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98263U - 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98263U CN219498263U CN202320686583.2U CN202320686583U CN219498263U CN 219498263 U CN219498263 U CN 219498263U CN 202320686583 U CN202320686583 U CN 202320686583U CN 219498263 U CN219498263 U CN 2194982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shell
- conductive
- motor
- conductive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连接器包括:外壳和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固定于外壳,且第一导电件具有伸入外壳内的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适于与第二导电件焊接。由此,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导电件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的连接和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通电后不易发热和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在长期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背景技术
电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极限温度可达105℃以上,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剧烈的振动,因而要求用于电机的连接器不仅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还要具有强大的抗振冲击性和良好的连接稳定性。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连接器通常将第一导电件(端子)和第二导电件(线缆)进行压接,由于压接工艺本身的限制,压接后的端子与线缆并非面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的一些点接触,实际接触面积与理论接触面积差距较大,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大,温升高,在高温工作环境中极易发生线束烧蚀,此外,端子与线缆压接截面往往出现空洞、芯线外漏、绝缘层破损等质量缺陷,故而无法保证稳定的拉脱力,容易在电机的剧烈振动条件下发生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导电件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的连接和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通电后不易发热和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在长期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机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包括:
外壳;
第一导电件,第一导电件固定于外壳,且第一导电件具有伸入外壳内的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适于与第二导电件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导电件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的连接和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通电后不易发热和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在长期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焊接面,第一焊接面适于与第二导电件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焊接面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连接端适于与第二导电件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屏蔽连接环,屏蔽连接环位于外壳内且适于套设于第二导电件,屏蔽连接环具有连接部,连接部与外壳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压接环,压接环套设于屏蔽连接环外侧且位于外壳内,且压接环适于将第二导电件的屏蔽层压接于屏蔽连接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限位盖,限位盖适于被第二导电件穿过,屏蔽连接环位于限位盖靠近外壳的一侧,且限位盖与外壳固定连接以将屏蔽连接环限位于外壳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外壳内具有限位部,限位部适于与屏蔽连接环抵接限位,以限制屏蔽连接环朝向远离限位盖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固定,且第一密封件位于限位盖和屏蔽连接环之间,第一密封件适于套设于第二导电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绝缘件,绝缘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外壳内且与外壳固定,绝缘件套设于第一导电件以使第一导电件和外壳间隔开,且第一导电件伸出绝缘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设于外壳,且第二密封件适于电机抵接以密封连接器和电机间间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机组件,包括:
电机和第二导电件;
连接器,连接器安装于电机,连接器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导电件焊接,第一导电件还与电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二导电件为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通过设有上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导电件通过第一连接端与第二导电件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的连接和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通电后不易发热和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在长期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爆炸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绝缘件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屏蔽连接环、压接环、限位盖和第一密封件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与第二导电件的装配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绝缘件的装配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与第二导电件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装配图。
附图标记:
连接器100;
外壳1;第一安装面11;第一安装槽111;第一定位件112;
第一导电件2;第一连接端21;第一定位孔22;
第二导电件3;
屏蔽连接环4;连接部41;安装部42;
压接环5;
限位盖6;
第一密封件7;
绝缘件8;安装块腔81;第二定位孔811;
第二密封件9;
电机组件200;
电机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100及电机组件2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100包括:外壳1和第一导电件2,第一导电件2固定于外壳1,且第一导电件2具有伸入外壳1内的第一连接端21,第一连接端21适于与第二导电件3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极限温度可达105℃以上,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剧烈的振动,因而要求用于电机的连接器100不仅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还要具有强大的抗振冲击性和良好的连接稳定性。
目前传统的连接器100通常将第一导电件2(端子)和第二导电件3(线缆)进行压接,由于压接工艺本身的限制,压接后的端子与线缆并非面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的一些点接触,实际接触面积与理论接触面积差距较大,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大,温升高,在高温工作环境中极易发生线束烧蚀,此外,端子与线缆压接截面往往出现空洞、芯线外漏、绝缘层破损等质量缺陷,故而无法保证稳定的拉脱力,容易在电机的剧烈振动条件下发生脱落。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的连接器100,具体地,连接器100包括外壳1和第一导电件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连接器100包括三组第一导电件2(端子),第一导电件2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纯铜材质以保证第一导电件2的导电性能,第一导电件2整体呈Z字型,且弯折处设计成阶梯结构,第一导电件2设有第一连接端21,第一导电件2通过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导电件3(线缆)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了第一导电件2和第二导电件3的连接和导通,其中,焊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焊接等,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2和第二导电件3能够获得较好的焊接界面,使得第一导电件2和第二导电件3在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接触面积更大,因此在通电后焊接部位的电阻较小,不易发热,也不易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100在高温情况下导电能力不佳的问题,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2和第二导电件3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在外力长期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从而可以应用于具有强烈振动的工作环境,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100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件2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电机连接的腰型孔以及用于定位的第一定位孔22,通过螺栓穿过腰型孔与电机导电排螺纹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件2与电机之间的连接与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100,第一导电件2具有第一连接端21,第一导电件2通过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导电件3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一导电件2与第二导电件3的连接和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通电后不易发热和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2与第二导电件3在长期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100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21具有第一焊接面,第一焊接面适于与第二导电件3焊接。具体地,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导电件3可以采用搭接焊接的方式进行焊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端21具有第一焊接面,在焊接过程中,第二导电件3与第一焊接面相对放置,且第二导电件3搭放在第一焊接面上,采用合适的焊接方式将第二导电件3焊接在第一焊接面上,如此设置,焊接过程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焊接面为平面。具体地,在焊接过程中,将第二导电件3放置在第一焊接面上,可以采用但不限于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第二导电件3焊接在第一焊接面上,由于第一焊接面为平面,便于第二导电件3的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焊接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21适于与第二导电件3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具体地,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实现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导电件3的焊接,需要说明的是,超声波焊接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要焊接的物体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超声波焊接过程中金属不熔融,不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由此,通过超声波焊接可以得到较好固相焊接界面,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焊接区域的电阻以及提高焊接区域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还包括:屏蔽连接环4,屏蔽连接环位4于外壳1内且适于套设于第二导电件3,屏蔽连接环4具有连接部41,连接部41与外壳1抵接。
具体地,每个第二导电件3均设有相应的屏蔽连接环4,屏蔽连接环4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铍青铜材质,进一步地,外壳1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导电件3和屏蔽连接环4的第一安装孔,每组第二导电件3和屏蔽连接环4对应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其中,在第二导电件3和屏蔽连接环4配合安装过程中,将第二导电件3穿设于屏蔽连接环4的第二安装孔以使屏蔽连接环4套设于第二导电件3绝缘层的外侧,同时,将第二导电件3的屏蔽层外翻,使得屏蔽层套设在屏蔽连接环4外侧,然后将第二导电件3和屏蔽连接环4一起装配至外壳1的第一安装孔内,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如图4和图6所示,屏蔽连接环4具有安装部42,在第二导电件3和屏蔽连接环4配合安装过程中,将第二导电件3的屏蔽层外翻套设在屏蔽连接环4的安装部42的外侧,以使得屏蔽连接环4与第二导电件3的屏蔽层导通,进一步地,屏蔽连接环4还具有连接部41,可选的,连接部41的周围设有冲裁而成的弹舌结构,在屏蔽连接环4于外壳1的配合装配过程中,弹舌结构与外壳1第一安装孔的内侧壁接触以实现连接部41与外壳1抵接,从而实现了屏蔽连接环4与外壳1的导通,进而使得外壳1具有屏蔽功能,使得连接器100具有了防止电磁干扰辐射进入或防止电磁泄漏的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还包括:压接环5,压接环5套设于屏蔽连接环4外侧且位于外壳1内,且压接环5适于将第二导电件3的屏蔽层压接于屏蔽连接环4。
具体地,连接器100还包括压接环5,压接环5具有第三安装孔,在将第二导电件3的屏蔽层外翻套设在屏蔽连接环4的安装部42的外侧后,将压接环5套设在屏蔽连接环4的安装部42以使得压接环5能够将第二导电件3的屏蔽层压接在屏蔽连接环4上,从而实现了压接环5与屏蔽连接环4的固定连接,随后将第二导电件3、屏蔽连接环4以及压接环5一起安装至外壳1的第一安装孔内,由此,通过压接环5与屏蔽连接环4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得屏蔽层固定安装在压接环5和屏蔽连接环4之间,避免屏蔽层套设在屏蔽连接环4后出现脱落,保证屏蔽连接环4与屏蔽层导通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外壳1的屏蔽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6所示,还包括:限位盖6,限位盖6适于被第二导电件3穿过,屏蔽连接环4位于限位盖6靠近外壳1的一侧,且限位盖6与外壳1固定连接以将屏蔽连接环4限位于外壳1内。
具体地,连接器100还包括限位盖6,限位盖6与外壳1配合装配,限位盖6具有卡扣和卡槽中的一个,外壳1具有卡扣和卡槽中的另一个,卡扣能够安装于卡槽内,作为一个具体示例,如图4所示,限位盖6设有卡槽,外壳1设有与卡槽配合装配的卡扣,限位盖6还具有第四安装孔,第二导电件3与第四安装孔配合装配以使第二导电件3穿设于限位盖6,随后依次在第二导电件3上安装屏蔽连接环4与压接环5,其中,屏蔽连接环4安装于限位盖6靠近外壳1的一侧,在将第二导电件3、屏蔽连接环4以及压接环5装配完成后,将其一起安装至第一安装孔内,同时,将限位盖6与外壳1通过卡扣、卡槽卡接固定,以将屏蔽连接环4和压接环5限位于外壳1内,从而可以防止屏蔽连接环4和压接环5从第一安装孔内脱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内具有限位部,限位部适于与屏蔽连接环4抵接限位,以限制屏蔽连接环4朝向远离限位盖6方向移动。具体地,外壳1的第一安装孔内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包括但不限于限位凸起,限位部与屏蔽连接环4相互抵接限位,在屏蔽连接环4安装过程中,屏蔽连接环4会与限位部抵接接触,由此,通过限位部可以检测屏蔽连接环4是否安装到位,并能够限制屏蔽连接环4朝向远离限位盖6方向移动,在限位部和限位盖6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得屏蔽连接环4和压接环5固定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还包括:第一密封件7,第一密封件7位于外壳1内且与外壳1固定,且第一密封件7位于限位盖6和屏蔽连接环4之间,第一密封件7适于套设于第二导电件3。
具体地,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7,可选的,第一密封件7可以采用但不限于硅橡胶材质,第一密封件7具有第五安装孔,在装配过程中,如图3所示,将限位盖6、第一密封件7、屏蔽连接环4和压接环5依次按顺序套设于第二导电件3,从而使得第一密封件7位于限位盖6和屏蔽连接环4之间,在装配完成后,将第二导电件3、屏蔽连接环4、压接环5以及第一密封件7一起安装至第一安装孔内,并将限位盖6与外壳1配合装配,以将屏蔽连接环4、压接环5和第一密封件7限位于外壳1内,可以防止屏蔽连接环4、压接环5和第一密封件7从第一安装孔内脱出。此外,在将第一密封件7安装于第一安装孔时,第一密封件7的周向外边表与第一安装孔相互接触以密封第二导电件3和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间隙,从而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7的周向外边表设有密封凸起,第一密封件7的密封凸起以第一安装孔的内侧壁抵接密封,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密封件7的密封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图6所示,还包括:绝缘件8,绝缘件8的至少部分位于外壳1内且与外壳1固定,绝缘件8套设于第一导电件2以使第一导电件2和外壳1间隔开,且第一导电件1伸出绝缘件8。
具体地,连接器100还包括绝缘件8,可选的,绝缘件8可以采用但不限于塑胶材质,外壳1远离限位盖6的一侧具有安装通道,绝缘件8与外壳1配合安装以使绝缘件8固定安装于外壳1且至少部分位于安装通道内,绝缘件8设有多个独立的安装块腔81,安装块腔81的数量与第一导电件2的数量一致,其中,安装块腔81套设在相应的第一导电件2外侧,如此设置,实现了不同第一导电件2之间的高压电气绝缘隔离。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安装块腔81内部设有阶梯结构,并使得安装块腔81内的阶梯结构与第一导电件2弯折处的阶梯结构相吻合,如此设置,在第一导电件2安装过程中,第一导电件2弯折处会卡在安装块腔81阶梯结构上,从而不仅可以实现第一导电件2的定位,还可以检测第一导电件2是否安装到位。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5所示,安装块腔81还设有第二定位孔811,第二定位孔811可以与第一导电件2的第一定位孔22配合,并通过销钉等限位件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导电件2从绝缘件8上脱落,同时第一导电件2伸出绝缘件8以与电机201进行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件2与电机201的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绝缘件8固定安装至外壳1后,绝缘件8将第一导电件2与外壳1的间隔开,从而能够实现第一导电件2与外壳1之间的高压电气绝缘隔离,提高了连接器100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还包括:第二密封件9,第二密封件9设于外壳1,且第二密封件9适于电机201抵接以密封连接器100和电机201间间隙。
具体地,外壳1具有第一安装面11,连接器100通过第一安装面11与电机201201进行配合装配,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9,适于电机201抵接以密封连接器100和电机201间间隙,可选的,第二密封件9可以采用但不限于橡胶材质,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面11设有与第二密封件9配合安装的第一安装槽111,第二密封件9的内径略小于第一安装槽111的内径,且第一安装槽111内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可以包括多个,举例来说,可以在第一安装槽111内设有6个限位凸起,如此设置,第二密封件9在安装至第一安装槽111后会紧紧箍在第一安装槽111内,从而避免第二密封件9从第一安装槽111内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面11还设有第一定位件112,第一定位件112呈短圆柱状,并用于连接器100与电机201的安装定位,同时,第一定位件112还可以起到防错作用,避免连接器100装反,保证了连接器100能够快速准确地与电机201安装,且第一安装面11还开设有四个圆孔,四个圆孔分别与电机201的螺纹孔一一对应,通过螺栓穿过圆孔与电机201螺纹孔配合装配,实现了连接器100与电机201的固定连接,连接方便可靠。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机组件200,包括:电机201、第二导电件3和连接器100,连接器100安装于电机201,连接器100为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用于电机201的连接器100,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导电件3焊接,第一导电件2还与电机201连接,其中,第一导电件2的设有用于与电机201连接的腰型孔,通过螺栓穿过腰型孔与电机201导电排螺纹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件2与电机201之间的连接与导通。其中,第二导电件3可以是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200,通过设有上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100,第一导电件2具有第一连接端21,第一导电件2通过第一连接端21与第二导电件3焊接在一起,以实现第一导电件2与第二导电件3的连接和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压接工艺,焊接部位接触更加充分,通电后不易发热和产生热聚集,减小了高温工作环境中线束烧蚀的风险,同时,焊接后的第一导电件2与第二导电件3在长期外力作用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拉脱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压接连接器100在电机剧烈振动下容易脱落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于所述外壳,且所述第一导电件具有伸入所述外壳内的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适于与第二导电件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焊接面,所述第一焊接面适于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适于与所述第二导电件通过超声波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连接环,所述屏蔽连接环位于所述外壳内且适于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件,所述屏蔽连接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接环,所述压接环套设于所述屏蔽连接环外侧且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压接环适于将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屏蔽层压接于所述屏蔽连接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盖,所述限位盖适于被所述第二导电件穿过,所述屏蔽连接环位于所述限位盖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以将所述屏蔽连接环限位于所述外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适于与所述屏蔽连接环抵接限位,以限制所述屏蔽连接环朝向远离所述限位盖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限位盖和所述屏蔽连接环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适于套设于所述第二导电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绝缘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以使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外壳间隔开,且所述第一导电件伸出所述绝缘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第二密封件适于所述电机抵接以密封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电机间间隙。
12.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和第二导电件;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电机,所述连接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机的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焊接,所述第一导电件还与所述电机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件为线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6583.2U CN219498263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686583.2U CN219498263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98263U true CN219498263U (zh) | 2023-08-08 |
Family
ID=87515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686583.2U Active CN219498263U (zh) | 2023-03-29 | 2023-03-29 | 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98263U (zh) |
-
2023
- 2023-03-29 CN CN202320686583.2U patent/CN2194982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69869B (zh) | 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 |
KR101851897B1 (ko) | 무선 주파수 동축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 |
EP3758156B1 (en) | Angled electrical header connectors and production method | |
CN102842784A (zh) | 电力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们的系统 | |
CN219498263U (zh) | 用于电机的连接器及电机组件 | |
KR20220161449A (ko) | 전기에너지 전송 알루미늄부품 및 그 가공 공정 | |
CN208299089U (zh) | 连接端子组件及连接器 | |
CN111029839B (zh) | 高压大电流屏蔽接线器 | |
CN112928532A (zh) | 一种防水连接端子及电动汽车充电枪 | |
CN117175306B (zh) | 一种用于车辆换电站的电源转换系统的转接头 | |
CN215377767U (zh) | 高压线缆连接结构 | |
CN221687776U (zh) | 一种线缆组件、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车辆 | |
CN211208812U (zh) | 高压连接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1478059B (zh) | 焊接端子及连接器插座 | |
CN219575984U (zh) | 连接器和车辆 | |
CN215896825U (zh) | 一种插片式金属单芯高压连接器 | |
CN221057701U (zh) | 一种铜铝导体连接器 | |
US20240313487A1 (en) | Multi-piece coaxial plug connector with variably configurable interface geometry | |
CN215869970U (zh) | 一种防水连接端子及电动汽车充电枪 | |
CN221687826U (zh) | 防触手端子组件、连接器组件及车辆 | |
CN219498205U (zh) | 电连接器及车辆 | |
CN219937475U (zh) | 一种90°出线的金属过孔连接器 | |
CN221805921U (zh) | 一种具有屏蔽结构的连接器 | |
CN221041593U (zh) | 电力传输件、连接器模块、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219843176U (zh) | 一种连接器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