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6772U - 一种电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36772U CN219436772U CN202320150321.4U CN202320150321U CN219436772U CN 219436772 U CN219436772 U CN 219436772U CN 202320150321 U CN202320150321 U CN 202320150321U CN 219436772 U CN219436772 U CN 21943677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motor
- stator
- mounting portion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内置电机的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中设置有位于风道壳体内中心位置的内芯,该内芯通过风道壳体内壁上的若干导流筋固定,其中,所述电机的外表面设置为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所述风道壳体内还设置有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圈,该增磁圈的一端嵌入内芯中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在增磁圈中,并将增磁圈的内壁周向覆盖在定子的铁芯上,从而使增磁圈和定子的铁芯共同构成电机上的磁回路通道;采用上述结构,在电机定子上增加增磁圈能够拓宽磁回路通道,从而增加电机的磁通量提高输出效率;也可以选择性地减小定子轭宽,增加定子齿部的绕线面积,降低电机的铜耗,提升电机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电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吹风类应用设备的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地设备一般都是由电机作为动力输出的核心部件,而电机的输出动力一般取决于型号大小,小型号的电机动力一般都小于大型号的电机,因此,一些体积较小的设备动力源则面临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日常生活中的吹风筒,吹风筒的结构较为小巧,也能将湿润的头发吹干,从而早早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与喜爱,而吹风筒中的电机则直接影响出风量的大小,因吹风筒的内部空间窄小,不能安装体积大动力强的电机设备,从而影响了吹风筒的出风量,而在吹风筒中安装型号较大的电机,则会加大吹风筒的体积和重量,从而在风干头发时造成不便,也增加了使用者的负担,根据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做到维持电机原有体积并提升电机功率及性能。
因此,提供一种维持电机体积不变增加功率和性能的电机安装结构成为了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结构,实现了在维持电机原有体积的同时,提升电机功率以及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内置电机的风道壳体,所述风道壳体中设置有位于风道壳体内中心位置的内芯,该内芯通过风道壳体内壁上的若干导流筋固定,其中,所述电机的外表面设置为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所述风道壳体内还设置有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圈,该增磁圈的一端嵌入内芯中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在增磁圈中,并将增磁圈的内壁周向覆盖在定子的铁芯上,从而使增磁圈和定子的铁芯共同构成电机上的磁回路通道;
采用上述结构,在电机定子上增加增磁圈能够在给定子提供支撑部件的同时,拓宽磁回路通道,从而增加电机的磁通量提高输出效率;也可以选择性地减小定子轭宽,增加定子齿部的绕线面积,降低电机的铜耗,提升电机输出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还包括输出轴以及安装在定子内侧的转子,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外周上安装有环状磁铁,该环状磁铁设置在定子内的中心位置,各转子围绕环状磁铁周向布置,从而该环状磁铁与定子上线圈能够进行磁力配合,以在增磁圈和定子的外周上形成磁回路;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环状磁铁的N极的磁力依次通过定子齿部、定子轭宽以及增磁圈,最后回到环状磁铁的S极形成磁回路,从而保证增磁圈能够充分地参与整体地磁路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远离环状磁铁的一端穿出增磁圈延伸至风道壳体一端,并且该输出轴通过与定子同心度相同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行定位,所述输出轴远离环状磁铁的一端上还同步转动地安装有叶轮,该叶轮的尺寸与风道壳体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从而在内芯的外壁与风道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排风通道,并将该排风通道靠近叶轮的一端设置为进风口,其排风通道远离叶轮的一端设置为出风口;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排风壳体的一端设置叶轮,以在风道壳体与内芯之间形成排风通道,而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则能够稳定输出轴与定子处于同一同心度上,并且采用环形磁铁与风叶重量比接近1:1的设计方案,以使得轴承两端的重量配比接近,电机整体结构更加平衡,从而降低由偏心导致的振动和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增磁圈嵌入内芯的一端设置为第一轴承安装部,所述内芯中开设有与第一轴承安装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内部的两端,并将该第一轴承安装部嵌装在安装槽中,以使得增磁圈固定在内芯的一端上;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增磁圈更加适合采用机加工或者钣金工艺的方式制造,所制成的增磁圈精度更高,并且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安装在增磁圈一端成型的第一轴承安装部中,能够使其各轴承和定子的同心度更高,运转更加平稳,噪音更低。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安装部内设置有位于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弹力地支承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上,从而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置于第一轴承安装部的两端;
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通过弹性元件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以免产生偏移影响同心度的精度,同时达到消除轴承的轴向游隙的效果,让轴承滚珠与滚到接触更平稳,减小轴承运行时的震动和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增磁圈嵌入内芯的一端设置为第一轴承安装部,所述内芯中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部,并在该内芯远离叶轮的一端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轴承安装部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中,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装部靠近叶轮的一端,并将第一轴承安装部嵌装在安装槽中,以使得增磁圈固定在内芯的一端上;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使得增磁圈更加适合采用机加工或者钣金工艺进行制造,并且将其中一个轴承设置在增磁圈的第一轴承安装部中,从而能够确保输出轴与定子同心,在电机运转时降低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轴承安装部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轴承安装部的内径尺寸与第二轴承安装部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第二轴承安装部内还设置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的两端弹力地支承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上,从而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将第一轴承置于第一轴承安装部中,且将第二轴承置于第二轴承安装部远离第一轴承安装部的一端;
采用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轴承安装部和第二轴承安装部对接,并且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均通过弹性元件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以免产生偏移影响同心度的精度,同时达到消除轴承轴向游隙的效果,从而轴承滚珠与滑道接触更平稳,减小轴承运行时的震动和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簧;
采用上述结构,该压簧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或者第二轴承安装部时均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能够通过弹力将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支承在指定位置,消除轴承转配过程中的轴向游隙,保证两个轴承端面的平行度,减小运转时的阻力,使得两个轴承运转更顺滑。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机结构,通过增磁圈将电机固定安装在风道壳体的内芯上,并将由导磁材料的增磁圈周向覆盖在电机定子的外周上,从而增宽了电机的磁回路;在电机磁路不饱和的情况下,能够缩小定子的轭宽尺寸,以维持整体电机外径不变,同时达到增大绕线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电机铜损发热,提升效率的效果;在电机磁路饱和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增磁圈与定子磁轭拓宽磁路,并且维持整体电机外径不变,有效地加强电机磁通量,以提升电机输出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种电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机内部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电机结构的正面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中风道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中增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中图4的A-A′剖视图;
图9为第二实施例中风道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实施例中增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示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实用新型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可以是有线电连接、无线电连接,也可以是无线通信信号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所附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示例。详细描述使用了数字和字母标记来指代附图中的特征。附图和描述中的相似或类似标记的已经用于指代本实用新型的相似或类似的部分。如本文所用的那样,用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可互换地使用,以将一个构件与另一个区分开,且不旨在表示单独构件的位置或重要性。
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主要包括风道壳体1和作为驱动部件的电机2,该风道壳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内芯10,该内芯10通过风道壳体1内壁上周向布置的导流筋11将其固定,该导流筋11与风道壳体1和内芯10一体成型,该内芯10中还安装有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圈3,该增磁圈3的一端嵌装内芯10中进行固定,并将电机2嵌装在增磁圈3中,该电机2的外表面是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20,从而将增磁圈3的内壁周向覆盖在定子20的铁芯上,以使得增磁圈3与定子20的铁芯能够共同构成电机2上的磁回路通道,增磁圈3能够与定子20的铁芯配合磁力循环提升电机2的性能。
具体参照图2和图3所示,电机2还包括输出轴22以及安装在定子20内侧齿部旁的转子21,该输出轴22一端的外周上安装有位于定子20内部中心位置的环状磁铁23,并且各个转子21围绕环状磁铁23周向布置,从而环状磁铁23的N极上的磁力依次穿入定子20的齿部、定子20的铁芯与增磁圈3,最后回到环状磁铁23的S极形成磁回路;在传导磁力时,通过增磁圈3将磁回路的宽度增大,以能够加强电机2的磁通量提升输出能力。
由于在电机2的结构中增加的增磁圈3并参与了磁路,具体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实施:
方案一:当电机2内部处于磁路不饱和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定子20轭宽(PS:定子外周的厚度),通过增磁圈3弥补定子20轭宽所减少的厚度,因此能够维持电机结构(包括增磁圈的厚度)的外径不变,在定子20齿部上增加绕线面积,从而达到降低电机2发热提升输出效率。
方案二:当电机2内部处于磁路饱和的情况下,从而可以通过增磁圈3拓宽磁路,以维持电机结构(不包括增磁圈的厚度)的外径不变,以加强电机2的磁通量,进一步地提升电机输出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结构时,必然需要一个用于安装电机2的固定部件,而该固定部件能够参与电机2磁路便可提升输出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增磁圈3的方式配合电机2中产生的磁路,以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提升电机性能。
作为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参照图4至图10所示,该输出轴22远离环状磁铁23的一端安装有与输出轴22同步转动的叶轮6,并穿出增磁圈3延伸至风道壳体1的一端,该叶轮6的尺寸与风道壳体1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以在内芯10的外壁与风道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排风通道12,并在排风通道12靠近叶轮6的一端设置为进风口121,其远离叶轮6的一端设置为出风口122,该电机2驱动输出轴22带动叶轮6转动时,叶轮6则将空气从进风口121吸入后并驱使空气在出风口122排出;该输出轴22穿出增磁圈3的部分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中,该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与定子20的同心度相同。
第一实施例:
具体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该增磁圈3嵌入内芯10的端部设置为第一轴承安装部30,而内芯10中也开设有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相适配的安装槽101,该第一轴承安装部30嵌装在安装槽101中,以将增磁圈3固定在内芯10的一端上;该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30内部的两端中,并将输出轴22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中后延伸至风道壳体1的一端。
优选地,该第一轴承安装部30内部还安装有弹性元件7,该弹性元件7位于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之间,并且将弹性元件7的两端有弹力地支承在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上,从而经弹性元件7的弹力将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置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两端位置,以防止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产生不必要的移位导致同心度的偏移。
进一步优选,该弹性元件7为压簧,该压簧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能够通过压簧的两端分别将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置于指定位置。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使得增磁圈3的制作能够选用机加工工艺或者钣金工艺等,使其增磁圈3得精度更高,同时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均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使其各个轴承与定子20的同心度更高,从而使得电机2运转更加平稳,降低其电机2运转产生的噪音。
第二实施例:
具体参照图8、图9和图10所示,该增磁圈3嵌入内芯10的端部设置为第一轴承安装部30,该内芯10中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部102,并且在内芯10远离叶轮6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相适配的安装槽101,该第一轴承4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而第二轴承5则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装部102靠近叶轮6的一端位置,该安装槽101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从而该增磁圈3通过第一轴承安装部30嵌装在安装槽101中进行固定。
优选地,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内径尺寸与第二轴承安装部102的内径尺寸相等,该第二轴承安装部102的内部还设置有弹性元件7,并且将弹性元件7的两端有弹力地支承在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上,从而经弹性元件7的弹力将第一轴承4置于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而第二轴承5则置于第二轴承安装部102远离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一端。
进一步优选,该弹性元件7为压簧,该压簧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装部102中时处于压缩状态,从而能够通过压簧的两端分别将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置于指定位置。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二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使得增磁圈3的制作能够选用钣金工艺或者机加工工艺等,以便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将其中一个轴承安装在增磁圈3上的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确保输出轴22与定子同心,从而降低输出轴22偏离同心位置所产生的噪音。
其中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比,其在选取的制造工艺后更偏向于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其轴承、输出轴以及定子之间的同心精度并没有第二实施例高,而第二实施例在选取制造工艺后更偏向于对同心度精度的把控,从而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在生产中根据实际的要求进行权衡,均为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结构,包括内置电机(2)的风道壳体(1),所述风道壳体(1)中设置有位于风道壳体(1)内中心位置的内芯(10),该内芯(10)通过风道壳体(1)内壁上的若干导流筋(11)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外表面设置为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定子(20),所述风道壳体(1)内还设置有导磁材料制成的增磁圈(3),该增磁圈(3)的一端嵌入内芯(10)中固定,所述电机(2)安装在增磁圈(3)中,并将增磁圈(3)的内壁周向覆盖在定子(20)的铁芯上,从而使增磁圈(3)和定子(20)的铁芯共同构成电机(2)上的磁回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还包括输出轴(22)以及安装在定子(20)内侧的转子(21),所述输出轴(22)的一端外周上安装有环状磁铁(23),该环状磁铁(23)设置在定子(20)内的中心位置,各转子(21)围绕环状磁铁(23)周向布置,从而该环状磁铁(23)与定子(20)上线圈能够进行磁力配合,以在增磁圈(3)和定子(20)的外周上形成磁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2)远离环状磁铁(23)的一端穿出增磁圈(3)延伸至风道壳体(1)一端,并且该输出轴(22)通过与定子(20)同心度相同的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5)进行定位,所述输出轴(22)远离环状磁铁(23)的一端上还同步转动地安装有叶轮(6),该叶轮(6)的尺寸与风道壳体(1)的内径尺寸相适配,从而在内芯(10)的外壁与风道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排风通道(12),并将该排风通道(12)靠近叶轮(6)的一端设置为进风口(121),其排风通道(12)远离叶轮(6)的一端设置为出风口(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圈(3)嵌入内芯(10)的一端设置为第一轴承安装部(30),所述内芯(10)中开设有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相适配的安装槽(101),所述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30)内部的两端,并将该第一轴承安装部(30)嵌装在安装槽(101)中,以使得增磁圈(3)固定在内芯(10)的一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安装部(30)内设置有位于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之间的弹性元件(7),该弹性元件(7)的两端弹力地支承在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上,从而通过弹性元件(7)的弹力将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置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圈(3)嵌入内芯(10)的一端设置为第一轴承安装部(30),所述内芯(10)中开设有第二轴承安装部(102),并在该内芯(10)远离叶轮(6)的一端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轴承安装部(30)相适配的安装槽(101),所述第一轴承(4)安装在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所述第二轴承(5)安装在第二轴承安装部(102)靠近叶轮(6)的一端,并将第一轴承安装部(30)嵌装在安装槽(101)中,以使得增磁圈(3)固定在内芯(10)的一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的内径尺寸与第一轴承安装部(30)外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内径尺寸与第二轴承安装部(102)的内径尺寸相等,所述第二轴承安装部(102)内还设置有弹性元件(7),该弹性元件(7)的两端弹力地支承在第一轴承(4)与第二轴承(5)上,从而通过弹性元件(7)的弹力将第一轴承(4)置于第一轴承安装部(30)中,且将第二轴承(5)置于第二轴承安装部(102)远离第一轴承安装部(30)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7)为处于压缩状态下的压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0321.4U CN219436772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电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50321.4U CN219436772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电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36772U true CN219436772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31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50321.4U Active CN219436772U (zh) | 2023-02-08 | 2023-02-08 | 一种电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36772U (zh) |
-
2023
- 2023-02-08 CN CN202320150321.4U patent/CN21943677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2655B (zh) | 三相无刷吸尘器电机 | |
CN108730209B (zh) | 电动鼓风机及搭载了该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 |
EP1536142B1 (en) | Motor-blower unit | |
DE60235685D1 (de) | Innen- und Aussenläufer elektrischer Motor mit Luftspaltringwicklung | |
CN208489785U (zh) | 一种风筒电机 | |
CN219436772U (zh) | 一种电机结构 | |
CN116207905A (zh) | 一种电机结构 | |
JP3242350U (ja) | ヘアドライヤ用高速モータ | |
CN219164387U (zh) | 一种螺旋导叶自散热无刷电机 | |
KR102200078B1 (ko) | 팬 모터 | |
US20210391768A1 (en) | Fan motor | |
CN100481685C (zh) | 微型无刷直流风扇 | |
CN208479313U (zh) | 电动涵道风机 | |
CN210092988U (zh) | 一种优化散热型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及电机 | |
KR100390333B1 (ko) | 전동송풍기 | |
JP2006280022A (ja) | 永久磁石同期モータを用いた電動送風機 | |
CN210693620U (zh) | 一种电吹风的无刷电机 | |
CN201478976U (zh) | 无刷直流马达及其定子 | |
CN110971096A (zh) | 一种紧凑型步进电机 | |
CN212992090U (zh) | 易于组装的永磁直流电机 | |
CN209963860U (zh) | 一种空心杯有刷直流电机及机器人 | |
CN217883008U (zh) | 风扇、永磁电机及永磁电机的驱动机构 | |
CN213990461U (zh)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
CN220156383U (zh) | 一种高速多相多对极无刷电机 | |
CN209963932U (zh) | 一种空心杯无刷直流电机及机器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