角和毛刺,这样一来,使用者在使用该产品时,软管尾部的尖角和毛刺可能会划伤使用者的皮肤,给使用者带来较差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能够将软管的尾部进行封尾,并将夹烫后尾部的尖角和毛刺去除。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封尾装置,能够对安插于一工作台上的被灌入物料的至少一软管进行加工,以制成产品,其中所述软管具有一容纳空腔和与容纳空腔连通的一管口,物料可从所述管口被注入所述容纳空腔,所述工作台包括一静平台、一动平台,所述动平台被可驱动的安装于所述静平台,所述动平台形成至少一放置槽,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被安插或移出所述放置槽,所述封尾装置包括:
一管口加热构件,所述管口加热构件包括一第二支撑座、一第二带移组件和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第二带移组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加热组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所述第二带移组件用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沿竖向通过所述管口伸入或移出部分所述容纳空腔,部分伸入所述容纳空腔的所述加热组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内壁进行加热;
一封口构件,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与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封口构件包括一第三支撑座和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三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一第三驱动件和相对设置的两夹臂,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形成大小可调一夹放口,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形成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移入或移出所述夹放口,所述第三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两所述夹臂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两所述夹臂夹紧或放持;
一切倒角构件,所述切倒角构件的工位与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切倒角构件包括一第四支撑座和一切割构件,所述第四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切割构件包括一第四驱动件、相对设置的两切割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座,两个所述切割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所述切割件形成一切割边缘,并且所述切割边缘被设置成圆弧状,并且两个所述切割件各自形成的所述切割边缘相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加热件和至少一电热丝,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被设置能够通过所述管口伸入或移出所述容纳空腔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内壁进行加热,所述电热丝被安装于所述加热件,并且所述电热丝可与外接电源通断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带移组件包括一第二驱转件、一第二带移件和一第二限移结构,所述第二驱转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带移件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驱转件,所述加热件形成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带移件的外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带移件被螺纹安装于所述加热件形成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限移结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加热件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封口构件还包括一第三带移组件,所述第三支撑座包括一支撑部和一活动部,所述夹紧组件被安装于所述活动部,所述活动部沿竖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活动部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带移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切倒角构件还包括一第四带移组件,所述第四支撑座包括一固定部和一移动部,所述切割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沿竖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四带移组件连接于所述移动部,用以带动所述移动部沿竖向上下移动。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用以对至少一软管进行加工,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包括:
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一静平台、一动平台,所述动平台被可驱动的安装于所述静平台,所述动平台形成至少一放置槽,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被安插或移出所述放置槽;
一管口加热构件,所述管口加热构件包括一第二支撑座、一第二带移组件和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第二带移组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加热组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所述第二带移组件用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沿竖向通过所述管口伸入或移出部分所述容纳空腔,部分伸入所述容纳空腔的所述加热组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内壁进行加热;
一封口构件,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与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封口构件包括一第三支撑座和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三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一第三驱动件和相对设置的两夹臂,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形成大小可调一夹放口,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形成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移入或移出所述夹放口,所述第三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两所述夹臂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两所述夹臂夹紧或放持;
一切倒角构件,所述切倒角构件的工位与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切倒角构件包括一第四支撑座和一切割构件,所述第四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切割构件包括一第四驱动件、相对设置的两切割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座,两个所述切割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所述切割件形成一切割边缘,并且所述切割边缘被设置成圆弧状,并且两个所述切割件各自形成的所述切割边缘相对;
一灌注单元,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工位与所述灌注单元的工位相邻,所述灌注单元包括一灌注件和一第一支撑座,并且所述灌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灌注件通过管道与外界物料筒连通,所述灌注件形成朝向所述动平台背离所述静平台一侧的一灌注口,物料通过所述灌注口被注入所述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灌注单元还包括一第一带移组件,所述第一带移组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灌注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带移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包括一上料单元,所述灌注单元的工位与所述上料单元的工位相邻,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一移管构件、一压管件和一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压管件沿竖向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所述压管件具有一抵接端部,所述抵接端部朝向位于所述上料单元工位处的所述放置槽,所述移管构件包括一承载台、一推立件和一固管组件,所述承载台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推立件,所述承载台被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在所述推立件驱动所述承载台朝所述放置槽方向旋转时,所述软管背离形成所述管口的一端部靠近所述放置槽,所述固管组件包括一推移件和一固管件,所述推移件被安装于所述承载台,所述固管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推移件,平躺于所述承载台的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推移件带动所述固管件的移动轨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的工位与所述切倒角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一导移件和一止挡件,所述导移件沿竖向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静平台,所述导移件具有一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被设置能够伸出或移离所述放置槽,所述止挡件具有倾斜的一止挡壁,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导移件带动产品沿竖向移动的轨迹上,在所述导移件伸长以带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的产品向上移动时,所述止挡件的所述止挡壁阻挡所述软管继续向上移动并推导所述软管移离所述动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一接料件,所述接料件被安装于所述静平台,用以承接从所述动平台移离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上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灌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口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切倒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料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4,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
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用以对至少一软管90进行加工,以生产出产品。所述软管90具有一容纳空腔9001和与容纳空腔9001连通的一管口9002,物料可从所述管口9002被注入所述容纳空腔9001。
参考图1至图2,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包括一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包括一静平台11和一动平台12。所述动平台12被驱动地连接于所述静平台11。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10还包括一第一驱动件13,所述第一驱动件13被安装于所述静平台11,所述动平台12被可驱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3。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13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所述第一驱动件13用以驱动所述动平台12相对所述静平台11旋转。
所述动平台12形成至少一放置槽1201,所述软管90远离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可被安插或移出所述放置槽1201。所述第一驱动件13通过驱动所述动平台12移动而带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中的所述软管90于各个工位之间转移。
优选地,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包括一上料单元20。所述动平台12形成的所述放置槽1201可移动至所述上料单元20的工位处。
参考图3,所述上料单元20包括一移管构件21、一压管件22和一安装支架23,其中所述安装支架23沿所述静平台11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压管件22沿竖向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23,并且所述压管件22具有一抵接端部221,所述抵接端部221朝向位于所述上料单元20工位处的所述放置槽1201。
具体地,所述移管构件21包括一承载台211、一推立件212和一固管组件213。所述承载台211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推立件212。所述承载台211被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23,用以承载所述软管90,并且在所述推立件212驱动所述承载台211朝所述放置槽1201方向旋转时,所述软管90背离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靠近所述放置槽1201。所述固管组件213包括一推移件2131和一固管件2132。所述推移件2131被安装于所述承载台211,所述固管件213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推移件2131。平躺于所述承载台211的所述软管90设置于所述推移件2131带动所述固管件2132的移动轨迹上。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推移件2131带动所述固管件2132朝平躺于所述承载台211的所述软管90方向靠近,以由所述固管件2132固定该所述软管90。之后所述推立件212驱动所述承载台211朝所述放置槽1201方向旋转,使得被所述固管组件213固定的所述软管90背离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与该所述放置槽1201相对应,继而所述压管件22伸长,并在所述抵接端部221与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相抵接时,所述推移件2131带动所述固管件2132复位以放持该所述软管90,并且所述压管件22继续伸长以推动该所述软管90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当所述软管90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后,所述压管件22、所述推立件212带动所述承载台211复位,以便后续继续执行上料操作。
在一示例中,所述推立件212和所述压管件22均被实施为包括气缸。
在一实施中,所述推移件2131用以驱动所述固管件2132沿竖向上下移动。
作为上一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例,所述固管件2132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承载台211,所述推移件2131用以驱动所述固管件2132旋转。在一示例中,所述推移件2131被实施为包括气缸。
参考图2和图3,优选地,所述上料单元20还包括一送料组件24。所述送料组件24包括一设备本体241、一传送件242和一第二驱动件243。所述设备本体241具有一起始端部2411和与所述起始端部2411相对设置的一终了端部2412。所述传送件242被可驱转地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241,用以将位于所述起始端部2411的所述软管90向所述终了端部2412方向传送。所述终了端部2412与所述承载台211相邻设置,以便所述承载台211承接从所述终了端部2412移出的所述软管90。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243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所述传送件242被实施为包括传送带。
参考图4,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灌注单元30。
所述灌注单元30的工位与所述上料单元20的工位相邻。在所述软管90背离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被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后,所述软管90能够被所述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所述动平台12带动至所述灌注单元30的工位处,以由所述灌注单元30通过所述管口9002向所述软管90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灌注物料。
作为一变形实施例,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可不设置所述上料单元20,这样一来,可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逐一将所述软管90背离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中,以由所述灌注单元30通过所述管口9002向所述容纳空腔9001灌注物料。
具体地,所述灌注单元30包括一灌注件31和一第一支撑座32,并且所述灌注件3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2。所述第一支撑座32沿所述静平台11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灌注件31通过管道与外界物料筒连通,所述灌注件31形成朝向所述动平台12背离所述静平台11一侧的一灌注口3101,物料通过所述灌注口3101被注入所述软管90。在所述软管90移动至所述灌注单元30的工位处后,所述灌注件31通过所述灌注口3101向该所述软管90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灌注预设容量的物料。
优选地,所述灌注单元30还包括一第一带移组件33。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2,所述灌注件31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
也就是说,在所述软管90移动至所述灌注单元30的工位处后,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带动所述灌注件31沿竖向向下移动,使得所述灌注件31形成的所述灌注口3101靠近该所述软管90形成的所述管口9002,以便所述灌注件31通过所述灌注口3101向该所述软管90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灌注预设容量的物料,避免因所述灌注口3101与所述软管90形成的所述管口9002距离过远而导致灌注过程中物料飞溅的现象发生。在所述软管90灌注结束后,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带动所述灌注件31沿竖向向上移动,以便所述灌注单元30后续对其他所述软管90执行灌注操作以及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后续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被实施为包括气缸。
作为一变形实施例,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包括一第一驱转件331、一第一带移件332和一第一限移结构333。所述第一驱转件33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2。所述第一带移件332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驱转件331。所述灌注件31形成一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带移件332的外周形成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带移件332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限移结构333设置于所述灌注件31和所述第一支撑座32之间,用以限定所述灌注件31沿竖向上下移动。
这样一来,在所述第一带移件332被所述第一驱转件331驱转时,所述第一带移件332通过所述第一限移结构333带动所述灌注件31沿竖向上下移动,使得所述灌注件31形成的所述灌注口3101靠近或远离位于所述灌注单元30工位处被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的所述软管90形成的所述管口9002。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驱转件331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所述第一带移件332被实施为包括丝杆。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移结构333包括一第一凸起和一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凸起可滑动地安插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任一形成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2,另一则形成于所述灌注件31。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封尾装置40。所述封尾装置40包括一管口加热构件41、一封口构件42和一切倒角构件43。
参考图1,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的工位与所述灌注单元30的工位相邻。被所述灌注单元30灌注物料后的所述软管90随着被所述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所述动平台12移动至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的工位处,以由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对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靠近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内壁进行加热。
作为一变形实施例,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可不设置所述灌注单元30和所述上料单元20,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逐一将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背离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以由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对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背离所述管口9002一端部的内壁进行加热。
参考图5,具体地,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包括一第二支撑座411、一第二带移组件412和一加热组件413。所述第二支撑座411沿所述静平台11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411,所述加热组件413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用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通过所述管口9002伸入或移出部分所述容纳空腔9001。
这样一来,在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移动至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的工位处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向下移动,并且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组件413通过所述管口9002伸入部分所述容纳空腔9001,使得所述加热组件413对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内壁进行加热。在所述容纳空腔9001靠近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的内壁被加热至熔化状态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彻底移离所述容纳空腔9001,以便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后续继续执行加热操作以及被加热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后续加工。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413包括一加热件4131和至少一电热丝4132。所述加热件4131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4131被设置能够通过所述管口9002伸入或移出所述容纳空腔9001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9001内壁进行加热。所述电热丝4132被安装于所述加热件4131,并且所述电热丝4132可与外接电源通断电连接。在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带动所述加热件4131沿竖向通过所述管口9002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容纳空腔9001时,与外接电源通电连接的所述电热丝4132对所述加热件4131进行加热,以由部分伸入所述容纳空腔9001的所述加热件4131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9001内壁进行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被实施为包括气缸。
作为可变形地,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包括一第二驱转件4121、一第二带移件4122和一第二限移结构4123。所述第二驱转件41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411。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驱转件4121。所述加热件4131形成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的外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被螺纹安装于所述加热件4131形成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限移结构4123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411和所述加热件4131之间,用以限定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上下移动。在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被所述第二驱转件4121驱转时,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通过所述第二限移结构4123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加热件4131沿竖向通过所述管口9002至少部分伸入或移出所述容纳空腔9001。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二驱转件4121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被实施为包括丝杆。
具体地,所述第二限移结构4123包括一第二凸起和一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凸起被可滑动地安插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和所述第二凹槽任一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座411,另一个则形成于所述加热件4131。
参考图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封口构件42的工位与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的工位相邻,以在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对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靠近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内壁进行加热后,该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随着被所述第一驱动件13驱动的所述动平台12移动至所述封口构件42的工位处,以由所述封口构件42将该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的所述管口9002密封。
参考图6,具体地,所述封口构件42包括一第三支撑座421和一夹紧组件422。所述第三支撑座421沿所述静平台11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夹紧组件422包括一第三驱动件4221和相对设置的两夹臂4222。两个所述夹臂4222之间形成大小可调一夹放口42201。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可移入或移出所述夹放口42201。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座421,两所述夹臂422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用以驱动两所述夹臂4222夹紧或放持。
也就是说,由于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将所述容纳空腔9001靠近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的内壁加热至熔化状态,因此在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随着被驱动的所述动平台12移入所述夹放口42201时,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驱动两所述夹臂4222相互靠近,以使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被两所述夹臂4222夹紧,从而所述管口9002被密封。可以理解的是,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通过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和所述封口构件42的加工而被加工成粗制产品。
优选地,所述封口构件42还包括一第三带移组件423。所述第三支撑座421包括一支撑部4211和一活动部4212。所述夹紧组件422被安装于所述活动部4212,所述活动部4212沿竖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部4211,所述活动部421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
这样一来,在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随着被驱动的所述动平台12移动至所述封口构件42的工位处时,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带动安装于所述活动部4212的所述夹紧组件422沿竖向向下移动,以便该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移入所述夹放口42201。当所述夹紧组件422移动至预设高度时,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停止驱动,并且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驱动两个所述夹臂4222相互靠近,以将所述管口9002被密封。在所述管口9002被密封后,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驱动两个所述夹臂4222相互远离,以放持该粗制产品。随后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带动安装于所述活动部4212的所述夹紧组件422沿竖向向上移动,使得所述封口构件42被复位,以便于粗至产品后续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包括一第三驱转件4231、一第三带移件4232和一第三限移结构4233。所述第三驱转件4231被安装于所述支撑部4211,所述第三带移件4232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三驱转件4231。所述活动部4212形成一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带移件4232的外周形成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三带移件4232螺纹安装于所述活动部4212形成的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限移结构4233设置于所述活动部4212和所述支撑部4211之间,用以限定所述活动部4212沿竖向上下移动。在所述第三带移件4232被所述第三驱转件4231驱转时,安装于所述活动部4212的所述夹紧组件422通过所述第三限移结构4233沿竖向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三限移结构4233包括一第三凸起和一第三凹槽,其中所述第三凸起可滑动地安插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三凹槽任一形成于所述支撑部4211,另一个则形成于所述活动部4212。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三驱转件4231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所述第三带移件4232被实施为包括丝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被实施为包括夹紧气缸。
作为一变形实施例,每个所述夹臂4222包括一第一连接部42221和一第二连接部4222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1的一端部均被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1远离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的一端部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42222,并且所述第二连接部42222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活动部421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42222之间形成所述夹放口42201。在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缩短时,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42221带动所述第二连接部42222发生旋转以缩小所述夹放口42201。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被实施为包括气缸,所述夹臂4222被实施为包括连杆。
参考图1,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切倒角构件43。所述切倒角构件43的工位与所述封口构件42的工位相邻。由所述切倒角构件43对粗制产品执行倒角操作,以去除粗制产品封口边缘处的毛刺和尖角,以制成产品。
参考图7,具体地,所述切倒角构件43包括一第四支撑座431和一切割构件432。所述第四支撑座431沿所述静平台11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切割构件432包括一第四驱动件4321、相对设置的两切割件4322。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座431,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所述切割件4322远离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的一端部形成一切割边缘43221,并且所述切割边缘43221被设置成圆弧状。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各自形成的所述切割边缘43221相对,以在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靠近时,所述切割边缘43221对粗制产品封口部分进行倒角,以去除毛刺和尖角。
优选地,所述切倒角构件43还包括一第四带移组件433。所述第四支撑座431包括一固定部4311和一移动部4312。所述切割构件432被安装于所述移动部4312,所述移动部4312沿竖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4311。所述第四带移组件433连接于所述移动部4312,用以带动所述移动部4312沿竖向上下移动。
也就是说,当粗制产品转移至所述切倒角构件43的工位处时,所述第四带移组件433带动安装于所述移动部4312的所述切割构件432沿竖向向下移动,使得粗制产品封口部分移入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之间。之后在所述切割构件432移动至预设高度时,所述第四带移组件433停止驱动,并且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靠近,以使所述切割件4322形成的所述切割边缘43221对粗制产品封口边缘进行切割,以制成产品。在粗制产品封口边缘的毛刺和尖角被去除之后,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远离,随即所述第四带移组件433带动安装于所述移动部4312的所述切割构件432沿竖向向上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带移组件433包括一第四驱转件4331、一第四带移件4332和一第四限移结构4333。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被安装于所述固定部4311,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所述移动部4312形成一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的外周形成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螺纹安装于所述移动部4312形成的所述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限移结构4333设置于所述固定部4311和所述移动部4312之间,用以限定所述移动部4312沿竖向上下移动。在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被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驱转时,所述移动部4312通过所述第四限移结构4333带动所述切割构件432沿竖向上下移动。
具体地,所述第四限移结构4333包括一第四凸起和一第四凹槽,并且所述第四凸起可滑动地安插于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凸起和所述第四凹槽任一形成于所述固定部4311,另一则形成于所述移动部4312。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被实施为包括电机,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被实施为包括丝杆。
参考图1,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下料单元50。所述下料单元50的工位与所述切倒角构件43的工位相邻,以在产品移动至所述下料单元50的工位处时,由所述下料单元50将加工完成的产品移离生产线。
参考图2和图8,具体地,所述下料单元50还包括一导移件51和一止挡件52。所述导移件51沿竖向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静平台11。所述导移件51具有一自由端部511,所述自由端部511被设置能够伸出或移离所述放置槽1201,用以推动所述软管90移出所述放置槽1201。所述止挡件52具有倾斜的一止挡壁521,所述止挡壁521位于所述导移件51带动产品沿竖向移动的轨迹上。在所述导移件51伸长以带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的产品向上移动时,所述止挡件52的所述止挡壁521阻挡所述软管90继续向上移动并推导所述软管90移离所述动平台12。
优选地,所述下料单元50还包括一接料件53。所述接料件53被安装于所述静平台11,用以承接从所述动平台12移离的产品。
在一示例中,所述接料件53可被实施为包括传送带或收纳筐。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上料单元20、所述工作台10、所述灌注单元30、所述封尾装置40以及所述下料单元50来实现自动化生产,以减少人力的介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控制器60和一传感组件70。
所述传感组件70包括一第一传感器71。所述第一传感器71被安装于所述支撑部4211,用以监测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是否移入所述夹放口42201。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和所述第三驱转件4231被可控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器60。所述第一传感器71与所述控制器60通信连接。当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移入所述夹放口42201时,所述控制器60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71监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停止驱动并且控制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驱动两个所述夹臂4222相互靠近。
所述传感组件70还包括一第二传感器72。所述第二传感器72被安装于所述固定部4311,用以监测粗制产品封口部分是否移入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之间。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和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被可控地连接于所述控制器60。所述第二传感器72与所述控制器60通信连接。当所述粗制产品封口部分被移入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之间时,所述控制器60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72监测的结果控制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停止驱动并控制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靠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推移件2131带动所述固管件2132朝平躺于所述承载台211的所述软管90方向靠近,之后所述推立件212驱动所述承载台211朝所述放置槽1201方向旋转,使得被所述固管组件213固定的所述软管90背离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与该所述放置槽1201相对应,继而所述压管件22伸长,并在所述抵接端部221与所述软管90形成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相抵接时,所述推移件2131带动所述固管件2132复位以放持该所述软管90,并且所述压管件22继续伸长以推动该所述软管90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
(B)当所述软管90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后,所述压管件22、所述推立件212带动所述承载台211复位,以便后续继续执行上料操作;
(C)在所述软管90移动至所述灌注单元30的工位处时,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带动所述灌注件31竖向向下移动,以便所述灌注件31形成的所述灌注口3101向所述软管90中注入物料;
(D)在所述软管90灌注预设容量物料之后,所述第一带移组件33带动所述灌注件31沿竖向向上移动;
(E)在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随着所述动平台12移动至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的工位处时,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向下移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加热组件413通过所述管口9002伸入部分所述容纳空腔9001,使得所述加热组件413对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容纳空腔9001的内壁进行加热;
(F)在所述容纳空腔9001靠近所述管口9002的一端部的内壁被加热至熔化状态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412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彻底移离所述容纳空腔9001;
(G)在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41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90随着被驱动的所述动平台12移动至所述封口构件42的工位处时,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驱动两个所述夹臂4222相互靠近,使得所述管口9002被密封,以制成粗制产品;
(H)所述第三驱动件4221驱动两个所述夹臂4222相互远离,使得两个所述夹臂4222放持粗制产品;
(I)当粗制产品转移至所述切倒角构件43的工位处时,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靠近,以使所述切割件4322的所述切割边缘43221对粗制产品封口部分的边缘进行切割,以去除毛刺并制成产品;
(J)所述第四驱动件4321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4322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步骤(K),在产品移动至所述下料单元50的工位处时,所述导移件51伸长以带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1201的产品向上移动时,所述止挡件52的所述止挡壁521阻挡所述软管90继续向上移动,并推导所述软管90移离所述动平台12。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步骤(L),所述导移件51收缩,以复位。
在步骤(E)中,在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被所述第二驱转件4121驱转时,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通过所述第二限移结构4123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向下移动。
在步骤(F)中,在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被所述第二驱转件4121驱转时,所述第二带移件4122通过所述第二限移结构4123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13沿竖向向上移动。
在步骤(G)中,所述第三带移组件423带动安装于所述活动部4212的所述夹紧组件422沿竖向向下移动。
在步骤(H)中,所述第三带移件4232被所述第三驱转件4231驱转,所述活动部4212通过所述第三限移结构4233带动所述夹紧组件422沿竖向向下移动。
在步骤(I)中,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驱动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转动,以带动安装于所述移动部4312的所述切割构件432沿竖向向下移动。
在步骤(J)中,所述第四驱转件4331驱动所述第四带移件4332转动,以带动安装于所述移动部4312的所述切割构件432沿竖向向上移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封尾装置,能够对安插于一工作台上的被灌入物料的至少一软管进行加工,以制成产品,其中所述软管具有一容纳空腔和与容纳空腔连通的一管口,物料可从所述管口被注入所述容纳空腔,所述工作台包括一静平台、一动平台,所述动平台被可驱动的安装于所述静平台,所述动平台形成至少一放置槽,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被安插或移出所述放置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尾装置包括:
一管口加热构件,所述管口加热构件包括一第二支撑座、一第二带移组件和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第二带移组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加热组件被连接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所述第二带移组件用以带动所述加热组件沿竖向通过所述管口伸入或移出部分所述容纳空腔,部分伸入所述容纳空腔的所述加热组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内壁进行加热;
一封口构件,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与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封口构件包括一第三支撑座和一夹紧组件,所述第三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一第三驱动件和相对设置的两夹臂,两个所述夹臂之间形成大小可调一夹放口,被所述管口加热构件加工后的被灌入物料的所述软管形成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移入或移出所述夹放口,所述第三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座,两所述夹臂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以驱动两所述夹臂夹紧或放持;
一切倒角构件,所述切倒角构件的工位与所述封口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切倒角构件包括一第四支撑座和一切割构件,所述第四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切割构件包括一第四驱动件、相对设置的两切割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四支撑座,两个所述切割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切割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每个所述切割件形成一切割边缘,并且所述切割边缘被设置成圆弧状,并且两个所述切割件各自形成的所述切割边缘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加热件和至少一电热丝,所述加热件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加热件被设置能够通过所述管口伸入或移出所述容纳空腔并对相对应的部分所述容纳空腔内壁进行加热,所述电热丝被安装于所述加热件,并且所述电热丝可与外接电源通断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移组件包括一第二驱转件、一第二带移件和一第二限移结构,所述第二驱转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带移件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驱转件,所述加热件形成一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带移件的外表面形成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带移件被螺纹安装于所述加热件形成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限移结构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和所述加热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构件还包括一第三带移组件,所述第三支撑座包括一支撑部和一活动部,所述夹紧组件被安装于所述活动部,所述活动部沿竖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活动部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带移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封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倒角构件还包括一第四带移组件,所述第四支撑座包括一固定部和一移动部,所述切割构件被安装于所述移动部,所述移动部沿竖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四带移组件连接于所述移动部,用以带动所述移动部沿竖向上下移动。
6.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用以对至少一软管进行加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包括:
一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一静平台、一动平台,所述动平台被可驱动的安装于所述静平台,所述动平台形成至少一放置槽,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管口的一端部可被安插或移出所述放置槽;
一如权利要求5所述封尾装置;
一灌注单元,所述管口加热构件的工位与所述灌注单元的工位相邻,所述灌注单元包括一灌注件和一第一支撑座,并且所述灌注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朝上延伸,所述灌注件通过管道与外界物料筒连通,所述灌注件形成朝向所述动平台背离所述静平台一侧的一灌注口,物料通过所述灌注口被注入所述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单元还包括一第一带移组件,所述第一带移组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灌注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带移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包括一上料单元,所述灌注单元的工位与所述上料单元的工位相邻,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一移管构件、一压管件和一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安装支架沿所述静平台的竖向向上延伸,所述压管件沿竖向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所述压管件具有一抵接端部,所述抵接端部朝向位于所述上料单元工位处的所述放置槽,所述移管构件包括一承载台、一推立件和一固管组件,所述承载台被可驱转地连接于所述推立件,所述承载台被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并且在所述推立件驱动所述承载台朝所述放置槽方向旋转时,所述软管背离形成所述管口的一端部靠近所述放置槽,所述固管组件包括一推移件和一固管件,所述推移件被安装于所述承载台,所述固管件被可驱动地连接于所述推移件,平躺于所述承载台的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推移件带动所述固管件的移动轨迹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还包括一下料单元,所述下料单元的工位与所述切倒角构件的工位相邻,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一导移件和一止挡件,所述导移件沿竖向可伸缩地安装于所述静平台,所述导移件具有一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被设置能够伸出或移离所述放置槽,所述止挡件具有倾斜的一止挡壁,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导移件带动产品沿竖向移动的轨迹上,在所述导移件伸长以带动安插于所述放置槽的产品向上移动时,所述止挡件的所述止挡壁阻挡所述软管继续向上移动并推导所述软管移离所述动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单元还包括一接料件,所述接料件被安装于所述静平台,用以承接从所述动平台移离的产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61909.6U CN219545253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61909.6U CN219545253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545253U true CN219545253U (zh) | 2023-08-18 |
Family
ID=8772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61909.6U Active CN219545253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545253U (zh) |
-
2023
- 2023-03-29 CN CN202320661909.6U patent/CN2195452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534862U (zh) | 一种方便夹持的切割机 | |
CN110576234A (zh) | 电容防爆盖焊接装置 | |
CN106185251B (zh) | 一种混药器组装机 | |
CN210967681U (zh) | 一种钣金用焊接机 | |
CN211248924U (zh) | 一种点接触式银触点的不间断自动焊接装置 | |
CN211102010U (zh) | 电容引线焊接装置 | |
CN219545253U (zh) | 软管产品生产加工设备及其封尾装置 | |
CN214444921U (zh) | 一种自动化切管机 | |
CN105537556A (zh) | 一种钢铝压铸散热片上料取件机 | |
CN211413968U (zh) | 电容防爆盖焊接装置 | |
CN114447141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板自动裁线焊接设备的焊接方法 | |
CN106182759B (zh) | 焊接装置及包含其的混药器组装机 | |
CN215943589U (zh) | 硫化机配套自动化生产线 | |
CN211807927U (zh) | 一种蜡件自动焊接装置 | |
CN114453724A (zh) | 一种旋转焊接机 | |
CN212312873U (zh) | 卧式纸杯粘把机 | |
CN209580392U (zh) | 一种具有夹持功能的空调注塑件生产用料头切除装置 | |
CN106736191A (zh) | 一种焊接较位设备 | |
CN118372501B (zh) | 一种用于快速封装注塑的压合机设备 | |
CN206425186U (zh) | 用于罐体与底盖粘接的自动淋胶机 | |
CN217968481U (zh) |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在线热熔装置 | |
CN221214853U (zh) | 一种塑料袋封口机 | |
CN216298449U (zh) | 一种全自动保温杯配中底机 | |
CN221775304U (zh) | 一种塑胶熔接机 | |
CN212771293U (zh) | 一种自动烫头包边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