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6772U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46772U
CN219446772U CN202320588698.8U CN202320588698U CN219446772U CN 219446772 U CN219446772 U CN 219446772U CN 202320588698 U CN202320588698 U CN 202320588698U CN 219446772 U CN219446772 U CN 219446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power supply
supply system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8869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春峰
陈培光
王岩
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8869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46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46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46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控集成框架,其设有若干个固定支架,用于固定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动力电池系统,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高压线束连接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电池热管理系统,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且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冷却水管与电池组件连接;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通过冷却水管与电器组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集成度高、安全性强,且能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供电系统。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供电系统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电动重卡车架布置零散,不集中,多数电池布置在车架两侧或者驾驶室后方,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布置在驾驶室下方、车架内部,电池与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布置距离远,布线困难,且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直接暴露在外,两者长度过长,固定点少,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集成度高、安全性强的供电系统,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集成度高、安全性强,且能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电系统的电动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
电池电控集成框架,其设有若干个固定支架,用于固定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
动力电池系统,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所述高压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电器组件;
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维持所述电池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且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
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用于维持所述电器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电器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外表面设有框架保护蒙皮。
优选的,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充电的充电口组件,所述充电口组件包括充电口和充电口门,所述充电口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若干个电池箱,用于驱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各所述电池箱均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下部;
所述电器组件设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上方,且所述电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电池箱的出电口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的电池高配盒、多合一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机组和PTC加热器,两者均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上部,所述电池冷却机组、所述PTC加热器和所述电池组件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池加热冷却循环回路。
优选的,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电池冷却机组补水的电池冷却补水壶和第一补水壶支架,所述第一补水壶支架固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且所述第一补水壶支架靠近所述电池冷却机组设置,所述电池冷却补水壶设于所述第一补水壶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器和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所述散热器、所述电子水泵和所述电器组件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串联连接,以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
优选的,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电子水泵补水的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和第二补水壶支架,所述第二补水壶支架固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所述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设于所述第二补水壶支架上。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
相较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控集成框架、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和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其中,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布置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热管路系统及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高压线束连接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用于向汽车的驱动电机供电,冷却水管连接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组件,用于维持电器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冷却水管连接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和电器组件,用于维持电器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且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支架,用于固定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
上述结构中,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及电池电控系统集成布置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可安装于汽车车架上,各系统布置结构紧凑合理、集成度高、布线短成本低,且若干个高压线束和冷却管道均固定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两者不易脱落,避免安全隐患,所以,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集成度高、安全性强,且能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含框架保护蒙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供电系统的左视图。
图1-图4中,附图标记包括:
1为电池电控集成框架、2为动力电池系统、3为电池热管理系统、4为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5为高压线束、6为冷却水管;
11为框架保护蒙皮、12为线束支架、13为水管支架、14为第一补水壶支架、15为第二补水壶支架、16为充电口组件、17为检修门;
21为第一电池箱、22为第二电池箱、23为电池高配盒、24为多合一控制器、25为电机控制器;
31为电池冷却机组、32为PTC加热器、33为电池冷却补水壶;
41为散热器、42为电子水泵、43为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供电系统,该供电系统集成度高、安全性强,且能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供电系统的电动汽车。
需要说明的是,PTC加热器由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用于给冷却水管内的循环水加热。MSD开关是手动维修保护开关,在维修保养时,可以切断高压电能流通的开关,以保护在高压环境下从事电动汽车维修人员的安全。
请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动力电池系统2、电池热管理系统3以及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
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其设有若干个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用于固定高压线束5的线束支架12和用于固定冷却水管6的水管支架13。
动力电池系统2,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内部,动力电池系统2包括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高压线束5连接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
电池热管理系统3,用于维持电池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电池热管理系统3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内部,且电池热管理系统3通过冷却水管6与电池组件连接。
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用于维持电器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内部,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通过冷却水管6与所述电器组件连接。
因而,动力电池系统2、电池热管理系统3及电池电控系统集成布置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内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可安装于汽车车架上,各系统布置结构紧凑合理、集成度高、布线短成本低,且若干个高压线束5和冷却管道均固定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两者不易脱落,避免安全隐患,所以,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系统,集成度高、安全性强,且能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装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外表面设有框架保护蒙皮11,动力电池系统2、电池热管理系统3及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均装配在框架保护蒙皮11内部,以保护各系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充电的充电口组件16,充电口组件16包括充电口和充电口门,充电口门可转动地连接于充电口。
具体的,充电口组件16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底端,用于外接电源充电,充电口门通过按压式锁扣与充电口连接,以便充电时充电口门打开,起到保护充电口的作用,避免裸漏充电口。
可选的,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上设有检修门17,以方便于插MSD开关,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池组件包括若干个电池箱,用于驱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各电池箱均设于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下部;电器组件设于电池组件的上方,且电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于电池箱的出电口与驱动电机之间的电池高配盒23、多合一控制器24和电机控制器25。
具体的,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电池箱21和第二电池箱22,各电池箱均设置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最下层,以降低框架整体重心,电器组件包括电池高配盒23、多合一控制器24和电机控制器25,电池箱的出电口通过高压线束5依次连接电池高配盒23、多合一控制器24和电机控制器25,电机控制器25连接驱动电机,以实现驱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且电器组件设置在电池组件的上方,以减少各部件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布线短、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池热管理系统3包括电池冷却机组31和PTC加热器32,电池冷却机组31由若干个水泵组成,用向电池组件泵送冷却水,且靠近电池冷却机组31设置PTC加热器32,电池冷却机组31、PTC加热器32和电池组件的进液口、出液口通过冷却水管6依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池加热冷却循环回路,从而实现电池组件温度场过高时有效散热,电池组件温度场过低时快速加热;另外,电池冷却机组31和PTC加热器32均设置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上部,冷却水管6由高到低设置,以便于对电池组件进行散热。
可选的,电池冷却机组31的排风口朝向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外部设置,以便于散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池热管理系统3还包括电池冷却补水壶33和第一补水壶支架14,电池冷却补水壶33与电池冷却机组31连接,且电池冷却补水壶33靠近电池冷却机组31设置,以便于对电池冷却机组31进行补水;且电池冷却补水壶33通过第一补水壶支架14设置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上,其中,第一补水壶支架14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顶部,电池冷却补水壶33放置在第一补水壶支架14上,以便于安装和拆卸电池冷却补水壶3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包括散热器41和电子水泵42,电子水泵42靠近散热器41设置,散热器41、电子水泵42和电器组件依次通过冷却水管6串联连接,以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电子水泵42对冷却水加压,水不断循环经过散热器41带走热量,从而实现对电器组件进行散热。
可选的,电子水泵42布置在散热器41的出水口附近,以增大扬程,即电子水泵42的有效压头。
另外,可选的,散热器41靠近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边框设置,且散热器41的吸风口朝外设置,以便于吸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4还包括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43和第二补水壶支架15支架,第二补水壶支架15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池电控集成框架1的顶部,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43放置在第二补水壶支架15支架上,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43通过冷却水管6道与电子水泵42连接,以便于向电子水泵42补水。
除了上述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供电系统的电动汽车,该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电控集成框架,其设有若干个固定支架,用于固定高压线束和冷却水管;
动力电池系统,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所述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电池组件和电器组件,所述高压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和所述电器组件;
电池热管理系统,用于维持所述电池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且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
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用于维持所述电器组件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内部,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电器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外表面设有框架保护蒙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设有用于外接电源充电的充电口组件,所述充电口组件包括充电口和充电口门,所述充电口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充电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若干个电池箱,用于驱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各所述电池箱均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下部;
所述电器组件设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上方,且所述电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电池箱的出电口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的电池高配盒、多合一控制器和电机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冷却机组和PTC加热器,两者均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的上部,所述电池冷却机组、所述PTC加热器和所述电池组件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串联连接,以形成电池加热冷却循环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电池冷却机组补水的电池冷却补水壶和第一补水壶支架,所述第一补水壶支架固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且所述第一补水壶支架靠近所述电池冷却机组设置,所述电池冷却补水壶设于所述第一补水壶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包括散热器和电子水泵,所述电子水泵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所述散热器、所述电子水泵和所述电器组件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水管串联连接,以形成冷却水循环回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电子水泵补水的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和第二补水壶支架,所述第二补水壶支架固设于所述电池电控集成框架上,所述电机电控冷却补水壶设于所述第二补水壶支架上。
9.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系统。
CN202320588698.8U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Active CN219446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8698.8U CN219446772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88698.8U CN219446772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46772U true CN219446772U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22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88698.8U Active CN219446772U (zh) 2023-03-21 2023-03-21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46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0776B1 (en) Automotive inverter assembly
US9789758B2 (en) Optimized arrangement of front compartment of a hybrid vehicle
US11670986B2 (en) Cooling system for electric drive vehicle
CN207207793U (zh) Phev车用高压集成模块化控制系统
WO2021129875A1 (zh) 充电单元温度调节系统、充电箱、换电站及储能站
KR20190140559A (ko) 연료전지차량의 부품 배치구조
CN107768564A (zh) 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
CN211152533U (zh) 一种汽车高压集成控制器
CN207353334U (zh) 电池箱及其热管理系统
CN206494000U (zh) 一种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JP2011163180A (ja) 車載用発電装置
CN21597118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944677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供电系统
CA3105876A1 (en) Power system radiators and power systems having radiators
CN211238980U (zh) 一种sbw稳压器控制箱
CN112714592A (zh) 一种机车充电机用多功能水冷散热器
CN22070091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牵引车整车布置结构
CN220314920U (zh) 一种高压分配装置及汽车
CN216942817U (zh) 水箱和车辆
CN216146647U (zh) 一种大功率交流电力稳变一体机
CN218385386U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
CN218032210U (zh) 一种液氨槽车接卸装置
CN211252124U (zh) 空调装置的管道结构
CN217848751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预制舱
CN218858143U (zh) 一种纯电动车导风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