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41464U -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41464U
CN219541464U CN202223531231.4U CN202223531231U CN219541464U CN 219541464 U CN219541464 U CN 219541464U CN 202223531231 U CN202223531231 U CN 202223531231U CN 219541464 U CN219541464 U CN 219541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ube
pipe
punching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12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晓明
曹敏
陈家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s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s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s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12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41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41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41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开料机构、弯管机构、第一搬运机构、夹模、第二搬运机构以及打孔机构,开料机构用于将长条形的管件截断形成直管;弯管机构用于将直管绕弯形成J型管;第一搬运机构用于抓取开料机构生产的直管并输送到弯管机构;夹模用于夹紧固定J型管;第二搬运机构用于抓取弯管机构绕弯的J型管并将其输送到夹模;打孔机构包括顶针、冲孔针以及打孔驱动装置,顶针上设置有与冲孔针配合的冲模孔,顶针插入J型管的弯钩段的内部牛,冲孔针伸入J型管的直管段和弯钩段之间的空间并在J型管的弯钩段打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成型带管孔的J型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的原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背景技术
管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的原材料是铜管和散热翅片。
在某些特殊的管翅式换热器上,需要用到图1所示的J型管9,该J型管9包括直管902段91和弯钩段92,其中弯钩段92的自由端的内侧开设管孔921。目前,生产这种J型管9的方法是:首先裁出适宜长度的直管902,然后将该直管902靠着弯膜绕弯,即可成型J型管9,接着要对J型管9的端部进行整形,最后在J型管9上打孔,即可成型带管孔921的J型管9。
目前,尚未出现能够实现全自动加工成型上述的J型管的设备,其中的主要难点在于:第一、由于在该处打孔位置在弯钩段自由端的内侧,难以实现对J型管进行自动化打孔,因此,目前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打孔的方式在J型管上打管孔,人工成本较高;第二、由于铜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弹力,在J型管绕弯成型后会有一定的回弹变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绕弯J型管时加大绕弯的角度,预留回弹变形的余量,但由于不同J型管的回弹变形量各不相同,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J型管,目前需要在绕弯J型管之后进行人工校正,使其尺寸精度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
开料机构,用于将长条形的管件截断形成直管;
弯管机构,用于将直管绕弯形成J型管;
第一搬运机构,包括能够抓取开料机构生产的直管的第一夹手以及能够将第一夹手上的直管输送到弯管机构的第一运动机构;
夹模,用于夹紧固定J型管;
第二搬运机构,包括能够抓取弯管机构绕弯的J型管的第二夹手以及能够将第二夹手上的J型管输送到夹模的第二运动机构;
打孔机构,包括顶针、冲孔针以及打孔驱动装置,顶针由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插入夹模上的J型管的弯钩段的内部,顶针上设置有与冲孔针配合的冲模孔,冲孔针由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伸入J型管的直管段和弯钩段之间的空间并在J型管的弯钩段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开料机构包括能够在长条形的管件上环切出切割痕的切割组件以及能够将管件拉断的拉断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切割组件包括可夹紧固定管件的切割夹管装置以及可在管件的表面划出周向的切割痕的刀片,拉断组件包括能够在切割夹管装置的前侧夹住管件的拉断夹、以及能够驱动拉断夹向前移动以将管件从切割痕处拉断的拉断驱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一运动机构为可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两轴移动的两轴行走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一运动机构包括设置的机架上的第一支架、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移动座、能够驱动第一移动座左右移动的第一横移驱动器、第一升降座、设置于第一移动座上且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驱动器,第一夹手为设置在第一升降座上的气动夹爪,该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指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夹紧直管的夹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夹模包括夹模驱动器、第一夹模块和第二夹模块,夹模驱动器用于驱动第一夹模块和第二夹模块相对运动以使夹模能够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机架上设置有支撑件,第一夹模块固定在支撑件上,第二夹模块活动设置在支撑件上且位于第一夹模块的右侧,夹模驱动器驱动第二夹模块左右移动时使夹模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夹模块的右侧壁上设置有J形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模块的左侧壁上设置有J形的第二夹槽,第一夹模块与第二夹模块闭合时,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之间形成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的J形孔,J形孔包括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的直管段的直孔段及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的弯钩段的弯孔段,J形孔的两端开口均朝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顶针和冲孔针均位于夹模的下方,夹模的下部设置有位于J形孔环绕的区域的避让槽,弯孔段的远离直孔段的内弯部分与避让槽的一部分重合以使J型管的弯钩段的内弯部分暴露在避让槽中,冲孔针由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可向上伸入避让槽中而后朝着J形管的弯钩段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打孔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二升降座、设置于固定座上的并可驱动第二升降座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驱动器、可在第二升降座上前后移动的冲孔支架、设置于第二升降座上的并可驱动冲孔支架前后移动的冲孔驱动器,冲孔针设置于冲孔支架的上端且冲孔针的头部朝后,第二升降座向上移动时使冲孔针向上伸入避让槽中,冲孔驱动器驱动冲孔针在避让槽内向后移动时在J型管的弯钩段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顶针设置在第二升降座上,第二升降座向上移动时使顶针向上插入J型管的弯钩段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一夹模块上设置有与第一夹槽导通的导气孔,第二夹模块上设置有与第二夹槽导通的导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二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二支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转动座、以及能够驱动转动座转动的旋转驱动器,第二夹手为设置于转动座的一端的气动夹爪,该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指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夹紧J型管的夹管槽,第二夹手从弯管机构处抓取J型管后转动至夹模的上方以使J型管两端的开口均朝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一夹模块上设置有可左右导向的导向孔,导向孔位于第一夹槽环绕的区域,导向孔内活动设置有承接件,承接件的顶部轮廓与第一夹槽的弯钩部分平行,承接件的前侧轮廓与第一夹槽的平直部分平行,第一夹模块与第二夹模块打开时,第一夹模块和第二夹模块之间形成可供第二夹手上的J型管自由下落进入其中的竖向空隙,承接件连接有能够驱动其移动至竖向空隙中以承接J型管的接管驱动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二夹模块上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设置的导孔,第一夹模块上设置有与导孔滑动配合的导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支撑件为一转盘,转盘连接有能驱动其绕着一竖直轴线转动的转盘驱动器,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够对夹模上的J型管的两端进行整形的管端整形机构,转盘转动时使夹模在管端整形机构的工作位置和和打孔机构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管端整形机构位于转盘之下,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整形支座,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整形支座上的第三升降座、设置在第三升降座上的整形杆、整形刀头、能够驱动整形刀头相对于第三升降座转动的整形驱动器、以及能够驱动第三升降座上下移动的第三升降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开料、弯管、整形、打孔四个功能,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成型带管孔的J型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第二、第一夹模上的第一夹槽、第二夹模上的第二夹槽均呈J形,能够在夹住J型管时对J型管进行塑形,有利于提高成型的J型管的尺寸精度。
第三、夹模在夹压塑形J型管的过程中,管端整形机构能够对J型管的两端进行整形,打孔机构能够对J型管进行打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第二搬运机构将J型管搬运的夹模的过程中,第二夹手只需将J型管移动到夹模的上方,在夹模打开后J型管能够落入J模中即可,二者的高度差可以在一个很宽的范围内浮动,左右方向的精度要求也不高,便于用于编程和调试机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成品J型管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开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夹模、第二搬运机构、打孔机构以及管端整形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J型管位于打开的夹模上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J型管下落到承接件上时其与第一夹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是夹模处于关闭装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夹模的分解图;
图10是打孔机构处于第一种工作状态时其与夹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打孔机构处于第二种工作状态时其与夹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打孔机构处于第三种工作状态时其与夹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夹模位于管端整形机构之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照图2至图1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开料机构、弯管机构4、第一搬运机构6、夹模2以及第二搬运机构7。
开料机构用于将长条形的管件901截断形成直管902;弯管机构4用于将直管902绕弯形成J型管9;第一搬运机构6包括能够抓取开料机构生产的直管902的第一夹手61以及能够将第一夹手61上的直管902输送到弯管机构4的第一运动机构;夹模2用于夹紧固定J型管9;第二搬运机构7包括能够抓取弯管机构4绕弯的J型管9的第二夹手71以及能够将第二夹手71上的J型管9输送到夹模2固定机构的第二运动机构;打孔机构5包括顶针56、冲孔针57以及打孔驱动装置,顶针56由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插入夹模2上的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部,顶针56上设置有与冲孔针57配合的冲模孔561,冲孔针57由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伸入J型管9的直管902段91和弯钩段92之间的空间并在J型管9的弯钩段92打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开料机构包括能够在长条形的管件901上环切出切割痕的切割组3件以及能够将管件901拉断的拉断组件8。切割组3件包括可夹紧固定管件901的切割夹管装置31以及可绕着管件901转动的刀片32,刀片32环绕管件901转动时在管件901的表面划出周向的切割痕。这种切割组3件的具体结构为现有的,比如,可以采用与公开号为CN 213002946 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的切管装置相同的结构。拉断组件8包括能够在切割夹管装置31的前侧夹住管件901的拉断夹81、以及能够驱动拉断夹81向前移动的拉断驱动器82。拉断夹81采用两个夹块,两个夹块的内侧均设置有夹槽,两个夹块分别连接有能够驱动二者左右移动的气缸,两个夹块靠拢时将其中的管件夹紧,拉断管件901的方法是:拉断夹81夹住管件901的一端,然后在拉断驱动器82的动力作用下向前移动,即可将管件901从切割痕处拉断。拉断驱动器82可以采用气缸、液压缸、电机等动力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案中,开料机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比如,采用切割组3件和拍断装置的组合,切割组3件在管件901上切出环形的切割痕后,通过一个拍断装置拍击管件901端部的方式将管件901拍断以成型一段一段的直管902。
弯管机构4的工作原理是:采用一弯模41,弯模41上设置有周向的管槽,采用夹管装置夹住直管902的一端,推顶直管902的另一端,使直管902绕着弯模41上的管槽转动,转动180度后即可成型一个J型管9,考虑到J型管9绕弯之后会有一点的回弹变形,绕弯的角度一般控制在略大于180度,比如190度或195度。弯管机构4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6001218B的专利所公开的弯管机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公开号为CN102069115A的专利公开的改进型弯管装置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现有的弯管结构。
参照图2,第一运动机构可以是可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两轴移动的两轴行走机构,也可以是能够三轴移动的三轴行走机构。以两轴行走机构为例,第一运动机构具体包括设置的机架1上的第一支架62、活动设置在第一支架62上的第一移动座63、能够驱动第一移动座63左右移动的第一横移驱动器64、第一升降座65、设置于第一移动座63上且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座65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驱动器66,第一夹手61为设置在第一升降座65上的气动夹爪,该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指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夹紧直管902的夹管槽。第一横移驱动器64、第一升降驱动器66均优选伺服电机,第一横移驱动器64通过丝杆副与第一移动座63连接以驱动其左右移动,第一升降驱动器66通过丝杆副与第一升降座65连接以驱动其上下移动。
参照图5至图9,夹模2包括夹模驱动器25、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夹模驱动器25用于驱动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相对运动以使夹模2能够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比如第二夹模块22不动,驱动第一夹模块21左右移动,或者第一夹模块21不动,驱动第二夹模块22前后移动;或者夹模驱动器25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二者连接,驱动二者同步反向移动。
优选地,机架1上设置有支撑件11,该支撑件11可以是固定支架,也可以是转盘。第一夹模块21固定在支撑件11上,第二夹模块22活动设置在支撑件11上且位于第一夹模块21的右侧,夹模驱动器25采用气缸、电缸等装置,其与第二夹模块22连接,能够驱动第二夹模块22左右移动时使夹模2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夹模块21的右侧壁上设置有J形的第一夹槽211,第二夹模块22的左侧壁上设置有J形的第二夹槽221,第一夹模块21与第二夹模块22闭合时,第一夹槽211和第二夹槽221之间形成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9的J形孔202,J形孔202包括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9的直管902段91的直孔段及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弯孔段,J形孔202的两端开口均朝下。
参照图10-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打孔机构5位于夹模2的下方,夹模2的下部设置有位于J形孔202环绕的区域的避让槽201,弯孔段的远离直孔段的内弯部分与避让槽201的一部分重合以使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弯部分暴露在避让槽201中。打孔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座51、第二升降座52、设置于固定座51上的并可驱动第二升降座52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驱动器53、可在第二升降座52上前后移动的冲孔支架54、设置于第二升降座52上的并可驱动冲孔支架54前后移动的冲孔驱动器55,冲孔针57设置于冲孔支架54的上端且冲孔针57的头部朝后,顶针56设置在第二升降座52上。第二升降驱动器53优选电机,其通过丝杆螺母副驱动第二升降座52上下移动,冲孔驱动器55优选气缸。
对J型管91打孔的方法是,J型管9夹紧在夹模2上时,第二升降驱动器53驱动第二升降座52向上移动,使冲孔针57向上伸入避让槽201中,同时使顶针56向上插入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部。接着,第二升降座52保持不动,冲孔驱动器55驱动冲孔支架54和冲孔针57在避让槽201内向后移动,即可在J型管91的弯钩段92上打出管孔921。将顶针56也设置在第二升降座52上,能够保证冲孔针57打孔之前顶针56已经插入弯钩段92的内部,打孔完成后,由于J型管9两端的开口均朝下,使得打孔产生的废料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向下排出。
采用上述的方案,在打孔的过程中,J型管9被夹模22夹紧,能够去除J型管9绕弯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对J型管9进行塑形,提高J型管9的尺寸精度。另外,在夹压塑形J型管9的同时,打孔机构5能够自动地对型管进行打孔,实现了自动化加工,两个步骤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夹模块21上设置有与第一夹槽211导通的导气孔203,第二夹模块22上设置有与第二夹槽221导通的导气孔203。导气孔203的一端通过气管外接高压气源,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对J型管9打孔完成后,打孔机构5退出,然后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分离,二者之间打开一定的空间,形成可供J型管91通过的竖向空隙,接着气管上的电磁阀打开,向第一夹槽211和第二夹槽221中充气,即可使J型管9顺利地脱离并从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之间的竖向空隙落下,实现自动卸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第二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二支架7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架72上的转动座73、以及能够驱动转动座73转动的旋转驱动器74,旋转驱动器74优选步进电机,第二夹手71为设置于转动座的一端的气动夹爪,该气动夹爪的两个夹指的内侧均设置有用于夹紧J型管9的夹管槽,第二夹手71从弯管机构4处抓取J型管9后转动至夹模2的上方以使J型管9两端的开口均朝下。第一夹模块21上设置有可左右导向的导向孔212,导向孔212位于第一夹槽211环绕的区域,导向孔212内活动设置有承接件23,承接件23的顶部轮廓与第一夹槽211的弯钩部分平行,承接件23的前侧轮廓与第一夹槽211的平直部分平行,第一夹模块21与第二夹模块22打开时,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之间形成可供第二夹手71上的J型管9自由下落进入其中的竖向空隙,承接件23连接有能够驱动其移动至竖向空隙中以承接J型管9的接管驱动器24。接管驱动器24优选气缸。
第二搬运机构7将J型管9移动到夹模2中的方法是:首先,第二夹手71转动至弯管机构4所在的区域,夹取已经绕弯的J型管9,然后转动至夹模2的上方,使J型管9的两端的开口均朝下。搬运J型管9的同时,第一夹模块21与第二夹模块22打开,承接件23移动到第一夹模块21与第二夹模块22之间的竖向空隙中,第二夹手71松开,使J型管9自由下落到承接件23上,通过承接件23对J型管9进行初步定位,最后,第二夹模块22和第二夹模块22闭合,同时,承接件23回收到导向孔212中,此时即可通过第一夹槽211和第二夹槽221将J型管9夹紧固定。
为了提升夹模2打开和关闭的平顺性,在第二夹模块22上设置有沿着左右方向设置的导孔222,第一夹模块21上设置有与导孔222滑动配合的导杆2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支撑件11为一转盘,转盘连接有能驱动其绕着一竖直轴线转动的转盘驱动器,转盘驱动器优选步进电机,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够对夹模2上的J型管9的两端进行整形的管端整形机构,转盘转动时使夹模2在管端整形机构的工作位置和和打孔机构5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参照图5与图14,管端整形机构位于转盘之下,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整形支座126,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整形支座126上的第三升降座121、设置在第三升降座121上的整形杆122、整形刀头123、能够驱动整形刀头123相对于第三升降座121转动的整形驱动器124、以及能够驱动第三升降座121上下移动的第三升降驱动器125。第三升降驱动器125优选地电机和丝杆副的组合,整形驱动器124优选伺服电机。夹模2随着转盘转动至管端整形机构的上方时,管端整形机构开始工作,对J型管9的两端进行整形。整形杆122的上端具有锥形头部,其随着第三升降座121向上移动时插入J型管9的直管902段91的管端的端口,将拉断过程中形成的缩口修复;整形刀头123通过螺纹连接或螺钉固定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机轴上,可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刀具,对管端进行不同的整形操作。比如,可更换为能够去除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端部的铣刀;也可以更换为能够对管端的内圆进行整形的刀具;还可以采用组合刀具,既可以对管端的内圆进行整形,又可以对管端的外圆进行整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开料机构将管件901裁断形成一段一段的直管902,然后,第一搬运机构6的第一夹手61抓取直管902,将其输送到弯管机构4;接着,弯管机构4将直管902绕弯成J形;绕弯之后,第二搬运机构7的第二夹手71抓取已经绕弯的J型管9,将其输送到夹模2的上方并使J型管9的两端开口均朝下,第二搬运机构7输送J型管9的过程中夹模2打开,然后第二夹手71松开,使J型管9落入夹模2中;然后夹模2闭合,将J型管9夹住,对J型管9进行塑形,此时的夹模2位于管端整形机构的上方,接着管端整形机构工作,对J型管9的两端进行整形;整形完成后,转盘转动一个工位,将带有J型管9的夹模2移动到打孔机构5的上方,接着打孔机构5工作,即可自动的在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侧打孔,打孔完成后,即可成型一个成品J型管9。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
开料机构,用于将长条形的管件(901)截断形成直管(902);
弯管机构(4),用于将直管(902)绕弯形成J型管(9);
第一搬运机构(6),包括能够抓取开料机构生产的直管(902)的第一夹手(61)以及能够将第一夹手(61)上的直管(902)输送到弯管机构(4)的第一运动机构;
夹模(2),用于夹紧固定J型管(9);
第二搬运机构(7),包括能够抓取弯管机构(4)绕弯的J型管(9)的第二夹手(71)以及能够将第二夹手(71)上的J型管(9)输送到夹模(2)固定机构的第二运动机构;
打孔机构(5),包括顶针(56)、冲孔针(57)以及打孔驱动装置,所述顶针(56)由所述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插入夹模(2)上的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部,所述顶针(56)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孔针(57)配合的冲模孔(561),所述冲孔针(57)由所述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伸入J型管(9)的直管(902)段(91)和弯钩段(92)之间的空间并在J型管(9)的弯钩段(92)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模(2)包括夹模驱动器(25)、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所述夹模驱动器(25)用于驱动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相对运动以使所述夹模(2)能够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支撑件(11),所述第一夹模块(21)固定在所述支撑件(11)上,所述第二夹模块(22)活动设置在支撑件(1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夹模块(21)的右侧,所述夹模驱动器(25)驱动所述第二夹模块(22)左右移动时使所述夹模(2)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夹模块(21)上设置有J形的第一夹槽(211),所述第二夹模块(22)上设置有J形的第二夹槽(221),所述第一夹模块(21)与第二夹模块(22)闭合时,所述第一夹槽(211)和第二夹槽(221)之间形成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9)的J形孔(202),所述J形孔(202)包括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9)的直管(902)段(91)的直孔段及用于夹紧收纳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弯孔段,所述J形孔(202)的两端开口均朝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56)和冲孔针(57)均位于所述夹模(2)的下方,所述夹模(2)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所述J形孔(202)环绕的区域的避让槽(201),所述弯孔段的远离直孔段的内弯部分与所述避让槽(201)的一部分重合以使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弯部分暴露在所述避让槽(201)中,所述冲孔针(57)由所述打孔驱动装置驱动时可向上伸入所述避让槽(201)中而后朝着J形管的弯钩段(92)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座(51)、第二升降座(52)、设置于固定座(51)上的并可驱动所述第二升降座(52)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驱动器(53)、可在第二升降座(52)上前后移动的冲孔支架(54)、设置于第二升降座(52)上的并可驱动所述冲孔支架(54)前后移动的冲孔驱动器(55),所述冲孔针(57)设置于所述冲孔支架(54)的上端且冲孔针(57)的头部朝后,所述第二升降座(52)向上移动时使所述冲孔针(57)向上伸入避让槽(201)中,所述冲孔驱动器(55)驱动冲孔针(57)在避让槽(201)内向后移动时在J型管(9)的弯钩段(92)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56)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座(52)上,所述第二升降座(52)向上移动时使所述顶针(56)向上插入J型管(9)的弯钩段(92)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支架(7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72)上的转动座(73)、以及能够驱动所述转动座(73)转动的旋转驱动器(74),所述第二夹手(71)为设置于所述转动座(73)的一端的气动夹爪,所述第二夹手(71)从弯管机构(4)处抓取J型管(9)后转动至夹模(2)的上方以使J型管(9)两端的开口均朝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模块(21)上设置有可左右导向的导向孔(212),所述导向孔(212)位于所述第一夹槽(211)环绕的区域,所述导向孔(212)内活动设置有承接件(23),所述承接件(23)的顶部轮廓与所述第一夹槽(211)的弯钩部分平行,所述承接件(23)的前侧轮廓与所述第一夹槽(211)的平直部分平行,所述第一夹模块(21)与第二夹模块(22)打开时,第一夹模块(21)和第二夹模块(22)之间形成可供第二夹手(71)上的J型管(9)自由下落进入其中的竖向空隙,所述承接件(23)连接有能够驱动其移动至所述竖向空隙中以承接J型管(9)的接管驱动器(2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1)为一转盘,所述转盘连接有能驱动其绕着一竖直轴线转动的转盘驱动器,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能够对夹模(2)上的J型管(9)的两端进行整形的管端整形机构,所述转盘转动时使所述夹模(2)在管端整形机构的工作位置和和打孔机构(5)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CN202223531231.4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Active CN219541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1231.4U CN219541464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1231.4U CN219541464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41464U true CN219541464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04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1231.4U Active CN219541464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41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6559B (zh) 一种三通管的自动化加工设备
GB2255300A (en) Manipulator head.
CN219541464U (zh) 一种j型管自动成型机
CN114226547B (zh) 异形管的侧冲孔成型方法、侧冲孔成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5921676A (zh) 一种j型管自动加工设备
CN216679807U (zh) 一种侧冲孔成型装置
WO2011050583A1 (zh) 集流管扁孔冲压装置
CN216503415U (zh) 一种连杆加工一体机
CN212551399U (zh) 薄壁短u弯管自动成型机弯管机构的弯管整口钳夹组件
CN204638963U (zh) 一种三通管的加工设备
CN217912431U (zh) 多工位管端机
CN107175287B (zh) 一种管状零件内圆单点渐进成形加工装置
CN216782034U (zh) 一种吹塑管体的旋转切割加工装置
CN219093344U (zh) 一种j型管打孔装置
CN220406894U (zh) 一种管端加工机构
WO1996024447A1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sheet metal panels
CN221112918U (zh) 一种管材的自动化卷管装配机构
CN220189744U (zh) 刀片电池拆解设备
CN219484848U (zh) 一种用于管件的拉断及打断机构
CN220515185U (zh) 一种箱型转环成型打孔机
CN211614868U (zh) 一种天沟自动化打孔、攻丝、开槽、切割一体机
CN220480401U (zh) 一种可辅助定位的刃模具加工裁剪机
CN219966161U (zh) 管件整形冲孔组件
CN211219607U (zh) 弯管管端一体成型机
CN209753860U (zh) 全自动弯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