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0070U -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0070U
CN219530070U CN202221013259.6U CN202221013259U CN219530070U CN 219530070 U CN219530070 U CN 219530070U CN 202221013259 U CN202221013259 U CN 202221013259U CN 219530070 U CN219530070 U CN 219530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steel
spiral
equal
meters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325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洋
续宗宝
刘爱贤
张怀贞
刘金国
种博肖
刘建召
康立波
廖凯
张燕云
董月龙
尚培培
张亚宾
贾慧光
张良山
李满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ou Beijing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ou Beijing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ou Beijing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Guoneng Shuohuang Railwa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ou Beijing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325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0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0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0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包括混凝土管身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管身内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内螺旋主钢筋;外螺旋主钢筋,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套在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外侧且间隔设置;多个端部加强钢筋,所述端部加强钢筋位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固定;多个纵向钢筋,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螺旋主钢筋的内侧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的外侧,且每个所述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端部加强筋固定。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背景技术
重载铁路是指满足列车牵引质量大于8000t及以上、轴重为270kN及以上、至少150km线路区段上年运量大于40Mt三项条件中两项的铁路。顶进法,是指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
我国重载铁路发展迅速,运营及设计标准不断提高:牵引质量、列车轴重、年计费货运量均获得突破。《重载铁路规范》(TB 10625-2017)也于2017年颁布实施。同时,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线需要穿越既有重载铁路,穿越方式绝大多数采用了顶管法。重载铁路的发展现状对重载铁路顶管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需求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根据查阅资料显示,当前重载铁路顶管设计普遍执行市政工程标准,如《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 640-2010)、《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等,或采用区域性参考图《铁路顶管通用图》(京桥通5002)(BSY-GJ06-96)。市政工程标准在施加荷载及计算原理,与铁路标准存在差异,而《铁路顶管通用图》(京桥通5002)(BSY-GJ06-96)自1996年实施以来,多年未曾修订,其执行的标准已严重落后于现行规范的要求,且该图未统一制定指导性配筋设计图,需生产厂家自行配置。需要特殊指出的是,市政标准及《铁路顶管通用图》所执行的耐久性设计标准均不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的要求。因此,现行重载铁路顶管设计所遵循的标准或规范与现行铁路规范不匹配,也与重载铁路的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不符。
因此,现行重载铁路顶管的强度不高导致耐久性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以解决现有的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包括混凝土管身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管身内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
内螺旋主钢筋;
外螺旋主钢筋,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套在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外侧且间隔设置;
多个端部加强钢筋,所述端部加强钢筋位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固定;
多个纵向钢筋,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螺旋主钢筋的内侧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的外侧,且每个所述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端部加强筋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主体是混凝土管身,钢筋骨架是设置在混凝土管身内的,钢筋骨架的作用是加强抗拉、抗弯强度,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整体的抗拉强度较高。钢筋骨架在形成钢筋混凝土顶管之前,内外套接的内螺旋主钢筋和外螺旋主钢筋之间的间隔通过端部加强钢筋得到保持,端部加强钢筋也能增强钢筋骨架横向的强度,进而增强钢筋混凝土顶管在横向的强度。钢筋骨架在形成钢筋混凝土顶管之前,固定在外螺旋主钢筋内侧的纵向钢筋与端部加强筋固定,固定在内螺旋主钢筋外的纵向钢筋与端部加强筋固定,增强了钢筋骨架在纵向和横向的强度,进而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顶管在纵向和横向的强度。在钢筋骨架的基础上,浇筑形成混凝土管身,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在纵向和横向的强度较高,进而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的耐久性较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端部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内螺旋主钢筋,120外螺旋主钢筋,130端部加强钢筋,140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端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包括混凝土管身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管身内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
内螺旋主钢筋110;
外螺旋主钢筋120,所述外螺旋主钢筋120套在所述内螺旋主钢筋110外侧且间隔设置;
多个端部加强钢筋130,所述端部加强钢筋130位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120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110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120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110固定;
多个纵向钢筋140,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螺旋主钢筋120的内侧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110的外侧,且每个所述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端部加强筋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钢筋混凝土顶管的主体是混凝土管身,钢筋骨架是设置在混凝土管身内的,钢筋骨架的作用是加强抗拉、抗弯强度,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整体的抗拉强度较高。钢筋骨架在形成钢筋混凝土顶管之前,内外套接的内螺旋主钢筋和外螺旋主钢筋之间的间隔通过端部加强钢筋得到保持,端部加强钢筋也能增强钢筋骨架横向的强度,进而增强钢筋混凝土顶管在横向的强度。钢筋骨架在形成钢筋混凝土顶管之前,固定在外螺旋主钢筋内侧的纵向钢筋与端部加强筋固定,固定在内螺旋主钢筋外的纵向钢筋与端部加强筋固定,增强了钢筋骨架在纵向和横向的强度,进而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顶管在纵向和横向的强度。在钢筋骨架的基础上,浇筑形成混凝土管身,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在纵向和横向的强度较高,进而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的耐久性较佳。
实施中,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的中部为标准段,所述标准段两侧为加密段,所述加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小于所述标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
其中,所述螺旋钢筋纵向间距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包括相邻钢筋环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相邻钢筋环之间的间距。
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具有加密段,加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小于标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这样,加密段在纵向的强度较高,进而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顶管在纵向的抗拉及抗弯强度,进而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的耐久性较佳。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所述加密段为内螺旋主钢筋和外内螺旋主钢筋密绕两圈。
具体的,在加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确定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在加密段的钢筋环根数就确定了;在标准段的长度和标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确定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在标准段的钢筋环根数就确定了。
实施中,如图1所示,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同一端的各个所述端部加强钢筋130等间距固定;
各个所述纵向钢筋140沿所述混凝土管身的周向方向等间距固定;
固定在同一个端部加强钢筋130的两个所述纵向钢筋140位于所述端部加强筋130的同一侧。
这样,钢筋骨架的两端通过端部加强钢筋进行了加固,使得钢筋骨架的强度较高。
实施中,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或双根一束;
其中,所述螺旋钢筋包括外螺旋主钢筋和内螺旋主钢筋。
这样,钢筋骨架的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实施中,所述纵向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8毫米小于等于20毫米;所述端部加强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8毫米小于等于20毫米。
这样,纵向钢筋和端部加强筋的强度能够保证,使得整个钢筋骨架的结构较为坚固。
实施中,如图1所示,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同一端的各个所述端部加强钢筋130等间距固定;即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端部在横向方向的强度较为均匀,在钢筋混凝土顶管工作时,受到的力的作用较为均匀,进而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端部横向的强度,进而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的耐久性较佳;
各个所述纵向钢筋沿所述混凝土管身的周向方向等间距固定;即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端部受到的力的作用能分散到各个纵向钢筋上,进而增强了钢筋混凝土顶管的端部强度,进而使得钢筋混凝土顶管的耐久性较佳;
固定在同一个端部加强钢筋的两个所述纵向钢筋位于所述端部加强筋的同一侧。这样,端部加强钢筋和与之固定连接的两个纵向钢筋之间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加工。
其中,螺旋钢筋的横向间距是外螺旋主钢筋和内螺旋主钢筋之间的间隔;
混凝土保护层包括外侧保护层和内侧保护层,所述外侧保护层是所述混凝土管身位于外螺旋主钢筋与所述混凝土管身外壁之外的部分,所述内侧保护层是所述混凝土管身位于内螺旋主钢筋与所述混凝土管身内壁之内的部分;
其中,所述螺旋钢筋包括外螺旋主钢筋和内螺旋主钢筋。
钢筋混凝土顶管根据应用环境,内径和混凝土的埋深,对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管身进行结构配置。
针对应用环境为第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针对应用环境为第二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针对应用环境为第三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上述三个表格中,1 0~26表达大于等于10小于等于26的含义;其他类似的表达含义类似;混凝土净保护层即混凝土保护层。
具体的,钢筋骨架是紧密结合的结构,采用滚焊成型工艺形成,混凝土管身采用芯模振动等主流生产工艺要求形成。
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采用重载铁路荷载-ZH荷载,按轴重300千牛标准设计,荷载系数Z取1.3。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管身和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管身内的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
内螺旋主钢筋;
外螺旋主钢筋,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套在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外侧且间隔设置;
多个端部加强钢筋,所述端部加强钢筋位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外螺旋主钢筋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固定;
多个纵向钢筋,分别固定在所述外螺旋主钢筋的内侧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的外侧,且每个所述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端部加强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的中部为标准段,所述标准段两侧为加密段,所述加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小于所述标准段的螺旋钢筋纵向间距;
其中,所述螺旋钢筋纵向间距包括所述外螺旋主钢筋相邻钢筋环之间的间距和所述内螺旋主钢筋相邻钢筋环之间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密段为内螺旋主钢筋和外内螺旋主钢筋密绕两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同一端的各个所述端部加强钢筋等间距固定;
各个所述纵向钢筋沿所述混凝土管身的周向方向等间距固定;
固定在同一个端部加强钢筋的两个所述纵向钢筋位于所述端部加强筋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4毫米小于等于8毫米;所述端部加强钢筋的直径大于等于4毫米小于等于8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螺旋钢筋的横向间距是外螺旋主钢筋和内螺旋主钢筋之间的间隔;
混凝土保护层包括外侧保护层和内侧保护层,所述外侧保护层是所述混凝土管身位于外螺旋主钢筋与所述混凝土管身外壁之外的部分,所述内侧保护层是所述混凝土管身位于内螺旋主钢筋与所述混凝土管身内壁之内的部分;
其中,所述螺旋钢筋包括外螺旋主钢筋和内螺旋主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8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115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8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80.9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8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66.9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1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73.3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1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6.7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1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45.6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5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61.4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5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45.6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3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5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35.5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6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101.1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6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73.3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6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6.7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9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66.9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9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2.5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或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9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在单根一束时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40毫米,在双根一束时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6.9毫米。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二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3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2.5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或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3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在单根一束时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40毫米,在双根一束时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6.9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45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或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3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在单根一束时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31.3毫米,在双根一束时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6.9毫米。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三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3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115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3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80.9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15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3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66.9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6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73.3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或者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6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56.7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05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63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45.6毫米。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顶管,其特征在于,第三环境的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参数如下: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2米小于等于4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单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0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61.4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4米小于等于8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0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45.6毫米;
或者:
钢筋混凝土顶管的内径为2600毫米;
埋深的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8米小于等于12米;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为60毫米;
螺旋钢筋的配筋方式是双根一束;
螺旋钢筋的直径为10毫米;
标准段的螺旋钢筋横向间距d1为108毫米;
螺旋钢筋纵向间距d2为大于等于30毫米小于等于35.5毫米。
CN202221013259.6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Active CN219530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259.6U CN21953007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3259.6U CN21953007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0070U true CN219530070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29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3259.6U Active CN21953007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0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8239U (zh) 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CN103469923B (zh) 一种无焊接、带观察窗的屈曲约束支撑
CN108867622A (zh) 一种用于穿越地下管线的地连墙钢筋笼及其施工方法
CN105178983B (zh) 一种环向预应力加固隧道管片及制作方法
CN104060522B (zh) 一种应用双层钢管混凝土柔性桩的整体式桥台无缝桥梁
CN110359597A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构件剪力墙跨层连梁构造与安装方法
CN219530070U (zh) 一种用于重载铁路顶进法施工的钢筋混凝土顶管
CN20877719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管节及供排水涵管
CN206667061U (zh) 一种连续式悬索桥猫道承重绳的过塔结构
CN202280201U (zh) 具有蜂窝状圆孔的混凝土梁
CN203361142U (zh) 变截面混凝土管桩转换接头
CN210067113U (zh) 双一字形屈曲约束支撑结构
CN205712075U (zh) 一种低耗材地下连续墙
CN103790079B (zh) 一种路基预应力加固强化方法
CN109635454B (zh) 一种类矩形盾构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的确定方法
CN203685207U (zh) 二衬台车结构
CN107366313B (zh) 一种测斜管的埋设方法
CN206874287U (zh) 一种地铁盾构管片
CN202347449U (zh) 既有铁路营业线增建桥涵施工线路架空加固用标准构件
CN20345683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复合管
CN204850004U (zh) 一种检查井
CN106988220B (zh) 一种连续式悬索桥猫道承重绳的过塔结构及方法
CN206987826U (zh) 隧道管片及其使用的外置抗震滑槽
CN217756552U (zh) 一种应用在风积沙地质段的龙门架行走轨道
CN206233265U (zh) 一种高承重力的塑料城市管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