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7192A -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7192A
CN101797192A CN200910247562A CN200910247562A CN101797192A CN 101797192 A CN101797192 A CN 101797192A CN 200910247562 A CN200910247562 A CN 200910247562A CN 200910247562 A CN200910247562 A CN 200910247562A CN 101797192 A CN101797192 A CN 101797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patient
guide plane
palate plate
bite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7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才
韩雯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j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j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j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10247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971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97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7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口腔疾病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由腭板和下切牙引导平面组成,腭板为半圆形板,形状与上颌结构匹配,其弧形边缘延伸至上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远中,腭板的两侧设有凹槽,该凹槽伸入上颌前磨牙的颚侧倒凹,下切牙引导平面为前端扁后端厚的长条型,位于腭板的中部。使用方法为:取患者上下颌牙列模型;按常规方法将患者咬合关系转移至半可调或者全可调牙合架上;根据患者上颌模型,使用低熔点软蜡制作咬合板的初步模型;通过包埋,注塑及加热方法,将软蜡制作咬合板的初步模型制作成树脂成品;将制作好的咬合板在病人口内试戴,并调整下切牙引导平面的厚度,使病人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本发明在取得良好固位的同时,不会引起上切牙唇倾。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疾病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NTI-tss)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磨牙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达到7%-32%,有学者甚至认为人群中80%-90%的人都有过磨牙现象。磨牙症临床表现为无意识状态下紧咬牙或牙磨动,导致牙体过度磨耗、牙周组织创伤,部分伴随头痛、关节痛等TMD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磨牙症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能完全停止磨牙发生的特异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夜磨牙主要是以减轻磨牙给口颌面系统带来的破坏、减轻肌肉关节的症状为目的,治疗的途径主要有肌肉松弛训练、睡眠中的唤醒刺激、药物治疗和使用咬合垫等。其中咬合垫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方法。较常用的单颌全牙列平板稳定咬合垫或加压成形软弹性咬合垫的作用在患者夜间戴用的时候减少亚体组织的磨损,但不能停止夜磨牙。
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NTI-tss)是一种由FDA推荐但国内尚未广泛使用的针对压力性头痛和磨牙症的治疗方法,此方法运用机体的生理性保护机制实现机体自我调节,在患者磨牙的同时产生伤害性刺激,激发开牙合反射,达到抑制磨牙的作用。但有研究认为此方法可能导致下前牙压入和上前牙的唇倾。本文作者的已授权的实用新型:伤害性三叉神经抑制(nociceptivetrigeminalinhibition)咬合板在此理论基础上引入腭粘膜压迫反射机制,对NTI-tss进行改良并用于磨牙症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由腭板1和下切牙引导平面2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腭板1为半圆形板,腭板1的形状与上颌结构匹配,其弧形边缘延伸至上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远中,腭板1的两侧设有凹槽,该凹槽伸入上颌前磨牙的颚侧倒凹,下切牙引导平面2为前端扁后端厚的长条型,位于腭板1的中部。
本发明提出的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取患者上下颌牙列模型;
②按常规方法将患者咬合关系转移至半可调或者全可调牙合架上;
③根据患者上颌模型,使用低熔点软蜡制作咬合板的初步模型;
(1)制作腭板1,使用蜡片平铺在上颚模型部位,前端覆盖上前牙舌面,后端根据患者前磨牙颚侧倒凹深度,止于上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远中,并进入上颌前磨牙的颚侧倒凹;
(2)制作下切牙引导平面2,在腭板1的中部铺上蜡条,并调整蜡条的厚度,使上下牙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2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
④按常规方法,通过包埋,注塑及加热方法,将软蜡制作咬合板的初步模型制作成树脂成品;
⑤将制作好的咬合板在病人口内试戴,并调整下切牙引导平面2的厚度,使病人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2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
医嘱:病人应在夜间睡眠时戴用,注意改良NTI-tss咬合板1的清洁。
本发明又进一步完善伤害性三叉神经抑制(nociceptivetrigeminal inhibition)咬合板的相关功能,利用三叉神经伤害性抑制反射和腭粘膜压迫反射,通过抑制α和γ运动神经元,从而更加确定地抑制闭口肌群活动。同时,改变腭板的设计,不但可以得到良好的固位还可以上前牙唇倾设计。
本发明通过鄂板1的作用引入腭粘膜压迫反射机制;通过下切牙引导平面2的作用为引入开牙合反射反射机制。两者同时作用,防止咬合压力下导致的上切牙唇倾。鄂板1两侧进入上颌前磨牙颚侧倒凹的部分可以起到有效的固位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取得良好固位的同时,不会引起上切牙唇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颌牙列模型。
图3为本发明戴在上颌牙列模型上的意图。
图中标号:1为鄂板,2为下切牙引导平面,3为上颌牙列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将下列各部件按图1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腭板1为半圆形板状,厚约2mm,半圆形的高约20-30mm,半圆形的底边长约30-40mm。下切牙引导平面2为前端扁后端厚的长条状突起,最后厚约10mm。
上述所得咬合板的使用方法如下:
1.取患者上下颌牙列模型(如图2)。
2.将患者咬合关系转移至半可调或者全可调牙合架上。
3.根据患者上颌模型,使用低熔点软蜡制作改良NTI-tss咬合板的初步模型。
具体制作步骤为:
(1)制作腭板1。使用蜡片平铺在模型上颚部位,前端覆盖上前牙舌面,后端根据患者前磨牙颚侧倒凹深度,止于上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远中,并进入上颌前磨牙的颚侧倒凹。
(2)制作下切牙引导平面2。在腭板1的中部铺上蜡条,并调整蜡条的厚度,使上下牙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2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如图3)。
4.通过包埋,注塑,加热等方法,将软蜡制作改良NTI-tss咬合板的初步模型制作成树脂成品。
5.将制作好的本发明在病人口内试戴,并调整下切牙引导平面2的厚度,使病人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2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
6.医嘱:病人应在夜间睡眠时戴用,注意改良NTI-tss咬合板1的清洁。

Claims (2)

1.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由腭板(1)和下切牙引导平面(2)组成,其特征在于腭板(1)为半圆形板,腭板(1)的形状与上颌结构匹配,其弧形边缘延伸至上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远中,腭板(1)的两侧设有凹槽,该凹槽伸入上颌前磨牙的颚侧倒凹,下切牙引导平面(2)为前端扁后端厚的长条型,位于腭板(1)的中部。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①取患者上下颌牙列模型;
②按常规方法将患者咬合关系转移至半可调或者全可调牙合架上;
③根据患者上颌模型,使用低熔点软蜡制作咬合板的初步模型;
(1)制作腭板,使用蜡片平铺在上颚模型部位,前端覆盖上前牙舌面,后端根据患者前磨牙颚侧倒凹深度,止于上颌第一或第二前磨牙的远中,并进入上颌前磨牙的颚侧倒凹;
(2)制作下切牙引导平面,在腭板的中部铺上蜡条,并调整蜡条的厚度,使上下牙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
④按常规方法,通过包埋,注塑及加热方法,将软蜡制作咬合板的初步模型制作成树脂成品;
⑤将制作好的咬合板在病人口内试戴,并调整下切牙引导平面的厚度,使病人在各个方向咬合时,下颌牙中只有下切牙与下切牙引导平面接触,其余牙都没有咬合接触。
CN200910247562A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17971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7562A CN101797192A (zh)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7562A CN101797192A (zh)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7192A true CN101797192A (zh) 2010-08-11

Family

ID=42593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7562A Pending CN101797192A (zh) 2009-12-30 2009-12-30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9719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8973A (zh) * 2017-12-22 2020-09-22 艾赛拉股份公司 用于磨牙症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17796936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四川大学 一种全数字化技术引导下的系列再定位咬合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8973A (zh) * 2017-12-22 2020-09-22 艾赛拉股份公司 用于磨牙症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17796936A (zh) * 2024-03-01 2024-04-02 四川大学 一种全数字化技术引导下的系列再定位咬合板的制作方法
CN117796936B (zh) * 2024-03-01 2024-04-30 四川大学 一种全数字化技术引导下的系列再定位咬合板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2220U (zh) 一种剌激下颌前导、抑制上颌生长的矫形装置
CN1100638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US20130112210A1 (en) Oral Sleep Apnea Device
CN105411693B (zh) 一种ⅱ型个性化功能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210612259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CN105266907A (zh) 融合平导的铸造式上颌扩弓器
CN105411692B (zh) 一种ⅲ型个性化功能矫治器
CN210095946U (zh) 多功能隐形矫治器
CN210541883U (zh) 一种垫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CN203195805U (zh) 防磨牙牙套
CN214805565U (zh) 舌侧咬合垫矫治器
CN202637151U (zh) 一种蛙式正畸支抗装置
CN210204955U (zh) 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CN101797192A (zh) 一种改良三叉神经伤害抑制-压力缓解系统咬合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06214223U (zh) 上颌颊翼咬合板
US1166016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to increase blood circulation and to encourage tooth eruption and muscle efficiency of a dental patient
CN201139647Y (zh) 前牙反合矫治器
CN207590768U (zh) 用于矫治乳牙反合的功能矫治器
RU175428U1 (ru) Каппа на верхнюю челюсть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окклюзионных взаимоотношений зубных рядов
CN201279191Y (zh) 口腔跨颌唇挡
CN108478296A (zh) 铸造式后牙压低矫治器
CN213641439U (zh) 一种用于磨牙症治疗的自馈式软弹性合垫
CN210095950U (zh) 隐形固定磁力功能矫治器
CN209032682U (zh) 一种前牙隐形矫治咬合板
CN209984332U (zh) 一种三力合一活动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