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3089U - 液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3089U
CN219413089U CN202320656224.2U CN202320656224U CN219413089U CN 219413089 U CN219413089 U CN 219413089U CN 202320656224 U CN202320656224 U CN 202320656224U CN 219413089 U CN219413089 U CN 219413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hydraulic control
control system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62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浩鹏
李皓楠
李光朋
常威
阮利超
刘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Equipment Group Co Ltd CREG
Priority to CN2023206562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3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3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3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和控制阀组,控制阀组包括液控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液控阀的第一口P1分别与液压泵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的进油口P2相连,液控阀的第二口T1与液压泵的反馈口Ls相连,液控阀的第四口B1和先导口分别与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液控阀的第三口A1与电磁阀的第一口P2相连,电磁阀的第三口A2和第四口B2分别与第一溢流阀的进油口和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系统压力以及实现泵功能自动切换的功能,满足液压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载工况下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进一步的,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单泵多用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设备的各个动作控制过程中,由于工程设备中可能存在较多子系统,各子系统所需的压力不同、液压泵功能不同,如果液压泵只能提供单一压力值、单一功能,在控制低负载情况下,如果仍然采用原压力值则会造成压力损失,造成成本的增加;如果采用额外增加泵源的方式来提供不同的压力,不仅同样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存在控制繁琐、操控不便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泵功能切换及压力切换的相关研究,但大多对泵功能切换以及压力切换均通过电控或手动控制的方式来实现,但目前的技术仅能实现泵功能切换或压力切换的单一功能,而且存在故障率高、控制繁琐等缺点,在实际使用场景下所达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液压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控制系统,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系统压力以及实现泵功能自动切换的功能,满足液压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载工况下的使用需求,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操控方便,而且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和控制阀组,所述控制阀组包括液控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
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的进油口P2相连,所述液控阀的第二口T1与所述液压泵的反馈口Ls相连,所述液控阀的第四口B1和先导口分别与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所述液控阀的第三口A1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口P2相连,所述电磁阀的第三口A2和第四口B2分别与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溢流阀具有第一恒定流量,所述第二溢流阀具有第二恒定流量,所述第一恒定流量与所述第二恒定流量不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总出油口T,所述第一溢流阀的泄油口、所述第二溢流阀的泄油口和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口T2分别与所述总出油口T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总进油口P0,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与所述总进油口P0连通,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通过所述总进油口P0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的进油口P2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负载敏感口Ls1,所述液控阀的第二口T1与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口Ls1连通,所述液控阀的第二口T1通过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口Ls1与所述液压泵的反馈口Ls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负载敏感口Ls2,所述液控阀的第四口B1与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口Ls2连通,所述液控阀的第四口B1通过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口Ls2与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设置于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处或与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相连的管路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阀位于所述壳体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液压泵的驱动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阀的数量为多个。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通过液控阀不同接口的切换,实现对液压泵的恒压控制与负载敏感控制自动切换功能;通过液控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第二溢流阀相配合,实现液压泵的压力切换功能,从而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系统压力以及实现泵功能自动切换的功能,满足液压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载工况下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操控方便,而且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系统中控制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标号为:
1、电机; 2、液压泵;
3、控制阀组; 301、液控阀;
302、电磁阀; 303、第一溢流阀;
304、第二溢流阀; 305、节流阀;
306、壳体; 4、负载敏感多路阀;
5、功能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2和控制阀组3,控制阀组3包括液控阀301、电磁阀302、第一溢流阀303和第二溢流阀304;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分别与液压泵2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5的进油口P2相连,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与液压泵2的反馈口Ls相连,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和先导口分别与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与电磁阀302的第一口P2相连,电磁阀302的第三口A2与第一溢流阀303的进油口相连,电磁阀302的第四口B2与第二溢流阀304的进油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控阀301不同接口的切换,可实现对液压泵2的恒压控制与负载敏感控制自动切换功能;通过液控阀301、电磁阀302、第一溢流阀303以及第二溢流阀304相配合,实现液压泵2的压力切换功能。当液压控制系统无动作或者仅需功能阀5工作时,液控阀301处于左位工作,即:此时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与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处于导通状态,液压泵2输出的压力油依次经过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电磁阀302的第一口P2、电磁阀302的第三口A2、第一溢流阀303的进油口,控制阀组3与液压泵2的反馈口Ls建立联系,实现对液压泵2的恒压控制;当液压控制系统仅需负载敏感多路阀4工作时,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负载敏感口Ls3与液控阀301的先导口和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处于导通状态,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压力油使液控阀301处于右位工作,即:此时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与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处于断开状态,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与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处于导通状态,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压力油经过控制阀组3与液压泵2的反馈口Ls建立联系,实现对液压泵2的负载敏感控制;当液压控制系统仅需功能阀5工作时,通过对电磁阀302进行通断电控制,可使液压泵2的出油口P与不同溢流阀(即:第一溢流阀303或第二溢流阀304)连通,通过预设第一溢流阀303和第二溢流阀304不同的压力值,可实现压力切换,从而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系统压力。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液压泵2的恒压控制与负载敏感控制自动切换功能,而且还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系统压力以及实现泵功能自动切换的功能,满足液压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载(即:不同的功能阀5)工况下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操控方便,而且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
其中,液控阀301和电磁阀302均可为但不限于两位四通阀。
其中,功能阀5的数量为多个,不同的功能阀5对应液压控制系统不同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溢流阀303具有第一恒定流量,第二溢流阀304具有第二恒定流量,且第一恒定流量与第二恒定流量不相同(即:设定第一溢流阀303与第二溢流阀304具有不同的压力值),从而可实现不同的压力输出,进而通过对第一溢流阀303与第二溢流阀304的切换实现压力切换,根据需要提供为系统提供多种不同的恒定压力。其中,第一溢流阀303和第二溢流阀304可根据实际工况的不同设定对应的压力值,而设定的具体压力值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壳体306,壳体306上设有总出油口T,第一溢流阀303的泄油口、第二溢流阀304的泄油口和电磁阀302的第二口T2分别通过管路与总出油口T连通,总出油口T与油箱相连。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306上还设有总进油口P0,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通过管路与总进油口P0连通,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通过总进油口P0分别与液压泵2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5的进油口P2相连。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306上还设有第一负载敏感口Ls 1,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通过管路与第一负载敏感口Ls 1连通,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通过第一负载敏感口Ls1与液压泵2的反馈口Ls相连。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306上还设有第二负载敏感口Ls2,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通过管路与第二负载敏感口Ls2连通,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通过第二负载敏感口Ls2与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控制阀组3还包括节流阀305,节流阀305设置于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处,通过节流阀305实现对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当然,节流阀305还可设置于与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相连的管路上,能够对进入控制阀组3内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控制即可。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节流阀305位于壳体306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与液压泵2的转轴连接,通过电机1驱动液压泵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当液压控制系统无动作或者仅需功能阀5工作时,液控阀301受其内部弹簧弹力的作用处于左位工作,此时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与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处于导通状态,液压泵2的压力油依次经过液压泵2的出油口P、壳体306上的总进油口P0、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电磁阀302的第一口P2、电磁阀302的第三口A2、第一溢流阀303的进油口,使控制阀组3与液压泵2的反馈口Ls建立联系,实现对液压泵2的恒压控制。如图2所示,当液压控制系统仅负载敏感多路阀4工作时,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负载敏感口Ls3与液控阀301的先导口和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处于导通状态,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压力油使液控阀301处于右位工作,此时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与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处于断开状态,液控阀301的第二口T1与液控阀301的第四口B1处于导通状态,负载敏感多路阀4的压力油经过控制阀组3与液压泵2的反馈口Ls建立联系,实现对液压泵2的负载敏感控制。如图3所示,当液压控制系统仅需功能阀5工作时,可控制电磁阀302通电,此时电磁阀302处于右位工作,第一溢流阀303的进油口压力依次通过电磁阀302的第三口A2、电磁阀302的第二口T2、壳体306的总出油口T进行卸荷,液压泵2的出油口P的压力油依次经过壳体306的总进油口P0、液控阀301的第一口P1、液控阀301的第三口A1、电磁阀302的第一口P2、电磁阀302的第四口B2、第二溢流阀304的进油口,实现压力的切换,从而提供不同的系统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系统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该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控阀不同接口的切换,实现对液压泵的恒压控制与负载敏感控制自动切换功能。
二、该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控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第二溢流阀相配合,实现液压泵的压力切换功能,从而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系统压力以及实现泵功能自动切换的功能,满足液压控制系统在不同负载工况下的使用需求。
三、该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操控方便,而且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和控制阀组,所述控制阀组包括液控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
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的进油口P2相连,所述液控阀的第二口T1与所述液压泵的反馈口Ls相连,所述液控阀的第四口B1和先导口分别与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所述液控阀的第三口A1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口P2相连,所述电磁阀的第三口A2和第四口B2分别与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油口和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阀具有第一恒定流量,所述第二溢流阀具有第二恒定流量,所述第一恒定流量与所述第二恒定流量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总出油口T,所述第一溢流阀的泄油口、所述第二溢流阀的泄油口和所述电磁阀的第二口T2分别与所述总出油口T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总进油口P0,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与所述总进油口P0连通,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通过所述总进油口P0分别与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P、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进油口P3和功能阀的进油口P2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一负载敏感口Ls1,所述液控阀的第二口T1与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口Ls1连通,所述液控阀的第二口T1通过所述第一负载敏感口Ls1与所述液压泵的反馈口Ls相连。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第二负载敏感口Ls2,所述液控阀的第四口B1与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口Ls2连通,所述液控阀的第四口B1通过所述第二负载敏感口Ls2与所述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负载敏感口Ls3相连。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节流阀,所述节流阀设置于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处或与所述液控阀的第一口P1相连的管路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阀位于所述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液压泵的驱动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阀的数量为多个。
CN202320656224.2U 2023-03-29 2023-03-29 液压控制系统 Active CN219413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6224.2U CN219413089U (zh) 2023-03-29 2023-03-29 液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6224.2U CN219413089U (zh) 2023-03-29 2023-03-29 液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3089U true CN21941308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2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6224.2U Active CN219413089U (zh) 2023-03-29 2023-03-29 液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3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7208B (zh) 一种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
CN102226453B (zh) 一种双余度电液伺服执行器
CN112746996B (zh) 负载敏感系统及工程起重机械
CN108443273B (zh) 一种应急救援车辆工作装置回油路压力补偿节流控制系统
CN219413089U (zh) 液压控制系统
CN213682287U (zh) 转向液压系统及装载机
CN110953197B (zh) 功率控制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CN203114773U (zh) 液压反馈装置和工程机械
CN210565427U (zh) 无人化农机的液压阀组
CN104179743A (zh) 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
CN217708618U (zh) 液压动力系统及作业机械
CN105114687A (zh) 一种多液动蝶阀启闭控制液压控制系统
CN105952700B (zh) 一种装载机变量多级功率控制模块及液压系统
CN110985458B (zh) 多级压差控制液压系统
CN208686682U (zh) 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3788408A (zh) 一种带双泵合流功能的负载敏感多路阀
CN203430877U (zh) 三级压力控制泵
CN201232209Y (zh) 一种挖掘装载机液压双泵卸荷系统
CN102733445B (zh) 一种小型液压挖掘机先导油源阀组
CN107620746B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回拖力瞬间提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4698567U (zh) 一种液控旁通负载感应多路换向阀液压系统
CN103438036A (zh) 三级压力控制泵
CN109205472A (zh) 一种具备二级调压功能的起重机液压系统
CN213451130U (zh) 一种具备节能控制的集成阀组
CN114151055B (zh) 一种压裂设备液压系统、控制方法及压裂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