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8573U - 停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停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8573U
CN219528573U CN202223499475.9U CN202223499475U CN219528573U CN 219528573 U CN219528573 U CN 219528573U CN 202223499475 U CN202223499475 U CN 202223499475U CN 219528573 U CN219528573 U CN 219528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arking
garage
transmission
whe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94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宏峰
戴岳芳
赵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Xizi Ipar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Xizi Ipar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Xizi Ipar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Xizi Ipar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94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8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8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8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立体车库的智能停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停车装置,该停车装置包括:车库转换平台;多个对中机构,布设于车库转换平台上,用于调整车辆在车库转换平台上的位置;压力检测器,设置对中机构上,用于检测车轮施加在对中机构上的压力值;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检测器、对中机构电和/或信号连接,控制器基于压力值信号获取车轮是否位于对中机构上的信号而输出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提示器,用以接收控制器发出的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后输出“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的提示,使车主进行存车操作。本申请简化了停车装置的结构,节约的车库转换区空间,有效减小用户停车的难度,提高停车的舒适度和车库的智能化。

Description

停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立体车库的智能停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车库市场持续壮大,而车库类型也各种各样。其中,车辆进入智能车库时都会有一套对汽车入库时的位置以及形态进行检测的光电检测机构,只有汽车的高度以及停留的位置均符合要求,汽车才能进入车库的工作区,否则在车库内搬运汽车进行存车时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在智能车库内进行汽车搬运时,通常是通过搬运器实现车辆的搬运。因此,汽车需要停在车库转换平台后,需要通过对中机构对车辆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位于车库转换平台的中间位置,即经过车辆对中操作后,汽车的中心线与车库转换平台的中心线对齐。
目前,停车的方式通常为:汽车行驶至转换区时,在汽车的长度方向上,需要将汽车前轮定位在相应位置才符合停车到位条件,方便后续搬运器定位、搬运;在宽度方向上,由于转换区平台都略大于车宽,即使有车库转换区纵向中心线(车库转换区为矩形)的标识,有时也需要多次调整车辆位置,才能停留在合适的位置上。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采用的前轮止挡,当车辆行驶到车库转换平台的相应位置时,车辆前轮会被升起的前轮止挡挡住,使车辆前轮固定在相应位置。在宽度方向上采用的接触式对中,即通过电机带动推杆,推动车辆,在宽度方向上,将车辆中心线与车库转换区中心线对齐。从而使搬运器能顺利搬运车辆。但采用此类方式均有以下不足及缺陷:
一、车轮需要停在固定位置,车库转换区需要加装各种导向装置及相应的电机,大大增加了成本,减少了车库转换区可使用的空间,也不够美观;二、停车区域相对狭小,需要在入口处留有足量的空间来给车辆调成入库角度,适用性低;三、因该停车方式需要通过止挡,来进行前轮定位,故车辆长度方向上整体偏前,又因大部分车辆发动机在车头,车辆长的重心在车库转换区的前端,不利于车库转换区平台的受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停车难度降低,停车舒适度提高的停车装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停车装置,所述停车装置包括:车库转换平台;多个对中机构,多个所述对中机构布设于所述车库转换平台上,用于承托车辆的车轮并能够带动车辆移动,以调整车辆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上的位置;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和所述对中机构之间,用于检测车轮施加在所述对中机构上的压力值,并产生压力值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对中机构电和/或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值信号获取车轮是否位于对中机构上的信号而输出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提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和/或信号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后输出相应的“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的提示,以使车主根据提示进行存车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相比于现有技术,取消了在停车时采用前轮止挡,有效的降低了车库转换区所需高度及宽度,节约的车库转换区的空间,且降低了车辆进入车库转换平台的车身姿态要求,简化了车主停车的步骤,有效减小了用户停车的难度,进而提高停车的舒适度和车库的智能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检测器包括:底座,设于所述车库转换平台上;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承托所述对中机构;万向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板,以使所述支撑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对中机构的形变而做出相应的调节姿态;传感组件,设于所述底座内,且位于所述万向连接件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传感组件用于测量所述支撑板受到的压力。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驶到车库转换平台上且车轮位于对应的对中机构上时,车轮施加压力导致对中机构发生变形,通过转动件响应外力而使得支撑板能够转动并倾斜任意的角度,进而适配发生形变的对中机构,使得支撑板能够与对中机构贴合,如此压力感应件的测量更加精确,进而提高压力检测器对车轮在对中机构上的接触点的压力的监测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至少设置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对中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的两端分别用于承托车辆的前轮和后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对中机构,且对中机构为相互独立的,如此能够通过每个对中机构灵活的调节其上的车轮的位置,提高调节的灵活性以及调节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至少设置四个,其中四个所述对中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的四角,以适配车辆的四个车轮。
可以理解的是,车辆通常为四轮车辆,通过设置四个对中机构,使每个车轮独立的配备一个对中机构,如此能够更加精确的灵活的控制调节每个车轮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包括:支架;第一传动组件,架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用于承载车轮并移动车轮,以带动车辆移动;驱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可转动的架设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多个传动链轮,多个所述传动链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传动轴与多个所述传动链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传动链轮转动;多块传动链板,用于承载车轮,多块所述传动链板沿所述传动轴的径向并列铺设在所述传动链轮上,并与所述传动链轮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链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多块所述传动链板运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链板上的车轮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传送组件设为链轮链板传动,传动稳定且结构简单,且链板的尺寸可根据车库转换平台的尺寸定制,传送面积可更大,以使得适配大部分尺寸的车辆,适用性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箱体,设于所述支架的侧边;第二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为齿轮传动或传动链轮链条传动。
可以理解的是,箱体设置在支架的侧边,第二传动组件设置箱体内,如此能够防止异物落入第二传动组件与驱动件中导致出现传动卡死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对中机构的故障率,并有利于提高驱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确保驱动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安装牢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搬运器,所述搬运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车辆完成对中之后控制所述搬运器拾取所述车辆并搬运至车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器包括四组夹臂组,所述搬运器根据车辆的轴距和得到的车轮的位置数据调节两个所述夹臂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间距适配车辆的车轮,所述搬运器通过两个所述夹臂抱夹车轮,以搬运车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停车检测器,所述停车检测器用于检测车辆停在所述对中机构上是否满足车库的容车规格。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检测车辆是否满足车库预设的容车规格,如此能够避免不符合规格的车辆进入车库中进行存储,还能防止搬运车辆时车辆凸出车库转换平台而导致车辆划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所述停车装置,车主将车辆驶入车库转换平台上且四个车轮分别位于对中机构上后,车轮对对中机构施加压力,压力检测器检测到压力值的变化,从而压力值数据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进而控制提示器发出“停车完成”的提示,车主完成停车操作,此时无需其他的止挡方式对车轮进行限位和止挡,车主完成停车操作下车后进行存车操作,控制器根据存车操作指令控制对中机构启动对中,本申请相比于现有技术,取消了在停车时采用前轮止挡,有效的降低了车库转换区所需高度及宽度,节约的车库转换区的空间,且降低了车辆进入车库转换平台的车身姿态要求,简化了车主停车的步骤,有效减小了用户停车的难度,进而提高停车的舒适度和车库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停车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车辆停放在停车装置上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对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对中机构的正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压力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压力检测器的左视图。
图9为图7中压力检测器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停车装置实现停车存车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停车检测器分布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A-A剖视图。
图13为图11中的B-B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停车装置;10、对中机构;11、第一传动组件;111、传动轴;112、传动链轮;113、传动链板;12、支架;13、驱动件;14、箱体;15、第二传动组件;151、主动链轮;152、从动链轮;20、压力检测器;21、底座;22、支撑板;221、连接孔;23、转动件;231、转轴;232、转动部;24、压力感应件;241、安装端;242、承压端;243、避让间隙;30、车库转换平台;40、停车检测器;41、车高传感器;42、车长传感器;43、车宽传感器;50、显示屏;200、车辆;201、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停车装置100,该停车装置100包括车库转换平台30、对中机构10、压力检测器20、提示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对中机构10、提示器以及压力检测器20电和/或信号连接;车库转换平台30用于作为车辆200暂时停放以便于进行车辆200姿态调整的中间承载台,对中机构10设于车库转换平台30上,用于承接车辆200的车轮并能够带动车辆200移动,以调整车辆200在车库转换平台30上的位置;压力检测器20用于检测车轮施加在对中机构10上的压力值,并产生压力值信号;控制器用于根据压力值信号获取车轮是否位于对中机构10上的信号而输出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提示器接收到控制器发出的“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后对应输出“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的提示,以使车主根据提示进行存车操作或调整车辆的位置;其中,控制器接收压力检测器20测量的压力值数据,且根据压力值数据计算出车轮当前位置和对中位置,以计算车辆200需移动的路径和对中机构10的运行时间,并在存车操作指令发出后控制对中机构10启动并带动对应的车轮移动至对中位置,以调节车辆200的中心线与车库转换平台30的中心线对齐。
本申请提供的停车装置100,车主或停车人员将车辆200驶入车库转换平台30上且四个车轮分别位于对中机构10上后并生成停车信号,根据停车信号发出存车提示,车主或停车人员等接受到存车提示之后完成停车操作,此时无需其他的止挡方式对车轮进行限位和止挡,车主或停车人员等完成停车操作下车后进行存车操作,此时车轮对对中机构10施加压力,压力检测器20检测到压力值的变化并生成压力值信号,根据压力值信号获取车轮的移动路径和对重机构运行的时间,对中机构10根据车轮的移动路径和运行时间带动车轮移动,以使得车辆200完成对中,本申请取消了在停车时采用前轮止挡以及接触式对中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车库转换平台30所需高度及宽度,节约的车库转换平台30的空间,使车库转换平台30上无突起的结构,增加车库转换平台30的安全性以及美观性;如此还降低了车辆200进入车库转换平台30的车身姿态要求,简化了停车存车的步骤,有效减小了停车的难度,进而提高停车的舒适度和车库的智能化。
如图11所示,停车装置100还包括停车检测器40,停车检测器40用于检测车辆200是否符合车库的容车规格,以及用于辅助监测车辆200是否对中到目标位置,若符合容车规格且停车到位,则控制器控制提示器发出“停车完成”的提示,若不符合容车规格和/或未停车到位,车主继续调整车辆200位置,直至符合要求,当然,若不适配车库的容车规格则车辆200无法停在车库转换平台30上且无法进行存车。
如图11至图13所示,停车检测器40包括车长传感器42、车高传感器41和车宽传感器43,车长传感器42、车高传感器41和车宽传感器43分别用于检测车辆200停放后其是否位于预设的长度区间、预设的高度区间、预设的宽度区间内,确保车辆200尺寸不超过车库的容车规格,且防止升降过程中造成车辆200擦碰。另外,车宽传感器43在车辆200对中之后还能够用于检测车辆200是否对中到位。
其中,车长传感器42、车高传感器41和车宽传感器43均为光电传感器。
停车装置100还包括搬运器,搬运器用于搬运车库转换平台30上的车辆200至车库中进行存放。搬运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对中机构10完成车辆200的对中之后,控制器控制搬运器将车库转换平台30上的车辆200搬运至车库中进行存放,待车主需要取车时,再控制搬运器将车库内的车辆200搬运至车库转换平台30上。
具体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搬运器包括四组夹臂组,每组夹臂组用于抱夹车轮,四组夹臂组共同作用,从而将车辆200的四个车轮抱夹并进行车辆200的搬运。控制器根据当前车轮的具体位置,控制搬运器根据车轮的位置调节车辆200轴向上两组夹臂组之间的间距,以使该间距适配车辆200的车轮间距,使得每组夹臂组能够抱夹对应的车轮。
如图1和图3所示,对中机构10至少设置两个,其中两个对中机构10相对设置在车库转换平台30的两端并分别用于承托车辆的前轮和后轮,以便于停车时车辆200的四个车轮能够对应停放对中机构10上。
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中机构10设置四个,四个对中机构10分别设置在车库转换平台30的四角,以适配车辆200的四个车轮。其中四个对中机构10相互独立,互不影响,从而可以分别的调整其中任意一个车轮的位置,而不影响到其他车轮的位置,调节车轮位置更加灵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中机构10设置的个数也不局限于以上所述,例如也可以是3个活6个等。
又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中机构10可以设置两个,每个对中机构10用于承托车辆200同侧的两个车轮,其中,两个对中机构10关于车库转换平台沿长度的轴线或沿宽度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例如其中一个对中机构10用于承托车辆的两个前轮,另一个对中机构10用于承托车辆的后轮,有利于每个对中机构10用于承托一个前轮和一个后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对中机构10包括支架12、第一传动组件11和驱动件13,驱动件13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传动组件11运动,第一传动组件11架设在支架12上,用于承载车轮,驱动件13驱动第一传动组件11运动时能够带动车轮移动,从而带动车辆200移动调整位置。
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第一传动组件11包括传动轴111、多个传动链轮112和多块传动链板113,其中,传动轴111架设在架体上,且能够相对于架体转动,驱动件13与传动轴111连接,用于驱动传动轴111转动;多个传动链轮112沿传动轴111的轴向并列设置在传动轴111上,传动轴111与多个传动链轮112连接,用于驱动传动链轮112转动;传动链板113用于承载车轮,多块传动链板113沿传动轴111的径向并列铺设在传动链轮112上,并与传动链轮112啮合连接并传动,传动链轮112转动时能够带动多块传动链板113运动,以带动传动链板113上的车轮移动。其中,链板的尺寸可根据车库转换平台30的尺寸定制,传送面积可更大,以使得适配大部分尺寸的车辆200,适用性更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11的传动方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链轮和链板的传动方式,还可以是其他的传动方式,例如带传动,传动链板113设置在传送带上由传送带进行传送,又例如采用滚筒进行传送。
如图5和图6所示,对中机构10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15第二传动组件15沿着传动轴111径向延伸设置在支架12的侧边,并分别与驱动件13和第一传动组件11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传动组件15进行传动,能够改变驱动件13设置的位置,以避让其他部件的设置,使得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
如图5所示,对中机构10还包括箱体14,箱体14设置在支架12的侧边,第二传动组件15设置箱体14内,如此能够防止异物落入第二传动组件15与驱动件13中导致出现传动卡死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对中机构10的故障率,并有利于提高驱动件13的使用寿命,以及确保驱动件13和第二传动组件15安装牢固。
在一实施方式中,驱动件13设为驱动电机,第二传动组件15包括主动链轮151、链条以及从动链轮152,主动链轮151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从轮链轮与传动轴111连接,链条与主动链轮151和从动链轮152啮合连接,如此,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111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15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传动方式,例如也可以是齿轮传动或带传动等方式。
如图7和图8所示,压力检测器20包括底座21、支撑板22、转动件23以及压力感应件24,支撑板22用于承托对中机构10,转动件23设于底座21和支撑板22之间,且分别与底座21和支撑板22连接,用于响应外力而使支撑板22能够相对底座21转动且倾斜;压力感应件24,安装于底座21上且与转动件23连接,用于测量支撑板22受到的压力值。可以理解的是,车辆200驶到车库转换平台30上且车轮位于对应的对中机构10上时,车轮施加压力导致对中机构10发生变形,通过转动件23响应外力而使得支撑板22能够转动并倾斜任意的角度,进而适配发生形变的对中机构10,使得支撑板22能够与对中机构10贴合,如此压力感应件24的测量更加精确,进而提高压力检测器20对车轮在对中机构10上的接触点的压力的监测精度。
如图7所示,转动件23包括转轴231以及转动部232,转轴231的一端固定于底座21上,另一端往支撑板22方向延伸,转动部232转动地安装于转轴231上,且能够相对转轴231倾斜;支撑板22安装于转动部232上,并在转动部232的带动下能够相对转轴231转动且倾斜,以适配受压变形的对中机构10。
具体的,如图2所示,支撑板22与对中机构10的支架12底部贴合并连接,当对中机构10承受车轮的压力时,支架12局部出现变形,支撑板22通过转动件23相对于底座21转动并倾斜,进而适配变形的支架12,使得压力测量精度更加精确。当然,支撑板22也可以与对中机构10上的其他结构进行连接。
支撑板22与对中机构10可拆卸连接,底座21与车库转换平台3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安装以及后期拆卸维修压力监测器。
具体的,如图9所示,支撑板22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221,紧固件插入和连接孔221并将支撑板22和对中机构10连接,其中,紧固件为螺栓、螺钉等结构,同理,底座21与车库转换平台30同样为螺栓或螺钉等可拆卸连接。
如图7所示,压力感应件24具有相对设置的安装端241和承压端242,安装端241与底座21连接,承压端242与转动件23连接,且承压端242与底座21之间设有避让间隙243,以使得承压端242悬空设置,如此降低了对底座21安装面平整度的要求,避免底座21安装面不平整而影响承压端242的压力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压力感应件24设为压力传感器或压力检测仪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压力感应件24设为称重式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检测器20设置多个,每个对中机构10配备多个压力检测器20,多个压力检测器20分布在对中机构10的底部,用于测量.对中机构10上多个点的压力值,以精准的确定车轮的位置。
具体的,每个对中机构10配备四个压力检测器20,四个压力检测器20分布在支架12的四角。
在一实施方式中,提示器设为显示屏50,显示屏50设置车库转换平台30上方且与车辆200的车头相对,以使得车主能够看到显示屏50上显示有“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等字样提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提示器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提示方式也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文字提示,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提示器设为音频设备,音频设备可在停车符合要求后发出“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等提示性语音。
如图10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停车方法,该停车方法基于上述的停车装置100实现,用于简化停车存车的难度以及提高停车的舒适度。该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车辆200驶入车库转换平台30上,并基于压力检测器20的检测及压力值信号使车轮201调整到位于对应的对中机构10上,并生成停车信号;其中,停车信号包括停车到位信号和停车未到位信号;
S2、根据停车信号发出存车提示;
S3、根据存车提示对车辆进行存车操作;具体的,提示器向车主或停车人员等发出的存车提示为“停车完成”的提示,车主或停车人员等收到提示后即可下车并进行存车操作;
S4、检测所述对中机构所受车辆的压力值并生成压力值信号;
S5、根据压力值信号获取每个车轮当前的位置,并获取车库转换平台30的轴向中心线的位置;
S6、根据每个车轮当前的位置和车库转换平台30轴向中心线的位置,得到每个车轮移动的目标位置、每个车轮移动的路径和对应的对中机构10运行的时间
S7、对中机构10根据车轮移动的路径调整车轮的位置,以使车轮的轴向中心线与车库转换平台30的轴向中心线对齐;
S8、搬运器将车辆搬运至车库内存储。
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检测车辆200是否符合车库的容车规格;S22:检测车辆200是否停车到位,若未符合容车规格和/或未停车到位,则生成停车未到位信号并重新调整车辆200位置;S23:若符合容车规格且停车到位,则生成停车到位信号。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1中,检测车辆是否符合车库的容车规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是否位于预设长度的区间内;检测车辆是否位于预设宽度的区间内;检测车辆是否位于预设高度的区间内。可以理解为车库转换平台30上预设的长度区间、宽度区间和高度区间构成一个虚拟的用于判断的立体空间,只需确保车辆200不超出该立体空间,则车辆200符合车库的容车规格,如此能够用于判断车辆200的尺寸是否适配车库的容车尺寸,以及防止搬运车辆200时车辆200凸出车库转换平台30而导致车辆200划伤。
步骤S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1:检测车辆的是否位于所述预设长度的区间内;S212:检测车辆是否位于所述预设宽度的区间内;S213:检测车辆是否位于所述预设高度的区间内。
在一实施例中,采用停车检测器40检测车辆200是否符合容车规格,停车检测器40包括车长传感器42、车高传感器41和车宽传感器43,车长传感器42用于检测车辆200是否位于预设长度的区间内,车高传感器41用于检测车辆200是否位于预设高度的区间内,车宽传感器43用于检测车辆200是否位于预设宽度的区间内,以确保车辆200尺寸不超过车库的容车规格。另外,车宽传感器43在车辆200对中之后还能够用于检测车辆200是否对中到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车长传感器42、车高传感器41和车宽传感器43均设置为光电装置,例如光电传感器等。光电装置采用对射光电检测方式和/或反射光电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当车身遮光电装置发射的光线而导致光线装置接收不到光线信号时,表明车辆200不符合容车规格,当光电装置接收到光线信号时,则说明车辆200符合容车规格。
步骤S22中,检测车辆是否停车到位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对中机构的受到的压力值是否产生变化,并对应生成压力值信号;基于压力值信号对比变化后的压力值是否位于预设的阈值区间内;若否,则重新调整车辆位置;若是,则表明已停车到位,且生成停车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22时,检测每个对中机构10受到的压力值是否位于预设的阈值区间内,若均位于预设的阈值区间,表明已停车到位,若至少其中一个对中机构10受到的压力值未处于预设的阈值区间内,则重新调整车辆位置。例如,当设置对中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时分别对应车辆前轮和后轮,且该两个对中机构10分置于车库转换平台30中轴线的两侧,则对应测量两个对中机构的压力变化,若设置四个对中机构时,则对应检测四个对中机构的压力变化。
采用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压力检测器检测对中机构受到的压力,并生成压力值信号,控制器基于压力值信号判断是否停车到位,并生成停车信号;采用以上任意实施例中的提示器接收停车信号,提示器与控制器电和/或信号连接,提示器接收停车信号后对应发出“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的提示。即所述的存车提示为提示器发出的“停车完成”的语音或文字提示等,提示样式不限。
在一实施例中,压力检测器20检测对中机构10受到车轮施加的压力,并将压力值信号输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压力值信号获取每个车轮当前的位置,并根据每个车轮当前的位置和车库转换平台30轴向中心线的位置获取每个车轮移动的目标位置、每个车轮移动的路径和对应的对中机构10运行的时间。
在步骤S5中,优选的,检测对中机构10上多个点的压力值,根据多个点的压力值能够获取得到当前车轮的位置,提高车轮位置计算的精确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测量对中机构10上任意数量点的压力值,此处不做限制,例如测量一个点或四个点。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检测对中机构10上四个点的压力值,四个点分别在对中机构10的四个角,如此确保车轮位置计算更加精确。
停车方法还包括步骤S9:车辆200对中后,检测当前对中机构10受到的压力值,确定车轮对中后的位置,并与车轮的目标位置进行比对,判断车辆200是否对中,若位置一致,则车辆200完成对中,若不一致,则对中机构10再次调整车轮201的位置以使车辆200对中。
步骤S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81:调节多组夹臂组之间沿轴向的间距,以适配车轮的位置;S82:夹臂组抱夹对应的车轮以搬运车辆至车库内存储。
步骤S8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811:根据车轮当前的位置获取车轮的轴距;S812:根据车轮的轴距调整多组夹臂组之间的间距,以适配车轮的位置。具体为沿车辆轴向,调节每两组夹臂组之间的间距以适配车轮轴距,使得夹臂组与对应的车轮位置相对应。
步骤S8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821:判断车轮与夹臂组的位置是否对应;S822:若不对应,则调整所述搬运器自身的位置以及夹臂组的位置;S823:若对应,则所述搬运器伸出夹臂组并抱夹对应的车轮,将车辆搬运至车库内进行存储。
其中,采用光电检测方式检测车轮与夹臂组的位置是否对齐。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装置包括:
车库转换平台;
多个对中机构,多个所述对中机构布设于所述车库转换平台上,用于承托车辆的车轮并能够带动车辆移动;
压力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和所述对中机构之间,用于检测车轮施加在所述对中机构上的压力值,并产生压力值信号;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对中机构电和/或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值信号获取车轮是否位于对中机构上的信号而输出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
提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和/或信号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停车到位信号或停车未到位信号后输出相应的停车完成或停车未完成的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器包括:
底座,设于所述车库转换平台上;
支撑板,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用于承托所述对中机构;
万向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支撑板;
传感组件,设于所述底座内,且位于所述万向连接件和所述底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至少设置两个,其中两个所述对中机构相对设置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的两端分别用于承托车辆的前轮和后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至少设置四个,其中四个所述对中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车库转换平台的四角,以适配车辆的四个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包括:
支架;
第一传动组件,架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用于承载车轮并移动车轮;
驱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可转动的架设在所述支架上,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多个传动链轮,多个所述传动链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并列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传动轴与多个所述传动链轮连接;
多块传动链板,多块所述传动链板沿所述传动轴的径向并列铺设在所述传动链轮上,并与所述传动链轮啮合传动,所述传动链轮转动时能够带动多块所述传动链板运动,以带动所述传动链板上的车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机构还包括:
箱体,设于所述支架的侧边;
第二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设为齿轮传动或传动链轮链条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搬运器,所述搬运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在车辆完成对中之后控制所述搬运器拾取所述车辆并搬运至车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器包括四组夹臂组,所述搬运器根据车辆的轴距和得到的车轮的位置数据调节两个所述夹臂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间距适配车辆的车轮,所述搬运器通过两个所述夹臂抱夹车轮,以搬运车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装置还包括停车检测器,所述停车检测器用于检测车辆停在所述对中机构上是否满足车库的容车规格。
CN202223499475.9U 2022-12-27 2022-12-27 停车装置 Active CN219528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9475.9U CN219528573U (zh) 2022-12-27 2022-12-27 停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9475.9U CN219528573U (zh) 2022-12-27 2022-12-27 停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8573U true CN219528573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9475.9U Active CN219528573U (zh) 2022-12-27 2022-12-27 停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8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5341B1 (ko) 기계식 자동 주차장에서 차량의 수평 운반을 위한 캐리지
US9802758B2 (en) Stacker cran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AU2002236168A1 (en) Carriage for the horizontal transfer of motor vehicles in automatic mechanical car parks
US5012745A (en) Vehicle turn-table
CN11225491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底模拟测试方法
CN107938725B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升降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CN219528573U (zh) 停车装置
CN219491874U (zh) 智能停车用压力检测器以及停车装置
CN210918410U (zh) 停车转运机构及其升降平台
CN115977447A (zh) 智能停车方法
CN206874024U (zh) 一种立体车库车辆找正系统
CN115180357A (zh) 一种汽车搬运机器人
CN107035198A (zh) 一种立体车库车辆找正系统
CN113447284A (zh) 轮胎检测装置和轮胎检测系统
CN220885838U (zh) 具有升降功能的搬运装置
CN111572591B (zh) 列车车轮自动探伤机器人系统及其自动停车方法
KR102582919B1 (ko) 전기 버스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JPS61275098A (ja) 航空機旅客搭乗橋のオ−トレベラ−
CN216283912U (zh) 一种用于轮对磨合的声音检测机构
JP2769674B2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用走行台車
CN220252187U (zh) 一种天窗总成的膨胀螺丝扣安装到位检测工装
CN209953280U (zh) 一种轮胎用智能分拣装置
CN213927725U (zh) 车辆对中装置及载车台
KR102570929B1 (ko) 상하이동식 슬립바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브레이크 테스터 장치
CN215811671U (zh) 轮胎检测装置和轮胎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