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7552U -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 Google Patents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7552U
CN219407552U CN202320653234.0U CN202320653234U CN219407552U CN 219407552 U CN219407552 U CN 219407552U CN 202320653234 U CN202320653234 U CN 202320653234U CN 219407552 U CN219407552 U CN 219407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ller
frame
lif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532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福权
赖一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rtu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rtu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rtu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rtuo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532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7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7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7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包括移动架、存放架、底座和对位调节架,移动架和存放架均设于底座上,对位调节架位于底座的一端,移动架上设有升降装置和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与底座对应设置,存放架为多个,升降装置上设有承托架,承托架与对位调节架、存放架相对应。通过设有对位调节架,方便移动架上的承托架能够准确对放置在对位调节架上的有轴版辊进行承托;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和前后移动装置的共同作用,带动移动架和承托架,将承托架上的有轴版辊放置在相应位置上的存放架上。有轴版辊在存取过程中,直接通过承托架进行取放,辊筒无需经过多次转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辊筒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刮花现象。

Description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行业领域中版辊存放库,尤其是涉及一种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背景技术
有轴版辊在存放时,由于两端设有轴,很难实现竖直存放,因此需要进行水平存放。有轴版辊在使用后需要进行存放时,需要将有轴版辊从放置平台移动至存放架;或者存放的有轴版辊需要使用时,需要将有轴版辊从存放架移动至放置平台,方便操作人员通过辅助结构从放置平台移动并使用。如申请号为202011389033.1公开的一种柔性版印刷机用印版辊筒立体存放架,通过链条的传动带动行吊机构升降,从而带动印版辊筒的升降,然后再通过存放机构上的横向移动结构,进行印版辊筒的移动。该类结构,需要将辊筒转移至横向滑动机构上,再通过横向滑动机构转移至存放机构上,辊筒需要多次转移(如申请号为202221014757.2公开的一种带轴印版辊筒存取储存装置,辊筒在取放过程也是经过多次转移),工作效率较低;同时,在转移时,容易造成辊筒表面的刮花,从而影响后期辊筒的使用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包括移动架、存放架、底座和对位调节架,移动架和存放架均设于底座上,对位调节架位于底座的一端,移动架上设有升降装置和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与底座对应设置,存放架为多个,并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排列,升降装置上设有承托架,承托架与对位调节架、存放架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对位调节架,方便移动架上的承托架能够准确对放置在对位调节架上的有轴版辊进行承托;然后通过升降装置和前后移动装置的共同作用,带动移动架和承托架,将承托架上的有轴版辊放置在相应位置上的存放架上。由此,有轴版辊在存取过程中,直接通过承托架进行取放,辊筒无需经过多次转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避免了辊筒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刮花现象,保证了有轴版辊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存放架的底部均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套设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齿条固定在底座上,并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电机固定在存放架的底部,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由此,通过设有驱动装置,可以带动存放架沿着第一齿条移动,从而便于存放架进行移动,保证需要取放的存放架处腾出足够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放架的前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托架组和第二托架组,第一托架组和第二托架组均包括多个托架,第一托架组的托架与第二托架组的托架错位分布。由此,通过第一托架组和第二托架组分别设于支架的相对两侧,因此,可以将有轴版辊架设在第一托架组和第二托架组上;且两侧的托架错位分布,从而实现了有轴版辊的左右两侧错位放置,可以方便在缩小第一托架组与第二托架组之间的横向距离的同时,利于缩短相邻托架之间的竖直距离,提高了存放架结构的紧凑性;同时,可以方便支架左右两侧的有轴版辊在取放时互不影响,方便取放,且提高了存放空间的有效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放架包括纵梁和第一横梁,纵梁和第一横梁均为两个,并平行设置,其中一个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的顶端相连接,另一个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的底端相连接,两个纵梁的下部均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位于纵梁的后侧。由此,使得整个存放架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且通过支撑座,可以保持相邻存放架之间的距离,防止存放架上的有轴版辊发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架包括两个立柱,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丝杆,升降丝杆为两个,分别竖直设于两个立柱上,两个升降丝杆均与升降电机连接,承托架为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升降丝杆上。由此,通过升降丝杠,可以提高承托架在升降时的稳定性,保证了有轴版辊的升降时的安全性;通过相应位置设有承托架,可以方便承托架支撑有轴版辊的两端,而无需与有轴版辊的辊筒主体接触,对辊筒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出现刮伤等,保证产品的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前后移动电机设于立柱的底部,第二齿轮与前后移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条固定在底座上,并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由此,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可以实现移动架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架上设有刹车装置,移动架还包括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升降电机设于第二横梁上,升降电机为双输出轴电机,两个升降丝杆分别与升降电机的输出轴的两端连接,刹车装置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升降丝杆对应设置,刹车装置与升降电机电连接。由此,通过设有刹车装置,可以实现升降电机的紧急刹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托架的一端套设在升降丝杆上,另一端设有支撑槽,支撑槽为弧形槽,支撑槽的开口向上,第二横梁的下端面设有保护块,保护块的底端设有U型槽,U型槽的开口向下,支撑槽能够插入到U型槽内。由此,通过支撑槽与U型槽的配合,可以将有轴版辊的两端限定在支撑槽与U型槽之间,有效防止了移动架在前后移动时有轴版辊发生脱离现象,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位调节架包括第一对位装置和第二对位装置,第一对位装置与第二对位装置相对设置,第二对位装置的结构与第一对位装置的结构相同,第一对位装置包括架体、前后居中对位组件和左右居中对位组件,前后居中对位组件设于架体的顶端,左右居中对位组件设于架体上。由此,通过设有前后居中对位组件,可以对放置在第一对位装置和第二对位装置上的有轴版辊的前后位置进行居中调节,使得有轴版辊处于前后居中状态;设有左右居中对位组件,方便有轴版辊的左右居中调节,从而实现了有轴版辊的前后、左右居中,便于后续取放时的平稳性,以及保证对位的精准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后居中对位组件包括V型槽滚轮,V型槽滚轮设于架体的上方;
左右居中对位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板,架体内设有安装腔,气缸设于安装腔内,推板设于架体的一侧,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架体的侧壁后与推板连接,第一对位装置的推板与第二对位装置的推板相对设置。由此,方便有轴版辊的居中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存放有轴版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存放架在底座上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存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移动架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升降装置在移动架上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移动架底部的前后移动装置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承托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对位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第一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中第一对位装置的架体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图12。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包括移动架1、存放架2、底座3和对位调节架4,移动架1和存放架2均设于底座3上,对位调节架4位于底座3的一端,移动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5和前后移动装置6,前后移动装置6与底座3对应设置,存放架2为多个,并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排列,升降装置5上设有承托架7,承托架7与对位调节架4、存放架2相对应。
该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在使用时,可以将使用后的有轴版辊10通过叉车或者其他设备放置在对位调节架4上,然后通过移动架1上的承托架7承托有轴版辊10,在升降装置5和前后移动装置6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承托架7上的有轴版辊至相应的存放架2上进行存放。同理,可以将存放架2上的有轴版辊取出后放置在对位调节架4上。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各存放架2的底部均设有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包括驱动电机81、第一齿轮82和第一齿条83,第一齿轮82套设在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上,第一齿条83固定在底座3上,并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电机81固定在存放架2的底部,第一齿轮82与第一齿条83相啮合。其中,为了方便驱动电机81运行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还包括控制器。驱动电机8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方便控制驱动电机81的转动方向和运行状况等。
其中,驱动电机81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81工作时,带动第一齿轮82转动,使得第一齿轮82能够相对第一齿条83移动,即实现了存放架2在底座3的移动。
存放架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所的大小相应增减,通过驱动电机81可以控制相应存放架2的移动。
存放架2的前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托架组21和第二托架组22,第一托架组21和第二托架组22均包括多个托架23,第一托架组21的托架23与第二托架组22的托架23错位分布。由此,方便有轴版辊10在存放架2的前后两侧进行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两组托架错位分布,使得各有轴版辊10在取放时,互不影响,取放方便。
有轴版辊放置架结构在使用时,可以在两侧的第一托架组21和第二托架组22上放置有轴版辊,通过托架23将有轴版辊进行支撑固定。为了方便有轴版辊的放置,以及放置后避免产品发生移动,托架23的上端设有凹槽231,凹槽231的截面呈弧形,防止对产品进行刮伤;同时,通过凹槽231,可以对有轴版辊两端的轴起到限位,方便有轴版辊的快速放置,存放方便。
由于第一托架组21的托架23与第二托架组22的托架23错位分布,同时,第一托架组21上的托架23沿着存放架2竖直分布,相邻的第一托架组21上的托架之间的距离小于有轴版辊的外径,实现了左右两侧有轴版辊的交错放置,使得左右相邻的有轴版辊之间在水平方向上有重叠位置,大大节省了存放架2的左右空间位置,从而减小了存放架2左右横跨的尺寸要求,利于减小存放架2的尺寸,节省存放架2的材料成本。
存放架2包括纵梁24和第一横梁25,纵梁24和第一横梁25均为两个,并平行设置,其中一个第一横梁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24的顶端相连接,另一个第一横梁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24的底端相连接,两个纵梁24的下部均设有支撑座26,支撑座26位于纵梁24的后侧。其中,支撑座26的外端(远离纵梁24的一端)超出相应托架23上放置的有轴版辊的外端面,从而避免相邻存放架2上的有轴版辊之间发生碰撞。
为了提高存放架2在底座3上移动的平稳性,在底座3上固定有多个导轨31,在纵梁24和支撑座26的底部均设有与导轨31配合的滑槽,导轨31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设置。当存放架2在驱动装置8的驱动作用下移动时,可以沿着导轨31移动,保证了存放架2移动的稳定性。
当承托架7上的有轴版辊需要放置到存放架2上时,如放置在处于中间位置的其中一个存放架2的前侧的第一托架组21时,由于各存放架2底部均独立设有驱动装置8,因此,通过控制器相应的驱动电机81,可以控制该存放架2以及该存放架2前方的其余存放架同步向前移动,无需逐个进行移动,节省了存放架2移动所需时间。
纵梁24包括主梁柱241和加强柱242,第一托架组2和第二托架组3均设于主梁柱241上,加强柱242设于主梁柱241的外侧,加强柱242的顶端低于主梁柱241的顶端。其中,为了避免加强柱242影响有轴版辊的放置,加强柱242位于主梁柱241的外侧,利于节省整个纵梁24占用的空间。
主梁柱241内设有第一加强筋243,加强柱242内设有第二加强筋244,第一加强筋243和第二加强筋244均水平设置。
加强柱242底部的宽度大于其顶部的宽度,加强柱242的宽度方向与有轴版辊的轴向方向一致。
支撑座26的长度方向与主梁柱24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由此,通过支撑座26与加强柱242的设置,在保证了存放架2的强度的基础上,也避免了存放架2本身占用较大的空间,利于前一存放架2的支撑座26紧贴下一存放架的纵梁24,大大节省了空间,提高有轴版辊的存放数量。
如图1、图4-图7所示,移动架1包括两个立柱11,升降装置5包括升降电机51和升降丝杆52,升降丝杆52为两个,分别竖直设于两个立柱11上,两个升降丝杆52均与升降电机51连接,承托架7为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升降丝杆52上。其中,承托架7与升降丝杆52为螺纹配合,立柱11的底端设有安装孔,升降丝杆52的底端插入到该安装孔内,便于升降丝杆52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轴版辊升降架在使用时,通过升降电机51带动升降丝杆52转动,通过升降丝杆52转动方向的控制,实现承托架7升降方向的控制。通过承托架7可以托住相应位置的有轴版辊10的两端,然后再通过升降装置5带动承托架7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有轴版辊10向上;当承托架7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前后移动装置6带动移动架1移动至相应位置,方便承托架7上的有轴版辊10的放置。
前后移动装置6包括前后移动电机61、第二齿轮62和第二齿条63,前后移动电机61设于立柱11的底部,第二齿轮62与前后移动电机61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条63固定在底座上,并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齿轮62与第二齿条63相啮合。其中,前后移动电机61为伺服电机,并与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便于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当前后移动电机61工作时,其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62转动,使得第二齿轮62能够相对第二齿条63移动,第二齿轮62可以带动前后移动电机61移动,前后移动电机61通过立柱11带动移动架1沿着第二齿条63移动。移动架在移动时,能够将有轴版辊放置在相应位置上的存放架2上。通过控制前后移动电机61的转动方向,实现对第二齿轮62转动方向的控制,从而改变移动架1的移动方向。
移动架1上设有刹车装置12,移动架1还包括第二横梁13,第二横梁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1连接,升降电机51设于第二横梁13上,升降电机51为双输出轴电机,两个升降丝杆52分别与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511的两端连接,刹车装置12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升降丝杆52对应设置,刹车装置12与升降电机51电连接。为了保证移动架1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在移动架1及第二横梁13的内部均安装有加强板,加强板的四周成型有凸起,移动架1及第二横梁13各边均开设有卡口,通过将凸起卡入到相应的卡口内,实现加强板的固定,卡口与凸起的配合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配合结构,这里对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升降电机51安装在第二横梁13内,升降电机51为伺服电机,方便实现电机的转动方向、开启状态等的控制。
其中,升降电机51为双输出轴电机,两个升降丝杆52分别与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511的两端连接。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为水平设置,为了方便输出轴带动升降丝杆52的转动,在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杆52连接处,安装有换向器,换向器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箱换向器,方便将水平方向的转动转换为竖直方向的转动,换向器结构为现有技术。通过升降电机51为双输出轴电机,可以实现了两个升降丝杆52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承托架7能够同步升降,避免出现两端分别两个电机驱动造成的不同步现象,提高了有轴版辊10升降时的平稳性。
刹车装置12可以为电磁刹车器,方便实现升降电机51的紧急刹车。通过设有刹车装置12,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进行紧急停止,升降电机51停止转动,利于防止出现意外现象,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承托架7的一端套设在升降丝杆52上,另一端设有支撑槽71,支撑槽71为弧形槽,支撑槽71的开口向上,第二横梁13的下端面设有保护块14,保护块14的底端设有U型槽141,U型槽141的开口向下,支撑槽71能够插入到U型槽141内。当承托架7上升至最高位置时,支撑槽41伸入到U型槽61内,从而使得有轴版辊两端被套在支撑槽4与U型槽61形成的空间内,对有轴版辊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有轴版辊在移动时滑落,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其中,为了方便承托架7在升降丝杆52上的升降,在升降丝杆52上套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与升降丝杆52螺纹连接,通过升降丝杆52的转动,带动滑块上下升降。为了防止滑块和承托架7随着升降丝杆52转动,在立柱11的内侧开设有竖直槽,升降丝杆52位于竖直槽内,承托架7伸出竖直槽,通过竖直槽的两个侧壁对承托架7的两侧进行限位,防止出现转动。
如图8和图9所示,承托架7包括连接杆72和支撑头73,连接杆72的一端设有安装盘74,安装盘74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上,支撑头73的一端与连接杆7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其中,支撑槽71开设在支撑头73的另一端。
连接杆72的另一端连接头721,支撑头73上设有连通孔,当支撑头73与连接杆72配合时,将连接头721插入到连通孔内,方便两者的快速配合。其中,连接头721呈方形,连通孔对应为方形,可以有效防止支撑槽71在支撑有轴版辊时发生转动。为了提高支撑头73与连接杆72配合的稳固性,当连接头与连通孔配合后,再通过支撑头73的端面拧入螺钉至连接头721,实现进一步的固定。
通过设有支撑头73,且与连接杆72可拆卸连接,因此,当有轴版辊的尺寸变化时,有轴版辊两端的轴径发生变化,可以将连接头721拆下,更换不同尺寸支撑槽71的连接头721,再进行组装固定,从而方便不同尺寸的有轴版辊在承托架7上的承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承托架7还包括加强罩75,加强罩75罩设在连接杆72和支撑头73的上方,加强罩75的下方开设有半圆形配合槽,通过该配合槽盖设在连接杆72以及支撑头73的一端上方,提高了承托架7的整体性,同时,对承托架7起到加强效果。加强罩75可以通过螺钉与安装盘74相连接固定。
为了方便加强罩75在连接杆72和支撑头73上连接的稳固性,在连接杆72和支撑头73的两侧均加工成型有一个竖直面,两侧的竖直面分别与加强罩75的配合槽的内壁相贴合,能够实现加强罩75快速插入到连接杆72和支撑头73上,组装方便。
当有轴版辊需要放置在存放架时,升降装置5带动承托架7向下移动,并移动到对位调节架4上的有轴版辊两端的轴所在高度的下方;随后前后移动装置6带动移动架1移动,使得承托架7移动至有轴版辊两端的轴的正下方;然后升降装置5带动承托架7向上托住有轴版辊,并继续上升至最高位置。当上升到最高位置时,U型槽141与支撑槽71相配合,对有轴版辊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将有轴版辊上升到最高位置后,再通过前后移动装置6带动移动架1移动至相应位置的存放架处,这样可以避免有轴版辊在移动时与其他结构发生碰撞,保证了产品的正常移动。当有轴版辊移动到相应的存放架位置后,向下移动至相应的托架23处,然后在前后移动装置6的作用下推动至相应托架23的正上方;随后承托架7在升降装置5的带动下继续向下移动,直至放置在托架23的凹槽上,完成放置。当有轴版辊放置完成后,在升降装置5和前后移动装置6的共同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便于下一有轴版辊的移动。
如图1、图10-图12所示,对位调节架4包括第一对位装置41和第二对位装置42,第一对位装置41与第二对位装置42相对设置,第二对位装置42的结构与第一对位装置41的结构相同,第一对位装置41包括架体411、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和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设于架体411的顶端,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设于架体411上。
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包括V型槽滚轮414,V型槽滚轮414设于架体411的上方;其中,V型槽滚轮414的轴向方向与有轴版辊的轴向方向相垂直。通过设有V型槽滚轮414,使得有轴版辊两端的轴,在V型槽滚轮414前后倾斜边的导向作用下,推动有轴版辊前后处于居中位置,无需其他结构推动,结构简单,方便放置。
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包括气缸415和推板416,架体411内设有安装腔417,气缸415设于安装腔417内,推板416设于架体411的一侧,气缸415的活塞杆贯穿架体411的侧壁后与推板416连接,第一对位装置41的推板416与第二对位装置42的推板416相对设置,即第一对位装置41和第二对位装置42的推板416在相应的气缸415作用下推出时,可以分别作用在有轴版辊的辊筒的两侧端面上,推动有轴版辊实现左右居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个气缸415的伸出量相同,推板416推出后,两个推板416之间的距离与有轴版辊的辊筒部分的长度一致,使得有轴版辊在推板416的推动作用下,能够保持左右居中。
为了防止推板416与有轴版辊417的碰撞,在推板416的外侧端面处设有胶垫。其中,推板416通过胶垫作用在有轴版辊的端面,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且对有轴版辊的端面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端面受到磨损。
当有轴版辊使用完成后,放置在对位调节架4上,通过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和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的作用,实现有轴版辊的前后、左右居中,方便承托架7对有轴版辊的承托,保证两侧的承托架能够均匀受力,保证了有轴版辊移动时的平稳性。然后通过移动架1的移动,并通过升降装置5和前后移动装置6,将有轴版辊放置在相应位置的存放架2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架(1)、存放架(2)、底座(3)和对位调节架(4),所述移动架(1)和存放架(2)均设于底座(3)上,所述对位调节架(4)位于底座(3)的一端,所述移动架(1)上设有升降装置(5)和前后移动装置(6),所述前后移动装置(6)与底座(3)对应设置,所述存放架(2)为多个,并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升降装置(5)上设有承托架(7),所述承托架(7)与对位调节架(4)、存放架(2)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存放架(2)的底部均设有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驱动电机(81)、第一齿轮(82)和第一齿条(83),所述第一齿轮(82)套设在驱动电机(8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条(83)固定在底座(3)上,并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驱动电机(81)固定在存放架(2)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82)与第一齿条(8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架(2)的前后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托架组(21)和第二托架组(22),所述第一托架组(21)和第二托架组(22)均包括多个托架(23),所述第一托架组(21)的托架(23)与第二托架组(22)的托架(23)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架(2)包括纵梁(24)和第一横梁(25),所述纵梁(24)和第一横梁(25)均为两个,并平行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横梁(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24)的顶端相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横梁(2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梁(24)的底端相连接,两个所述纵梁(24)的下部均设有支撑座(26),所述支撑座(26)位于纵梁(24)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包括两个立柱(11),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升降电机(51)和升降丝杆(52),所述升降丝杆(52)为两个,分别竖直设于两个立柱(11)上,两个所述升降丝杆(52)均与升降电机(51)连接,所述承托架(7)为两个,分别套设在两个升降丝杆(5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装置(6)包括前后移动电机(61)、第二齿轮(62)和第二齿条(63),所述前后移动电机(61)设于立柱(11)的底部,所述第二齿轮(62)与前后移动电机(6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齿条(63)固定在底座上,并沿着底座(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齿轮(62)与第二齿条(6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1)上设有刹车装置(12),所述移动架(1)还包括第二横梁(13),所述第二横梁(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1)连接,所述升降电机(51)设于第二横梁(13)上,所述升降电机(51)为双输出轴电机,两个所述升降丝杆(52)分别与升降电机(51)的输出轴(511)的两端连接,所述刹车装置(12)为两个,分别与两个升降丝杆(52)对应设置,所述刹车装置(12)与升降电机(5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7)的一端套设在升降丝杆(52)上,另一端设有支撑槽(71),所述支撑槽(71)为弧形槽,所述支撑槽(71)的开口向上,所述第二横梁(13)的下端面设有保护块(14),所述保护块(14)的底端设有U型槽(141),所述U型槽(141)的开口向下,所述支撑槽(71)能够插入到U型槽(14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调节架(4)包括第一对位装置(41)和第二对位装置(42),所述第一对位装置(41)与第二对位装置(4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对位装置(42)的结构与第一对位装置(4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对位装置(41)包括架体(411)、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和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所述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设于架体(411)的顶端,所述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设于架体(4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居中对位组件(412)包括V型槽滚轮(414),所述V型槽滚轮(414)设于架体(411)的上方;
所述左右居中对位组件(413)包括气缸(415)和推板(416),所述架体(411)内设有安装腔(417),所述气缸(415)设于安装腔(417)内,所述推板(416)设于架体(411)的一侧,所述气缸(415)的活塞杆贯穿架体(411)的侧壁后与推板(416)连接,所述第一对位装置(41)的推板(416)与第二对位装置(42)的推板(416)相对设置。
CN202320653234.0U 2023-03-28 2023-03-28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Active CN219407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3234.0U CN219407552U (zh) 2023-03-28 2023-03-28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53234.0U CN219407552U (zh) 2023-03-28 2023-03-28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7552U true CN219407552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8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53234.0U Active CN219407552U (zh) 2023-03-28 2023-03-28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7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43410A (zh)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CN107159747A (zh) 一种多轴数控折弯机
CN107792690A (zh) 一种高效胶印机送纸装置
CN112157143A (zh) 一种框架工件用龙门式矫正设备
CN219407552U (zh) 有轴版辊自动存放库
CN211440893U (zh) 注塑模具快速换模台
CN219409088U (zh) 有轴版辊升降架
CN213559244U (zh) 一种龙门型矫正设备
CN210654769U (zh) 一种空盘头自动存取架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10103371U (zh) 一种三维安装输送工作台
CN210504204U (zh) 折弯机模具库系统
CN210451817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
CN210479827U (zh) 一种空盘头自动存取架的自动取料装置
CN106827083A (zh) 一种木板切割机器人
CN220864857U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液压机
JPS6030534A (ja) プレス型交換装置
CN215396306U (zh) 一种多方位换模台车
CN220943602U (zh) 不锈钢板材自动切割装置
CN213968842U (zh) 一种快速换模装置
CN213202238U (zh) 一种顶升移栽平台设备
CN220593198U (zh) 一种人机协作装配机台架
CN110422532B (zh) 一种空盘头自动存取架的自动取料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1104119U (zh) 一种升降式切割机
CN220032766U (zh) 一种多型号轧辊固定架
CN219362431U (zh) 一种砌块出料堆叠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