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76526U -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76526U
CN219476526U CN202320535727.4U CN202320535727U CN219476526U CN 219476526 U CN219476526 U CN 219476526U CN 202320535727 U CN202320535727 U CN 202320535727U CN 219476526 U CN219476526 U CN 219476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locking
button
switch
switch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57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刚波
刘丽芳
罗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shu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shu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shu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57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76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76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76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包括固定板、控制开关和与固定板铰接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上铰接有自锁钮,固定板上具有与自锁钮相抵接配合的抵止部位,以及供自锁钮进入的脱锁部位,自锁钮能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或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当自锁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解锁时,开关按钮能转动并触压控制开关,开关按钮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一,所述自锁钮上设有钩扣部位,当自锁钮进入脱锁部位并且开关按钮触压控制开关时,自锁钮能转动使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以限制开关按钮旋转复位,通过一个结构控制开关结构启动自锁和安全自锁,使开关使用更方便,更加实用。

Description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背景技术
电钻、电切割机、电锯、电锤、电镐等常用的电动工具,这类电动工具一般都通过设置的扳机驱动,在不使用时,人误触到扳机会造成电动工具启动,发生意外启动的安全问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误操作,现有通过自锁开关来控制电动工具的启动和关闭,在不使用时自锁开关能通过自锁防止扳机的按下,实现防误触。
例如专利CN212287251U公开的一种电动角磨机的自锁开关结构,包括铰接在电动角磨机机壳上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与电动角磨机机壳内的开关位置相对应,开关按钮中部设置有自锁孔,自锁孔中铰接有开关锁钮和用于控制开关锁钮复位的扭簧,开关锁钮顶在电动角磨机机壳上限制开关按钮的按下,起到自锁,通过给开关锁钮的按压端施加压力使其转动与开关按钮平行、再按动开关按钮使角磨机启动。
现有的自锁开关存在的问题,在使用时,用户需要一直按着开关按钮,来保证控制开关的持续开启,使用起来较为繁琐,手部容易出现疲劳,并且手部抖动或者机器运行时抖动(例如电锤/电镐)可能会造成手松开按着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弹出以使自锁钮复位重新自锁,要重新解锁才能启动机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开关使用时需要一直按着开关按钮,来保证控制开关持续启动,使用起来较为繁琐,手部容易出现疲劳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包括固定板、控制开关和与固定板铰接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上铰接有自锁钮,固定板上具有与自锁钮相抵接配合的抵止部位,以及供自锁钮进入的脱锁部位,自锁钮能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或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当自锁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解锁时,开关按钮能转动并触压控制开关,开关按钮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钮上设有钩扣部位,当自锁钮进入脱锁部位并且开关按钮触压控制开关时,自锁钮能转动使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以限制开关按钮旋转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锁止的状态时,所述开关按钮与固定板之间具有供开关按钮向固定板转动的间隙,以使开关按钮能绕铰接点向固定板转动至最终位置,所述开关按钮处于最终位置时所述钩扣部位脱离与固定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自锁钮与开关按钮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二,所述弹性复位件二具有驱动自锁钮从脱锁部位向抵止部位转动的弹性力;
当开关按钮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脱离连接时,所述弹性复位件一驱动开关按钮旋转复位,同时弹性复位件二驱动自锁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开关按钮内设有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自锁钮设于容纳腔内,所述自锁钮包括分别位于铰接点两侧的按钮部和自锁抵接部,自锁抵接部自开口伸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设有与开口相对的缺口,所述按钮部自缺口伸出容纳腔,所述自锁抵接部能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进行自锁,或自锁抵接部能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解锁,所述钩扣部位设于自锁抵接部的端部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自锁钮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开关按钮上设有与限位凸部抵接配合的限位配合部,弹性复位件二驱动自锁钮相对开关按钮旋转至限位凸部与限位配合部抵接时,所述自锁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脱锁部位为固定板上开设的供自锁抵接部进入的脱锁开口,所述自锁抵接部一端具有与抵止部位抵接的锁止端面,自锁抵接部的一侧具有与锁止端面邻接的第一侧边,当开关按钮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脱离连接时弹性复位件二驱动自锁钮转动,使第一侧边与脱锁开口边壁触接,第一侧边为直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当自锁抵接部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时,按压开关按钮使锁止端面与抵止部位触接,该状态所述锁止端面与抵止部位平行,或锁止端面与抵止部位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夹角的开口方向与自锁抵接部从抵止部位向脱锁部位转动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当开关按钮由弹性复位件一驱动转动复位至初始未触压控制开关的状态时,所述自锁钮与固定板之间具有供自锁钮从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钩扣部位为一体设于自锁钮上的第一弯钩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弯钩部钩扣连接的第二弯钩部,第一弯钩部插入第二弯钩部内时弹性复位件一驱动开关按钮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转动,以使第一弯钩部紧紧钩在第二弯钩部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开关与开关按钮分别设于固定板的两侧,所述开关按钮上具有触发控制开关的触杆,固定板上设有供触杆穿过的穿孔,当开关按钮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脱离连接的过程中,控制开关具有供开关按钮继续按压的行程,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与固定板铰接,自锁钮铰接在开关按钮的另一端,开关按钮的中间部位用于按压,所述自锁钮从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旋转方向与开关按钮转动触压控制开关的旋转方向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开关按钮上铰接有自锁钮,固定板上具有与自锁钮相抵接配合的抵止部位,以及供自锁钮进入的脱锁部位,自锁钮能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在按下开关按钮时,自锁钮抵接在抵止部位上限制开关按钮的按下,实现防误触启动控制开关的作用,自锁钮上设有钩扣部位,当自锁钮进入脱锁部位并且开关按钮触压控制开关时,自锁钮能转动使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以限制开关按钮旋转复位,使用户不需要一直按着开关按钮,也能实现控制开关持续启动,手部不容易出现疲劳,通过一个结构控制开关结构启动自锁和安全自锁,使开关使用更方便,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为自锁抵接部与抵止部位相对安全自锁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按下开关按钮使自锁抵接部与抵止部位抵接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5为自锁抵接部进入脱锁部位解锁状态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自锁时的剖切示意图;
图7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控制开关;2、固定板;3、开关按钮;4、自锁钮;5、弹性复位件一;6、脱锁开口;7、第二弯钩部;8、穿孔;9、销轴;10、触杆;11、弹性复位件二;12、第一弯钩部;13、自锁抵接部;14、锁止端面;15、第一侧边;16、限位凸部;17、按钮部;18、定位槽;19、定位柱;20、缺口;21、限位配合部;22、容纳腔;23、开口;24、抵止部位;25、定位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图1-图7所示,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包括固定板2、控制开关1和与固定板2铰接的开关按钮3。优选的,开关按钮3通过销轴9铰接在固定板2上。该开关结构可应用于电动工具上,尤其是电锤/电镐上,也可用于其他电器上。
当开关结构应用于电动工具上时。
固定板2可为电动工具机壳上的一部分;或者固定板2也可为独立于电动工具机壳的部件。
控制开关1能固定在电动工具机壳上,也能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上。
图3所示,开关按钮3与固定板2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一5,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开关按钮3向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转动,以使开关按钮3按下后能旋转复位,通过按压开关按钮3使开关按钮3触压在控制开关1上,以启动控制开关1。
优选的,控制开关1与开关按钮3分别设于固定板2的两侧,开关按钮3上固定有触发控制开关1的触杆10,固定板2上设有供触杆10穿过的穿孔8,当按压开关按钮3时,开关按钮3向固定板2一侧转动,以使触杆10触压控制开关1,启动控制开关1。
开关按钮3上铰接有自锁钮4,固定板2上具有与自锁钮4相抵接配合的抵止部位24,以及供自锁钮4进入的脱锁部位,自锁钮4能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3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或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优选的,自锁钮4通过销轴9铰接在开关按钮3上。
图3所示,当自锁钮4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3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时,按压开关按钮3,自锁钮4能抵接在抵止部位24上限制开关按钮3向下按下,从而实现安全自锁,防止电动工具在不使用时误触开关按钮3开机造成的危险,使安全性更高。
图5所示,当自锁钮4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3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时,按压开关按钮3,自锁钮4能进入脱锁部位以使开关按钮3能向固定板2一侧转动,开关按钮3被按下使触杆10触压在控制开关1上,启动电动工具。
优选的,开关按钮3内设有一侧具有开口23的容纳腔22,自锁钮4设于容纳腔22内,自锁钮4包括分别位于铰接点两侧的按钮部17和自锁抵接部13,自锁抵接部13自开口23伸出容纳腔22,容纳腔22上设有与开口23相对的缺口20,按钮部17自缺口20伸出容纳腔22,按钮部17用于人手部拨动自锁钮4相对开关按钮3转动,自锁抵接部13与固定板2联动实现自锁和解锁,自锁抵接部13能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进行自锁,或者自锁抵接部13能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进行解锁。自锁抵接部13为长杆状结构。
图6所示,自锁钮4上设有钩扣部位,当自锁钮4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解锁时,按下开关按钮3使自锁抵接部13进入脱锁部位,开关按钮3上的触杆10触压控制开关1,启动电动工具,在该状态下,转动自锁钮4使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2上,以限制开关按钮3旋转复位。实现电动工具在工作时锁定开关一直在导通状态,使用户不需要一直按着开关按钮3,也能实现控制开关1持续启动,手部不容易出现疲劳,更便于操作。
通过一个自锁钮4控制开关结构启动自锁和安全自锁,使开关使用更方便,更加实用。
优选的,钩扣部位为一体设于自锁钮4上的第一弯钩部12,固定板2上设有与第一弯钩部12钩扣连接的第二弯钩部7,当自锁抵接部13进入脱锁部位并且开关按钮3触压控制开关1时,通过转动自锁钮4使第一弯钩部12转动并插入第二弯钩部7内,此时由于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开关按钮3向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转动,以使第一弯钩部12紧紧钩在第二弯钩部7上,实现开关持续启动。钩扣部位与固定板2之间的连接也可为槽与弯钩部配合的连接结构。
弹性复位件一5可以为扭簧;或者例如本专利,弹性复位件一5为复位弹簧,固定板2上设有定位复位弹簧一端的定位凸部25,开关按钮3上设有定位复位弹簧另一端的定位槽18,复位弹簧的一端套于定位凸部25上,另一端插入定位槽18内,复位弹簧支撑在开关按钮3和固定板2之间提供复位开关按钮3的弹性力。
优选的,钩扣部位设于自锁抵接部13的端部处。
另外,优选的,脱锁部位为固定板2上开设的供自锁抵接部13进入的脱锁开口6,当自锁抵接部13转动至与脱锁开口6相对的位置时,按压开关按钮3,开关按钮3能带动自锁钮4向固定板2一侧摆动,在此过程中自锁抵接部13进入脱锁开口6以使开关按钮3能被按下,开关按钮3按下后通过触杆10触压控制开关1。
上述自锁抵接部13一端具有与抵止部位24抵接的锁止端面14,自锁抵接部13的一侧具有与锁止端面14邻接的第一侧边15。
图7所示,当自锁抵接部13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时,按压开关按钮3使上述锁止端面14与抵止部位24触接,该触接状态锁止端面14与抵止部位24平行,或锁止端面14与抵止部位24具有夹角,夹角为锐角,夹角的开口方向与自锁抵接部13从抵止部位24向脱锁部位转动的旋转方向相同,使锁止端面14触接在抵止部位24上时能更好的支撑在开关按钮3和固定板2之间安全自锁,不会因为受压而致使自锁钮4发生转动。抵止部位24为固定板2上与脱锁开口6邻接的一平面。设夹角为α,当自锁抵接部13从抵止部位24向脱锁部位转动的旋转方向为向下转动时,锁止端面14与抵止部位24形成的夹角开口向下,能更好的限制自锁抵接部13受压后发生自转的情况。
图6所示,另外,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2上锁止的状态时,开关按钮3与固定板2之间具有供开关按钮3向固定板2转动的间隙,以使开关按钮3能绕铰接点向固定板2转动至最终位置,开关按钮3处于最终位置时钩扣部位脱离与固定板2的连接,以使开关按钮3能由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复位。
自锁钮4与开关按钮3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二11,弹性复位件二11具有驱动自锁钮4从脱锁部位向抵止部位24转动的弹性力。
弹性复位件二11可为扭簧。或者例如本专利,弹性复位件二11为复位弹簧,自锁抵接部13上设有用于定位复位弹簧一端的定位柱19,开关按钮3上设有用于定位复位弹簧另一端的定位柱19,复位弹簧的两端套在两定位柱19上,以使复位弹簧支撑在自锁钮4和开关按钮3之间,定位柱19设于自锁钮4的铰接点靠近自锁抵接部13一侧,使复位弹簧能驱动自锁钮4转动复位。
图5所示,当向内按下开关按钮3,使开关按钮3向内转动至最终位置时,钩扣部位与固定板2脱离连接,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开关按钮3旋转复位,同时弹性复位件二11驱动自锁钮4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通过按下开关按钮3即可实现脱锁后自动复位,重新实现安全自锁,操作更简单便捷。
图3所示,优选的,自锁钮4上设有限位凸部16,开关按钮3上设有与限位凸部16抵接配合的限位配合部21,弹性复位件二11驱动自锁钮4相对开关按钮3旋转至限位凸部16与限位配合部21抵接时,自锁钮4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限位凸部16与限位配合部21配合限制自锁钮4转动过头。当弹性复位件二11驱动自锁钮4相对开关按钮3旋转至限位凸部16与限位配合部21抵接时,自锁钮4不在相对开关按钮3转动。
图3所示,另外,当开关按钮3由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转动复位至初始未触压控制开关1的状态时,自锁钮4与固定板2之间具有供自锁钮4从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间隙。使自锁钮4能转动到不同位置与固定板2联动。
另外,当开关按钮3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2脱离连接时,弹性复位件二11驱动自锁钮4转动复位,在自锁钮4转动复位的过程中自锁抵接部13的第一侧边15与脱锁开口6边壁触接,同时开关按钮3由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向外转动复位,开关按钮3带动自锁钮4向外移动,使自锁抵接部13的第一侧边15贴着脱锁开口6的边壁移出该脱锁开口6,第一侧边15为直边,使自锁抵接部13能更平顺的移出解锁开口。
当开关按钮3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2脱离连接的过程中,控制开关1具有供开关按钮3继续按压的行程。优选的,控制开关1为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具有与触杆10触压联动的动作簧片,微动开关具有供开关按钮3继续按压的行程,或者动作簧片弹性形变以保证开关按钮3继续按压的行程。
自锁开关结构具体结构如下;开关按钮3的一端与固定板2铰接,自锁钮4铰接在开关按钮3的另一端,开关按钮3的中间部位用于按压,自锁钮4从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旋转方向与开关按钮3转动触压控制开关1的旋转方向相同,便于用户操控自锁开关结构。
例如开关按钮3相对固定板2顺时针转动,自锁钮4从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旋转方向也为顺时针,上述第二弯钩部7设于脱锁开口6的下边沿上,由脱锁开口6上延伸而出的延伸边弯折而成。
图3、图4所示,自锁开关结构工作原理,初始状态时,开关按钮3由弹性复位件一5支撑与控制开关1不接触,同时自锁钮4的自锁抵接部13由弹性复位件二11支撑处于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当只是按动开关按钮3时,自锁抵接部13与固定板2上的抵止部位24顶住导致无法触动控制开关1,实现安全自锁;
图5所示,当按下开关按钮3时,同步推动自锁钮4,使自锁钮4从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此时开关按钮3可被推动一直触碰到控制开关1,自锁抵接部13进入脱锁部位;
图6所示,在开关按钮3被推动与控制开关1触碰时,继续推动自锁钮4,使自锁钮4上的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2上,松开开关按钮3,开关按钮3在弹性复位件一5的作用下回弹带动自锁钮4上的第一弯钩部12与固定板2上的第二弯钩部7卡死导致开关按钮3无法继续回弹,实现机器在工作时锁定,使机器一直导通;
在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2上的状态下,继续按下开关按钮3,开关按钮3带动自锁钮4向内移动,使钩扣部位脱离与固定板2的连接,弹性复位件一5驱动开关按钮3旋转复位,同时弹性复位件二11驱动自锁钮4转动至与抵止部位24相对的位置,回到安全自锁状态。
在自锁钮4和开关按钮3位置改变的过程中,钩扣部位始终处于脱锁开口6中,使自锁抵接部13不会因为转动角度过大而无法进入脱锁开口6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包括固定板、控制开关和与固定板铰接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上铰接有自锁钮,固定板上具有与自锁钮相抵接配合的抵止部位,以及供自锁钮进入的脱锁部位,自锁钮能绕铰接点相对开关按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或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当自锁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解锁时,开关按钮能转动并触压控制开关,开关按钮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钮上设有钩扣部位,当自锁钮进入脱锁部位并且开关按钮触压控制开关时,自锁钮能转动使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以限制开关按钮旋转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钩扣部位钩扣在固定板上锁止的状态时,所述开关按钮与固定板之间具有供开关按钮向固定板转动的间隙,以使开关按钮能绕铰接点向固定板转动至最终位置,所述开关按钮处于最终位置时所述钩扣部位脱离与固定板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钮与开关按钮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二,所述弹性复位件二具有驱动自锁钮从脱锁部位向抵止部位转动的弹性力;
当开关按钮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脱离连接时,所述弹性复位件一驱动开关按钮旋转复位,同时弹性复位件二驱动自锁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按钮内设有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自锁钮设于容纳腔内,所述自锁钮包括分别位于铰接点两侧的按钮部和自锁抵接部,自锁抵接部自开口伸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设有与开口相对的缺口,所述按钮部自缺口伸出容纳腔,所述自锁抵接部能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进行自锁,或自锁抵接部能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解锁,所述钩扣部位设于自锁抵接部的端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钮上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开关按钮上设有与限位凸部抵接配合的限位配合部,弹性复位件二驱动自锁钮相对开关按钮旋转至限位凸部与限位配合部抵接时,所述自锁钮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锁部位为固定板上开设的供自锁抵接部进入的脱锁开口,所述自锁抵接部一端具有与抵止部位抵接的锁止端面,自锁抵接部的一侧具有与锁止端面邻接的第一侧边,当开关按钮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脱离连接时弹性复位件二驱动自锁钮转动,使第一侧边与脱锁开口边壁触接,第一侧边为直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当自锁抵接部转动至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时,按压开关按钮使锁止端面与抵止部位触接,该状态所述锁止端面与抵止部位平行,或锁止端面与抵止部位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夹角的开口方向与自锁抵接部从抵止部位向脱锁部位转动的旋转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当开关按钮由弹性复位件一驱动转动复位至初始未触压控制开关的状态时,所述自锁钮与固定板之间具有供自锁钮从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扣部位为一体设于自锁钮上的第一弯钩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第一弯钩部钩扣连接的第二弯钩部,第一弯钩部插入第二弯钩部内时弹性复位件一驱动开关按钮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转动,以使第一弯钩部紧紧钩在第二弯钩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与开关按钮分别设于固定板的两侧,所述开关按钮上具有触发控制开关的触杆,固定板上设有供触杆穿过的穿孔,当开关按钮转动使钩扣部位与固定板脱离连接的过程中,控制开关具有供开关按钮继续按压的行程,所述开关按钮的一端与固定板铰接,自锁钮铰接在开关按钮的另一端,开关按钮的中间部位用于按压,所述自锁钮从与抵止部位相对的位置转动至与脱锁部位相对的位置的旋转方向与开关按钮转动触压控制开关的旋转方向相同。
CN202320535727.4U 2023-03-14 2023-03-14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Active CN219476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5727.4U CN219476526U (zh) 2023-03-14 2023-03-14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5727.4U CN219476526U (zh) 2023-03-14 2023-03-14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76526U true CN219476526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2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5727.4U Active CN219476526U (zh) 2023-03-14 2023-03-14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76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76526U (zh) 具有自锁的防触动开关
CN109403719B (zh) 一种智能面板锁
CN116100518A (zh) 具有自锁防触动开关的电动工具
JP4003390B2 (ja) キースイッチ
EP4020511A1 (en) Switch assembly and electric drill
CN217361476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锁定和解锁结构
CN211923833U (zh)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CN110593647B (zh) 一种翻斗舌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全自动锁体系统
CN216142564U (zh) 一种带有自弹反锁结构锁体的执行机构
CN110905295B (zh) 一种锁止机构、锁芯及锁具
CN212659461U (zh) 一种按动开关
CN210499665U (zh) 一种角磨机及其开关
CN210798534U (zh) 一种锁体解锁机构
CN115234087B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家用电器
CN1994686A (zh) 电动工具开关触发装置
CN209300911U (zh) 食物处理器的盖合装置
CN113482448A (zh) 一种带有自弹反锁结构锁体的执行机构
CN112217054A (zh) 一种直流充电枪电子锁与直流充电枪
CN217488447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用把手隐藏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8117492U (zh) 一种用于家用电器的门锁结构及家用电器
CN214231004U (zh) 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5914300U (zh) 互锁装置及手持式搅拌机
CN210697359U (zh) 一种安全杯盖、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7039821U (zh) 搅拌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9974159U (zh) 一种内手柄释放电子开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