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5642U - 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5642U
CN219405642U CN202320249372.2U CN202320249372U CN219405642U CN 219405642 U CN219405642 U CN 219405642U CN 202320249372 U CN202320249372 U CN 202320249372U CN 219405642 U CN219405642 U CN 219405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ing
rivet
bag body
head
inn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93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娒
李晨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Tongx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Tongxi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Tongxi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Tongxin Machine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5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5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包括有出料部件和铆压部件,出料部件包括有导料件,所述导料件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的下端为出料工位,所述出料工位的下方设有铆压工位;铆压部件包括有铆压头和铆压模,所述导料件设置在铆压头和铆压模之间,所述铆压头相对铆压模水平移动,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在导料通道的出料工位与铆压工位之间升降;在出料工位,所述铆压头取料,在铆压工位,所述铆压头与铆压模铆压。因导料件保持不动,采用铆压头主动取料、升降及铆压作业,整体结构更精简,并且出料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铆压机构的改进发明,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背景技术
穿绳手提袋为了提高穿绳孔的强度,将传统的打孔变为打鸡眼,即穿绳孔采用气眼铆钉铆压,增加穿绳孔的强度,防止穿绳孔撕裂,延长手提袋的使用寿命。
目前的袋体穿绳机,不管是打鸡眼还是穿绳,始终保持袋口朝上的直立状态,袋体底部被夹子夹着,夹子移动带着袋体纵向移动,将袋体送至不同工位。一个袋子要打四个鸡眼,袋子小鸡眼多,铆压空间十分狭小,并且还要考虑铆压后袋体的移动问题,铆压件不能影响袋体的输送,因此铆压件的安装及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现有的打扣机适用于单个作业,即通过人工操作打扣机对袋体进行逐一打扣,不能应用于袋体穿绳机上。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不仅结构精简、实用性强且出料稳定,铆压质量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出料部件,其包括有导料件,所述导料件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的下端为出料工位,所述出料工位的下方设有铆压工位;
和铆压部件,其包括有铆压头和铆压模,所述导料件设置在铆压头和铆压模之间,所述铆压头相对铆压模水平移动,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在导料通道的出料工位与铆压工位之间同步升降;
在出料工位,所述铆压头取料,在铆压工位,所述铆压头与铆压模铆压。
本实用新型的导料件保持不动,仅铆压部件升降,在袋体到位后,所述铆压头向导料件移动并插入出料工位的铆钉的气眼中,而后铆压头和铆压模下移至铆压工位,出料工位的铆钉随铆压头下移至铆压工位,铆压头继续向铆压模移动,铆钉的钉柱则穿过袋体,在铆压头与铆压模的压合下,钉帽压在袋面的外表面,钉柱外翻压在袋面的内表面,最终固定在袋面上;完成铆压后,铆压头和铆压模上移复位。因导料件保持不动,采用铆压头主动取料、升降及铆压作业,整体结构更精简,并且出料更稳定,而且铆压部件的铆压头和铆压模同步升降,二者的同心度不会变,始终保持匹配、精准状态,这样铆压质量就高。
作为优选,所述导料通道的出料工位设有能够进出导料通道的挡料件;挡料件作为导料通道的开关,挡料件进入导料通道将物料挡住,处于关闭状态,挡料件离开导料通道,物料不被挡住,则处于开启状态,导料通道内的物料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挡料件摆动设置在导料件上,所述导料件设有推动挡料件进入导料通道的驱动件。挡料件以摆动的方式进入导料通道内,并且驱动件使导料通道处于常关状态,在克服了驱动件的驱动力的情况下,挡料件才能离开导料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导料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设置在安装孔内,且所述弹簧与挡料件相抵。所述驱动件采用弹簧,不仅安装方便,并且成本低、效果佳。
作为优选,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导向孔,所述铆压头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导向孔匹配,且在导向孔内滑动设置。气缸驱动铆压头移动时,气缸的活塞杆在导向孔内移动,导向孔起到导向作用,使铆压头移动稳定,防止在铆压时发生抖动,提高铆压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铆压头包括有冲针、复位弹簧以及与铆压模压合的第二铆压模,所述第二铆压模设有通孔,所述冲针在通孔内滑动设置,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于冲针,所述冲针的取料端穿过通孔且朝向铆压模。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冲针的取料端伸出通孔外,在取料时,铆压头向铆钉移动,冲针的取料端则插入铆钉的气眼中,铆压时冲针的取料端被袋体和铆压模顶入通孔内,此时弹簧受压,铆压模与第二铆压模压合,将铆钉铆压在袋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部件还包括有料仓,其包括有
外框,其包括有两侧板、两挡板及一底板,三者围成物料腔;
和内板,其进入物料腔,且与侧板贴合或接近贴合,所述内板与外框相对升降,所述内板的顶部倾斜设置,内板顶部的低位为出料端,所述内板朝向侧板的该侧顶部设有卡槽,所述导料通道包括相通的钉帽部和钉杆部,所述钉帽部与卡槽对应,所述导料通道的上端与内板的出料端衔接。
料仓代替振动盘,所述内板与外框相对升降过程中,推动物料腔的铆钉,若铆钉呈卧式置于内板的顶部,且铆钉的钉帽朝向侧板并进入内板的卡槽内,那么铆钉就会顺着内板顶部向导料通道移动,最终进入导料通道,从导料通道的出料端排出;若铆钉的钉柱朝向侧板,钉帽朝向物料腔,铆钉在内板顶部滚动时因没有导向会脱离内板,最终落入物料腔内,而且钉帽的重量比钉柱中,铆钉在内板上会失去平衡也会落入物料腔内;而立式铆钉在升降过程中或者在内板顶部也会因为失去平衡也会落入物料腔内,只有铆钉的钉帽进入卡槽内的铆钉才能顺利的进入导料通道,最终从导料通道排出。相对于现有的振动盘出料结构更精巧,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物料腔的容腔,并且能够从高度上扩大时物料腔的容积,不影响设备的占地面积,另外,没有振动,对铆接作业以及穿绳作业不会造成影响,实用性更佳。
作为优选,所述铆压头、铆压模及内板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竖直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外框与移动架连接,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纵向设置在机架上。移动架在第二导轨上移动,用于调节铆压部件的纵向位置,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袋体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内板的上方设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底部与内板的顶部平行设置,所述上挡板的底面为斜面,且与侧板贴合的底边为低部,在出料时,所述上挡板的底边与内板的卡槽的间距大于钉帽的外径,且与钉帽的外径接近。上挡板和内板形成了限高出料导轨,直立的铆钉或者堆叠的铆钉在内板相对上挡板上移过程中会碰到上挡板,因上挡料板的底面为斜面,作用于铆钉的力斜向下,使物料落入物料腔,而不会卡在上挡板和内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高、两侧低且上表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内板顶部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所述内板的厚度略小于铆钉的长度。内板的厚度适中既能够托住出料状态的铆钉,又能使其他状态的铆钉失去平衡,这样只有出料状态的铆钉的钉帽在卡槽内才能顺利进入导料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有袋口打开部件,所述袋口打开部件包括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所述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均包括有两套挡袋板和两套横向移动的吸袋件,所述导料件和铆压部件设置有四套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挡袋板设置铆压头的正下方,且与铆压头同步升降。吸袋件将袋体的正反袋面吸附后,反向水平移动,袋体的袋口打开,挡袋板与袋面贴合,在铆压时,挡袋板对袋面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铆压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压部件在出料工位的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铆压部件在铆压工位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2C-C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铆压部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料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料仓的内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板与导料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沿图7A-A线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7B方向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导料通道出料端的示意图。
图11为气眼铆钉的示意图。
图12为铆钉呈卧式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铆钉20有钉帽18和钉柱19两部分组成,钉帽的外径比钉柱的外径大,气眼铆钉为空心铆钉。图中X轴为横向,也为左右方向;Y轴为纵向,也为前后方向;Z轴为竖向,也为上下方向;手提袋的两个袋面要分别加工两个穿绳孔,也就是说一个袋体要打四个铆钉,为了提高效果,常规是四个穿绳孔同时进行铆压。
该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包括有出料部件和铆压部件,所述出料部件包括有导料件2,所述导料件设有导料通道4,所述导料通道的下端为出料工位,所述出料工位的下方设有铆压工位,所述导料件和铆压部件均设置有四组,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铆压部件包括有铆压头22和铆压模23,所述导料件2设置在铆压头和铆压模之间,所述铆压头22相对铆压模23水平移动,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在导料通道的出料工位与铆压工位之间同步升降;在出料工位,所述铆压头22向导料件2和铆压模移动,所述铆压头插入铆钉的气眼21内,即铆压头取料;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下移时,该铆钉随铆压头一同下移进入铆压工位,在铆压工位,所述铆压模在袋体内,铆压头在袋体外,所述铆压头与铆压模压合,铆钉的钉柱穿过袋面且在铆压头和铆压模的作用下向外翻并压在袋面的内表面,钉帽则压在袋面的外表面,如此实现铆压并在袋面上形成穿绳用的鸡眼;因铆压头和铆压模同步升降,二者的同心度不会变,始终保持匹配、精准状态,这样铆压质量就高。
为进一步提高铆压质量,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设置在升降座40上,升降座升降即带动二者一同升降,所述升降座40上设有导向孔,铆压头的移动可以采用连杆机构、丝杠机构等驱动,图中铆压头采用气缸驱动,即所述铆压头22与气缸30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38与导向孔匹配,且在导向孔内滑动设置,为使活塞杆38在导向孔内移动顺滑,更利于加工、安装,可以在导向孔内设置直线轴承39,也就是说气缸的活塞杆在直线轴承39内移动;气缸驱动铆压头移动时,气缸的活塞杆在直线轴承39内移动,直线轴承或导向孔起到导向作用,使铆压头移动稳定,防止在铆压时发生抖动,提高铆压效果。所述铆压头包括有冲针34、复位弹簧32以及与铆压模压合的第二铆压模35,所述第二铆压模设有通孔,所述冲针34在通孔内滑动设置,所述复位弹簧32作用于冲针,所述冲针的取料端穿过通孔且朝向铆压模23,见附图,所述第二铆压模与驱动其左右移动的气缸30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设有与通孔相通的安装槽31,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冲针的端部设有限位块33,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32与限位块33相抵,复位弹簧的弹力使限位块与第二铆压模的端部压合,而冲针34的取料端则伸出通孔外,在取料时,气缸驱动铆压头向铆钉移动,冲针34的取料端则插入铆钉的气眼21中,铆压时,气缸30继续驱动铆压头22向铆压模23移动,铆压头与铆压模逐步压合,复位弹簧32受压,冲针的取料端则被袋体和铆压模顶入通孔内,直至铆压模与第二铆压模压合,将铆钉铆压在袋面上。所述驱动件驱动铆压头反向移动并复位时,复位弹簧的弹力驱动冲针的取料端从通孔中伸出。
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有袋口打开部件,所述袋口打开部件包括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所述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均包括有两套挡袋板25和两套横向移动的吸袋件24,所述导料件和铆压部件设置有四套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挡袋板设置铆压头22的正下方,且与铆压头同步升降,挡料板对袋面起到挡料及支撑作用,利于铆压作业。袋体竖向设置,当袋体送至铆压工位时,第一吸料件和第二吸料件的吸袋件相向移动,将袋体的两袋面吸附后,再反向移动,使袋体的袋口打开,而后挡袋板25和铆压部件下移,铆压部件下移至铆压工位对袋面进行铆压作业;完成铆压作业后,吸袋件24松开袋体即可。
实施例二,所述出料部件还包括有料仓1,所述料仓包括有外框和内板5,所述外框包括有两侧板13、两挡板14及一底板15,三者围成物料腔3;所述内板5进入物料腔3,且与侧板13贴合或接近贴合,内板与侧板的间隙过大会出现铆钉卡在二者之间,因此内板和侧板要贴合或接近贴合状态;所述内板与外框相对升降,可以采用内板不动、外框升降,或者外框不动、内板升降实现,因需要四个穿绳孔,导料件设有四组,所述内板设置两块,见图1,两个料仓、四个导料件,每个料仓设有两块内板。所述内板5的顶部倾斜设置,内板顶部的低位为出料端10,所述内板朝向侧板的该侧顶部设有卡槽9,当料仓内的铆钉20呈卧式置于内板5的顶部上,且铆钉的钉帽18进入卡槽9,这种状态叫出料状态,内板顶部的其他部位则托住铆钉的钉柱19,这样铆钉就不会从内板上掉落,并且能够沿内板顶部向出料端滚动;所述卡槽9可以是U型槽,也可以是阶梯槽,图9中采用的是阶梯槽,因内板与侧板贴合,二者结合使卡槽呈U型,相当于U型的导槽,因此卡槽对铆钉来说也相当于导槽,对铆钉20起到导向作用,使其能够顺利的向出料端移动;所述内板的厚度略小于铆钉的长度为佳,内板的厚度越厚对铆钉的支撑就越稳定,因此内板的厚度过厚,其他状态的铆钉则更容易停留在内板的顶部,继而影响出料状态的铆钉的移动,内板越薄则对铆钉的支撑越弱,其他状态的铆钉因其钉帽没有在卡槽内,在移动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平衡掉落,而且内板的顶部是倾斜的,没有卡槽的导向,在滚动过程中也会失去平衡掉落,当然内板厚度太薄也对出料状态的铆钉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内板的厚度要适用,以略小于铆钉的长度为佳。所述导料件2设有导料通道4,所述导料通道包括相通的钉帽部16和钉杆部17,钉帽部朝向冲针,所述导料通道的上端与内板的出料端衔接,所述钉帽部与卡槽对应,所述导料通道的下端为出料端,导料通道起到导向作用,利用钉帽和钉杆的外径不同,钉帽部16与钉帽18的外径匹配,钉杆部17则与钉柱19的外径匹配,使铆钉在导向通道4内朝向一致,且排列整齐,稳定地向出料端移动,导料件2将料仓内的出料状态的铆钉送至所需的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料仓1代替了振动盘,内板5相对外框下移,则内板进入物料腔的底部,铆钉5在内板的上方,内板顶部有出料状态的铆钉,也有其他状态的铆钉,内板相对外框上移复位时,其他状态的铆钉会因为失去平衡重新落入物料腔3内,只有出料状态的铆钉20保持在内板的顶部,因此留在内板顶部的铆钉朝向一致,铆钉沿着内板顶部向出料端10移动,并进入导料通道4,最后从导料通道的出料端排出。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振动盘出料结构更精巧,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物料腔的容腔,并且能够从高度上扩大物料腔的容积,设备的占地面积不会变大,因而对设备整体影响小,另外,本实用新型没有振动,对铆接作业以及设备其他工位的作业不会造成影响,实用性更佳。
所述底板15的上表面中间高、两侧低且上表面倾斜设置,底板上表面的倾斜角度与内板顶部的倾斜角度相仿,这样内板可以下移至物料腔的最底部,图中底板的上表面为圆弧形,物料腔底部的铆钉会向两侧堆积,内板移动至物料腔底部时,铆钉堆积在内板的顶部,即使物料腔内的铆钉不充足时,也会先堆积在两侧,这样增加出料状态的铆钉进入内板顶部的几率。所述底板15上开设有供内板穿过的第一缺口,所述内板的下端穿过第一缺口与驱动其升降的动力件连接,也就是说外框不动,内板由下方的动力件驱动,这样结构设计、布局更合理,而且内板移动相对于外框移动更稳定。见附图5,所述内板的上方设有上挡板6,所述上挡板的底部与内板的顶部平行设置,所述上挡板的底面7为斜面,且与侧板贴合的底边为低部,在出料时,所述上挡板的底边与内板的卡槽的间距D大于钉帽18的外径,且与钉帽的外径接近,上挡板7和内板6形成了限高出料导轨8,直立的铆钉或者堆叠的铆钉高于卧式状态的铆钉,在内板相对上挡板上移过程中会碰到挡板,因上挡料板的底面7为斜面,作用于铆钉的力斜向下,使这类铆钉落入物料腔3内,而不会卡在上挡板和内板之间。
所述导料通道的出料端设有能够进出导料通道的挡料件11,所述挡料件作为开关设置在导料通道4的出料端,挡料件进入导料通道将物料挡住,处于关闭状态,挡料件离开导料通道,物料不被挡住,则处于开启状态,导料通道内的物料排出。所述挡料件可以采用摆动的方式或者水平移动的方式进出导料通道,还可以采用气缸类主动力驱动其进出导料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料件11摆动设置在导料件2上,所述挡料件的一端与导料件转动连接,所述导料件设有推动挡料件进入导料通道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导料件上设有安装孔12,所述弹簧设置在安装孔内,且所述弹簧与挡料件11相抵,挡料件以摆动的方式进入导料通道内,并且弹簧使导料通道处于常关状态,只有在克服了弹簧的弹力的情况下,导料通道才能刚打开,比如下压挡料件11上方的铆钉20,使挡料件向下摆动并其不会挡住铆钉20,则导料通道4打开,该铆钉取出,当该铆钉离开后,挡料件不受外力则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导料通道4关闭,相对于主动力驱动,这种结构安装方便且成本低、效果佳;图中,所述挡料件11设置有两组,且对称设置,左右设置摆动的行程短,速度快,且挡料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导料件保持不动,铆压部件、内板以及挡料板需要升降,为降低成本,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所述铆压头、铆压模、内板及挡料板设置在升降座40上,所述升降座40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竖直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外框与移动架连接,所述移动架分为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根据前后设置,铆压部件、内板、挡料件版、外框均为前后两组,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纵向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在第二导轨上移动,用于调节铆压的纵向位置,袋体的规格不同,穿绳孔的纵向位置会相应的改变,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第一移动架和第二移动架的纵向位置,调节铆压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袋体的加工。本实用新型中不管是升降架的升降、移动架的移动,还有吸料件的移动以及铆压头的移动可以采用气缸、丝杠机构、凸轮机构等。
下面以实施例二为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升降座的升降、吸料件的移动同样可以采用气缸、丝杠机构、连杆机构等;当袋体被送至铆压工位时,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的吸料件相向移动,即向袋体的正、反袋面移动,且将袋体的两袋面分别吸附,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的吸料件反向移动,使袋体的两袋面相互远离,袋口被打开;与此同时,铆压头在出料工位,且向出料工位的铆钉移动,冲针插入铆钉的气眼21中,所述升降座40向下移动,内板下移,铆压头与该铆钉也一起下移,该铆钉挤压挡料件使其摆动,导料通道打开,铆钉与铆压头一起下移至铆压工位后,弹簧驱动挡料件反向摆动复位,重新将导料通道关闭,此时袋口已打开,铆压头在袋体外,铆压模在袋体内;而后,铆压头继续向铆压模移动,并与其压合,铆钉的钉帽压在袋面的外表面,铆钉的钉柱穿过袋面且外翻压在袋面的内表面,最终铆钉铆压在袋面上,铆钉的气孔即穿绳孔;完成铆压后,升降座40上移,内板、铆压头和铆压模上移复位,所述吸料件松开袋面,完成穿绳孔加工的袋体被送至下道工序,所述内板上移时,置于内板上的铆钉,部分掉落并重新回到物料腔,呈出料状态的铆钉则进入出料导轨8内,使导料通道保持充足的物料。

Claims (10)

1.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出料部件,其包括有导料件,所述导料件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的下端为出料工位,所述出料工位的下方设有铆压工位;
和铆压部件,其包括有铆压头和铆压模,所述导料件设置在铆压头和铆压模之间,所述铆压头相对铆压模水平移动,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在导料通道的出料工位与铆压工位之间同步升降;
在出料工位,所述铆压头取料,在铆压工位,所述铆压头与铆压模铆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的出料工位设有能够进出导料通道的挡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件摆动设置在导料件上,所述导料件设有推动挡料件进入导料通道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导料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弹簧设置在安装孔内,且所述弹簧与挡料件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头和铆压模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上设有导向孔,所述铆压头与气缸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导向孔匹配,且在导向孔内滑动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头包括有冲针、复位弹簧以及与铆压模压合的第二铆压模,所述第二铆压模设有通孔,所述冲针在通孔内滑动设置,所述复位弹簧作用于冲针,所述冲针的取料端穿过通孔且朝向铆压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件还包括有料仓,所述料仓包括有
外框,其包括有两侧板、两挡板及一底板,三者围成物料腔;
和内板,其进入物料腔,且与侧板贴合或接近贴合,所述内板与外框相对升降,所述内板的顶部倾斜设置,内板顶部的低位为出料端,所述内板朝向侧板的该侧顶部设有卡槽,所述导料通道包括相通的钉帽部和钉杆部,所述钉帽部与卡槽对应,所述导料通道的上端与内板的出料端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头、铆压模及内板设置在升降座上,所述升降座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竖直设置在移动架上,所述外框与移动架连接,所述移动架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纵向设置在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上方设有上挡板,所述上挡板的底部与内板的顶部平行设置,所述上挡板的底面为斜面,且与侧板贴合的底边为低部,在出料时,所述上挡板的底边与内板的卡槽的间距大于钉帽的外径,且与钉帽的外径接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间高、两侧低且上表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内板顶部的倾斜角度基本相同;所述内板的厚度略小于铆钉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有袋口打开部件,所述袋口打开部件包括有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所述第一吸料组和第二吸料组均包括有两套挡袋板和两套横向移动的吸袋件,所述导料件和铆压部件设置有四套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挡袋板设置铆压头的正下方,且与铆压头同步升降。
CN202320249372.2U 2022-12-29 2023-02-20 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Active CN21940564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6586 2022-12-29
CN2022235265864 2022-12-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5642U true CN219405642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6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9372.2U Active CN219405642U (zh) 2022-12-29 2023-02-20 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56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30675U (zh) 一种分选机导轨
CN219405642U (zh) 一种袋体穿绳孔的铆压机构
CN109079045A (zh) 分片装置
CN109399313A (zh) 纸箱堆放设备
CN109227615B (zh) 筒管废丝切割装置
CN219151469U (zh) 一种铆钉出料机构
CN109230378A (zh) 长螺钉送料装置
CN106743199B (zh) 一种旋转输送机构
CN107546406B (zh) 蓄电池包板机
CN116924077A (zh) 一种平板式过滤箱的智能化板框码垛分装设备
CN111168373A (zh) 车辆内饰拉手自动装配装置
CN211052342U (zh) 一种杠铃六边框杆子落料装置
CN115744206A (zh) 一种废钢再生处理用连续送料装置
CN211613412U (zh) 一种方便下料的挡圈分捡装置
CN212221717U (zh) 打包盒收集装置
CN113967605A (zh) 一种产线在线称重装置
CN114536841A (zh) 废旧金属回收再加工用处理装置
CN112518293A (zh) 减震器缓冲内芯件的自动压装线
CN219791531U (zh) 一种保温杯杯底的分料定向装置
CN219990528U (zh) 轴向一贯机散装收料装置
CN219785632U (zh) 一种保温杯杯底的分选装置
CN215360112U (zh) 纸盒折叠成型机
CN113714153B (zh) 一种磁钢自动分类装置及其分类方法
CN210854349U (zh) 玻璃叠片分料机构
CN213447565U (zh) 全自动牛仔卷袋口机的辅助进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