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8886U -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8886U
CN219388886U CN202320897628.0U CN202320897628U CN219388886U CN 219388886 U CN219388886 U CN 219388886U CN 202320897628 U CN202320897628 U CN 202320897628U CN 219388886 U CN219388886 U CN 219388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tting
conductive
electric hot
copper
socke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76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籽霖
王钰坤
曾星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nyuan Pi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nyuan Pi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nyuan Pi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nyuan Pi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76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8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8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88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周向内嵌有电热丝网,所述电热丝网上连接有两根导电铜线,两根所述导电铜线伸出所述筒体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为筒体,其使用时不会产生纵缝,提高了密封性。另外,其上的电热丝网靠近筒体的外表面,使用时筒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内承插于需要连接的两根管道内,筒体的外表面与管道的内表面粘合,使得筒体隐蔽于管道内部,避免电热熔管件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外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背景技术
电热熔套作为一种连接件,被广泛应用于管道连接当中。现有的电热熔套多为卷板形式,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1615915.0、CN202021928741.3的专利技术所示,这种卷板式的电热熔套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条纵缝,纵缝需要在发泡前热熔,使得纵缝悬空焊接,很容易造成纵缝处热熔不紧密。另外,传统的电热熔套使用时都是包裹在需要连接的管道的外侧,长时间暴露在外使其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密封性好,并且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周向内嵌有电热丝网,所述电热丝网上连接有两根导电铜线,两根所述导电铜线伸出所述筒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表面设置有将其分隔成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中间隔环;两根所述导电铜线伸出所述中间隔环的外表面。
所述中间隔环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套,两根所述导电铜线分别从两个连接套中穿出。
所述电热丝网的内嵌深度为1.5~3mm。
所述电热丝网中电热丝的直径为0.6~1.2mm。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隔环上设置有两个导电结构。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贯穿中间隔环的铜芯,分别设置在所述铜芯两端的导电组件;两个所述导电组件之间能通过铜芯导通。
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铜芯端部的插孔,一端插入到所述插孔内的铜柱,以及设置在所述铜柱另一端的导电片;所述铜柱能在插孔中移动,并且铜柱移动时其端部能抵靠插孔的底部。
所述中间隔环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铜芯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容纳腔;所述铜柱沿插孔移动时,所述导电片能移入到容纳腔内。
所述容纳腔的底部与导电片之间设置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为筒体,其使用时不会产生纵缝,提高了密封性。另外,其上的电热丝网靠近筒体的外表面,使用时筒体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内承插于需要连接的两根管道内,筒体的外表面与管道的内表面粘合,使得筒体隐蔽于管道内部,避免电热熔管件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外而损坏。
(2)本实用新型在中间隔环上设置有导电结构,当需要连接的两根管道上设置有电加热丝时,通过导电结构可以将两根管道上的电加热丝导通,使管道之间形成完整的加热系统,方便对连接后的管道进行加热。
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可以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说明。通过对以下描述和相应附图的检查或者对实施例的生产或操作的了解,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加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本申请披露的特性可以通过对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各种方法、手段和组合的实践或使用得以实现和达到。
附图说明
在此所述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各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导电结构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导电片被压入容纳腔中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中间隔环,4—连接套,5—电热丝网,6—导电结构,7—铜芯,8—导电片,9—弹簧,10—容纳腔,11—铜柱,12—插孔,13—导电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涉及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如果涉及到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如果涉及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中,如果涉及到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可以用于连接两根PE管道。具体的,该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包括筒体,该筒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连接两根管道后其能与两根管道连通,使管道之间形成一条相互连通的管道系统。
该筒体采用PE材料,其外表面周向热合内嵌有电热丝网5,电热丝网5的内嵌深度为1.5~3mm,电热丝网5中电热丝的直径为0.6~1.2mm,本实施例电热丝网5的内嵌深度为2mm,电热丝的直径为1mm。
另外,电热丝网5上连接有两根导电铜线13,两根所述导电铜线13伸出筒体表面,两根导电铜线13分别用于连接供电电源的正、负极,当电热丝网5得电时,其产生的热量能够将筒体的外表面融化。
在使用时,筒体的两端分别内承插于两根需要连接的PE管道内,当电热丝网5将筒体的外表面加热融化后,筒体外表面则能够与PE管道的内表面牢固的粘合,使两根PE管道连接在一起,并且连接密封性很好。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筒体外表面设置有中间隔环3,中间隔环3位于筒体的中部位置,其将筒体分隔成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另外,中间隔环3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套4,两根导电铜线13分别从两个连接套4中穿出。连接时,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别插入两根需要连接的PE管道内,两根管道的端面则抵靠中间隔环3的两侧。通过设置中间隔环3可以使筒体两端插入管道的深度相同,确保筒体两端都能与管道稳固连接。连接套4则能够保护两根导电铜线13。
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为筒体,其使用时不会产生纵缝,提高了密封性。另外,其使用时内承插于需要连接的两根管道内,使得筒体隐蔽于PE管道内部,避免电热熔管件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外而损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在中间隔环3上设置有两个导电结构6,如图3所示。
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导电结构6包括分别开设在中间隔环3两侧的两个容纳腔10,贯穿中间隔环3后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容纳腔10的铜芯7,分别设置在铜芯7两端的两个导电组件,两个所述导电组件之间能够通过铜芯7导通。
具体的,该导电组件包括开设在铜芯端部的插孔12,一端插入到插孔12内的铜柱11,以及设置在铜柱11另一端的导电片8。铜柱11与插孔12之间为间隙配合,因此铜柱11能够在插孔12中移动;当铜柱11向内移动时,其端部能够紧紧的与插孔12的底部抵靠,并且导电片8能移入到容纳腔10内,如图5所示。
另外,容纳腔10的底部与导电片8之间设置有弹簧9,该弹簧9套设在铜柱11和铜芯7外侧,当铜柱11向内移动时,弹簧9则被压缩。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能够适用于设置有电加热丝的PE复合管。连接时,筒体的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分别插入需要连接的两根管道内,并且管道上的两根电加热丝分别接触两个导电结构6中的导电片8。在筒体的两端套入管道内时,管道的端面向前挤压导电片8,并与中间隔环3贴紧,此时铜柱11抵紧铜芯7,导电片8则被压入容纳腔10内。两根管道上的电加热丝通过导电片8、铜柱11以及铜芯7导通,使管道上的电加热丝形成连续的导电系统。弹簧9的设置可以使导电片8与管道的电加热丝之间更好的接触;导电片8被压入容纳腔10内可以避免因导电片8裸露在外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另外,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周向内嵌有电热丝网(5),所述电热丝网(5)上连接有两根导电铜线(13),两根所述导电铜线(13)伸出所述筒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表面设置有将其分隔成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中间隔环(3);两根所述导电铜线(13)伸出所述中间隔环(3)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环(3)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套(4),两根所述导电铜线(13)分别从两个连接套(4)中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网(5)的内嵌深度为1.5~3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网(5)中电热丝的直径为0.6~1.2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环(3)上设置有两个导电结构(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6)包括贯穿中间隔环(3)的铜芯(7),分别设置在所述铜芯(7)两端的导电组件;两个所述导电组件之间能通过铜芯(7)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铜芯端部的插孔(12),一端插入到所述插孔(12)内的铜柱(11),以及设置在所述铜柱(11)另一端的导电片(8);所述铜柱(11)能在插孔(12)中移动,并且铜柱(11)移动时其端部能抵靠插孔(12)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隔环(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容纳腔(10),所述铜芯(7)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容纳腔(10);所述铜柱(11)沿插孔(12)移动时,所述导电片(8)能移入到容纳腔(10)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0)的底部与导电片(8)之间设置有弹簧(9)。
CN202320897628.0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Active CN219388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7628.0U CN219388886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7628.0U CN219388886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8886U true CN219388886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4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7628.0U Active CN219388886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8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94819U (zh) 一种双层结构电热管
CN202217796U (zh) 一种防水型线缆连接组件
FR2451116A1 (fr) Articles a reprise thermique utiles pour les connexions electriques et procede de connexion
CN219388886U (zh) 一种内承插式电热熔管件
CN204451199U (zh) 一种塑料管道电磁熔接夹具
CN109273660A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07185928U (zh) 一种由多根发热丝并联构成的发热体及其电子烟雾化器
EP3361527A1 (en) Power battery top cap structure
CN203192894U (zh) 一种电极引出结构
CN209026377U (zh) 一种分段式后布线电熔管件
CN103346521A (zh) 管内电缆导体超导接头的接头盒
CN219345745U (zh) 一种cbf复合管及其管道系统
CN203895630U (zh) 密封端子及导线组件
KR100829532B1 (ko) 전기융착을 이용한 다중배관 접속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103199212B (zh) 电极引出结构
CN103687109A (zh) 加热棒及其生产方法
CN204030539U (zh) 蓄电池电缆接头保护套
WO2015184755A1 (zh) 电加热管管头多功能防护连接器及电加热管管头密封方法
CN205026288U (zh) 用于双向拉伸pe、ppr管道的电熔管件
CN102434989B (zh) 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
CN201224008Y (zh) 磁控管高压电容的焊接用链条夹具
CN207179016U (zh) 一种钢带管承插式电热熔密封连接装置
CN203671929U (zh) 一种用于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水电分离器
CN215009636U (zh)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的防脱式充电器内架
CN204167488U (zh) 一种兼具防水和防火性能的线缆快速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