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908U -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 Google Patents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908U
CN219428908U CN202320242723.7U CN202320242723U CN219428908U CN 219428908 U CN219428908 U CN 219428908U CN 202320242723 U CN202320242723 U CN 202320242723U CN 219428908 U CN219428908 U CN 219428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
lifting
right end
movable
product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27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万青
盛恽彭
孙维维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Bai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Bai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Bai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Bai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27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涉及生产线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台,开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部前后两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槽,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部中心处的移动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部右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台,设置于所述移动丝杆右端的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台顶部前后两侧和右端的中转柜,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台顶部的升降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摆放物料的中转柜的高度和位置,通过移动丝杆对升降台的水平位置进行移动,再由升降柱对升降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这样的设置,使得设备能够将需要摆放的物料精准的放置在中转柜的内部。

Description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背景技术
中转仓是以转运和储存货物为主要目的的仓库。一般快递会使用快递,尤其是电子商务,零售,货物来来往往,中转仓一般需要一楼,一些大型仓库都是自建物流管理系统,中转仓库通常处于接近配送距离的最优距离,中转仓库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根据公开号“CN201220742086.1”公开了一种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采用了自动控制的运输车和堆垛车进行装卸和运送板材,每个存储位置的堆放高度可达5米,两个存储位置的间隔只有80厘米,两行之间的距离只有1米,所以提高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和提高了生产效率,本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采用程序控制器控制运输车和堆垛车进行存储和提取,与采用铲车搬运的中转仓相比,可以实现多规格、多品种的分别存取,并具备自动记忆和记录功能,可以通过存取策略的设置可以根据货物存储的时间要求和不同品种货物的具体要求以满足生产线上的中转需要。
现有的中转仓所使用的取料和摆料的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单向使用,因此在面积较大的中转仓内部,需要同时安装数量较多的移动设备用于使用自动化拿取物料的目的,因此建设耗费的资金量较多。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中转仓所使用的取料和摆料的设备结构较为简单,在使用过程中,仅能够单向使用,因此在面积较大的中转仓内部,需要同时安装数量较多的移动设备用于使用自动化拿取物料的目的,因此建设耗费的资金量较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包括:安装台,开设于所述安装台顶部前后两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槽,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部中心处的移动丝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部右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台,设置于所述移动丝杆右端的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台顶部前后两侧和右端的中转柜,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台顶部的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动力台,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台顶部四个角的升降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柱底部的链轮,套接于所述链轮外部的链条,设置于位于右端前侧的链轮底部中心处的转动马达,套接于所述升降柱中心偏下外表面的升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套外部的升降台,设置于所述升降台顶部中心处的局部转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局部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升降台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柱顶部的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柱外表面中心处的安装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环前端中心处的摆动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杆前侧右端的延伸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延伸杆右端的推送杆,设置于所述推送杆右端中心处的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外部的安装盒,设置于所述安装板顶部左右两端靠近中心一侧内部的中转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转机构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开设于述安装板顶部左右两端靠近中心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位于左端的调节槽内部中心处的调节丝杆,设置于所述调节丝杆后侧的微型电机,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内部中心处的调节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块顶部的双向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丝杆贯穿移动台的内部且延伸至移动台的内部,并且动力台与移动台构成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柱通过链轮和链条以及转动马达构成同步转动结构,且升降台通过升降柱和升降套构成升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摆动杆和延伸杆以及推送杆之间相互铰接,且安装板通过摆动杆和气缸构成局部转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位于右端的调节槽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双向叉板通过调节丝杆和调节块构成水平移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摆放物料的中转柜的高度和位置,通过移动丝杆对升降台的水平位置进行移动,再由升降柱对升降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这样的设置,使得设备能够将需要摆放的物料精准的放置在中转柜的内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局部转动机构及其内部各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根据中转柜的位置和摆放物料的角度,对安装板的角度进行调节,并通过安装板带动双向叉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在双向叉板的中心线与摆放位置位于同一直线时,再通过调节丝杆带动双向叉板向中转柜所在的一侧移动,继而实现中转仓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生产线自动化中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生产线自动化中升降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中局部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中局部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台;2、移动丝杆;3、移动台;4、转动电机;5、中转柜;6、动力台;7、升降柱;8、链轮;9、链条;10、转动马达;11、升降套;12、升降台;13、转动柱;14、安装板;15、安装环;16、摆动杆;17、延伸杆;18、推送杆;19、气缸;20、安装盒;21、调节丝杆;22、微型电机;23、双向叉板;24、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包括:安装台1,开设于安装台1顶部前后两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槽,转动连接于移动槽内部中心处的移动丝杆2,滑动连接于移动槽内部右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台3,设置于移动丝杆2右端的转动电机4,固定连接于安装台1顶部前后两侧和右端的中转柜5,固定连接于移动台3顶部的升降机构;
升降机构包括动力台6,转动连接于动力台6顶部四个角的升降柱7,固定连接于升降柱7底部的链轮8,套接于链轮8外部的链条9,设置于位于右端前侧的链轮8底部中心处的转动马达10,套接于升降柱7中心偏下外表面的升降套11,固定连接于升降套11外部的升降台12,设置于升降台12顶部中心处的局部转动机构。
移动丝杆2贯穿移动台3的内部且延伸至移动台3的内部,并且动力台6与移动台3构成一体化结构。
升降柱7通过链轮8和链条9以及转动马达10构成同步转动结构,且升降台12通过升降柱7和升降套11构成升降结构。
根据需要摆放物料的中转柜5的高度和位置,通过移动丝杆2对升降台12的水平位置进行移动,再由升降柱7对升降台12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摆放物料的灵活性。
局部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柱13,转动柱13转动连接于升降台1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于转动柱13顶部的安装板14,固定连接于转动柱13外表面中心处的安装环15,转动连接于安装环15前端中心处的摆动杆16,转动连接于摆动杆16前侧右端的延伸杆17,转动连接于延伸杆17右端的推送杆18,设置于推送杆18右端中心处的气缸19,设置于气缸19外部的安装盒20,设置于安装板14顶部左右两端靠近中心一侧内部的中转机构。
摆动杆16和延伸杆17以及推送杆18之间相互铰接,且安装板14通过摆动杆16和气缸19构成局部转动结构。
通过气缸19带动推送杆18的位置移动,并通过推送杆18产生的推力,使得安装板14的角度局部进行调节,达到充分利用中转仓内部空间的目的,节省建设资金。
中转机构包括调节槽,调节槽开设于述安装板14顶部左右两端靠近中心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于位于左端的调节槽内部中心处的调节丝杆21,设置于调节丝杆21后侧的微型电机22,滑动连接于调节槽内部中心处的调节块24,固定连接于调节块24顶部的双向叉板23。
位于右端的调节槽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双向叉板23通过调节丝杆21和调节块24构成水平移动结构。
通过双向叉板23的设置,能够在设备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实现双向拿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根据需要摆放的中转柜5的位置和高度,先启动转动电机4,通过转动电机4带动移动丝杆2进行移动,并通过移动丝杆2的转动带动移动台3的位置对应进行移动,在根据高度要求,启动转动马达10,通过转动马达10带动位于右端前侧的链轮8进行转动,通过链轮8和链条9的配合使用,带动四根升降柱7同时进行转动,通过螺纹结构,在升降套11的作用下,带动升降台12的高度进行调节;
根据需要摆放的角度,启动气缸19,通过气缸19推动推送杆18和延伸杆17移动,并通过移动时产生的推力,带动转动柱13局部进行转动,继而带动安装板14的角度进行调节;
在双向叉板23的中心线与摆放位置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时,则启动微型电机22,通过微型电机22带动调节丝杆2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调节块24的位置在调节槽的内部移动,并通过双向叉板23将物料放置在中转柜5对应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1),开设于所述安装台(1)顶部前后两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槽,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部中心处的移动丝杆(2),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槽内部右端靠近中心处的移动台(3),设置于所述移动丝杆(2)右端的转动电机(4),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台(1)顶部前后两侧和右端的中转柜(5),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台(3)顶部的升降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动力台(6),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台(6)顶部四个角的升降柱(7),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柱(7)底部的链轮(8),套接于所述链轮(8)外部的链条(9),设置于位于右端前侧的链轮(8)底部中心处的转动马达(10),套接于所述升降柱(7)中心偏下外表面的升降套(11),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套(11)外部的升降台(12),设置于所述升降台(12)顶部中心处的局部转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柱(13),所述转动柱(13)转动连接于升降台(12)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柱(13)顶部的安装板(14),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柱(13)外表面中心处的安装环(15),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环(15)前端中心处的摆动杆(16),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杆(16)前侧右端的延伸杆(17),转动连接于所述延伸杆(17)右端的推送杆(18),设置于所述推送杆(18)右端中心处的气缸(19),设置于所述气缸(19)外部的安装盒(2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4)顶部左右两端靠近中心一侧内部的中转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包括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开设于述安装板(14)顶部左右两端靠近中心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于所述位于左端的调节槽内部中心处的调节丝杆(21),设置于所述调节丝杆(21)后侧的微型电机(22),滑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槽内部中心处的调节块(24),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块(24)顶部的双向叉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丝杆(2)贯穿移动台(3)的内部且延伸至移动台(3)的内部,并且动力台(6)与移动台(3)构成一体化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7)通过链轮(8)和链条(9)以及转动马达(10)构成同步转动结构,且升降台(12)通过升降柱(7)和升降套(11)构成升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16)和延伸杆(17)以及推送杆(18)之间相互铰接,且安装板(14)通过摆动杆(16)和气缸(19)构成局部转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右端的调节槽的内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双向叉板(23)通过调节丝杆(21)和调节块(24)构成水平移动结构。
CN202320242723.7U 2023-02-17 2023-02-17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Active CN219428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2723.7U CN219428908U (zh) 2023-02-17 2023-02-17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2723.7U CN219428908U (zh) 2023-02-17 2023-02-17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908U true CN219428908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9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2723.7U Active CN219428908U (zh) 2023-02-17 2023-02-17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5151B (zh) 仓储式自动化存取设备
CN203294644U (zh) 一种密集式双向穿梭车自动存取仓储物流装置
CN206665475U (zh) 一种导轨式可移动立体仓库
CN210392409U (zh) 一种智能堆垛立体仓库
CN219428908U (zh) 生产线自动化中转仓
CN214268924U (zh) 一种电子商务用立体自动仓储装置
CN211812134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多方向移动的物料搬运平台
CN211419459U (zh) 一种用于智慧黑板的转运架
CN207450382U (zh) 盒装物品码垛装置
CN207129603U (zh) 自动上料机
CN210762532U (zh) 一种自动化智能立体仓库
CN212796986U (zh) 一种货物中转货架
CN210192505U (zh) 一种物流电子商务用分层分类式智能储货架
CN110589443A (zh) 一种大型物料自动化立体仓库
CN112389935A (zh) 一种智慧仓储物流系统
CN112141583A (zh) 一种新型物流仓储货架
CN112573062B (zh) 一种用于多种产品存放的智能精准库
CN219823432U (zh) 一种重型设备装卸用的低位液压龙门架结构
CN219566894U (zh) 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
CN219618977U (zh) 一种运输车
CN219078136U (zh) 一种仓储升降货架
CN219381236U (zh) 一种轮胎自动化供料仓
CN219409109U (zh) 一种建筑用升降平台
CN212950342U (zh) 一种可节省占地空间的四向车
CN220189052U (zh) 一种智慧物流货物存取一体货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