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97003U -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97003U
CN219397003U CN202223591734.0U CN202223591734U CN219397003U CN 219397003 U CN219397003 U CN 219397003U CN 202223591734 U CN202223591734 U CN 202223591734U CN 219397003 U CN219397003 U CN 219397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ssembly
baking tray
air inlet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17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曾昭新
吴冬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17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97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97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97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包括:主机及上盖,主机配置有烹饪容器,烹饪容器包括:烤盘组件及空气炸篮,主机内设置有第一发热管,第一发热管与空气炸篮配合使用;所述烤盘组件包括:烤盘及第二发热管,第二发热管与烤盘配合使用;所述主机内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的进风处设置有去油烟过滤棉,风机组件带动气流在烹饪腔中循环。本实用新型中烹饪时气流经过去油烟过滤棉过滤,能够起到过滤油烟的目的,可以实现无烟烹饪;在使用空气炸功能时,通过第一发热管发热进行空气导热,通过热空气循环烘炸食物,而在使用煎烤功能时,通过第二发热管接触式地地烤盘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好,能够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Description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具备有空气炸以及煎烤功能的烤箱设备中,当进行空气炸功能时,发热管发热同时风机运行将热风在烹饪腔内循环流动,进行空气炸的烹饪功能;当进行煎烤功能时,烤盘也是放置在烹饪腔内,通过发热管发热进行煎烤。
传统的烤箱设备中具有以下缺陷:
1、传统的烤箱设备中,在进行空气炸以及煎烤功能时,都是共用一个发热管的,在进行煎烤功能时,烤盘并非是直接接触发热管,而是通过空气传导热量至烤盘再烹饪食物,热传导效率低;
2、传统的具备有空气炸以及煎烤功能的烤箱设备中,并无设计过滤功能,无法过滤油烟。
目前,有可克服第一点缺陷的技术,中国专利号202111371099.2,公开了一种集成优化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主机体,主机体上设有隔热件、接油水盒,隔热件上设有加热件、承接部,隔热件内部通过承接部更换承接有烤盘本体和炸篮本体,加热件在工作时产生的部分热量直接传递至烤盘本体或炸篮本体上,并通过热辐射凸部将部分扩散的热量朝烤盘本体或炸篮本体的方向集中辐射,能够解决在进行煎烤功能时烤盘热传导效率低的问题。还有克服第二点缺陷的技术,中国专利号202020926708.0,公开了一种进风组件及具有进风组件的组合烹饪设备,该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罩和过滤件,进风罩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设置成供油烟进入,过滤件包括至少一层过滤层,且过滤件连接在进风罩上,过滤件设置成对油烟进行过滤,在烹饪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油烟进行过滤的目的。
上述的两种专利结构,分别能够解决传统烤箱的一个缺点,为了能够同时解决烤盘的热传导效率问题以及烹饪过程中的油烟问题,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包括:主机及上盖,主机与上盖之间构成了烹饪腔,主机配置有烹饪容器,烹饪容器包括:烤盘组件及空气炸篮,烤盘组件及空气炸篮择一放入烹饪腔中使用,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第一发热管,第一发热管与空气炸篮配合使用;所述烤盘组件包括:烤盘及设置于烤盘底部的第二发热管,第二发热管随烤盘同步放置于主机或从主机取出,第二发热管与烤盘配合使用;所述主机内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的进风处设置有去油烟过滤棉,风机组件带动气流在烹饪腔中循环;本技术方案中,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风机组件带动气流流动,气流经过去油烟过滤棉过滤,能够起到过滤油烟的目的,可以实现无烟烹饪;在使用空气炸功能时,通过第一发热管发热进行空气导热,通过热空气循环烘炸食物,而在使用煎烤功能时,通过第二发热管接触式地对烤盘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好,能够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贯流式风扇及进风罩,风扇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进风罩上设置有进风口,在进风罩内设置有所述去油烟过滤棉,流入进风罩的气流经去油烟过滤棉进行过滤;所述第一发热管绕风扇外侧分布;上述限定了风机组件的具体结构,风扇使用贯流式结构,能够实现从中部进风,外侧出风,达到空气循环的目的,同时空气循环的过程中被第一发热管加热,更好、更均匀地进行空气炸烤烹饪;去油烟过滤棉设置在进风罩内,油烟在流经风扇前已经被过滤,减少油烟附着在风扇以及第一发热管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具有外壳及反射板,通过反射板构造有内腔;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主机的中心处,风机组件运行时带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后经风扇推动沿反射板向上流动,流动至上盖后再从主机的中心处经进风罩进入,再次被去油烟过滤棉过滤后进行循环流动,反射板能够更好地将热量反射在烹饪腔中,烹饪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设置有导电端子组件,所述烤盘组件安装于主机后第二发热管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组件中的弹片端子连接实现电性接通;由于第二发热管与烤盘之间是接触式加热,并且两者是一体式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将第二发热管与主机之间通电,采用导电端子组件,能够实现简单、便捷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外壳、设置于端子外壳中的弹片护套及弹片端子,端子外壳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小孔;弹片护套被推开后第二发热管的导电端子可穿过小孔与弹片端子电性连接;这里限定了导电端子组件的具体结构,简单的插入式连接结构,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电端子组件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二发热管温度的上感温NTC;使用煎烤功能时,通过上感温NTC感测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主机的控制组件中,智能化控制煎烤温度;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发热管温度的下感温NTC,使用空气炸功能时,通过下感温NTC感测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主机的控制组件中,智能化控制空气炸温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支撑板及接油盘;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风机组件的让位口,接油盘可拆卸安装于主机内并支承于支撑板上;所述烤盘组件或空气炸篮放置于主机内并对应位于接油盘上方,烤盘及空气炸篮上相应设置有出油孔。支撑板是方便接油盘进行安装,并且支撑板将烹饪腔进行了大致的分隔,使空气可以集中从进风罩进入流经风扇,再由风扇推动沿反射板向上移动;烤盘组件或空气炸篮放置于主机内进行烹饪时,烹饪所产生的油、汁可以滴落在接油盘被收集,方便后续将接油盘取出进行集中处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油盘中部设置有一中空的凸台,凸台中心处形成了进烟口;风机组件的进风罩罩设于凸台外并支撑于接油盘上;所述去油烟过滤棉安装于凸台与进风罩之间,且进风罩及去油烟过滤棉为可拆卸结构;安装时,去油烟过滤棉安装于进烟口处,使所有流经风扇的气流必须先经去油烟过滤棉过滤,有效减少油烟附着在风扇上,进风罩直接罩设在凸台外,安装方式简单,同时在需要更换去油烟过滤棉或者清洗进风罩时,拆卸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接油盘包括:底板及侧板,底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中空的凸台;所述主机的反射板与侧板之间构成了气流流经的通道,气流经风机组件作用从通道向上流动;这里限定了接油盘的具体结构,通过接油盘与发射板限定出气流的流动通道,并且是360°环绕式的通道,气流流动更加均匀,烹饪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电源PCB、控制PCB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至少设置有按键及旋钮中的一种;通过控制组件控制设备智能式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于具体实施方式中体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主机与烤盘组件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主机与空气炸篮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主机与烤盘组件组合使用煎烤模式时的剖面图;
图6为主机与烤盘组件组合使用无烟煎烤模式时的剖面图;
图7为主机与空气炸篮组合使用空气炸模式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机100 外壳101 反射板102 第一发热管110
钣金件111 导电端子组件120 端子座121 小孔1211
大孔1212 端子盖122 弹片护套123 弹片端子124
上感温NTC125 支撑板130 接油盘140 凸台141
进烟口142 下感温NTC150
上盖200 把手210 玻璃视窗220
烹饪容器300 烤盘组件310 烤盘311 第二发热管312
导电端子3121 空气炸篮320
风机组件400 电机410 风扇420 进风罩430
进风口431 去油烟过滤棉440
控制组件500 电源PCB510 控制PCB520 控制面板53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请参阅图1-2所示,包括:主机100、上盖200及烹饪容器300,烹饪容器300至少包括:烤盘组件310及空气炸篮320;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烤盘组件310及空气炸篮320选择性地放入主机100内使用,可以实现煎烤以及空气炸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一个重点在于,在实现煎烤及空气炸功能时,烤盘组件310与空气炸篮320是分别采用不同的发热管加热,在使用两种不同功能时均能取得良好的烹饪效果。
具体地,所述主机100内设置有第一发热管110,第一发热管110与空气炸篮320配合使用,通过空气传导加热,实现空气炸的功能。
所述烤盘组件310包括:烤盘311及设置于烤盘311底部的第二发热管312,第二发热管312直接接触烤盘311底部,发热时,热量更好地传递至烤盘311,烹饪效果更好。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热管312可以是直接铆接或灌包在烤盘311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热管312均匀盘绕在烤盘311底部,并且为了使烤盘组件310放入主机100使用后,能够便捷地通电,在主机100上设置有导电端子组件120,而第二发热管312具有导电端子3121。
所述烤盘组件310水平放入主机100内,导电端子3121水平插入式连接于导电端子组件120。
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20包括:端子外壳,设置于端子外壳中的弹片护套123及弹片端子124。为了便于弹片护套123及弹片端子124的安装,端子外壳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端子座121及端子盖122,端子盖122内形成供弹片端子124安装的位置,端子座121上设置供第二发热管312的导电端子3121插入的小孔1211,弹片端子124的弹性接触端朝向小孔1211方向,使导电端子3121插入小孔1211后可与弹片端子124接触。
为了防止在烤盘组件310不使用时,对弹片端子124进行防护,防止油烟污染弹片端子124,也为了使用的安全性,在端子外壳内设置有所述弹片护套123;弹片护套123设置在弹片端子124与端子座121之间,在不使用烤盘组件310时,弹片护套123遮挡小孔1211。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发热管312或者烤盘311设置有感温圆柱(图中未画出),在所述端子座121上,于两个小孔1211之间设置有一个大孔1212,大孔1212是与感温圆柱对应的,在烤盘组件310安装的过程中,感温圆柱先插入大孔1212并推开弹片护套123,然后导电端子3121顺利插入小孔1211与弹片端子124接触;
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20上还可以设有上感温NTC125,上感温NTC125可以与感温圆柱相接触,通过上感温NTC125感测第二发热管312的温度,并将数据传输至主机100上的控制组件。
所述弹片护套123在端子外壳内可以是翻转式移动或者是平推式移动,翻转式移动是当弹片护套123受到来自感温圆柱的推力翻转,使小孔1211被打开,这里要求弹片护套123的一侧是可转动连接于端子外壳;平推式移动即如图2所示,在弹片护套123上设置一个斜面,斜面与感温圆柱接触,并在感温圆柱的推力下弹片护套123平移,使小孔1211被打开。
可选地,所述的端子外壳中可以设置有弹性结构,使导电端子3121拔出后弹片护套123可以自动复位将小孔1211遮盖。
所述烤盘组件310安装在主机100并电性接触后如图5所示,图5中,烤盘311高于主机100,导电端子组件120安装于主机100的一个侧面上,烤盘组件310安装时,如图5方位所述从右往左推入式安装,使导电端子3121顺利插入小孔1211与弹片端子124接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主机100内安装有风机组件400,风机组件400安装于主机100大概中心的位置,风机组件400主要是起到带动空气循环流动的作用。
所述风机组件400包括:电机410、风扇420及进风罩430,风扇420为贯流式风扇,从中间位置进风,并从侧面出风。
所述风扇420连接于电机410的输出轴上,进风罩430罩设在风扇420的上方,进风罩430设置有进风口431。
为了达到无烟烹饪的效果,在风机组件400的进风处设置有去油烟过滤棉440,迫使气流在循环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去油烟过滤棉440进行过滤。
如图2所示,风机组件400设置于主机100的中心处,第一发热管110环绕风扇420分布,风扇420吹出的风可以均匀地被第一发热管110加热。
所述主机100内可以设置有下感温NTC150,下感温NTC150用于感应第一发热管110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组件。
为了避免电机410被污染,还可以设置有罩体,能够对电机410进行遮盖,电机410的输出轴穿过罩体与风扇42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机100内还设置有支撑板130及接油盘140。
所述支撑板130为金属钣金件成型,支撑板130中部设置有风机组件400的让位口,风机组件400局部从让位口中凸出;
所述接油盘140支撑在支撑板130之上,接油盘140中部设置有一中空的凸台141,凸台141中心处形成了进烟口142;
所述风机组件400的进风罩430罩设于凸台141外并支撑于接油盘140上;所述去油烟过滤棉440安装于凸台141与进风罩430之间。
所述支撑板130的让位口与接油盘140上的进烟口142是相对应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为从进风罩430的进风口431进入,流经去油烟过滤棉440、让位口,最后从风扇420的中心处进入从风扇420的四周排出并沿主机100的内壁向上流动。
所述烤盘组件310及空气炸篮320安装在主机100时,是通过所述接油盘140进行支撑的,那么,接油盘140及烤盘311、空气炸篮320之间,应当设置有相应的支撑结构,如边缘支撑等等。
并且,所述接油盘140上应当设置有避让第二发热管312在插拔过程中的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罩430及去油烟过滤棉440均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将其拆除进行清洗、更换。
为了使进风罩430稳定放置,进风罩430设置约为圆柱状的罩体,进风罩430的内径约等于凸台141的外径,当进风罩430罩设在凸台141外,几乎无相对移动。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进风效果,又可以避免在烹饪过程中水滴、油滴等直接滴落在去油烟过滤棉440上,进而防止油滴渗入风机组件400,在进风罩430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的进风口431,同时进风罩430的高度大于凸台141高度,确保进风口431不被阻挡。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00包括:外壳101及反射板102,通过反射板102构造有内腔,风机组件400及第一发热管110均是安装于内腔中。
所述支撑板130安装于主机100后,应当与反射板102之间留有间隙,可以供气流流动,那么,支撑板130可以是通过局部的支撑结构支撑在主机100的端部;又或者是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发热管110是通过钣金件111固定在主机100的内腔中,钣金件111固定在内腔底部,而钣金件111的顶部形成一个支撑面,支撑板130可以支撑在该支撑面上,通过螺丝锁定,使支撑板130固定在主机100内。
进一步地,所述烤盘311和空气炸篮320的底部均设置有出油孔,烹饪过程中,油脂经出油孔滴落在接油盘140内被收集。
为了更好地收集油脂,接油盘140中部绕凸台141内沉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油盘140包括:底板及侧板,底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中空的凸台141,安装时,底板支撑在支撑板130上。
所述侧板与主机100的反射板10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了气流流经的通道,气流经风机组件400作用从通道向上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100上设置有控制组件500,控制组件500包括:电源PCB510、控制PCB520及控制面板530,电源PCB510及控制PCB520电性连接。所述电源PCB510安装于一电源PCB盒内,实现稳定安装的同时防止被污染;在主机100的外壳101和反射板102之间设置有容腔,所述控制PCB520可以设置于该容腔中,控制面板530则设置在主机100正面并与控制PCB520连接。
在控制面板530上设置有按键及旋钮,通过按键及旋钮可以至少控制烹饪时间、温度、模式等等。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200盖设在主机100上,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烹饪腔,上盖200设置有便于将上盖200提起的把手210,以及,上盖200为透明设置或者设置有玻璃视窗220,方便用户直观地观察到内部的烹饪情况。
下面进一步说明本烹饪设备的具体烹饪功能及使用方法:
如图3及图5图6所示,烹饪设备执行煎烤功能,烤盘组件310放置在主机100上通过接油盘140进行支撑。
烤盘311为金属盘,导热性能良好,在烤盘311的右侧设置有把手部,通过把手部方便烤盘311的取放,同时把手部上设置有指示箭头,提示烤盘311的取放方向;
以图5方位所示,安装时,烤盘311从右往左推入式安装在主机100,第二发热管312的导电端子3121插入导电端子组件120内与弹片端子124接触,实现电性接通;然后通过控制组件500进行控制,按下控制面板530的开机按键,按下煎烤模式按键,进入煎烤模式;再通过转动旋钮,选择需要的温度,按下旋钮确认,第二发热管312开始加热,烤盘311加热到设定温度时,通过上感温NTC125把温度传递到控制PCB520,然后通过程序来控制温度。
在煎烤过程中,油脂经出油孔滴落在接油盘140内被收集。
在煎烤模式下,第一发热管110不运行,同时煎烤模式下,可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上盖200。
如图5所示,在不使用上盖200时,风机组件400可以不运行,直接执行煎烤功能,此时可能会有较大的油烟;或者可以控制风机组件400运行,风机组件400从中部吸风,四周吹风,能够吸收部分的油烟,但是会加速热量的消散;因此,在不使用上盖200时,风机组件400可以根据烹饪的程度不同而选择性使用风机组件400。
如图6所示,使用上盖200时,主机100与上盖200之间构成了烹饪腔,煎烤过程中气流流动路径如图6箭头方向所示,风扇420转动,气流从中部穿过进风罩430的进风口431、去油烟过滤棉440然后被风扇420从周边送出经通道上移至上盖200,然后又从烤盘311上的出油孔、进风口431进入去油烟过滤棉440,如此循环。
如图4及图7所示,烹饪设备执行空气炸功能,空气炸篮320放置在主机100上通过接油盘140进行支撑;所述空气炸篮32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透气孔。
在执行空气炸功能时,是必须与上盖200配合使用的。
盖上上盖200后,然后按下控制面板530的开机按键,选择空气炸模式按键,进入空气炸模式,然后转动旋钮,选择需要的温度,按下旋钮确认后第一发热管110开始加热;使用过程中,主机100底部电机410工作,风扇420把上面的油烟等气体吸入并通过去油烟过滤棉440过滤后,被风扇420从周侧送出,然后经过第一发热管110加热,向反射板102内壁吹去,并经通道吹向上盖200顶部,然后空气又经过空气炸篮210底部孔吸入到达进风罩430,以此在整机内部循环。
在运行空气炸功能时候,装有食物的空气炸篮320放入主机100后,关上上盖200,因热风是从空气炸篮320上面和四周直接往下吸入底部,然后从反射板102和接油盘140侧面所形成的通道流动,空气炸的过程中,中途无需翻面。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包括:主机及上盖,主机与上盖之间构成了烹饪腔,主机配置有烹饪容器,烹饪容器包括:烤盘组件及空气炸篮,烤盘组件及空气炸篮择一放入烹饪腔中使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第一发热管,第一发热管与空气炸篮配合使用;
所述烤盘组件包括:烤盘及设置于烤盘底部的第二发热管,第二发热管随烤盘同步放置于主机或从主机取出,第二发热管与烤盘配合使用;
所述主机内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的进风处设置有去油烟过滤棉,风机组件带动气流在烹饪腔中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贯流式风扇及进风罩,风扇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进风罩上设置有进风口,在进风罩内设置有所述去油烟过滤棉,流入进风罩的气流经去油烟过滤棉进行过滤;所述第一发热管绕风扇外侧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具有外壳及反射板,通过反射板构造有内腔;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主机的中心处,风机组件运行时带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后经风扇推动沿反射板向上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置有导电端子组件,所述烤盘组件安装于主机后第二发热管的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组件中的弹片端子连接实现电性接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外壳、设置于端子外壳中的弹片护套及弹片端子,端子外壳的第一侧面上设置有小孔;弹片护套被推开后第二发热管的导电端子可穿过小孔与弹片端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件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二发热管温度的上感温NTC;所述主机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第一发热管温度的下感温NTC。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内设置有支撑板及接油盘;
支撑板中部设置有风机组件的让位口,接油盘可拆卸安装于主机内并支承于支撑板上;所述烤盘组件或空气炸篮放置于主机内并对应位于接油盘上方,烤盘及空气炸篮上相应设置有出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盘中部设置有一中空的凸台,凸台中心处形成了进烟口;风机组件的进风罩罩设于凸台外并支撑于接油盘上;所述去油烟过滤棉安装于凸台与进风罩之间,且进风罩及去油烟过滤棉为可拆卸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油盘包括:底板及侧板,底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中空的凸台;所述主机的反射板与侧板之间构成了气流流经的通道,气流经风机组件作用从通道向上流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电源PCB、控制PCB及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至少设置有按键及旋钮中的一种。
CN202223591734.0U 2022-12-29 2022-12-29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Active CN219397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1734.0U CN219397003U (zh) 2022-12-29 2022-12-29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1734.0U CN219397003U (zh) 2022-12-29 2022-12-29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97003U true CN219397003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02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1734.0U Active CN219397003U (zh) 2022-12-29 2022-12-29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970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6928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CN110613366A (zh) 一种具有煎烤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9538083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无烟煎烤器
CN219088982U (zh) 一种便于清洗的无烟煎烤器
CN219331397U (zh) 一种分体式无烟煎烤器
CN111449539A (zh) 一种更安全易清洁的空气炸锅
CN213371512U (zh) 烹饪器具
CN113475951A (zh) 一种可煎烤空炸机
CN113180494A (zh) 一种新型无烟煎烤器
CN114451787A (zh) 烹饪器具
CN219397003U (zh) 高效便捷式多功能无烟烹饪设备
EP4066698A1 (en) Multifunctional cooking oven
CN215502561U (zh) 空气炸锅
CN216135707U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5489887U (zh) 烹饪电器
CN214712117U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110215128B (zh) 一种具有可拆式网罩和内腔的空气炸锅
CN112674615A (zh) 一种家用电热式烤架
CN210408162U (zh) 一种具有可拆式网罩的空气炸锅
CN220713709U (zh) 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5502563U (zh) 空气炸锅
CN219020875U (zh) 烤箱
CN216724218U (zh) 烹饪器具
CN218390797U (zh) 烹饪器具的改进结构
CN219661510U (zh) 一种易清洁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