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383U -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383U
CN219397383U CN202223598388.9U CN202223598388U CN219397383U CN 219397383 U CN219397383 U CN 219397383U CN 202223598388 U CN202223598388 U CN 202223598388U CN 219397383 U CN219397383 U CN 219397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iece
core bar
propeller
but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83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磊
程东仙
马建淮
吴良勇
杨国华
马东升
李�瑞
马薇
康佳
司娜娜
赵青雨
杨志刚
卫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zui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izui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zui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izuish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35983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7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3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包括操作手柄及与其连接的芯杆,芯杆的内部开设有导向通道,芯杆的外部套设有能够沿着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推进器,推进器通过开设于其底端的卡孔卡设有中心旋转钮,芯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的底端连接有外套管,外套管通过同向旋转件连接有钳头连接器,中心旋转钮的底端连接有依次贯穿芯杆、连接器、外套管及同向旋转件的导锁,导锁的尾端连接有与钳头连接器铰接的钳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边闭合钳头边进行钳头旋转的取样操作,缩短了现有技术中在钳头旋转、调整角度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使用者取样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体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背景技术
目前,内窥镜检查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取样钳通过内窥镜钳进入患者体内夹取病变部位组织,再对夹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确诊病症。内窥镜活组织取样因其创伤小,检查方便,已成为常规的内窥镜检查手段。
目前常用的活体取样钳,多数为手柄固定型即操作手柄固定连接,导锁、钳头连接器及钳头一体式设计,在内镜操作过程中,由于内镜下样本所处位置各异,取样钳的钳头无法转动或变换方向,因此导致取样困难或取样易失败,延长操作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如下解决方案:
申请号202221145151.2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活体取样钳,其钳头架采用分体式连接结构,钳头架与旋转轴形成360度轴向转动连接,转动手柄可360度转动钳头,即以取样钳整体相对于旋转轴旋转的形式完成钳头的转动,使操作人员可以面对形状不同的组织转动钳头轻松取样。
申请号202210353108.3公开了一种旋转侧翻取样钳,其芯杆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套接有滑环,芯杆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对应滑环开设有滑槽,滑环的一侧中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索,芯杆主体的一端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旋转操作柄,且拉索的一侧贯穿于旋转操作柄的内壁上,旋转操作柄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外管,该取样钳可以360°自由旋转,有效解决普通款内窥镜一旦角度不对,很难直接在内窥镜中将钳头架角度调整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是将取样钳整体相对于旋转部件进行旋转来实现钳头旋转至合适角度以取样的目的,但以上现有技术中依然存有缺陷:该类取样钳无法实现边闭合钳头边进行钳头旋转的取样操作,该类取样钳取样时需要先经过多次旋转以调整钳头的角度才能够精准的在样本位置打开钳头并获取样本,若样本位置特殊,将花费更长的时间在钳头旋转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取样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边闭合钳头边进行钳头旋转的取样操作的技术问题,还能够解决若样本位置特殊,现有技术将花费更长的时间在钳头旋转过程中,无形中增加了取样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的技术问题。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包括操作手柄及与其连接的芯杆,所述芯杆的内部开设有导向通道,所述芯杆的外部套设有能够沿着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通过开设于其底端的卡孔卡设有中心旋转钮,所述芯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底端连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通过同向旋转件连接有钳头连接器,所述中心旋转钮的底端连接有依次贯穿芯杆、连接器、外套管及同向旋转件的导锁,所述导锁的尾端连接有与钳头连接器铰接的钳头。
进一步地,所述芯杆为圆柱体型,其顶端开设有卡槽Ⅰ,所述操作手柄通过设置于其底端的卡舌Ⅰ与芯杆的卡槽Ⅰ活动连接,使得操作手柄能够以芯杆延伸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基准进行旋转,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其手部的操作习惯将操作手柄旋转至舒适的位置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度和手指取样灵活度,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的开展活体取样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通道将芯杆分割为左侧轨和右侧轨,所述推进器的侧壁开设有贯穿推进器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弧形轨道,其分别为左弧形轨、右弧形轨,所述推进器的左弧形轨、右弧形轨分别通过与芯杆的左侧轨、右侧轨的配合,使得套设于芯杆外部的推进器能够沿着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旋转钮包括位于推进器内部的上钮件和位于推进器外部的下钮件,所述下钮件位于芯杆的导向通道中,操作过程中,拨动位于芯杆的导向通道中的下钮件时,中心旋转钮能够相对于推进器、芯杆旋转,使得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钮底端的导锁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旋转的方向而旋转;推进器沿着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时,与推进器卡设的中心旋转钮随着推进器的滑动方向而滑动,使得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钮底端的导锁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的滑动方向而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下钮件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楞,防滑楞具有增大手指与中心旋转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件Ⅰ和限位件Ⅱ,所述限位件Ⅰ与限位件Ⅱ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器中,与中心旋转钮底端连接的导锁依次贯穿芯杆的底端面、限位件Ⅰ、弹簧、限位件Ⅱ及外套管的首端;所述导锁与限位件Ⅱ固定连接,当拨动中心旋转钮旋转时,与中心旋转钮连接的导锁能够带动限位件Ⅱ同向旋转;操作过程中,推进器带动中心旋转钮及导锁沿着操作手柄的方向滑动时,与导锁连接的限位件Ⅱ随着导锁的动作方向而压缩与其连接的弹簧,当与导锁尾端连接的钳头采集到所需样本,操作者松开推进器或向远离操作手柄的方向滑动时,弹簧的回弹使得限位件Ⅱ复位,进而使得与限位件Ⅱ连接的导锁能够带动中心旋转钮及推进器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与外套管之间可以通过卡槽活动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同向旋转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套管和钳头连接器,所述同向旋转件包括上环件及通过中接件与其活动连接的下环件,所述上环件、中接件及下环件均开设有使得导锁能够通过的通道,所述上环件与外套管固定连接,下环件与钳头连接器固定连接;操作过程中,当拨动中心旋转钮旋转,带动与中心旋转钮连接的导锁旋转时,导锁的旋转能够给予与导锁尾端连接的钳头旋转的趋势,使得钳头也给予与其铰接的钳头连接器旋转的趋势,此时,在同向旋转件中,与钳头连接器连接的下环件随着钳头连接器旋转的趋势进行旋转,使得下环件、钳头连接器及钳头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旋转的方向完成旋转动作,根据样本的位置,使用者能够通过在中心旋转钮及同向旋转件作用下旋转的钳头确定取样角度,高效、精准的完成取样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钳头包括后铰接杆及与钳瓣连接的前铰接杆,所述后铰接杆与前铰接杆铰接,所述前铰接杆与钳头连接器铰接,所述后铰接杆与导锁尾端铰接,操作过程中,推进器滑动带动中心旋转钮及导锁动作时,与导锁尾端铰接的后铰接杆动作,从而带动与其铰接的前铰接杆动作,进而使得与前铰接杆连接的钳瓣闭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推进器滑动带动中心旋转钮及导锁动作的过程中,既能够拨动中心旋转钮旋转进而带动导锁旋转,最终使得与导锁连接的钳头边闭合边旋转,该方式缩短了现有技术中在钳头旋转、调整角度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使用者取样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边闭合钳头边进行钳头旋转的取样操作,缩短了现有技术中在钳头旋转、调整角度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使用者取样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2、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旋转调节方位的操作手柄,操作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者手部的操作习惯将操作手柄旋转至舒适的位置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度和手指取样灵活度,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的开展活体取样工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拨动旋转的中心旋转钮用以控制与其连接的导锁旋转,在同向旋转件的配合下,进而控制钳头及钳头连接器与中心旋转钮同方向的旋转,根据样本的位置,使用者能够通过在中心旋转钮及同向旋转件作用下旋转的钳头确定取样角度,高效、精准的完成取样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视图C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向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操作手柄;2、芯杆;3、推进器;301、弧形轨道;4、中心旋转钮;401、上钮件;402、下钮件;5、连接器;501、导向槽;502、限位件Ⅰ;503、弹簧;504、限位件Ⅱ;6、外套管;7、同向旋转件;701、上环件;702、中接件;703、下环件;8、钳头连接器;9、导锁;10、钳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方”、“下方”、“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连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包括操作手柄1及与其连接的芯杆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芯杆2为圆柱体型,其顶端开设有卡槽Ⅰ,操作手柄1通过设置于其底端的卡舌Ⅰ与芯杆2的卡槽Ⅰ活动连接,使得操作手柄1能够以芯杆2延伸方向的中心轴线为基准进行旋转,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其手部的操作习惯将操作手柄1旋转至舒适的位置角度,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度和手指取样灵活度,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的开展活体取样工作;
芯杆2的内部开设有导向通道,芯杆2的外部套设有能够沿着芯杆2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推进器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导向通道将芯杆2分割为左侧轨和右侧轨,其中左侧轨和右侧轨的横截面均为弧形面,设置截面为弧形面的左侧轨和右侧轨,其目的在于为中心旋转钮4提供安放位置;推进器3的侧壁开设有贯穿推进器3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弧形轨道301,其分别为左弧形轨、右弧形轨,推进器3的左弧形轨、右弧形轨分别通过与芯杆2的左侧轨、右侧轨的配合,使得套设于芯杆2外部的推进器3能够沿着芯杆2的延伸方向滑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将大拇指置于操作手柄1中,随后利用食指和中指的侧面靠贴推进器3的外侧壁,此时活动食指和中指将带动推进器3沿着芯杆2的延伸方向滑动;
推进器3通过开设于其底端的卡孔卡设有中心旋转钮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推进器3的内部开设有放置中心旋转钮4的空间;中心旋转钮4包括位于推进器3内部的上钮件401和位于推进器3外部的下钮件402,同时下钮件402还位于芯杆2的导向通道中;推进器3与中心旋转钮4的卡接能够使得中心旋转钮4随着推进器3的运动而运动,该种方式设置的中心旋转钮4能够使得其具有360度自由旋转的功能,且芯杆2的导向通道也为拨动中心旋转钮4旋转提供了空间;操作过程中,拨动位于芯杆2的导向通道中的下钮件402时,中心旋转钮4能够相对于推进器3、芯杆2旋转,使得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钮4底端的导锁9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4旋转的方向而旋转;推进器3沿着芯杆2的延伸方向滑动时,与推进器3卡设的中心旋转钮4随着推进器3的滑动方向而滑动,使得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钮4底端的导锁9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4的滑动方向而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下钮件40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楞,防滑楞具有增大手指与中心旋转钮4之间摩擦力的作用;
芯杆2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器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连接器5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501,导向槽501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件Ⅰ502和限位件Ⅱ504,导向槽501内还设置有限制限位件Ⅰ502活动空间的限位槽;限位件Ⅰ502与限位件Ⅱ50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03,连接器5中,与中心旋转钮4底端连接的导锁9依次贯穿芯杆2的底端面、限位件Ⅰ502、弹簧503、限位件Ⅱ504及外套管6的首端,导锁9与限位件Ⅰ502活动连接,导锁9与限位件Ⅱ504固定连接,弹簧503在未被压缩时具有限定限位件Ⅰ502与限位件Ⅱ位置的作用,导锁9拉动限位件Ⅱ向操作手柄1的方向动作,弹簧503被压缩,若此时导锁9卸力,被压缩的弹簧503具有将限位件Ⅱ复位的作用;操作过程中,当拨动中心旋转钮4旋转时,与中心旋转钮4连接的导锁9能够带动限位件Ⅱ504同向旋转,推进器3带动中心旋转钮4及导锁9沿着操作手柄1的方向滑动时,与导锁9连接的限位件Ⅱ504随着导锁9的动作方向而压缩与其连接的弹簧503,当与导锁9尾端连接的钳头10采集到所需样本,操作者松开推进器3或向远离操作手柄1的方向滑动时,弹簧503的回弹使得限位件Ⅱ504复位,进而使得与限位件Ⅱ504连接的导锁9能够带动中心旋转钮4及推进器3复位;
连接器5的底端连接有外套管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连接器5与外套管6之间可以通过卡槽活动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
外套管6通过同向旋转件7连接有钳头连接器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同向旋转件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套管6和钳头连接器8,同向旋转件7包括上环件701及通过中接件702与其活动连接的下环件703,所述上环件701、中接件702及下环件703均开设有使得导锁9能够通过的通道,所述上环件701与外套管6固定连接,下环件703与钳头连接器8固定连接,同向旋转件7的设置不仅具有连接外套管6和钳头连接器8的作用,还具有辅助钳头连接器8旋转的作用;操作过程中,当拨动中心旋转钮4旋转,带动与中心旋转钮4连接的导锁9旋转时,导锁9的旋转能够给予与导锁9尾端连接的钳头10旋转的趋势,使得钳头10也给予与其铰接的钳头连接器8旋转的趋势,此时,在同向旋转件7中,与钳头连接器8连接的下环件703随着钳头连接器8旋转的趋势进行旋转,使得下环件703、钳头连接器8及钳头10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4旋转的方向完成旋转动作,根据样本的位置,使用者能够通过在中心旋转钮4及同向旋转件7作用下旋转的钳头10确定取样角度,高效、精准的完成取样工作;
中心旋转钮4的底端连接有依次贯穿芯杆2、连接器5、外套管6及同向旋转件7的导锁9,具体地,导锁9贯穿了芯杆2底端面、限位件Ⅰ502、弹簧503、限位件Ⅱ504、外套管6及同向旋转件7;
导锁9的尾端连接有与钳头连接器8铰接的钳头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钳头10包括后铰接杆及与钳瓣连接的前铰接杆,后铰接杆与前铰接杆铰接,前铰接杆与钳头连接器8铰接,后铰接杆与导锁9尾端铰接,操作过程中,推进器3滑动带动中心旋转钮4及导锁9动作时,与导锁9尾端铰接的后铰接杆动作,从而带动与其铰接的前铰接杆动作,进而使得与前铰接杆连接的钳瓣闭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推进器3滑动带动中心旋转钮4及导锁9动作的过程中,既能够拨动中心旋转钮4旋转进而带动导锁9旋转,最终使得与导锁9连接的钳头10边闭合边旋转,该方式缩短了现有技术中在钳头10旋转、调整角度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使用者取样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的操作过程为:
首先,使用者可以根据其手部的操作习惯将操作手柄1旋转至舒适的位置角度;
随后,使用者将大拇指置于操作手柄1中,并利用食指和中指的侧面靠贴推进器3的外侧壁;若需要闭合钳头10,则活动食指和中指将推进器3向着操作手柄1的方向滑动,与推进器3卡设的中心旋转钮4随着推进器3的滑动方向而滑动,使得固定连接于中心旋转钮4底端的导锁9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4的滑动方向而动作,导锁9通过拉动与其铰接的后铰接杆带动前铰接杆动作,进而使得与前铰接杆连接的钳瓣闭合,若需要打开钳头10,则仅需食指和中指卸力,连接器5中的弹簧503回弹使得限位件Ⅱ504复位,进而使得与限位件Ⅱ504连接的导锁9能够带动中心旋转钮4及推进器3复位;
最后,若需要在闭合钳头10的过程中旋转钳头10,除完成上述过程外,使用者需要拨动中心旋转钮4旋转,中心旋转钮4旋转带动与其连接的导锁9旋转,导锁9的旋转能够给予与导锁9尾端连接的钳头10旋转的趋势,使得钳头10也给予与其铰接的钳头连接器8旋转的趋势,此时,与钳头连接器8连接的下环件703随着钳头连接器8旋转的趋势进行旋转,使得下环件703、钳头连接器8及钳头10能够随着中心旋转钮4旋转的方向完成旋转动作,根据样本的位置,使用者能够通过在中心旋转钮4及同向旋转件7作用下旋转的钳头10确定取样角度,高效、精准的完成取样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及与其连接的芯杆,所述芯杆的内部开设有导向通道,所述芯杆的外部套设有能够沿着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的推进器,所述推进器通过开设于其底端的卡孔卡设有中心旋转钮,所述芯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底端连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通过同向旋转件连接有钳头连接器,所述中心旋转钮的底端连接有依次贯穿芯杆、连接器、外套管及同向旋转件的导锁,所述导锁的尾端连接有与钳头连接器铰接的钳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杆为圆柱体型,其顶端开设有卡槽Ⅰ,所述操作手柄通过设置于其底端的卡舌Ⅰ与芯杆的卡槽Ⅰ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将芯杆分割为左侧轨和右侧轨,所述推进器的侧壁开设有贯穿推进器上端面及下端面的弧形轨道,其分别为左弧形轨、右弧形轨,所述推进器的左弧形轨、右弧形轨分别通过与芯杆的左侧轨、右侧轨的配合,使得套设于芯杆外部的推进器能够沿着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旋转钮包括位于推进器内部的上钮件和位于推进器外部的下钮件,所述下钮件位于芯杆的导向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钮件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楞,防滑楞具有增大手指与中心旋转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内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件Ⅰ和限位件Ⅱ,所述限位件Ⅰ与限位件Ⅱ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器中,与中心旋转钮底端连接的导锁依次贯穿芯杆的底端面、限位件Ⅰ、弹簧、限位件Ⅱ及外套管的首端;所述导锁与限位件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向旋转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套管和钳头连接器,所述同向旋转件包括上环件及通过中接件与其活动连接的下环件,所述上环件、中接件及下环件均开设有使得导锁能够通过的通道,所述上环件与外套管固定连接,下环件与钳头连接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包括后铰接杆及与钳瓣连接的前铰接杆,所述后铰接杆与前铰接杆铰接,所述前铰接杆与钳头连接器铰接,所述后铰接杆与导锁尾端铰接。
CN202223598388.9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Active CN219397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388.9U CN21939738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388.9U CN21939738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383U true CN21939738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1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8388.9U Active CN21939738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3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80015A (en) Biopsy forceps
KR20100110801A (ko) 수술 기구
JP2004154164A (ja) 多自由度型処置具
CN111449696A (zh) 一种钳头及活检钳
WO2022048603A1 (zh) 手术器械
CN219397383U (zh) 一种旋转式活体取样钳
CN111202555A (zh) 内窥镜孔道缝合夹
CN219613970U (zh) 一种基于蜗轮蜗杆的柔性微创手术器械
JP4323375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JP3980926B2 (ja) 手術用具
CN115804630A (zh) 可自锁的手持手术器械
CN113456165B (zh) 脊柱内镜下使用的可变角度的咬骨钳
CN215384226U (zh) 一种手柄式稳定夹持的活体取样钳
CN212281447U (zh) 一种钳头及活检钳
CN221044985U (zh) 一种活检钳钳头旋转结构
CN214048921U (zh) 一种支气管镜下使用的穿刺钳夹活检针
CN211704708U (zh) 一种微创手术器械
CN210903235U (zh) 一种用于微创腔镜手术的多自由度手术器械
CN219516381U (zh) 一种肠镜活检钳
CN112472152A (zh) 一种基于摆杆机构的活体取样钳
CN116982923B (zh) 一种改进型腹腔镜装置
CN219557423U (zh) 一种消化内镜下使用的持针器
CN216455116U (zh) 一种取样钳
CN211674359U (zh) 一种多自由度柔性手持式微创手术器械
CN210228200U (zh) 一种多夹头组织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