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8066U - 保险杠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保险杠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28066U
CN219428066U CN202320471987.XU CN202320471987U CN219428066U CN 219428066 U CN219428066 U CN 219428066U CN 202320471987 U CN202320471987 U CN 202320471987U CN 219428066 U CN219428066 U CN 219428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main
sleeve
protection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198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现增
孙雪惠
吕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bo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7198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28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28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28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主体,以及设于保险杠主体上的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保险杠主体具有位于中部的中段,以及分设于中段的左右两端的侧段,两个侧段均沿整车左右方向向外延伸,并向车后一侧倾斜;第一防护部包括可拆卸地设于中段上的主防护组件,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各侧段上的侧防护组件,且主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一缓冲部,侧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二缓冲部;第二防护部包括设于保险杠主体上的朝向车前一侧布置的缓冲垫。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在受到撞击后只需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便可,且可降低各主要部件的受损及维修几率,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保险杠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险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险杠。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保险杠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用来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但是,现有的保险杠大多为一体化架构,当其受到损坏时,须对整个装置进行更换,不仅增加了材料的浪费,还会增加成本的支出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保险杠,以可降低维修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上的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
所述保险杠主体具有位于中部的中段,以及分设于所述中段的左右两端的侧段,两个所述侧段均沿整车左右方向向外延伸,并向车后一侧倾斜;
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中段上的主防护组件,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各所述侧段上的侧防护组件,且所述主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一缓冲部,所述侧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二缓冲部;
所述第二防护部包括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上的朝向车前一侧布置的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杠主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横梁;各所述横梁上均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车身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防护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横梁中的所述中段上的第一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横梁中的各所述侧段上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横梁上的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且所述第四安装板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防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之间的主固定板,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与所述主固定板间隔设置的主挡板,以及设于所述主固定板和所述主挡板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主挡板位于所述主固定板的面向车前的一侧;所述侧防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中同侧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的侧固定板,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与所述侧固定板间隔设置的侧挡板,以及设于所述侧固定板和所述侧挡板之间的第二弹性件,且所述侧挡板位于所述侧固定板的面向车前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主固定板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均通过连接件相连;和/或,所述侧固定板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均通过连接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主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套筒,所述主挡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侧固定板上设有第三套筒,所述侧挡板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三套筒的第四套筒,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套筒和所述第四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主挡板和所述主固定板上均设有减重孔,和/或,同侧的所述侧挡板和所述侧固定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车辆侧灯的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挡板上的所述减重孔内设有防护网。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横梁上均设有所述缓冲垫。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险杠,通过将主防护组件、侧防护组件均与保险杠主体可拆卸连接,可便于维修,且受到撞击后只需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即可,同时,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和缓冲垫的配合设置,也可在碰撞时缓冲保险杠主体和第一防护部所受到的撞击力,降低各部件的受损及维修几率,利于节约及降低维修成本,而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此外,通过设置两个横梁,并配合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结构布置合理,利于实现保险杠主体与车身、主防护组件及侧防护组件等部件之间的便捷拆装,进而利于降低维修难度及维修成本,其中,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和第四安装板的配合使用,可在实现两个横梁与周边件的拆装的同时,利于提升连接稳定性。
其次,主固定板、主挡板和第一弹性件的配合设置,以及侧固定板、侧挡板和第二弹性件的配合设置,当主挡板或侧挡板受到撞击时会向车内一侧收缩,从而能够吸收大部分冲击力,由此可增加结构整体的防护能力,并减少损坏率,既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又能节约维修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主固定板与对应的两个第三安装板之间,以及侧固定板与对应的两个第四安装板通过连接件连接,结构简单易实现,且便于拆装操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另外,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内,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内,能够避免两个弹性件收缩时向自身轴向一侧偏转,利于提升收缩及弹出的稳定性,减重孔的设置,利于实现轻量化,且设置防护网,能够防止异物侵入,并满足保险杠造型需求,而过孔的设置,则便于车辆侧灯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保险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和上述的保险杠,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险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险杠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险杠的部分爆炸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
附图标记说明:
1、横梁;2、第一安装部;3、第二安装部;4、主固定板;5、主挡板;6、第一弹性件;7、侧固定板;8、侧挡板;9、第二弹性件;10、防护网;11、缓冲垫;
101、中段;102、侧段;
201、第一安装板;202、第二安装板;
301、第三安装板;302、第四安装板;
401、第一套筒;501、第二套筒;701、第三套筒;801、第四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保险杠,其在受到撞击后只需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便可,同时,也可在受到撞击时对撞击力进行缓冲,降低受损及维修几率,以利于降低维修成本。
整体结构上,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保险杠包括保险杠主体,以及设于保险杠主体上的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
其中,保险杠主体具有位于中部的中段101,以及分设于中段101的左右两端的侧段102,两个侧段102均沿整车左右方向向外延伸,并向车后一侧倾斜。
第一防护部包括可拆卸地设于中段101上的主防护组件,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各侧段102上的侧防护组件,且主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一缓冲部,侧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二缓冲部。
第二防护部包括设于保险杠主体上的朝向车前一侧布置的缓冲垫11。
此处需提及的是,本实施例的缓冲垫11除了可以缓冲保险杠主体受到的撞击力外,也可形成对主防护组件、侧防护组件的防护,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的缓冲性能,与缓冲垫11的缓冲性能相配合,能够更进一步地降低主防护组件、侧防护组件的受损几率,进而实现节约维修成本。
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示例性结构,如图2所示,保险杠主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横梁1,且各横梁1上均设有第一安装部2和第二安装部3,第一安装部2用于与车身相连,第二安装部3与第一防护部可拆卸连接。
如此,可通过设置两个横梁1,并配合设置第一安装部2和第二安装部3,结构布置合理,利于实现保险杠主体与车身、主防护组件及侧防护组件等部件之间的便捷拆装,进而利于降低维修难度及维修成本。
结合图2及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包括设于横梁1中的中段101上的第一安装板201,以及设于横梁1中的各侧段102上的第二安装板202。
并且,第二安装部3包括设于横梁1上的第三安装板301和第四安装板302,第三安装板301对应第一安装板201设置,且第四安装板302对应第二安装板202设置。由此,可在实现两个横梁1与周边件的拆装的同时,利于提升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3所示,主防护组件包括设于保险杠主体中的两个第三安装板301之间的主固定板4,第一缓冲部包括与主固定板4间隔设置的主挡板5,以及设于主固定板4和主挡板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6,主挡板5位于主固定板4的面向车前的一侧。
与此同时,侧防护组件包括设于保险杠主体中同侧的两个第四安装板302之间的侧固定板7,第二缓冲部包括与侧固定板7间隔设置的侧挡板8,以及设于侧固定板7和侧挡板8之间的第二弹性件9,且侧挡板8位于侧固定板7的面向车前的一侧。
此处,通过主固定板4、主挡板5和第一弹性件6的配合设置,以及侧固定板7、侧挡板8和第二弹性件9的配合设置,当主挡板5或侧挡板8受到撞击时会向车内一侧收缩,从而能够吸收大部分冲击力,由此可增加结构整体的防护能力,并减少损坏率,既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又能节约维修成本,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
为实现主固定板4的便捷拆装,具体实施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主固定板4与对应的两个第三安装板301均通过连接件相连,以取得结构简单易实现,且便于拆装操作的优点,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并且,上述连接件在实际应用时采用常见的螺栓便可。同理,为实现侧固定板7的便捷拆装,作为优选的设置形式,各侧固定板7也与对应的第四安装板302也均通过连接件相连,以利于取得与主固定板4同样的安装效果。
也即,实际安装时,上述主固定板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上下两个第三安装板301上,侧固定板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与该侧固定板7对应的两个第四安装板302上。
此外,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中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主固定板4上设有第一套筒401,主挡板5上设有对应第一套筒401的第二套筒501,第一弹性件6连接主固定板4的一端位于第一套筒401内,第一弹性件6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套筒501内。
同时,作为优选的实施形式,如图6所示,侧固定板7上设有第三套筒701,侧挡板8上设有对应第三套筒701的第四套筒801,第二弹性件9连接主固定板4的一端位于第三套筒701内,第二弹性件9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套筒801内。
基于上述各套筒的设置,在具体结构中,第一弹性件6位于第一套筒401和第二套筒501内,第二弹性件9位于第三套筒701和第四套筒801内,能够避免两个弹性件收缩时向自身轴向一侧偏转,利于提升收缩及弹出的稳定性。
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件6和第二弹性件9,在具体设置时选用常见的弹簧产品便可。
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仍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主挡板5和主固定板4上均设有减重孔,以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且具体实施时,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形式,主挡板5的减重孔内设有防护网10,以防止异物侵入,且如此设置不仅使整体结构设计更合理,也可满足保险杠的造型需求。
同时,出于车辆侧灯安装便捷性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同侧的侧挡板8和侧固定板7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车辆侧灯的过孔,且具体设置时,过孔的形状及尺寸大小可根据车辆侧灯实际的安装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将过孔具体设置为矩形。
需要提及的是,本实施例的车辆侧灯,其包括但不限于左向灯、雾灯或日行灯等,也可布置有其他位置安装需求的车辆使用灯。并且,本实施例中未指明的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向,即指车辆的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和后方。
另外,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本实施例中,两个横梁1上均设有缓冲垫11,以确保具有较优的碰撞缓冲性能,具体实施时,缓冲垫11采用常见的橡胶垫便可,且缓冲垫11的布置形式可根据横梁1实际的碰撞缓冲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与调整,例如其沿横梁1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并在整车前后方向上完全覆盖横梁1。
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时,主挡板5与主固定板4除了依靠第一弹性件6连接外,为确保主挡板5的使用稳定性,当第一弹性件6处于自然状态时,主挡板5也可优选设置在上下缓冲垫11之间,以使下侧的缓冲垫11能够为主挡板5提供支撑力,而避免主挡板5下坠。
同时,本实施例的侧挡板8与上述主挡板5一样,在第二弹性件9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可优选通过下侧的缓冲垫11为侧挡板8提供支撑力,以提高侧挡板8的安装及使用稳定性。
本实施例保险杠在安装时,首先通过第三安装板301和第四安装板302,把主固定板4和两个侧固定板7安装在两个横梁1之间,然后通过第一安装板201和第二安装板202把整个保险杠安装在车身的相应位置。
当保险杠受到撞击时,首先缓冲垫11会吸收一部分冲击力,然后主挡板5和侧挡板8会压缩第一弹性件6和第二弹性件9向内收缩,从而吸收大部分冲击力,由此增加对保险杠的防护能力,减少保险杠的损坏率。
由于侧固定板7和主固定板4均是可拆卸结构,当保险杠受到撞击而损坏时,可单独更换受损部分,不需要对整个保险杠进行更换,以达到减少材料浪费及节约成本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保险杠,通过将主防护组件、侧防护组件均与保险杠主体可拆卸连接,可便于维修,且受到撞击后只需维修或更换受损部件即可,同时,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和缓冲垫11的配合设置,也可在碰撞时缓冲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和和第一防护部所受到的撞击力,降低各部件的受损及维修几率,利于节约及降低维修成本,而可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中即设有实施例一中的保险杠。
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实施例一中的保险杠,便于拆装,且能够降低维修几率及维修成本,而利于汽车维护及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包括保险杠主体,以及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上的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
所述保险杠主体具有位于中部的中段(101),以及分设于所述中段(101)的左右两端的侧段(102),两个所述侧段(102)均沿整车左右方向向外延伸,并向车后一侧倾斜;
所述第一防护部包括可拆卸地设于所述中段(101)上的主防护组件,以及可拆卸地设于各所述侧段(102)上的侧防护组件,且所述主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一缓冲部,所述侧防护组件具有用于缓冲外部碰撞力的第二缓冲部;
所述第二防护部包括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上的朝向车前一侧布置的缓冲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险杠主体包括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横梁(1);
各所述横梁(1)上均设有第一安装部(2)和第二安装部(3),所述第一安装部(2)用于与车身相连,所述第二安装部(3)与所述第一防护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2)包括设于所述横梁(1)中的所述中段(101)上的第一安装板(201),以及设于所述横梁(1)中的各所述侧段(102)上的第二安装板(202);
所述第二安装部(3)包括设于所述横梁(1)上的第三安装板(301)和第四安装板(302),所述第三安装板(30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板(201)设置,且所述第四安装板(302)对应所述第二安装板(202)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防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中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301)之间的主固定板(4),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与所述主固定板(4)间隔设置的主挡板(5),以及设于所述主固定板(4)和所述主挡板(5)之间的第一弹性件(6),所述主挡板(5)位于所述主固定板(4)的面向车前的一侧;
所述侧防护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保险杠主体中同侧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302)之间的侧固定板(7),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与所述侧固定板(7)间隔设置的侧挡板(8),以及设于所述侧固定板(7)和所述侧挡板(8)之间的第二弹性件(9),且所述侧挡板(8)位于所述侧固定板(7)的面向车前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固定板(4)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三安装板(301)均通过连接件相连;和/或,
所述侧固定板(7)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板(302)均通过连接件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固定板(4)上设有第一套筒(401),所述主挡板(5)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套筒(401)的第二套筒(501),所述第一弹性件(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401)和所述第二套筒(501)内;
所述侧固定板(7)上设有第三套筒(701),所述侧挡板(8)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三套筒(701)的第四套筒(801),所述第二弹性件(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套筒(701)和所述第四套筒(8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挡板(5)和所述主固定板(4)上均设有减重孔,和/或,同侧的所述侧挡板(8)和所述侧固定板(7)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车辆侧灯的过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挡板(5)上的所述减重孔内设有防护网(10)。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横梁(1)上均设有所述缓冲垫(11)。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中设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保险杠。
CN202320471987.XU 2023-03-13 2023-03-13 保险杠及车辆 Active CN219428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987.XU CN219428066U (zh) 2023-03-13 2023-03-13 保险杠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71987.XU CN219428066U (zh) 2023-03-13 2023-03-13 保险杠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28066U true CN219428066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2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71987.XU Active CN219428066U (zh) 2023-03-13 2023-03-13 保险杠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28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8346B2 (en) Support mount for an impact absorbing system intended to be mounted at the end of a motor vehicle side member
JP5316278B2 (ja) 車両の充電ポート構造
JP6440737B2 (ja) 車体バンパー構造
CN104044550A (zh) 用于机动车辆前端的对行人有益的结构
CN101228060A (zh) 用于商用车的车辆前部结构
CN204736923U (zh) 一种汽车水箱上横梁总成
CN219428066U (zh) 保险杠及车辆
EP1604869B1 (en) Bumper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KR20040032308A (ko) 범퍼 빔 보강 구조
KR20090070807A (ko)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CN217456108U (zh) 一种新型高防护性电动汽车车架
KR20100010167A (ko) 차량의 스티프너 마운팅 구조
CN211107144U (zh) 前大灯支架及车辆
CN209739015U (zh) 具有溃缩吸能结构的小腿支撑骨架及安装总成
CN211663205U (zh) 一种挂车的后防护装置
CN113147345A (zh) 一种电池模块减震装配的观光车
CN211281240U (zh) 高强度耐候型商务车用扰流板
KR20100138583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의 캐리어
KR20090025669A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엔드 모듈
CN220809349U (zh) 耐冲击的保险杠
CN212685482U (zh) 小腿保护支架、小腿保护结构和汽车
CN221438161U (zh) 一种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15590670U (zh) 一种缓冲防护型汽车保险杠
CN216994514U (zh) 副车架防撞梁组件及车辆
CN214728136U (zh) 一种电池模块底部安装的观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