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5008U -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5008U
CN219535008U CN202320250610.1U CN202320250610U CN219535008U CN 219535008 U CN219535008 U CN 219535008U CN 202320250610 U CN202320250610 U CN 202320250610U CN 219535008 U CN219535008 U CN 219535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mponents
sleeve
pin assembly
conc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06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展良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06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5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5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5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属于电气配件技术领域。所述插针组件包括:两个插针部件,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容差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通过所述容差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用于插接电子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中的另一个电连接,所述两个插针部件和所述电连接件均为导体。所述插针组件通过设置容差连接结构连接两个插针部件,可以有效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有助于提升插接效率。

Description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气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连接方式一般有两种形式:线缆连接和插针连接。其中,线缆连接的线缆两端一般是通过焊接、压接、端子转接等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电连接,安装耗时费力,且切换灵活性差。
越来越多的电气元件通过插针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现有的插针连接要求与插针两端连接的零部件制造精度高,否则不能精准对插,容差性能较差,或者即使勉强插入,也会由于插针应力大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可以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避免损坏插针、电子元器件等部件。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插针组件,包括:
两个插针部件,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容差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通过所述容差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用于插接电子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
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中的另一个电连接,所述两个插针部件和所述电连接件均为导体。
根据本申请的插针组件,通过设置容差连接结构连接两个插针部件,可以有效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避免插针、电子元器件等部件的损坏,还有助于提升插接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差连接结构为凹凸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凹凸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的所述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对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凸连接结构的凹凸形状为矩形、梯形、弧形和锯齿形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插针部件的所述凹凸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差连接结构为套管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设有台阶,所述第二套管伸入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止抵于所述台阶。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件为柔性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柔性结构为局部除料、薄壁、柔性电缆和编织电缆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件和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卡接、铆接、压接、粘接和螺钉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插针组件;
印制电路板,所述插针组件的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其中一端设置于所述印制电路板;
面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相对设置,所述面板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容差连接结构连接两个插针部件,可以有效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可以解决由于多次固定连接积累误差及应力问题,保证电子设备上电子元器件安装的便捷性及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A-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之一;
图4是A-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5是A-A截面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6是B-B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之二;
图15是C-C截面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16是图1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是C-C截面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18是D-D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21是F-F截面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插针组件100,第一插针部件110,第一凹凸结构111,第一套管112,台阶113,第二插针部件120,第二凹凸结构121,第二套管122,电连接件130,插接孔140;
印制电路板200,面板300,连接器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1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插针组件100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插针组件100包括:两个插针部件和电连接件130。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插针部件相对设置,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容差连接结构,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插接孔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插针部件内部均限定出容纳腔,电连接件130位于容纳腔内。
例如,两个插针部件可以为管装的插针部件,电连接件130位于管装的插针部件的容纳腔内部。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插针部件通过容差连接结构连接,插针组件100的外部为一个整体,电连接件130位于两个插针部件内部限定出的容纳腔内,电连接件130未裸露在外,两个插针部件可以保护电连接件130,避免电连接件130收到腐蚀或破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130在两个插针部件的外部。
如图2所示,电连接件130设置在两个插针部件的外部,电连接件130的一端与两个插针部件中的一个电连接,电连接件130的另一端与两个插针部件中的另一个电连接。
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容差连接结构,两个插针部件通过容差连接结构连接,其中,容差连接结构是可以在插针部件的轴向或径向方向上提供一定移动容差的连接结构。
例如,如图7所示,两个插针部件可以为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两个插针部件通过容差连接结构连接,容差连接结构连接可以为插针部件在图示的轴向或径向方向上提供一定的移动容差。
如图8所示,容差连接结构为插针部件在径向方向上提供一定的移动容差,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可以相对于径向方向上移动,为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两端的电子元器件的插接提供一定的容差性能。
在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两端的电子元器件插入后,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之间的容差连接结构连接,也可以保证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在一定的移动范围内不会损坏。
相关技术中,插针连接要求与插针两端连接的零部件制造精度高,否则不能精准对插,容差性能较差,或者即使勉强插入,也会由于插针应力大容易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的插针组件100,通过两个插针部件之间的容差连接结构,即保证插接时两个插针部件稳固连接的刚性,又具备一定柔性,保证插针部件一定范围内的机械加工及安装误差,可以有效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避免插针、电子元器件等部件的损坏,在插接电子元器件的过程中,无需保证两端的电子元器件的精准对插,可以有效提高插接效率。
两个插针部件和电连接件130均为导体,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设置的插接孔140用于插接电子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200,电连接件130的一端与两个插针部件中的一个电连接,电连接件130的另一端与两个插针部件中的另一个电连接,通过插针组件100可以实现不同电子元器件的电连接。
在实际执行中,在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插接孔140上分别插接电子元器件A和电子元器件B,通过两个插针部件和电连接件130的电连接,实现电子元器件A和电子元器件B之间的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130的一端与两个插针部件中的一个电连接,电连接件130的另一端与两个插针部件中的另一个电连接,电连接件130和两个插针部件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卡接、铆接、压接、粘接和螺钉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两个插针部件可以为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电连接件130分别与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电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卡接、铆接、压接、粘接和螺钉连接等中的一种方式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对于不同的插针部件可以采用不同的电连接方式。
例如,电连接件130可以分别与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电连接件130也可以与第一插针部件110通过卡接方式电连接,与第二插针部件120通过粘接方式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连接件130和插针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强度的下限是承受插针部件的自重而不损坏电连接功能,且两个插针部件均不会脱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针组件100,通过设置容差连接结构连接两个插针部件,可以有效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避免插针、电子元器件等部件的损坏,还有助于提升插接效率。
其中,容差连接结构可以为如下至少一种结构形式:
其一,容差连接结构可以为凹凸连接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凹凸结构,两个插针部件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对接。
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插针部件110靠近第二插针部件12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凸结构111,第二插针部件120靠近第一插针部件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凹凸结构121,第一凹凸结构111和第二凹凸结构121相互配合对接。
如图3所示,插针组件100包括第一插针部件110、第二插针部件120和电连接件130,如图4和如图5所示,内部均限定出容纳腔,电连接件130位于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容纳腔。
在实际执行中,电连接件130位于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容纳腔,电连接件130的位置是在第一插针部件110的第一凹凸结构111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二凹凸结构121的连接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针部件的凹凸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其中,每个插针部件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凹凸结构,每个凹凸结构包括一个凹结构和一个凸结构,一个插针部件上的凹结构对应与另一个插针部件上的凸结构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插针部件所设置的凹凸结构中凹结构和凸结构相互间隔设置,凹结构和凸结构的数目可以相同,在两个插针部件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对接时,一个插针部件的凸结构伸入另一个插针部件的凹结构中。
例如,如图6所示,在第一插针部件110的第一凹凸结构111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二凹凸结构121的连接位置,第一凹凸结构111和第二凹凸结构121是间隔分布的,第一凹凸结构111的凸结构伸入第二凹凸结构121伸入第二凹凸结构121的凹结构,第二凹凸结构121的凸结构伸入第一凹凸结构111伸入第二凹凸结构121的凹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插针部件的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对接,如图7所示,第一插针部件110推动第二插针部件120(或第二插针部件120推动第一插针部件110),凹凸连接结构可以保证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在轴向、径向的约束,不会松脱,保证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稳固连接。
第一插针部件110可以插接电子元器件A,第二插针部件120可以插接电子元器件B,如图8所示,凹凸连接结构可以为两个电子元器件提供容差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凸连接结构的凹凸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弧形和锯齿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凹凸连接结构的凹凸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弧形和锯齿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不同的凹凸形状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容差性能,适应于不同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电连接。
例如,如图9所示,第一插针部件110的第一凹凸结构111中凸结构的凹凸形状为弧形,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度,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二凹凸结构121中凸结构的凹凸形状为矩形。
如图11所示,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一凹凸结构111的凹凸形状为弧形,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度,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二凹凸结构121中凸结构的凹凸形状为矩形。
再例如,如图10所示,第一插针部件110的第一凹凸结构111的凹凸形状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二凹凸结构121的凹凸形状均为梯形。
例如,如图12所示,第一插针部件110的第一凹凸结构111中凸结构的凹凸形状为弧形,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第二凹凸结构121中凸结构的凹凸形状为矩形。
其二,容差连接结构可以为套管连接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套管112和第二套管122,第一套管112套设于第二套管122,电连接件130位于第二套管122内。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套管112套设于第二套管122,第一套管112为位于外层的套管,如图15所示,第二套管122为位于内层的套管。
如图14和如图17所示,两个插针部件内部形成的容纳腔为第一套管112和第二套管122的管状空间,如图18所示,电连接件130位于第二套管12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管112的内侧壁设有台阶113,第二套管122伸入第一套管112的一端止抵于台阶113。
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通过套管连接结构嵌套在一起,且均与电连接件130电连接,如图16所示,通过第一套管112内侧壁上的台阶113可以传递插针组件100轴向推力,轴向推力可以是第一插针部件110推动第二插针部件120,也可以是第二插针部件120推动第一插针部件110。
台阶113可以保证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在轴向的约束,不会松脱,保证第一插针部件110和第二插针部件120的稳固连接,套管连接结构嵌套的设置可以为两个插针部件所插接的两个电子元器件提供一定的容差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件130为柔性结构。
电连接件130为柔性结构,电连接件130具有一定的柔性,两个插针部件之间的容差连接结构在为电子元器件的容差性能的同时,电连接件130的柔性可以保证电连接件130以及两个插针部件之间电连接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结构为局部除料、薄壁、柔性电缆和编织电缆中的至少一个。
电连接件130为导体,电连接件130为柔性结构,柔性结构可以为局部除料、薄壁、柔性电缆或编织电缆,柔性结构特可以为局部除料、薄壁、柔性电缆和编织电缆中至少两个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执行中,电连接件130的柔性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局部除料、薄壁、柔性电缆和编织电缆等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不同的柔性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如图1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插针组件100、印制电路板200和面板300。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插针组件100的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其中一端设置于印制电路板200,面板300与印制电路板200相对设置,面板300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器400,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另一端设置于连接器400。
其中,印制电路板200(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指采用印制技术,在绝缘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导电线路图形或含印制元件的功能板,用于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和中继传输。
如图21所示,电子设备设置有多个插针组件100,插针组件100在印制电路板200露出的一端可以插接电子元器件。
其中,插针组件100的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设置的插接孔140用于插接电子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200。
在该实施例中,每一个插针组件100的插接孔140可以插接电子元器件的一个插孔,可以理解的是,一个电子元器件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插孔,一个电子元器件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插针组件100插接。
连接器400是用于保证电流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的器件,面板300用于固定安装连接器400和插针组件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容差连接结构连接两个插针部件,可以有效提升插针连接的容差性,可以解决由于多次固定连接积累误差及应力问题,保证电子设备上电子元器件安装的便捷性及电连接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插针部件,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容差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通过所述容差连接结构连接,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用于插接电子元器件或印制电路板;
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中的一个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中的另一个电连接,所述两个插针部件和所述电连接件均为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差连接结构为凹凸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凹凸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的所述凹凸结构相互配合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连接结构的凹凸形状为矩形、梯形、弧形和锯齿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部件的所述凹凸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差连接结构为套管连接结构,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二套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侧壁设有台阶,所述第二套管伸入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止抵于所述台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为柔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结构为局部除料、薄壁、柔性电缆和编织电缆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和所述两个插针部件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卡接、铆接、压接、粘接和螺钉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插针组件;
印制电路板,所述插针组件的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其中一端设置于所述印制电路板;
面板,所述面板与所述印制电路板相对设置,所述面板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两个插针部件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器。
CN202320250610.1U 2023-02-08 2023-02-08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535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0610.1U CN219535008U (zh) 2023-02-08 2023-02-08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0610.1U CN219535008U (zh) 2023-02-08 2023-02-08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5008U true CN219535008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8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0610.1U Active CN219535008U (zh) 2023-02-08 2023-02-08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5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0114B (zh) 电连接器
US9214750B2 (en) Connector to flex assembly
US4749357A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bus and system
CN100585958C (zh) 具有两性联接的电缆组件及其联接方法
CN218498497U (zh) 电连接器及其底座
KR102031835B1 (ko)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US20030219997A1 (en) Adaptor assembly
US7758355B2 (en) Connector
CN219535008U (zh)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1130742Y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20060128213A1 (en) Connector and nut hold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TWI769669B (zh) 電連接器
CN114976795A (zh) 一种公母同体的自耦合连接器
US9431736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card edge connector assembly
CN110391562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912352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7544969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8070288U (zh) 连接器
JP404464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9874369U (zh) 一种连接器基座及电子系统
CN219370810U (zh) 一种开关单元、开关电器和功率变换装置
CN210092427U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
CN221041595U (zh) 连接器
CN212810615U (zh) Ffc/fpc连接器、电池包及车辆
CN214227206U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防斜插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