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01321U -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01321U
CN219501321U CN202222956036.XU CN202222956036U CN219501321U CN 219501321 U CN219501321 U CN 219501321U CN 202222956036 U CN202222956036 U CN 202222956036U CN 219501321 U CN219501321 U CN 219501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palate
unit
retention unit
maxi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60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琳
王鑫
王艺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560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01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01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01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颌固位单元,上颌固位单元包括用于与患者上颌牙弓形态匹配并固定的弓形部;弓形部表面凸起形成有覆盖牙冠整体的咬合面;其中,上颌固位单元还包括唇颊面以及腭面;其中,腭面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且腭面凹面向下以容纳舌体;用于吸附舌体的一个或多个粘附单元,粘附单元设置于腭侧,并与固位单元一体固定;粘附单元包括沿腭侧形成微阵列结构的吸盘,并朝向舌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颌固位单元和微阵列结构的吸盘,解决了现有的止鼾器容易脱落、佩戴舒适对患者影响大、依从性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背景技术
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我国约有30%以上的成年人打鼾,5%的鼾症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出现易疲劳、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引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紊乱,是夜间猝死和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鼾症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改变生活方式、减重、治疗鼻部疾病、持续正压通气、使用口腔矫治器、软腭和咽部手术等,但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被普遍接受并且具有持久的效果。
人清醒时并不打鼾,研究表明睡眠时舌肌张力降低,舌体因重力后坠导致气道堵塞是睡眠时打鼾的重要原因。口腔矫治器可有效减轻鼾症,减少阻塞性呼吸暂停事件的发生。美国睡眠医学会已将口腔矫治器列入一线治疗方案,推荐应用于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和对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无效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舌固定器是口腔矫治器的一种,可将舌体组织向前上移动并固定以有效地扩张咽部气道,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接受度高的特点。
申请号为CN21151225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利用外部负压抽吸机通过连接管连接于口腔内佩戴的舌套,并形成负压腔室。负压式舌套止鼾器利用负压装置通过在舌体套的负压腔室中产生负压对舌部保持较大吸力,防止舌部后坠,并且通过鼾声传感器的反馈实现负压装置吸力的自我调节,从而保证舌套在睡眠时不会脱落。该装置结构复杂,通过管路与外界连通,不能满足睡眠时体位变化,体积大,体验度不高。
专利申请号为CN21711871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止舌根后坠的阻鼾磁性装置,包括舌保持部,所述舌保持部由凸起部以及安装在凸起部上下两侧的嘴唇贴合部组成,所述凸起部内开设有舌体保持容纳槽,所述凸起部背面开设有供舌体穿过以进入舌体保持容纳槽的开口,所述凸起部背面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磁铁块,两个所述磁铁块之间吸附设置有同一个前拉机构;通过设置凸起部配合嘴唇贴合部组成舌保持部,并事先在舌体前端部位穿孔,利用固定螺杆和固定螺筒穿过孔洞后拧在一起,配合磁铁块和铁块之间的吸引力,利用凸起部容纳舌体,进而能够对舌体进行往前拉伸,可减轻打鼾,防止舌后气道堵塞,且便于进行拆卸使用。该装置结构复杂,并且需要在舌组织穿孔,存在一定创伤性,患者接受度差。
申请号为CN11299893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舌根提拉式可调节止鼾器,通过设计弧形与上腭贴合的顶腭版,顶腭版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杆连节的牙套、调节机构、连接部、铲部等。通过提拉舌根,使后坠的舌体前移,疏通堵塞的气道。该方法理论上通过提拉板直接提拉舌体从根源上消除舌体下坠,具有明显的疗效。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由于铲部靠近舌根,会引起使用者的呕吐反应,另外无法确定适宜的调节距离。
综上,目前设计的各类舌固定器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设计简单者使用时容易脱落,止鼾效果较差;2.结构设计复杂者佩戴不方便,用户体验差,持续外力可能会导致舌组织损伤。3.干扰使用者的正常睡眠习惯,导致依从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通过设置上颌固位单元和微阵列结构的吸盘,解决了现有的止鼾器容易脱落、结构复杂佩戴舒适度差、影响患者睡眠习惯,导致依从性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包括上颌固位单元,所述上颌固位单元包括用于与患者上颌牙弓形态匹配并固定的弓形部;所述弓形部表面凸起形成有覆盖牙冠整体的咬合面;其中,所述上颌固位单元还包括唇颊面以及腭面;所述腭面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且所述腭面凹面向下以容纳舌体;用于吸附舌体的粘附单元,所述粘附单元设置于腭侧,并与固位单元一体固定,根据使用者需求设计功能区大小和部位;所述粘附单元包括沿腭侧形成微阵列结构的吸盘,并朝向舌体,具有在潮湿环境下的物理吸附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弓形部为与患者上颌牙弓部位配合的U形槽结构;所述弓形部由唇颊面向前庭沟延伸,通过牙齿外形高点、倒凹或设计小连接体,以取得良好固位为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咬合面向内延申至腭侧,且所述腭侧左右连为一体,覆盖部分或全部上腭组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颌固位单元由热塑性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或硅胶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附单元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可与上颌固位单元采用同种材料或不同材料。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附单元通过化学粘结或机械固位方式与上颌固位单元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盘为章鱼吸盘、蘑菇状或针状等仿生微阵列表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粘附单元与上颌固位单元组装后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凹面朝向舌并与舌体形状相对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与患者下颌牙弓固定的下颌固位单元;所述下颌固位单元上形成有用于吸附舌体的吸附单元;所述下颌固位单元、吸附单元分别与上颌固位单元、粘附单元对应;所述下颌固位单元与上颌固位单元相互分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颌固位单元,仅需使用口腔上腭部位,相比现有设计中需要通过粘附单元施加于舌根、下颌部位,该装置对口腔正常组织和功能影响小,使用者佩戴异物感轻,舒适度高,依从性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沿腭侧形成微阵列结构的吸盘,并朝向舌体,具有在潮湿环境下的物理吸附能力;佩戴后,患者清醒时可将舌轻微向上腭前部、中切牙后方伸展,利用粘附单元的物理吸附力将舌空间位置固定,避免舌体因舌肌张力下降和重力向咽腔移动。
3、本实用新型通过粘附单元基于仿生湿性粘附原理,通过与舌表面接触部位的仿生设计,诸如章鱼吸盘、蘑菇状、针状等仿生微阵列表面结构,将舌体组织吸附于上腭前上方向,稳定舌空间位置,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达到缓解和治疗鼾症的目的,而且不容易脱落。
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负压吸舌器相比,阻鼾器体积更小,无需连接外源负压吸引装置,不干使用者扰睡眠姿态;而且患者睡眠期间吞咽口水时,舌自然伸向功能表面,通过物理吸附力将舌定位贴附于上腭位,舌体很舒适,不影响舌及下颌功能运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盘为章鱼吸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盘为蘑菇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吸盘为针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球体和柱体相间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颌固位单元,2-粘附单元,101-弓形部,102-咬合面,103-唇颊面,104-腭面,201-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包括上颌固位单元1,用于覆盖上颌局部或整体牙弓;上颌固位单元1包括用于与患者上颌牙弓形态匹配并固定的弓形部101;弓形部101表面凸起形成有覆盖牙冠整体的咬合面102,便于与牙齿嵌套固定也方便牙齿正常咬合;其中,上颌固位单元1还包括唇颊面103以及腭面104;腭面104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且腭面104凹面向下以容纳舌体;本申请仅需使用口腔上腭部位,相比现有设计中需要通过粘附单元施加于舌根、下颌部位,该装置对口腔正常组织和功能影响小,使用者佩戴异物感轻,舒适度高,依从性好;用于吸附舌体的一个或多个粘附单元2,粘附单元2设置于腭侧,并与固位单元一体固定,根据使用者需求设计功能区大小和部位;粘附单元2与上颌固位单元1组装后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且粘附单元2凹面朝向舌并与舌体形状相对应;粘附单元2包括沿腭侧形成微阵列结构的吸盘201,并朝向舌体,具有在潮湿环境下的物理吸附能力;佩戴后,患者清醒时可将舌轻微向上腭前部、中切牙后方伸展,利用粘附单元2的物理吸附力将舌空间位置固定,避免舌体因舌肌张力下降和重力向咽腔移动;粘附单元2基于仿生湿性粘附原理,通过与舌表面接触部位的仿生设计,舌接触表面包括且不限于舌背、舌腹粘膜表面,仿生设计诸如章鱼吸盘、蘑菇状、针状等仿生微阵列表面结构,使其具有在口腔潮湿环境下的吸附性能,将舌体组织吸附于上腭前上方向,稳定舌空间位置,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达到缓解和治疗鼾症的目的;与现有负压吸舌器相比,设计原理更为先进,阻鼾器体积更小,无需连接外源负压吸引装置,不干使用者扰睡眠姿态。
请参阅图1所示,弓形部101为与患者上颌牙弓部位配合的U形槽结构;弓形部101由唇颊面103向前庭沟延伸,通过牙齿外形高点、倒凹或设计小连接体,以取得良好固位为宜。咬合面102向内延申至腭侧,且腭侧左右连为一体,覆盖部分或全部上腭组织,且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
请参阅图1所示,上颌固位单元1由热塑性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或硅胶制成,并按照患者口腔情况经模型制备和修整、阻鼾器设计、塑料热压成型、抛光等程序制成。粘附单元2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酸乙烯酯材料,并与上颌固位单元1采用同种材料或不同材料。粘附单元2通过化学粘结或机械固位方式与上颌固位单元1固定,或者粘附单元2与上颌固位单元1一体制作;粘附单元2采用聚氨酯、硅胶等柔性材料通过涂层法、模板法、激光加工、光刻或3D打印等方法制备。
请参阅图1所示,吸盘201为章鱼吸盘、蘑菇状、针状或球体和柱体相间设置等仿生微阵列表面结构,并且朝向舌体,具有在潮湿环境下的物理吸附能力;佩戴本装置后,患者清醒时可将舌轻微向上腭前部、中切牙后方伸展,利用粘附单元2的物理吸附力将舌空间位置固定,避免舌体因舌肌张力下降和重力向咽腔移动;患者睡眠期间吞咽口水时,舌自然伸向功能表面,通过物理吸附力将舌定位贴附于上腭位,舌体很舒适,不影响舌及下颌功能运动。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与患者下颌牙弓固定的下颌固位单元;下颌固位单元上形成有用于吸附舌体的吸附单元;下颌固位单元、吸附单元分别与上颌固位单元1、粘附单元2对应;下颌固位单元与上颌固位单元1相互分离,摈弃现有口腔矫治阻鼾器的上下颌固定连接结构,佩戴舒适,不影响佩戴者睡眠期间的下颌生理性活动,减少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
步骤1:制备牙列模型。
首先对于临床患者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和准备工作,包括:经过完善治疗的牙齿、松动度在I度内的牙周情况以及无明显不适症状的颞颌关节情况。采用普通硅藻盐印模材取上下颌印模,特别要把前庭沟和颊沟都取清楚,再用普通的硬石膏灌注得到上下颌石膏模型,然后修整石膏模型,在龈缘的位置涂上间隙漆,以防止膜片压迫牙龈;也可使用口腔扫描仪获得牙列及周围软硬组织信息。
步骤2:制作上颌固位单元。
用不锈钢砂固定上述的石膏模型,使牙龈以下位置暴露5~10毫米,然后用刷子将砂子扫平,采用热压膜仪进行压膜,得到上颌软膜固位单元。修整上颌软膜牙套边缘,使牙龈下位置暴露3mm。也可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处制作固位单臂卡等辅助固位连接体。
步骤3:制作粘附单元2。
在上颌软膜牙套的腭侧面,距离牙龈边缘2mm用金刚砂轮均匀打磨1-1.5mm,形成凹向下的表面,以容纳粘附材料。取制备好的粘附材料,按照打磨好的外形裁剪,放置入倒凹中,使二者外形基本贴合。利用光固化流体树脂粘结上颌固位单元和粘附单元2。打磨抛光,消毒。
步骤四:临床试戴。
指导患者使用,每天临睡前进行舌前伸上抬训练数十次,以形成舌贴上腭的习惯姿势位和增强舌张力。患者每个睡眠周期会有千百次无意识的吞咽动作,引导舌被反复定位于上腭位,从而有效防止舌后坠。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覆盖上颌局部或整体牙弓的上颌固位单元(1),所述上颌固位单元(1)包括用于与患者上颌牙弓形态匹配并固定的弓形部(101);所述弓形部(101)表面凸起形成有覆盖牙冠整体的咬合面(102);
其中,所述上颌固位单元(1)还包括唇颊面(103)以及腭面(104);所述腭面(104)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且所述腭面(104)凹面向下以容纳舌体;
用于吸附舌体的若干粘附单元(2),所述粘附单元(2)设置于腭侧,并与固位单元一体固定;所述粘附单元(2)包括沿腭侧形成微阵列结构的吸盘(201),并朝向舌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部(101)为与患者上颌牙弓部位配合的U形槽结构;所述弓形部(101)由唇颊面(103)向前庭沟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面(102)向内延申至腭侧,且所述腭侧左右连为一体并覆盖部分或全部上腭组织,且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单元(2)通过化学粘结或机械固位方式与上颌固位单元(1)固定,或粘附单元(2)与上颌固位单元(1)一体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201)为章鱼吸盘、蘑菇状或针状仿生微阵列表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单元(2)与上颌固位单元(1)组装后与腭部组织形态相适应,且所述粘附单元(2)凹面朝向舌并与舌体形状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患者下颌牙弓固定的下颌固位单元;所述下颌固位单元上形成有用于吸附舌体的吸附单元;所述下颌固位单元与上颌固位单元(1)相互分离。
CN202222956036.X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Active CN219501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6036.XU CN2195013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6036.XU CN2195013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01321U true CN219501321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6036.XU Active CN219501321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01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3119B2 (en) Incremental and/or successive adjustable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ment of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US11504213B2 (en) Anterior guidance package, kit, and constructing method thereof
CA2912311C (en) Incremental adjustable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ment of snoring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JP4567678B2 (ja) 取外しが可能な口腔矯正鼾止窒息防止器
EP1675524B1 (en) Dental appliance for orthodontic correction
US20130112210A1 (en) Oral Sleep Apnea Device
MX2007008395A (es) Metodo y dispositivo para levantamiento mandibular.
IL123104A (en) Install orally
CN102805666B (zh) 压膜式前方牵引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6548669U (zh) 一种压膜式阻鼾器
CN215458810U (zh) 齿列矫正牙套
CN219501321U (zh) 一种具有仿生微阵列表面的舌吸附式止鼾器
CN216876650U (zh) 可摘戴覆盖式隐形平面导板及隐形正畸装置
US1166016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increase blood circulation and to encourage tooth eruption and muscle efficiency of a dental patient
CN209847422U (zh) 一种口腔医学矫正植体装置
CN203169389U (zh) 阻鼾器
KR101273449B1 (ko) 코숨장치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3116881A (ja) かみ合わせ改善用マウスピース
CN215130978U (zh) 一种舌位引导器
CN219048904U (zh) 一种前伸再定位咬合板
CN217338901U (zh) 一种治疗乳前牙牙性反合的上颌压膜式矫治器
JP2014507238A (ja) 口腔装置
RU2491041C1 (ru) Внутриротовой 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луганского
CN101797192A (zh)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JP2022168579A (ja) 睡眠時無呼吸症候群の症状改善用マウスピ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