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5604U -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5604U
CN219435604U CN202320380724.8U CN202320380724U CN219435604U CN 219435604 U CN219435604 U CN 219435604U CN 202320380724 U CN202320380724 U CN 202320380724U CN 219435604 U CN219435604 U CN 219435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riser
grip slipper
extension boar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807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astern Airlines Ch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astern Airlines Ch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astern Airlines Ch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astern Airlines Changl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807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5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5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56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座,第一夹持座的上方设有第二夹持座,第一夹持座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竖板,竖板上方设有支板,支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竖柱,竖柱上方位于支板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圈,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其中,在第一夹持座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其包括支板、竖板、缓冲圈以及竖柱,在对线束通过第一夹持座以及第二夹持座进行夹持之前,上拉支板,支板在上移时挤压缓冲圈,之后将线束放置在竖板和支板的内侧,然后松开支板,在缓冲圈的作用下使得支板下移并且挤压竖板上方的线束,从而对线束进行限位。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线束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线束是将一组金属线和电缆绑在一起,运载设备之间来往的信号和电源的连接。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
线束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束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后续的加工,但是现有的夹具只是单纯的将线束进行夹持,线束的另一侧为散乱的状态,散乱的线束对对夹持端的线束产生拉力导致夹持不紧密的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线束在夹持时由于未夹持端散乱导致线束整体夹持不紧密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在第一夹持座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其包括支板、竖板、缓冲圈以及竖柱,在对线束通过第一夹持座以及第二夹持座进行夹持之前,上拉支板,支板在上移时挤压缓冲圈,之后将线束放置在竖板和支板的内侧,然后松开支板,在缓冲圈的作用下使得支板下移并且挤压竖板上方的线束,从而对线束进行限位,使得线束待要加工的一端在通过第一夹持座与第二夹持座相互夹持时可以固定的更加紧密。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用于进行传动;夹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内部,用于对线束进行夹持;
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的上方设有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座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上表面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尺寸与竖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竖板上方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竖柱,所述竖柱上方位于支板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圈,上拉支板,支板在上移的过程中挤压两侧的缓冲圈,然后将线束放置在支板和竖板的上方,然后拉动线束的一端,使得线束待要加工的一端移动到第一夹持座和第二夹持座的内侧,之后松开支板,在两端缓冲圈的作用下支板下移,这样支板底端和线束相互接触,并且在支板和竖板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所述缓冲圈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顶板,且顶板与竖柱的连接方式为旋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座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轴心处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限位板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轴,第二夹持座在下移时,通过限位轴的作用下不会出现偏差的问题发生,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横板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若干个所述卡槽的内部均设有一个防护圈,在第二夹持座卡槽内部设有防护圈,这样当第二夹持座与第一夹持座相互接触时,卡槽内部的防护圈挤压线束,可以使得在防护圈的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不会出现偏差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机架,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设有气缸主体,所述气缸主体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轴,将待要加工线束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夹持座上表面,摈弃给内凹在凹槽内部,之后将气缸主体接通电源,这时气缸主体运行,带动传动轴下移,在传动轴下移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夹持座下移,这时第二夹持座和第一夹持座相互接触,从而将线束固定紧密,当线束加工完成后,断开气缸主体的开关,这样气缸主体做回程运动,带动传动轴上移,从而使得第二夹持座和第一夹持座分离,最后取出加工完成的线束即可,所述传动轴贯穿机架,所述传动轴远离气缸主体的一端与第二夹持座连接,所述气缸主体与电源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夹持座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其包括支板、竖板、缓冲圈以及竖柱,在对线束通过第一夹持座以及第二夹持座进行夹持之前,上拉支板,支板在上移时挤压缓冲圈,之后将线束放置在竖板和支板的内侧,然后松开支板,在缓冲圈的作用下使得支板下移并且挤压竖板上方的线束,从而对线束进行限位,使得线束待要加工的一端在通过第一夹持座与第二夹持座相互夹持时可以固定的更加紧密。
2、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夹持座卡槽内部设有防护圈,这样当第二夹持座与第一夹持座相互接触时,卡槽内部的防护圈挤压线束,可以使得在防护圈的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不会出现偏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持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机架;3、气缸主体;4、传动轴;5、第一夹持座;6、第二夹持座;61、横板;62、连接座;63、限位板;64、防护圈;65、卡槽;7、限位组件;71、竖板;72、支板;73、防护垫;74、竖柱;75、缓冲圈;76、顶板;8、限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传动机构以及夹持机构,传动机构,用于进行传动;夹持机构,其设置于传动机构的内部,用于对线束进行夹持;
其中,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座5,第一夹持座5的上方设有第二夹持座6,第一夹持座5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7,限位组件7包括竖板71,竖板71的上表面设有防护垫73,防护垫73的尺寸与竖板71的尺寸相同,竖板71上方设有支板72,支板7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竖柱74,竖柱74上方位于支板72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圈75,上拉支板72,支板72在上移的过程中挤压两侧的缓冲圈75,然后将线束放置在支板72和竖板71的上方,然后拉动线束的一端,使得线束待要加工的一端移动到第一夹持座5和第二夹持座6的内侧,之后松开支板72,在两端缓冲圈75的作用下支板72下移,这样支板72底端和线束相互接触,并且在支板72和竖板71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缓冲圈75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顶板76,且顶板76与竖柱74的连接方式为旋接连接。
第二夹持座6包括横板61,横板6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限位板63,限位板63轴心处开设有圆形孔洞,限位板63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轴8,第二夹持座6在下移时,通过限位轴8的作用下不会出现偏差的问题发生,横板6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座62,连接座62与横板6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横板61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65,若干个卡槽65的内部均设有一个防护圈64,在第二夹持座6卡槽65内部设有防护圈64,这样当第二夹持座6与第一夹持座5相互接触时,卡槽65内部的防护圈64挤压线束,可以使得在防护圈64的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不会出现偏差的问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上拉支板72,支板72在上移的过程中挤压两侧的缓冲圈75,然后将线束放置在支板72和竖板71的上方,然后拉动线束的一端,使得线束待要加工的一端移动到第一夹持座5和第二夹持座6的内侧,之后松开支板72,在两端缓冲圈75的作用下支板72下移,这样支板72底端和线束相互接触,并且在支板72和竖板71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记载了传动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有机架2,机架2的上表面设有气缸主体3,气缸主体3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轴4,将待要加工线束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夹持座5上表面,并且内凹在凹槽内部,之后将气缸主体3接通电源,这时气缸主体3运行,带动传动轴4下移,在传动轴4下移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夹持座6下移,这时第二夹持座6和第一夹持座5相互接触,从而将线束固定紧密,当线束加工完成后,断开气缸主体3的开关,这样气缸主体3做回程运动,带动传动轴4上移,从而使得第二夹持座6和第一夹持座5分离,最后取出加工完成的线束即可,传动轴4贯穿机架2,传动轴4远离气缸主体3的一端与第二夹持座6连接,气缸主体3与电源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待要加工线束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夹持座5上表面,并且内凹在凹槽内部,之后将气缸主体3接通电源,这时气缸主体3运行,带动传动轴4下移,在传动轴4下移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夹持座6下移,这时第二夹持座6和第一夹持座5相互接触,从而将线束固定紧密。
工作原理:取出线束,之后上拉支板72,支板72在上移的过程中挤压两侧的缓冲圈75,然后将线束放置在支板72和竖板71的上方,然后拉动线束的一端,使得线束待要加工的一端移动到第一夹持座5和第二夹持座6的内侧,之后松开支板72,在两端缓冲圈75的作用下支板72下移,这样支板72底端和线束相互接触,并且在支板72和竖板71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线束固定紧密。
然后将待要加工线束的一端放置在第一夹持座5上表面,并且内凹在凹槽内部,之后将气缸主体3接通电源,这时气缸主体3运行,带动传动轴4下移,在传动轴4下移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夹持座6下移,这时第二夹持座6和第一夹持座5相互接触,并且第二夹持座6内部卡槽65内部的防护圈64与线束相互接触,并且第一夹持座5和第二夹持座6相互接触,从而将线束固定紧密,当线束加工完成后,断开气缸主体3的开关,这样气缸主体3做回程运动,带动传动轴4上移,从而使得第二夹持座6和第一夹持座5分离,最后取出加工完成的线束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机构,用于进行传动;
夹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传动机构的内部,用于对线束进行夹持;
其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座(5),所述第一夹持座(5)的上方设有第二夹持座(6),所述第一夹持座(5)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7),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竖板(71),所述竖板(71)上方设有支板(72),所述支板(7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竖柱(74),所述竖柱(74)上方位于支板(72)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圈(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机架(2),所述机架(2)的上表面设有气缸主体(3),所述气缸主体(3)与电源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座(6)包括横板(61),所述横板(61)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65),若干个所述卡槽(65)的内部均设有一个防护圈(6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6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限位板(63),所述限位板(63)轴心处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限位板(63)的内部滑动连接限位轴(8)。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主体(3)的输出端设有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贯穿机架(2),所述传动轴(4)远离气缸主体(3)的一端与第二夹持座(6)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圈(75)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顶板(76),且顶板(76)与竖柱(74)的连接方式为旋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1)的上表面设有防护垫(73),所述防护垫(73)的尺寸与竖板(71)的尺寸相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61)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座(62),所述连接座(62)与横板(6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CN202320380724.8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Active CN219435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0724.8U CN219435604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80724.8U CN219435604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5604U true CN219435604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4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80724.8U Active CN219435604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5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585C (zh) 制造布线线束的方法与设备
CN105720444A (zh) 一种线缆自动安装铜端子装置
CN219435604U (zh) 一种线束生产用工装夹具
CN201044267Y (zh) 一种接线端子
CN215932047U (zh) 电源插头线导电检测装置
CN216215593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用四芯航空头电子束线
CN218887790U (zh) 一种汽车连接线的剥线装置
CN215070812U (zh) 一种过桥线集成工装
CN22027330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夹
CN209981704U (zh) 一种电脑排线专用模具
CN215343795U (zh) 一种电缆接线盒
CN215966045U (zh) 一种线束生产截断机构
CN216403353U (zh) 一种用于线束牵引设备
CN213816705U (zh) 一种用于hdmi高清连接线的线束生产装置
CN220066107U (zh) 一种按压紧固结构及便捷采集信号的冷压端子
CN219458186U (zh) 一种稳定型接线柱
CN220086399U (zh) 一种dcs柜弹簧式便利接线夹
CN217239957U (zh) 一种超长型端子压制模具
CN209894191U (zh) 一种地磁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17720220U (zh) 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压接装置
CN202840209U (zh) 一种针形端子压接装置
CN213425239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输送线便捷接线结构
CN215451871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汽车线束端子结构
CN213398785U (zh) 一种用于usb数据线的绝缘耐压测试装置
CN219163806U (zh) 一种新型卡接式接线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