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85574U -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85574U
CN219485574U CN202320417033.0U CN202320417033U CN219485574U CN 219485574 U CN219485574 U CN 219485574U CN 202320417033 U CN202320417033 U CN 202320417033U CN 219485574 U CN219485574 U CN 219485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handle
base
assembly fixtur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170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青龙
王良林
朱云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170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85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85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85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用于调整轴承与轴承座的装配,包括:手柄;底座,与手柄连接,底座的两侧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的卡槽底部以及安装于轴承座上的轴承的轴承外圈。上述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可实现轴承和轴承座之间间隙的精准测量,进而准确地加装调整垫片,保证轴承游隙的技术要求,提高轴承装配时的轴承游隙调整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双联驱动桥一般由驱动中桥和驱动后桥组成,动力从中桥经贯通轴、桥间传动轴传递到后桥,实现双桥同时驱动,贯通轴是整个动力传递的重要零部件,贯通轴在旋转过程中,通过贯通轴轴承与轴承座来固定。贯通轴轴承游隙的大小决定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和轴承的寿命,在进行装配时,需将轴承游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现有的贯通轴轴承在装配过程中,轴承的内圈压入贯通轴上,轴承的外圈压入轴承座内,轴承外圈和轴承座之间通过垫片调整间隙。在添加垫片前,先通过深度尺测量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卡槽之间的距离,进而选择合适型号的垫片放置在轴承和卡槽之间,以完成对轴承游隙的控制。但此种工作方式下,由于轴承外圈与轴承座之间空间有限,不便于深度尺操作,且在进行测量时,由于深度尺偏移很容易造成距离测量有误差,对应垫片的型号可能选择错误,导致轴承游隙的调整精度较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轴承装配时的轴承游隙调整精度,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可实现轴承和轴承座之间间隙的精准测量,进而准确地加装调整垫片,保证轴承游隙的技术要求,提高轴承装配时的轴承游隙调整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用于调整轴承与轴承座的装配,包括:
手柄;
底座,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底座的两侧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的卡槽底部以及安装于所述轴承座上的所述轴承的轴承外圈。
优选的,所述手柄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手柄连接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弧形部和平面部,所述弧形部和所述平面部中的一者可抵接于所述轴承座的卡槽底部,另一者可抵接于所述轴承外圈。
优选的,至少两个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后与所述手柄连接。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手柄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可相对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套设有可拆卸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用于调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装配,该装配工装包括手柄以及与手柄连接的底座,底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的卡槽底部以及安装于轴承座上的轴承的轴承外圈,该底座的两端距离即为轴承座的卡槽底部和轴承外圈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测量的误差;在获得距离值后再选择相匹配的调整垫片,将调整垫片装在轴承座和轴承之间,以实现对轴承游隙的准确控制。此种工装在使用时,可采用不同尺寸的底座以实现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和轴承座之间的间隙的测量,进而准确地加装调整垫片,以保证轴承游隙的技术要求,提高轴承装配时的轴承游隙调整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的侧视图。
图1-图3中,附图标记包括:
装配工装1、轴承2、调整垫片3、贯通轴4、轴承座5;
手柄11、底座12、螺纹孔13、轴承内圈21、轴承外圈22;
弧形部121、平面部1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该工装在使用时可通过底座12两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以及轴承外圈22,以实现对轴承2和轴承座5之间间隙的快速准确测量,进而准确地加装调整垫片3,以保证轴承游隙的技术要求,提高轴承2装配于轴承座5时的轴承游隙调整精度。
请参考图1,贯通轴4通过轴承2和轴承座5的限制保证顺畅旋转作业,其中贯通轴4与轴承2的轴承内圈21之间为过盈装配,通过凸缘、凸缘螺母固定轴承内圈21,在轴承座5上设置有卡槽,通过装配工装1放入卡槽内进行比对,以选择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3装入卡槽内,以保证轴承游隙,提高贯通轴总成的装配效率。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选择的第一个装配工装1与卡槽的尺寸不匹配,可立即更换不同型号的装配工装1,直至装配工装1能恰好放入卡槽内,操作快捷且装配工装1的型号是已知的,可迅速准确地选择调整垫片3。
该装配工装1为钢性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以避免测量时由于部件扭曲变形而导致的偏差。
进一步地,装配工装1包括手柄11以及与手柄11连接的底座12,请参考图2,图2为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手柄11与底座12可一体成型,两者之间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满足测量需求即可。
请参考图1和图2,底座12的两侧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轴承2的轴承外圈22,以进行两者之间间隙的快速准确测量,以快速准确选择合适厚度的调整垫片3以调整轴承游隙至合理游隙范围(小于或等于0.1mm),保证轴承2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底座12的截面形状可为方形、梯形或半圆形或组合形状。
可选的,不限制手柄11与底座12之间的高度差,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包括手柄11以及与手柄11连接的底座12,底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以及轴承外圈22,该底座12的两端距离即为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和轴承外圈22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测量的误差;在获得距离值后再选择相匹配的调整垫片3,将调整垫片3装在轴承座5和轴承2之间,以实现对轴承游隙的准确控制。此种工装在使用时,可采用不同尺寸的底座12以实现对不同型号的轴承和轴承座之间的间隙的测量,进而快速准确地加装调整垫片3,以保证轴承游隙的技术要求,提高轴承装配时的轴承游隙调整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手柄11与底座12之间可拆卸连接。
手柄11与底座12可拆卸连接,该装配工装1在使用时,手柄11可反复利用,在进行反复测量作业时,更换不同型号的底座12即可,同时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拆装检修或校准,降低该装配工装1的使用成本和生产成本。
可选的,手柄11与底座12之间可为螺纹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可为螺栓、螺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底座12内设有用于与手柄11连接的螺纹孔13。
请参考图2和图3,手柄11与底座12之间为螺纹连接,螺纹孔13设于底座12的底部,螺纹孔13的大小与手柄11配合,手柄11旋进螺纹孔13内实现与底座12的牢固连接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底座12包括弧形部121和平面部122,弧形部121和平面部122中的一者可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另一者可抵接于轴承外圈22。
请参考图2和图3,底座12的平面部122的底部为平面,可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或轴承外圈22,底座12的弧形部121的外圈为大半个圆弧。
该装配工作1的作业状态可为平面部122的底部和弧形部121的顶部分别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轴承外圈22,或平面部122的底部和弧形部121的顶部分别抵接于轴承外圈22、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可灵活地进行使用,以进行卡槽底部、轴承外圈22之间距离的快速测定,进一步选取合适的调整垫片3,以保证轴承游隙。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至少两个底座12可拆卸连接后与手柄11连接。
至少两个底座12叠放并连接后与手柄11连接,以形成装配工装1,具体的,一个底座12对应一个高度值,多个底座12对应多个高度值,以满足对装配工作不同尺寸的使用需求,方便快速地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尺寸进行比对,以选取合适的调整垫片3。
在进行高度值变化时,取下一个或安装一个底座12,即可实现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与轴承外圈22之间距离的多次测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手柄11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
在手柄11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可防止该装配工装1在拿取时滑落砸到试验人员,耽误测量进程,影响轴承游隙装配的效率。
防滑纹路不局限形状、尺寸范围,可达到防滑效果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手柄11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相邻两个连接部可相对移动。
手柄11设置多个连接部,可适用于不同作业距离,提高该装配工装1的适用性。
以手柄11具有两个可移动的连接部为例,当手柄11长度不满足要求时,手柄11的可移动的连接部伸出以增加手柄11的整体长度;当手柄11的整体长度过长时,可移动的连接部缩回于手柄11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底座12上套设有可拆卸的保护套。
保护套的设置,可避免底座12沾染油污或落灰,提高其使用寿命,避免测量误差,提高轴承游隙调整精度。
可选的,该保护套可为柔性体或塑料件,满足需求即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用于调整轴承(2)与轴承座(5)的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11);
底座(12),与所述手柄(11)连接,所述底座(12)的两侧可分别抵接于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以及安装于所述轴承座(5)上的所述轴承(2)的轴承外圈(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与所述底座(12)之间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手柄(11)连接的螺纹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包括弧形部(121)和平面部(122),所述弧形部(121)和所述平面部(122)中的一者可抵接于所述轴承座(5)的卡槽底部,另一者可抵接于所述轴承外圈(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底座(12)可拆卸连接后与所述手柄(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的外侧设有防滑纹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1)具有至少两个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连接部可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游隙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套设有可拆卸的保护套。
CN202320417033.0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Active CN219485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7033.0U CN219485574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17033.0U CN219485574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85574U true CN219485574U (zh) 2023-08-08

Family

ID=87480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17033.0U Active CN219485574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85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49550B (zh) 一种适用于多组扭矩传感器标定的装置及标定方法
CN201072325Y (zh) 孔槽专用量具
CN219485574U (zh) 一种轴承游隙装配工装
CN108907901B (zh) 一种曲柄轴偏心圆的精密磨削方法及专用偏心工装夹具
CN108927770B (zh) 火箭安溢活门对中装配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0986854A (zh) 一种主锥总成的轴承间隙测量方法
CN115046669A (zh) 丝杆轴承座双端联检装配方法
CN111790777B (zh) 一种圆环形变形件圆度矫正装置
CN109702588B (zh) 一种夹具
CN112504051A (zh) 一种轮辐式机匣类零件的划线检查装置及方法
CN215479112U (zh) 一种用于梯级组件的组装工装
CN107775398B (zh) 一种在卧式加工中心上加工行星架主体的夹具
CN214702022U (zh) 一种轴类零件同心测点位置校准具
CN110102987B (zh) 一种卡盘加工工艺
CN209754589U (zh) 用于蝶阀轴孔加工的工艺装备
CN219005785U (zh) 一种盘齿双啮仪定心工装
CN100569422C (zh) 提高加工工件精度的精密镗头的安装方法
CN109238208B (zh) 一种轴承负游隙检测用辅助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0922425U (zh) 检测工装快速调整机构
CN220304495U (zh) 一种合车托盘定位销快速标定工装
CN220488097U (zh) 一种风力发电转盘用高精密配对轴承
CN108621054B (zh) 立式加工中心螺母座的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CN204313725U (zh) 核电站泵用联轴器找正集成可调表架
CN110285744B (zh) 换挡齿轮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219433938U (zh) 一种千分尺多用途测量的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