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9722U - 双输出齿轮箱 - Google Patents

双输出齿轮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9722U
CN219529722U CN202320414583.7U CN202320414583U CN219529722U CN 219529722 U CN219529722 U CN 219529722U CN 202320414583 U CN202320414583 U CN 202320414583U CN 219529722 U CN219529722 U CN 219529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bevel gear
sealing cover
output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45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丹君
应福明
彭凌峰
丁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ongye Hi Tech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ongye Hi Tech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ongye Hi Tech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ongye Hi Tech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45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9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9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9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输出齿轮箱,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齿轮箱组装不便的问题。本双输出齿轮箱包括一侧敞口的箱体和用于遮住敞口的盖板,箱体内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输入轴、呈水平设置的输出轴一以及呈倾斜设置的输出轴二,输出轴二处于输入轴一的下侧,输入轴上设有分别与输入轴一和输出轴二配合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箱体底部沿输入轴轴向竖直贯穿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内卡入与该安装孔二匹配的密封盖,且密封盖与箱体固连;锥齿轮二通过轴承二转动支撑在密封盖上,该锥齿轮二套在输入轴下端,且锥齿轮二和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本双输出齿轮箱便于组装。

Description

双输出齿轮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齿轮箱,特别是一种双输出齿轮箱。
背景技术
齿轮箱是重要的机械传动部件,其按输出数量来算可分为单输出、双输出,至少是N(N大于2)边输出。
现有的双输出齿轮箱如一种洗衣机用的齿轮箱结构(申请号:201010207113.0),它有一个垂直输入轴,而有一至多个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输出轴;输出轴有1个或多个,其中部分或全部为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斜角为0到90度之间。
在上述专利中,当输出轴有两个并上下分布时,此时便需要在输入轴上固定两个锥齿轮来分别啮合两输出轴。由于上侧输出轴的阻挡,处于下侧的锥齿轮通常采用侧部安装方式:通过齿轮箱箱体侧部开口,下侧锥齿轮通过开口放入箱体,并在箱体内完成与输入轴的安装。由于齿轮箱箱体内部空间往往比较紧凑,而完成下侧锥齿轮和输入轴连接需要多个布置,整个组装过程受限较多,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方便组装的双输出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双输出齿轮箱,包括一侧敞口的箱体和用于遮住敞口的盖板,箱体内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输入轴、呈水平设置的输出轴一以及呈倾斜设置的输出轴二,输出轴二处于输入轴一的下侧,输入轴上设有分别与输入轴一和输出轴二配合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箱体顶部设有供输入轴上端伸出的安装孔一,且安装孔一内设有使输入轴和箱体转动配合的轴承一,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沿输入轴轴向竖直贯穿有安装孔二,且安装孔二内卡入与该安装孔二匹配的密封盖,且密封盖与箱体固连;锥齿轮二通过轴承二转动支撑在密封盖上,该锥齿轮二套在输入轴下端,且锥齿轮二和输入轴通过花键连接。
组装时,先在箱体外部将锥齿轮二和密封盖组合为一个整体,接着通过敞口将密封盖固定插入至安装孔二内,以同时完成密封盖和锥齿轮二的安装以及安装孔二的密封,在然后插入输入轴并可完成锥齿轮二与输入轴的传动连接,整个过程顺序进行,可有效减少操作步骤,具有组装方便、简单的优点。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上述的输入轴下端侧壁上成型有环形轴肩,且锥齿轮二的顶面紧压在环形轴肩上,以向上支撑输入轴,提高输入轴运转稳定性。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锥齿轮二底壁向下延伸一体成型有连接部,连接部呈环形并与锥齿轮二同轴,轴承二包括与密封盖固连的外圈二和套在连接部外的内圈二,且内圈二与连接部固连,即锥齿轮二与轴承直联,以通过省略中间传动部件,这样不仅进一步方便组装,而且可加强传动精度。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外圈二底面压在密封盖内壁上,连接部外壁上成型有呈环状的连接座,且内圈二的顶面压在连接座上。连接座和密封盖配合,以在轴向上限位轴承,确保运行稳定性和精度。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密封盖与箱体焊接固连。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密封盖外壁和安装孔二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焊液的环形槽,环形槽与密封盖同轴,且环形槽的槽口朝下设置。采用上述设计,方便焊接,不仅方便组装,还可提高焊接精度。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环形槽的轴向截面大致呈V形,使焊液均匀填充在环形槽中,进一步加强焊接便利性和精度。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锥齿轮一和输入轴为一体式结构,以进一步省略组装步骤。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安装孔二的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长度沿安装孔二的轴向延伸,且条形槽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密封盖外壁上成型有与条形槽匹配的凸块,且凸块插接在条形槽中。凸块和条形槽配合,用于密封盖周向限位,加强密封盖定位效果和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本齿轮箱结构稳定性。
在上述的双输出齿轮箱中,凸块压在条形槽下端面上,用于限制密封盖下移距离,使密封盖一次性移动到位,进一步方便组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输出齿轮箱具有以下优点:
1、组装时,先在箱体外部将锥齿轮二和密封盖组合为一个整体,接着通过敞口将密封盖固定插入至安装孔二内,以同时完成密封盖和锥齿轮二的安装以及安装孔二的密封,在然后插入输入轴并可完成锥齿轮二与输入轴的传动连接,整个过程顺序进行,可有效减少操作步骤,具有组装方便、简单的优点。
2、凸块和条形槽配合,既用于密封盖周向限位,加强密封盖定位效果和强度,又通过凸块与条形槽底壁接触来限制密封盖下移距离,使密封盖一次性移动到位,进一步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双输出齿轮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输出齿轮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a、安装孔一;1b、安装孔二;1c、条形槽;2、输入轴;2a、锥齿轮一;2b、环形轴肩;3、输出轴一;4、输出轴二;5、盖板;6、轴承一;7、油封;8、锥齿轮二;8a、连接部;8b、连接座;9、密封盖;9a、凸块;10、轴承二;10a、外圈二;10b、内圈二;1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双输出齿轮箱包括箱体1、输入轴2、输出轴一3和输出轴二4。
具体来说,
箱体1一侧敞口,并通过固定在箱体1一侧的盖板5将上述敞口盖住,优选盖板5和箱体1通过螺丝固定在一起。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具有呈竖直贯穿的安装孔一1a和安装孔二1b。
输入轴2、输出轴一3和输出轴二4均设置在箱体1内。
其中,
输入轴2呈竖直设置,且此时,安装孔一1a和安装孔二1b均与输入轴2同轴。输入轴2上端通过安装孔一1a伸出箱体1,且安装孔一1a内设有使输入轴2和箱体1转动配合的轴承一6。轴承一6为普通的滚珠轴承,其安装方式是现有的,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实际产品中,输入轴2上端外壁上成型有键槽,方便输入轴2与动力设备连接;安装孔一1a端口位置安装有油封7,以阻止外部灰尘等杂质通过安装孔一1a进入箱体1内。
输出轴一3和输出轴二4分别布置在输入轴2的径向两侧,且输出轴二4处于输入轴2一的下侧。输出轴一3呈水平设置,且输出轴一3的外端伸出箱体1;输出轴二4呈斜向下设置,且输出轴一3的外端伸出箱体1。输出轴一3和输出轴二4均通过轴承转动支撑在箱体1内,两者的安装方式均是现有的,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输入轴2上设有锥齿轮一2a和锥齿轮二8,输出轴一3上固定有与锥齿轮一2a啮合的锥齿轮二8,输出轴二4上固定有与锥齿轮二8啮合的锥齿轮四,以使输入轴2同时带动输出轴一3和输出轴二4转动。
其中,
锥齿轮一2a和输入轴2为一体式结构。
输入轴2和锥齿轮二8为分体式结构,具体来说,安装孔二1b内卡入与该安装孔二1b匹配的密封盖9,此时,密封盖9外侧壁与安装孔二1b内壁紧密接触形成密封,且密封盖9与箱体1固连。锥齿轮二8通过轴承二10转动支撑在密封盖9上,该锥齿轮二8套在输入轴2下端,且锥齿轮二8和输入轴2通过花键配合连接。进一步说明,输入轴2下端侧壁上成型有环形轴肩2b,且锥齿轮二8的顶面紧压在环形轴肩2b上,以向上支撑输入轴2,提高输入轴2运转稳定性。
组装时,先在箱体1外部将锥齿轮二8和密封盖9组合为一个整体,接着通过敞口将密封盖9固定插入至安装孔二1b内,以同时完成密封盖9和锥齿轮二8的安装以及安装孔二1b的密封,在然后插入输入轴2并可完成锥齿轮二8与输入轴2的传动连接,整个过程顺序进行,可有效减少操作步骤,具有组装方便、简单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
锥齿轮二8安装方式如下:如图2和图3所示,锥齿轮二8底壁向下延伸一体成型有连接部8a,连接部8a呈环形并与锥齿轮二8同轴。轴承二10为滚珠轴承,该轴承二10包括与密封盖9固连的外圈二10a和套在连接部8a外的内圈二10b,且内圈二10b与连接部8a固连,即锥齿轮二8与轴承直联,以通过省略中间传动部件,这样不仅进一步方便组装,而且可加强传动精度。优选内圈二10b和外圈二10a均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分别与连接部8a和密封盖9固连。
进一步说明,外圈二10a底面压在密封盖9内壁上,连接部8a外壁上成型有呈环状的连接座8b,且内圈二10b的顶面压在连接座8b上。连接座8b和密封盖9配合,以在轴向上限位轴承,确保运行稳定性和精度。
密封盖9与箱体1焊接固连,具体来说,密封盖9外壁和安装孔二1b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焊液的环形槽11,环形槽11与密封盖9同轴,且环形槽11的槽口朝下设置。优选环形槽11的轴向截面大致呈V形,使焊液均匀填充在环形槽11中,进一步加强焊接便利性和精度。
如图3所示,安装孔二1b的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槽1c,条形槽1c长度沿安装孔二1b的轴向延伸,且条形槽1c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密封盖9外壁上成型有与条形槽1c匹配的凸块9a,且凸块9a插接在条形槽1c中。凸块9a和条形槽1c配合,用于密封盖9周向限位,加强密封盖9定位效果和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本齿轮箱结构稳定性。优选凸块9a压在条形槽1c下端面上,用于限制密封盖9下移距离,使密封盖9一次性移动到位,进一步方便组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双输出齿轮箱,包括一侧敞口的箱体(1)和用于遮住敞口的盖板(5),箱体(1)内设有呈竖直设置的输入轴(2)、呈水平设置的输出轴一(3)以及呈倾斜设置的输出轴二(4),输出轴二(4)处于输入轴(2)一的下侧,输入轴(2)上设有分别与输入轴(2)一和输出轴二(4)配合的锥齿轮一(2a)和锥齿轮二(8),箱体(1)顶部设有供输入轴(2)上端伸出的安装孔一(1a),且安装孔一(1a)内设有使输入轴(2)和箱体(1)转动配合的轴承一(6),其特征在于,箱体(1)底部沿输入轴(2)轴向竖直贯穿有安装孔二(1b),且安装孔二(1b)内卡入与该安装孔二(1b)匹配的密封盖(9),且密封盖(9)与箱体(1)固连;锥齿轮二(8)通过轴承二(10)转动支撑在密封盖(9)上,该锥齿轮二(8)套在输入轴(2)下端,且锥齿轮二(8)和输入轴(2)通过花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输入轴(2)下端侧壁上成型有环形轴肩(2b),且锥齿轮二(8)的顶面紧压在环形轴肩(2b)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锥齿轮二(8)底壁向下延伸一体成型有连接部(8a),连接部(8a)呈环形并与锥齿轮二(8)同轴,轴承二(10)包括与密封盖(9)固连的外圈二(10a)和套在连接部(8a)外的内圈二(10b),且内圈二(10b)与连接部(8a)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外圈二(10a)底面压在密封盖(9)内壁上,连接部(8a)外壁上成型有呈环状的连接座(8b),且内圈二(10b)的顶面压在连接座(8b)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密封盖(9)与箱体(1)焊接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密封盖(9)外壁和安装孔二(1b)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填充焊液的环形槽(11),环形槽(11)与密封盖(9)同轴,且环形槽(11)的槽口朝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环形槽(11)的轴向截面大致呈V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锥齿轮一(2a)和输入轴(2)为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安装孔二(1b)的内壁上开设有条形槽(1c),条形槽(1c)长度沿安装孔二(1b)的轴向延伸,且条形槽(1c)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密封盖(9)外壁上成型有与条形槽(1c)匹配的凸块(9a),且凸块(9a)插接在条形槽(1c)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输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凸块(9a)压在条形槽(1c)下端面上。
CN202320414583.7U 2023-02-28 2023-02-28 双输出齿轮箱 Active CN219529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4583.7U CN219529722U (zh) 2023-02-28 2023-02-28 双输出齿轮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4583.7U CN219529722U (zh) 2023-02-28 2023-02-28 双输出齿轮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9722U true CN219529722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63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4583.7U Active CN219529722U (zh) 2023-02-28 2023-02-28 双输出齿轮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9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2175A (zh) 一种用于搅拌驱动的减速机
CN201641728U (zh) 一种双速同心驱动的食物加工机
CN219529722U (zh) 双输出齿轮箱
CN111332972B (zh) 一种绞车用内藏行星齿轮箱
CN104121331A (zh) 双螺杆浸渍机齿轮传动装置
CN210889967U (zh) 一种多功能型行星减速机
CN210661298U (zh) 一种平行异向双输出齿轮箱
CN204420057U (zh) 一种用于搅拌驱动的减速机
CN208578960U (zh) 立式径向挤压制管机专用变速箱
CN208919223U (zh) 一种传动稳定的减速机
CN207634653U (zh) 减速器用组合动密封装置
CN206257160U (zh) 新型转盘轴承
CN217927045U (zh) 一种分体式变速箱新型连接结构
CN217784160U (zh) 一种电动减速机试车连接装置
CN212360733U (zh) 一种一体式的行星减速箱输出轴密封结构
CN110836223A (zh) 交叉滚柱轴承及减速器
CN209839111U (zh) 一种新型齿轮减速机
CN220523249U (zh) 一种变速箱壳体及中置式变速箱
CN219866160U (zh) 一种高抗压齿轮减速机
CN215928326U (zh) 一种减速器壳体与齿圈的结构
CN220646713U (zh) 一种减速机轴头油封装置
CN219452832U (zh) 结构改良的齿轮箱
CN205013645U (zh) 一种传动轴及使用该传动轴的齿轮箱、隔离开关和gis设备
CN217927034U (zh) 一种紧凑型变速器轴结构
CN219623199U (zh) 一种卧式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