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24657U - 一种发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24657U CN219424657U CN202320847358.2U CN202320847358U CN219424657U CN 219424657 U CN219424657 U CN 219424657U CN 202320847358 U CN202320847358 U CN 202320847358U CN 219424657 U CN219424657 U CN 2194246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inlet
- foaming
- pipe
- liquid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液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泡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给壳体内通气的进气结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液管内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内径小于所述进液管的内径,所述进液管位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的所述喷射孔与所述进液管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泡装置利用文丘里效应,在不使用气泵的情况下利用其自身结构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泡沫。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发泡器是用于将发泡液进行发泡从而产生泡沫的装置,发泡器通常通过将发泡液通过发泡网从而产生泡沫,通过调整发泡网的直径和发泡液的流量等可以调整出泡量。目前发泡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洗涤剂挤出中,将洗涤液打发成泡沫从而获得更好的清洁效果。
除此之外,在使用马桶过程中,排泄物的掉落时污水容易溅到用户臀部,同时排泄物及污水暴露在空气中,臭气易散发给用户如厕带来不便。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带发泡系统的智能坐便器,利用发泡功能产生的大量泡沫覆盖马桶的水封面,有效解决了排泄物掉落污水飞溅和臭气散发的问题。
为了能快速产生大量的泡沫将马桶内的液面覆盖,发泡系统通常利用液泵进行发泡液输送,气泵提供发泡所需的气体供应,再通过发泡器发泡,该系统成本较高结构较复杂,且气泵在工作时噪音较大,同时双泵的使用耗能高同时也会加大故障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发泡装置结构复杂故障率和成本较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发泡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泡装置利用文丘里效应,在不使用气泵的情况下利用其自身结构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泡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液管,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泡结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给壳体内通气的进气结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液管内设有喷射孔,所述喷射孔内径小于所述进液管的内径,所述进液管位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喷射孔与所述进液管靠近所述壳体的一端的端面之间。
文丘里效应,是指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伯努利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所述进液管用于通入发泡液,当发泡液通过喷射孔后会形成水柱,由于喷射孔的内径小于进液管的直径,则会发生文丘里效应使得水柱的流速增大。
水柱从进液管流出后进入壳体并到达位于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出泡结构处,此时进气结构会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得发泡液进行发泡,水柱到达出泡结构时的流速越大则发泡效果就越好。另一方面,从喷射孔流出的水柱会成螺旋锥状,如果喷射孔出来的水柱直接进入到壳体内,则会导致发泡液射到壳体的内壁而不是出泡结构中,发泡液先射到壳体内壁再进入出泡结构会导致流速大大减小,同时可能会导致发泡液从进气结构溅射出去。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喷射孔设置在进液管内而不是进液管的端面上,这样在发泡液通过喷射孔后不是程螺旋锥状直接进入到喷射孔内,而是仍在进液管内进行整形,使其能够以柱状水流通过壳体内部进入到出泡结构中。但是,如果仅将喷射孔的位置进行移动,发泡液通过喷射孔到进液管的端面之间时会使得流速大大降低。因此,在发泡液通过喷射孔后的进液管侧壁上设有进气孔,大量空气通过进气孔进入发泡液形成的水柱,此时水柱由无数的小水滴组成同时混有大量空气,混入空气目的是能让修正后的水柱依然保留较高喷射速度,但水柱截面积却变大同时沿进液管的轴线方向流出。
最后,水柱从进液管流出通过中空的壳体内部来到壳体的另一端的出泡结构中,由于水柱为流动方向为直线的柱状水柱,而不是螺旋锥状,因此水柱不会喷射到壳体侧壁而是直接来到出泡结构中,此过程中水柱的喷射速度高,由于伯努利效应会吸入大量空气,水柱与壳体内侧壁之间使得空气更好地进入从而提高发泡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出泡结构包括一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出泡管、设于所述出泡管另一端的出泡口、以及设于所述出泡管内的发泡网,所述发泡网设于所述出泡管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所述壳体内部包括喷射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出泡管分别与所述喷射腔的两端连通使得所述进液管对准所述发泡网。
发泡液通过发泡网后会形成泡沫,并通过出泡管从出泡口中流出。所述进液管对准所述发泡网,这样为流动方向为直线的柱状水柱可以直接落入发泡网上,并以较高的速度与发泡网接触从而使得发泡效果更好。所述出泡结构还可以根据出泡位置的需要设置其他形式的出泡结构均不影响本方案的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轴线与所述出泡管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喷射腔连通。
空气从进气管从进入壳体的内部,从而进入到进气孔和出泡结构处帮助发泡。本方案的进气结构离发泡网较远,避免泡沫和发泡液从进气管中流出。所述进气结构可以为设于壳体外壁上的气孔或其他进气结构均不影响本方案的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设有用于注入发泡液的进液口,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口,所述进液管包括靠近所述进液口的进液部和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修正部,所述喷射孔设于所述进液部和所述修正部之间,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进液部上,进气孔22设于所述修正部靠近所述喷射孔的一端上,所述喷射孔的内径均小于所述进液部和所述修正部的内径。
所述进液部和所述修正部的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修正部的内径可以根据起泡网的直径设置。所述进液部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可以与液泵相连用于注入发泡液。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部内设有使得发泡液螺旋转动的扰流结构。
所述扰流结构使得发泡液高速螺旋转动,再从喷射孔喷出,提高发泡液的喷射速度,使得发泡效果更好,从而减少发泡液使用量。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液管内的柱状的扰流塞,所述扰流塞的外径与所述进液管的内径相同,所述扰流塞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流道,所述扰流塞靠近所述喷射孔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喷射孔连接的中心孔、以及分别与所述进液流道和中心孔连接的旋转流道,所述旋转流道的数量与所述进液流道对应。
所述扰流塞放入进液部内之后,扰流塞的外侧壁与进液部的内侧壁形成封闭的进液流道和旋转流道。发泡液沿进液流道从靠近进液口的一端流动到靠近喷射孔的一端,然后经过旋转流道发泡液沿螺旋方向进入中心孔中从而在中心孔内形成螺旋转动的水流,提高水流的流速。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和旋转流道的数量均为两条,所述进液流道设置在所述扰流塞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沿所述扰流塞的轴线设置,所述旋转流道包括沿所述扰流塞端面外周开设的圆周段以及分别与所述圆周段和中心孔连接的径向段,所述径向段沿所述中心孔的离心方向设置。
本方案中,所述进液流道设于所述扰流塞的两侧,所述径向段设于所述扰流塞的另外两侧,因此,所述进液流道和径向段之间设置有圆周段,发泡液沿进液流道流动到靠近中心孔的一端后,进入径向段沿扰流塞周向流动,然后进入径向段,径向段与所述扰流塞端面的直径成一定角度倾斜,使得水流沿中心孔的切线进入,形成螺旋状水流。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流道和旋转流道的数量均为四条,所述进液流道沿所述扰流塞的轴线设置,四条所述进液流道均匀分布在所述扰流塞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流道沿所述中心孔的离心方向设置。
方案中不设有圆周段,进液流道和旋转流道直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挂耳,所述挂耳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
所述U形槽用于安装的发泡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进液管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出泡结构和所述进气结构均设于所述本体上。
在所述本体内先安装发泡网,使得发泡网与本体固定连接,然后在盖上盖体并使得盖体与本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在进液管内设置内径较小的喷射孔,并设置进气孔,从而利用文丘里效应使得发泡液流速增大,同时使得水柱维持圆柱形沿进液管的周线流出直接进入出泡结构中,从而在不使用气泵的情况下利用其自身结构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泡沫。
(2)设置扰流结构使得发泡液进入喷射孔的速度高,从而使得喷射到出泡结构的速度更高,这样可以提高发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扰流塞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扰流塞端部发泡液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扰流塞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扰流塞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喷射腔,12-本体,13-盖体,2-进液管,21-喷射孔,22-进气孔,23-进液口,24-喷射口,25-进液部,26-修正部,3-出泡结构,31-出泡管,32-出泡口,33-发泡网,4-进气结构,41-进气管,5-扰流塞,51-进液流道,52-中心孔,53-旋转流道,531-圆周段,532-径向段,6-挂耳,61-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发泡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壳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管2,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出泡结构3,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给壳体1内通气的进气结构4,进液管2的一端伸入壳体1内,进液管2内设有喷射孔21,喷射孔21内径小于进液管2的内径,进液管2位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22,进气孔22位于喷射孔21与进液管2靠近壳体1的一端的端面之间。
文丘里效应,是指在通过缩小的过流断面时,流体出现流速增大的现象,其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而由伯努利定律知流速的增大伴随流体压力的降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进液管2用于通入发泡液,当发泡液通过喷射孔21后会形成水柱,由于喷射孔21的内径小于进液管2的直径,则会发生文丘里效应使得水柱的流速增大。
水柱从进液管2流出后进入壳体1并到达位于壳体1另一端的出泡结构3处,此时进气结构4会提供足够的空气使得发泡液进行发泡,水柱到达出泡结构3时的流速越大则发泡效果就越好。另一方面,从喷射孔21流出的水柱会成螺旋锥状,如果喷射孔21出来的水柱直接进入到壳体1内,则会导致发泡液射到壳体1的内壁而不是出泡结构3中,发泡液先射到壳体1内壁再进入出泡结构3会导致流速大大减小,同时可能会导致发泡液从进气结构4溅射出去。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喷射孔21设置在进液管2内而不是进液管2的端面上,这样在发泡液通过喷射孔21后不是程螺旋锥状直接进入到喷射孔21内,而是仍在进液管2内进行整形,使其能够以柱状水流通过壳体1内部进入到出泡结构3中。但是,如果仅将喷射孔21的位置进行移动,发泡液通过喷射孔21到进液管2的端面之间时会使得流速大大降低。因此,在发泡液通过喷射孔21后的进液管2侧壁上设有进气孔22,大量空气通过进气孔22进入发泡液形成的水柱,此时水柱由无数的小水滴组成同时混有大量空气,混入空气目的是能让修正后的水柱依然保留较高喷射速度,但水柱截面积却变大同时沿进液管2的轴线方向流出。
最后,水柱从进液管2流出通过中空的壳体1内部来到壳体1的另一端的出泡结构3中,由于水柱为流动方向为直线的柱状水柱,而不是螺旋锥状,因此水柱不会喷射到壳体1侧壁而是直接来到出泡结构3中,此过程中水柱的喷射速度高,由于伯努利效应会吸入大量空气,水柱与壳体1内侧壁之间使得空气更好地进入从而提高发泡效果。
出泡结构3包括一端与壳体1内部连通的出泡管31、设于出泡管31另一端的出泡口32、以及设于出泡管31内的发泡网33,发泡网33设于出泡管31靠近壳体1内部的一端,壳体1内部包括喷射腔11,进液管2与出泡管31分别与喷射腔11的两端连通使得进液管2对准发泡网33。
发泡液通过发泡网33后会形成泡沫,并通过出泡管31从出泡口32中流出。进液管2对准发泡网33,这样为流动方向为直线的柱状水柱可以直接落入发泡网33上,并以较高的速度与发泡网33接触从而使得发泡效果更好。出泡结构3还可以根据出泡位置的需要设置其他形式的出泡结构3均不影响本方案的实现。
进气结构4包括进气管41,进气管41的轴线与出泡管31的轴线相互平行,进气管41与喷射腔11连通。
空气从进气管41从进入壳体1的内部,从而进入到进气孔22和出泡结构3处帮助发泡。本方案的进气结构4离发泡网33较远,避免泡沫和发泡液从进气管41中流出。进气结构4可以为设于壳体1外壁上的气孔或其他进气结构4均不影响本方案的实现。
进液管2的一端设有用于注入发泡液的进液口23,进液管2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口24,进液管2包括靠近进液口23的进液部25和靠近壳体1内部的修正部26,喷射孔21设于进液部25和修正部26之间,进液口23设于进液部25上,进气孔22设于修正部26靠近喷射孔21的一端上,喷射孔21的内径均小于进液部25和修正部26的内径。
进液部25和修正部26的内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修正部26的内径可以根据起泡网的直径设置。进液部25上设有进液口23,进液口23可以与液泵相连用于注入发泡液。如图3所示,图中箭头为流体的流动方向。
壳体1的两侧设有挂耳6,挂耳6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61。
U形槽61用于安装的发泡装置。
壳体1包括本体12和盖体13,所进液管2设于盖体13上,出泡结构3和进气结构4均设于本体12上。
在本体12内先安装发泡网33,使得发泡网33与本体12固定连接,然后在盖上盖体13并使得盖体13与本体12固定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了包括实施例1的特征外,还包括如下特征:
如图5和图6所示,进液部25内设有使得发泡液螺旋转动的扰流结构。
扰流结构使得发泡液高速螺旋转动,再从喷射孔21喷出,提高发泡液的喷射速度,使得发泡效果更好,从而减少发泡液使用量。
扰流结构包括设于进液管2内的柱状的扰流塞5,扰流塞5的外径与进液管2的内径相同,扰流塞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流道51,扰流塞5靠近喷射孔21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喷射孔21连接的中心孔52、以及分别与进液流道51和中心孔52连接的旋转流道53,旋转流道53的数量与进液流道51对应。
扰流塞5放入进液部25内之后,扰流塞5的外侧壁与进液部25的内侧壁形成封闭的进液流道51和旋转流道53。发泡液沿进液流道51从靠近进液口23的一端流动到靠近喷射孔21的一端,然后经过旋转流道53发泡液沿螺旋方向进入中心孔52中从而在中心孔52内形成螺旋转动的水流,提高水流的流速。
进液流道51和旋转流道53的数量均为两条,进液流道51设置在扰流塞5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沿扰流塞5的轴线设置,旋转流道53包括沿扰流塞5端面外周开设的圆周段531以及分别与圆周段531和中心孔52连接的径向段532,径向段532沿中心孔52的离心方向设置。
本方案中,进液流道51设于扰流塞5的两侧,径向段532设于扰流塞5的另外两侧,因此,进液流道51和径向段532之间设置有圆周段531,发泡液沿进液流道51流动到靠近中心孔52的一端后,进入径向段532沿扰流塞5周向流动,然后进入径向段532,径向段532与扰流塞5端面的直径成一定角度倾斜,使得水流沿中心孔52的切线进入,形成螺旋状水流。如图6所示,图中箭头为发泡液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所不同之处在于,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液流道51和旋转流道53的数量均为四条,进液流道51沿扰流塞5的轴线设置,四条进液流道51均匀分布在扰流塞5的侧壁上,旋转流道53沿中心孔52的离心方向设置。本方案中不设有圆周段531,进液流道51和旋转流道53直接相连。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设有进液管(2),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出泡结构(3),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给壳体(1)内通气的进气结构(4),所述进液管(2)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1)内,所述进液管(2)内设有喷射孔(21),所述喷射孔(21)内径小于所述进液管(2)的内径,所述进液管(2)位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孔(22),所述进气孔(22)位于所述喷射孔(21)与所述进液管(2)靠近所述壳体(1)的一端的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泡结构(3)包括一端与所述壳体(1)内部连通的出泡管(31)、设于所述出泡管(31)另一端的出泡口(32)、以及设于所述出泡管(31)内的发泡网(33),所述发泡网(33)设于所述出泡管(31)靠近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端,所述壳体(1)内部包括喷射腔(11),所述进液管(2)与所述出泡管(31)分别与所述喷射腔(11)的两端连通使得所述进液管(2)对准所述发泡网(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包括进气管(41),所述进气管(41)的轴线与所述出泡管(31)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进气管(41)与所述喷射腔(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的一端设有用于注入发泡液的进液口(23),所述进液管(2)的另一端设有喷射口(24),所述进液管(2)包括靠近所述进液口(23)的进液部(25)和靠近所述壳体(1)内部的修正部(26),所述喷射孔(21)设于所述进液部(25)和所述修正部(26)之间,所述进液口(23)设于所述进液部(25)上,所述进气孔(22)设于所述修正部(26)靠近所述喷射孔(21)的一端上,所述喷射孔(21)的内径均小于所述进液部(25)和所述修正部(26)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部(25)内设有使得发泡液螺旋转动的扰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进液管(2)内的柱状的扰流塞(5),所述扰流塞(5)的外径与所述进液管(2)的内径相同,所述扰流塞(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液流道(51),所述扰流塞(5)靠近所述喷射孔(21)一端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喷射孔(21)连接的中心孔(52)、以及分别与所述进液流道(51)和中心孔(52)连接的旋转流道(53),所述旋转流道(53)的数量与所述进液流道(5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51)和旋转流道(53)的数量均为两条,所述进液流道(51)设置在所述扰流塞(5)相对的两侧侧壁上沿所述扰流塞(5)的轴线设置,所述旋转流道(53)包括沿所述扰流塞(5)端面外周开设的圆周段(531)以及分别与所述圆周段(531)和中心孔(52)连接的径向段(532),所述径向段(532)沿所述中心孔(52)的离心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流道(51)和旋转流道(53)的数量均为四条,所述进液流道(51)沿所述扰流塞(5)的轴线设置,四条所述进液流道(51)均匀分布在所述扰流塞(5)的侧壁上,所述旋转流道(53)沿所述中心孔(52)的离心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挂耳(6),所述挂耳(6)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本体(12)和盖体(13),所进液管(2)设于所述盖体(13)上,所述出泡结构(3)和所述进气结构(4)均设于所述本体(1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47358.2U CN219424657U (zh) | 2023-04-14 | 2023-04-14 | 一种发泡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847358.2U CN219424657U (zh) | 2023-04-14 | 2023-04-14 | 一种发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24657U true CN219424657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31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47358.2U Active CN219424657U (zh) | 2023-04-14 | 2023-04-14 | 一种发泡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24657U (zh) |
-
2023
- 2023-04-14 CN CN202320847358.2U patent/CN21942465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23800A (en) | Mixer-injector | |
US3735778A (en) | Driving of fluids | |
CN205224186U (zh) | 一种泡沫淋浴器 | |
CA1246543A (en) | Liquid mixing device | |
WO2024045249A1 (zh) | 消防泡沫发泡装置、系统以及发泡方法 | |
CN219424657U (zh) | 一种发泡装置 | |
CN111715426B (zh) | 喷淋头 | |
CN202527302U (zh) | 一种雾化喷头 | |
CN201735388U (zh) | 一种用于气液分散的气体分布器 | |
CN207576692U (zh) | 一种出水装置 | |
CN211395013U (zh) |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 |
CN211368090U (zh) | 微气泡喷头及具有该微气泡喷头的洗涤设备 | |
CN216756812U (zh) | 一种香薰花洒 | |
CN215694901U (zh) | 多功能稳量富氧节水型淋浴系统 | |
JP5821081B2 (ja) | 節水型の散水吐水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水栓 | |
US4256263A (en) | Spray nozzle for shower apparatus | |
JP4887555B2 (ja) | 微細気泡発生装置のノズル | |
KR19990003833U (ko) | 비닐하우스용 액체 분사노즐 | |
CN221052767U (zh) | 一种可发泡的冲喷装置 | |
CN201120325Y (zh) | 一种离心式气液混合型喷嘴 | |
CN101912759A (zh) | 一种用于气液分散的气体分布器 | |
CN221855703U (zh) | 喷头结构和应用其的智能坐便器 | |
CN221071953U (zh) | 喷头、洗剂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 |
CN203123410U (zh) | 喷嘴结构改良的灭火器 | |
GB1602127A (en) | Spray nozzle for shower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