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2711U -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2711U
CN219412711U CN202320616645.2U CN202320616645U CN219412711U CN 219412711 U CN219412711 U CN 219412711U CN 202320616645 U CN202320616645 U CN 202320616645U CN 219412711 U CN219412711 U CN 219412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ylinder shell
end cone
pipe
exhaust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664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盼
夏特
王德春
刘侠
张晓龙
孙晓鹏
郭家玮
宋泓利
计志鑫
刘威
孙妍
张荣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664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2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2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2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包括筒壳,所述筒壳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前端锥,所述第二前端锥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管,所述筒壳的上端面远离第二前端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前端锥,所述第一前端锥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总管,所述汇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法兰,所述筒壳的外壁一侧设置有EGR管法兰,所述筒壳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后端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一个气道转换成两个气道,最后汇总至前端锥处的形式,增加气道长度,减少各气道之间的气流干扰,降低排气系统背压,同时解决装配问题,提高发动机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排气歧管总成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排气系统,并分紧耦合排气歧管和非紧耦合排气歧管。紧耦合排气歧管占用空间大,通常使用在直立后驱发动机上,对发动机以及机舱边界要求大,影响整个发动机的空间布置;紧耦合排气歧管的歧管部分气流导向以及气流是否对载体中心对气体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尤其单入口歧管气道结构对气流的走向有更大限制。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通过采用一个气道转换成两个气道,最后汇总至前端锥处的形式,增加气道长度,减少各气道之间的气流干扰,降低排气系统背压,同时解决装配问题,提高发动机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包括筒壳,所述筒壳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前端锥,所述第二前端锥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管,所述筒壳的上端面远离第二前端锥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前端锥,所述第一前端锥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总管,所述汇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法兰,所述筒壳的外壁一侧设置有EGR管法兰,所述筒壳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后端锥,所述筒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差管支架,所述压差管支架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压差管支架的上端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压差管,所述筒壳的外壁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氧传安装座,所述筒壳的下端面设置有后端锥,所述后端锥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后端锥的下端设置有后法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一个气道转换成两个气道,最后汇总至前端锥处的形式,增加气道长度,减少各气道之间的气流干扰,降低排气系统背压,同时解决装配问题,提高发动机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氧传安装座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相连通方便气流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筒壳与后端锥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后端锥与后法兰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筒壳与第二前端锥、第一前端锥均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压差管与后端锥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端锥、第一前端锥与筒壳均相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相连通使得气流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筒壳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温安装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排温安装座提高排温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通过采用一个气道转换成两个气道,最后汇总至前端锥处的形式,增加气道长度,减少各气道之间的气流干扰,降低排气系统背压,同时解决装配问题,提高发动机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通过采用1-2-1支管汇总形式,即前法兰分出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后经过端锥与筒壳连接,将气流均匀、稳定且减少干扰的流入载体前端面,解决由于歧管入口与载体气流中心偏置较远,导致气流均匀性差,同时可能影响前法兰安装孔装配问题,设计EGR冷却器三元前取气的方式,提高发动机整机油耗,支管整体结构向下,减少排气系统所占空间,排气歧管走向更优,排气背压更低,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的前法兰正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前法兰;2、第一支管;3、第二支管;4、第二前端锥;5、第一前端锥;6、筒壳;7、EGR管法兰;8、排温安装座;9、后端锥;10、支架;11、后法兰;12、氧传安装座;13、压差管;14、压差管支架;15、连接管;16、汇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包括筒壳6,筒壳6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前端锥4,第二前端锥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管3,筒壳6的上端面远离第二前端锥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前端锥5,第一前端锥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管2,第一支管2与第二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总管16,汇总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法兰1,筒壳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EGR管法兰7,筒壳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后端锥9,筒壳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差管支架14,压差管支架14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5,压差管支架14的上端远离连接管15的一侧设置有压差管13,筒壳6的外壁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氧传安装座12,筒壳6的下端面设置有后端锥9,后端锥9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0,后端锥9的下端设置有后法兰11;
通过采用一个气道转换成两个气道,最后汇总至前端锥处的形式,增加气道长度,减少各气道之间的气流干扰,降低排气系统背压,同时解决装配问题,提高发动机性能。
连接管15与氧传安装座12相连通,通过其相连通方便气流通过,筒壳6与后端锥9固定连接,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后端锥9与后法兰11固定连接,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筒壳6与第二前端锥4、第一前端锥5均固定连接,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压差管13与后端锥9固定连接,通过其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第二前端锥4、第一前端锥5与筒壳6均相通,通过其相连通使得气流更加均匀,筒壳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温安装座8,通过设置的排温安装座8提高排温便捷性。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采用1-2-1支管汇总形式,即前法兰1分出第一支管2与第二支管3后经过端锥与筒壳6连接,将气流均匀、稳定且减少干扰的流入载体前端面,解决由于歧管入口与载体气流中心偏置较远,导致气流均匀性差,同时可能影响前法兰1安装孔装配问题,设计EGR冷却器三元前取气的方式,提高发动机整机油耗,支管整体结构向下,减少排气系统所占空间,排气歧管走向更优,排气背压更低,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包括筒壳(6),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6)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第二前端锥(4),所述第二前端锥(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管(3),所述筒壳(6)的上端面远离第二前端锥(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前端锥(5),所述第一前端锥(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管(2),所述第一支管(2)与第二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汇总管(16),所述汇总管(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法兰(1),所述筒壳(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EGR管法兰(7),所述筒壳(6)的外壁一侧设置有后端锥(9),所述筒壳(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压差管支架(14),所述压差管支架(14)的上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管(15),所述压差管支架(14)的上端远离连接管(15)的一侧设置有压差管(13),所述筒壳(6)的外壁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氧传安装座(12),所述筒壳(6)的下端面设置有后端锥(9),所述后端锥(9)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0),所述后端锥(9)的下端设置有后法兰(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5)与氧传安装座(1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6)与后端锥(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锥(9)与后法兰(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6)与第二前端锥(4)、第一前端锥(5)均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管(13)与后端锥(9)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锥(4)、第一前端锥(5)与筒壳(6)均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壳(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温安装座(8)。
CN202320616645.2U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Active CN219412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6645.2U CN219412711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6645.2U CN219412711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2711U true CN219412711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6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6645.2U Active CN219412711U (zh) 2023-03-27 2023-03-27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2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2733A (zh) 一种紧耦合式排气系统总成
CN219412711U (zh) 一种新型紧耦合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CN113339122B (zh) 排气歧管及动力系统
CN209855882U (zh) 柴油车u型后处理器的dpf快速拆卸尿素混合器
CN219159053U (zh) 一种斜置和直立共用的排气歧管总成
CN111577494B (zh) 一种带废气进孔的进气歧管
CN214330734U (zh) 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管
CN116044557A (zh) 一种斜置和直立共用的排气歧管总成
CN207715213U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消声器
CN214035846U (zh) 一种排气管结构、发动机及车辆
CN207960749U (zh) 一种多段式柴油机排气歧管连接结构
CN212642921U (zh) 一种进气消声管结构
CN112610368B (zh) 一种排气总成及车辆
CN219570184U (zh) 一种集成egr接口的排气歧管总成结构
CN214464510U (zh) 车辆及其排气管
CN219452254U (zh) 一种兼顾直立和斜置机型汽油机egr阀布置结构
CN220036811U (zh) 一种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结构
CN217002028U (zh) 一种带egr管结构的斜置后驱排气歧管总成
CN217002027U (zh) 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
CN113803160B (zh) 一种集成框架式的支架布置结构
CN218862760U (zh) Egr冷却装置及混合动力发动机及车辆
CN2591241Y (zh) 汽车排气消声器
CN219654799U (zh) 一种汽车进气管的结构
CN215595752U (zh) 涡轮增压管
CN210799189U (zh) 一种集成egr出气管的进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