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69252U -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69252U
CN219469252U CN202320071961.6U CN202320071961U CN219469252U CN 219469252 U CN219469252 U CN 219469252U CN 202320071961 U CN202320071961 U CN 202320071961U CN 219469252 U CN219469252 U CN 2194692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mechanism
clamping
wire
rod
clamp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19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lu New Energ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19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692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692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692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包括机座、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在所述第一滑座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所述第三夹持槽与所述第四夹持槽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由于有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先后夹持铜丝送线,在驱动气缸和驱动电机作用下,可以在滑杆上一直循环送线,因此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导线机送线采用的是钢珠卡式送线器,一前一后两个钢珠卡式送线器,前面的送线器直线运动时则后面的送线器停止,后面的送线器直线运动时则前面的送线器停止,线材只能从送线器一个方向进入,穿过时阻力很小,钢珠在线材上面滚动,线材不能回退,回退时钢珠在珠壳的椎形面和珠芯的孔的约束下,夹住线材不能转动.这样线材就在送线器的作用下,只能往一个方向间歇运动。
由珠壳、3颗钢珠、珠芯、弹簧和螺母组成,珠芯前面是圆锥形的,锥形斜面上有3个360度均匀分布的孔,孔直径比钢球直径略大,3颗钢珠分别放在3个孔内,然后和珠芯一起放在珠壳内,珠芯的尾部套上弹簧,压着珠芯使其斜面靠近珠壳的斜面。钢珠在孔内可以自由滚动,孔的长度比钢球直径短,钢球的一个点接触珠壳的内锥形面,一个点接触导线圆柱面,由于弹簧压着珠芯,珠芯三个孔带着钢珠压向珠壳内锥面和导线外圆柱面,这样导线从珠芯孔穿过时只能单向运动。
珠壳送线的缺点:三个钢珠夹住铜线会造成压痕,因为铜线较软,铜线的阻力越大,则压痕越大.则送线越不稳定.导线制作工艺铜线首先必须引直,有压轮引直,旋转棒引直等方式,压轮引直阻力大,旋转棒引直阻力小,所以只能用旋转棒引直,但是旋转棒中的胶管和铜线摩擦容易产生铜粉,铜粉容易滞留在送线器里面,造成送线不稳定,所以送线器要经常清洗,另外铜线经过旋转棒引直会造成线材硬化,不利于后面打头成型..压轮引直线材表面干净,线材硬化小,但是阻力大,珠壳送线不能采用。
专利文献CN204454032U公开了一种送线机,在使用上,人员可先手动操作位于送线路径起始位置处的第一台 送线机的限制单元的所述拨杆,以使第一台送线机的所述 拨杆带动所述旋转块旋转位移至如图所示的释放位置,接 着如图所示,将该第一台送线机的高度调整单元向上翻转, 使得所属的传动辊轮远离相对应的主动辊轮,接着可将成卷 电缆的一起始端先拉到第一台送线机,并置于主动辊轮的耐磨面上,再将所属的高度调整单元枢转复位,使得电缆的起始端可被压置于第一台送线机的主动辊轮的耐磨面与传动辊轮的金属辊压面间。
通过辊轮旋转带动电缆移动,电缆在其间的速度跟不上辊轮旋转速度,结果辊轮空转,而电缆没有移动。
专利文献CN203714576U公开了一种SK输送线,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主动辊筒与从动 辊筒之间通过链条动力连接,从动辊筒包括有多个,从动辊筒之间通 过链条动力连接;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与主动辊筒动力连接,辊筒透过辊筒孔将输送面透出,物料能够放置于辊筒上,辊筒转动能 够将物料进行传递。
这样的设计适用于重量较重点的SK输送线,对于轻重的线才无能为力。
结合现有专利,以及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急重新研发一款适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包括机座、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在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都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一滑座,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在所述第一滑座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在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所述第一上压块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底部,在所述第一上压块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一夹持槽,在所述第一滑座上对应设置有用夹持铜丝的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气缸和第二滑座,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在所述第二滑座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上压块,所述第二上压块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底部,在所述第二上压块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三夹持槽,在所述第二滑座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四夹持槽,所述第三夹持槽与所述第四夹持槽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在所述滑槽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座,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在所述机座上还设置有杠杆,所述杠杆包括动力杆、支点和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一侧。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并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二送料机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从动杆接触。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靠近所述从动杆。
可选地,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有用于的支撑座。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滑杆,所述滑杆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一凹槽。
可选地,在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二凹槽。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对应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块。
可选地,与第一送料机构对应设置的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相连接。
可选地,与所述动力杆对应设置的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用于旋转的凸轮,所述凸轮在旋转状态下与所述动力杆相接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由于有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先后夹持铜丝送线,在驱动气缸和驱动电机作用下,可以在滑杆上一直循环送线,因此解决了轻小线材输送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能够精准送线。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左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仰视图;
图5是图4所示B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座;
2、第一送料机构;
21、第一驱动气缸;
22、第一滑座;
23、第一转轴;
24、第一上压块;
25、第一夹持槽;
26、第二夹持槽;
27、第一夹持空间;
28、移动杆;
29、限位块;
3、第二送料机构;
31、第二驱动气缸;
32、第二滑座;
33、第二转轴;
34、第二上压块;
35、第三夹持槽;
36、第四夹持槽;
37、第二夹持空间;
4、滑槽;
41、固定座;
42、弹簧;
43、支撑座;
44、滑杆;
45、第一凹槽;
46、第二凹槽;
5、杠杆;
51、动力杆;
52、支点;
53、从动杆;
6、连接杆;
61、凸块;
7、第一驱动电机;
8、第二驱动电机;
81、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图2及图4所示,包括机座1、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4,本例中滑槽4是穿过机座1上下相通的,但是两侧没有上下相通,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都设置在滑槽4内,同时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都可以在滑槽4内移动;
而第一送料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气缸21和第一滑座22,第一驱动气缸21设置在第一滑座22上,第一滑座22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23,在第一转轴23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24,也就是第一上压块24在第一转轴23上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上压块24位于第一驱动气缸21底部,第一驱动气缸21在上面可以压住第一上压块24,在第一上压块24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一夹持槽25,在第一滑座22上对应设置有用夹持铜丝的第二夹持槽26,第一夹持槽25与第二夹持槽26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27,当第一夹持空间27要夹紧铜丝时,第一驱动气缸21的驱动端驱动第一上压块24向下,这个时候第一上压块24的第一夹持槽25也同时向下合拢,第一夹持槽25与第二夹持槽26可同时用力,与第一送料机构2对应设置的还有第一位置传感器,图中未显示;
第二送料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气缸31和第二滑座32,第二驱动气缸31设置在第二滑座32上,第二滑座32可携带第二驱动气缸31一起在滑槽4内移动,在第二滑座32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转轴33,在第二转轴33上还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上压块34,第二上压块34可在第二转轴33上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二上压块34位于第二驱动气缸31底部,第二驱动气缸31可以压住第二上压块34,在第二上压块3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三夹持槽35,在第二滑座3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四夹持槽36,第三夹持槽35与第四夹持槽36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37,当第二驱动气缸31的驱动端向下驱动第二上压块34时,第二上压块34上的第三夹持槽35也向第四夹持槽36靠近合拢,这样第二夹持空间37内就可以夹持住铜丝,与第二送料机构3对应设置的有第二位置传感器,图中未显示。
在滑槽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座41,第二送料机构3与固定座41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42,弹簧42分别固定在固定座41上和第二送料机构3上,在机座1上还设置有杠杆5,杠杆5包括动力杆51、支点52和从动杆53,本例中支点52是一个旋转柱,动力杆51和从动杆53分别位于支点52两侧,从动杆53也位于第二送料机构3一侧,在动力杆51受力时,带动从动杆53转动,从动杆5与第二送料机构3相接触,从而使第二送料机构3受力在滑槽4内移动,在第二送料机构3不受力时,在弹簧42的弹力下复位。
如图3和图5所示,在第二送料机构3与固定座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弹簧42套设在连接杆6上,并且连接杆6穿过第二送料机构3,第二送料机构3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连接杆6同时也穿过固定座41,连接杆6穿过第二送料机构3的部分,与从动杆53相接触,在从动杆53受力时,推动连接杆6带动第二送料机构3移动,在从动杆53不受力时,在弹簧42的作用下复位,从动杆5推送第二送料机构3的距离也是一定的,从动杆5也起到限位作用。
在连接杆6一端设置有凸块61,凸块61靠近从动杆53,实际上在从动杆53复位状态下与凸块61相接触,杠杆5复位状态下是指从动杆53与凸块61相接触,动力杆51处于相对位置。
在滑槽4上设置有用于的支撑座43,支撑座43与滑槽4滑动连接。
在固定座41与支撑座43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滑杆44,滑杆44同时穿过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这样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都在滑杆44上滑动,防止脱落。
在支撑座43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一凹槽45,到第一夹持空间27之前,铜丝要经过第一凹槽45,本例中第一凹槽45是弧形槽,实际使用中可以是U形槽,使铜丝经过第一凹槽45到第一夹持空间27时保持平行,也就是高度一致,第一凹槽45起到托起作用。
在固定座41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二凹槽46,第二凹槽46的作用与功能与第一凹槽45是一样的。
在第一送料机构2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杆28,移动杆28对应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块29,也就是第一送料机构2移动的距离是限制的,限位块29延伸到滑槽4的底部。
与第一送料机构2对应设置的有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7的驱动与第一送料机构2相连接,本例中是第一驱动电机7驱动移动杆28,然后移动杆28带动第一送料机构2向第二送料机构3移动。
与动力杆51对应设置的有第二驱动电机8,第二驱动电机8的驱动端连接有用于旋转的凸轮81,凸轮81在旋转状态下与动力杆51相接触,本例中凸轮81旋转一周与动力杆51接触一次,实际上就是动力杆51受力一次,从动杆53推动连接杆6,然后连接杆6带着第二送料机构3在滑杆44上滑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
人工使铜丝分别穿过第一夹持空间27和第二夹持空间37,设置好第一送料机构2的行程,开启第一驱动电机7,此时第一夹持空间27夹紧铜丝,第一驱动电机7驱动第一送料机构2开始移动,到达设置距离后,第一位置传感器分别向第一驱动电机7和第一驱动气缸21发送指令,第一驱动电机7驱动第一送料机构2复位,第一驱动气缸21的驱动也复位,此时第一夹持槽25与第二夹持槽26分离,第一夹持空间27内的铜丝不再受力,而同时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向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气缸31发送指令,第二驱动电机8驱动端驱动凸轮81旋转,动力杆51受力旋转,从动杆53受力推动第二送料机构3往固定座41的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气缸31驱动第二上压块34向下,也就是第三夹持槽35与第四夹持槽36合拢,第二夹持空间37内的铜丝受力一起移动,移动设置位置后,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向第二驱动电机8和第二驱动气缸31再发送指令,第二驱动电机8的驱动端复位,第三夹持槽35与第四夹持槽36分离,此时呢,第一位置传感器分别向第一驱动电机7和第一驱动气缸21发送指令,第一驱动电机7驱动第一送料机构2开始移动,第一夹持空间27内的铜丝受力一起移动,一直循环工作下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第一送料机构(2)和第二送料机构(3),在所述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的滑槽(4),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都设置在所述滑槽(4)内;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气缸(21)和第一滑座(2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1)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一转轴(23),在所述第一转轴(23)上还设置用于旋转的第一上压块(24),所述第一上压块(24)位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21)底部,在所述第一上压块(24)上还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一夹持槽(25),在所述第一滑座(22)上对应设置有用夹持铜丝的第二夹持槽(26),所述第一夹持槽(25)与所述第二夹持槽(26)之间形成第一夹持空间(27);
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气缸(31)和第二滑座(32),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1)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转轴(33),在所述第二转轴(33)上还设置有用于旋转的第二上压块(34),所述第二上压块(34)位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31)底部,在所述第二上压块(3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三夹持槽(35),在所述第二滑座(3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夹持铜丝的第四夹持槽(36),所述第三夹持槽(35)与所述第四夹持槽(36)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37);
在所述滑槽(4)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座(41),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与所述固定座(41)之间设置有用于压缩的弹簧(42),在所述机座(1)上还设置有杠杆(5),所述杠杆(5)包括动力杆(51)、支点(52)和从动杆(53),所述从动杆(53)位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与所述固定座(4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弹簧(42)套设在所述连接杆(6)上,并且所述连接杆(6)穿过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所述连接杆(6)与所述从动杆(53)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杆(6)一端设置有凸块(61),所述凸块(61)靠近所述从动杆(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槽(4)上设置有用于的支撑座(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支撑座(43)之间设置有用于滑动的滑杆(44),所述滑杆(44)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43)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一凹槽(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41)上设置有用于铜丝通过的第二凹槽(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底部设置有用于移动的移动杆(28),所述移动杆(28)对应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块(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第一送料机构(2)对应设置的有第一驱动电机(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7)的驱动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2)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动力杆(51)对应设置的有第二驱动电机(8),所述第二驱动电机(8)的驱动端连接有用于旋转的凸轮(81),所述凸轮(81)在旋转状态下与所述动力杆(51)相接触。
CN202320071961.6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Active CN2194692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1961.6U CN219469252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1961.6U CN219469252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69252U true CN219469252U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61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1961.6U Active CN219469252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692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68088U (zh) 转子轴承压装机构
CN202742017U (zh) 一种空心管结构的led灯带卧式装配机
CN102825456A (zh) 一种空心管结构的led灯带卧式装配机
CN201217028Y (zh) 全自动薄壁铝管无芯弯管机
CN211191726U (zh) 一种钢管扩口设备
CN112387912A (zh) 一种螺丝的螺杆一次成型工艺
CN108382923B (zh) 配套于焊丝机的焊丝装桶装置
CN205110663U (zh) 合页加工机
CN110614421B (zh) 建筑用钢筋笼绕筋分配机构
CN219469252U (zh) 一种导线多段夹式送线装置
CN109013785A (zh) 一种弯管机的弯管助推结构
KR101001925B1 (ko) 수술용 봉합바늘 곡형기
CN111545332B (zh) 电磁式矿石粉碎机的上料装置
CN201079815Y (zh) 铝箔送料机构
JP2003217371A (ja) ツイストペア電線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装置
CN211839979U (zh) 一种直条钢筋自动上料机构及弯箍机
CN208843491U (zh) 一种用于制造线材的铜线自动送料装置
CN112371868B (zh) 一种螺丝头部成型工艺
CN110697186A (zh) 真空管前处理装置和真空管处理系统
CN106312382B (zh) 剪力墙用矩形多肢箍筋焊接装置的肢条进料结构
CN220421086U (zh) 碳刷组装装置
CN112122538B (zh) 一种螺丝冷镦机
CN209288026U (zh) 一种弯管机的弯管助推结构
CN211515929U (zh) 钨钼加工旋锤机
CN220880537U (zh) 自动拔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