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2018U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2018U
CN219382018U CN202222574518.9U CN202222574518U CN219382018U CN 219382018 U CN219382018 U CN 219382018U CN 202222574518 U CN202222574518 U CN 202222574518U CN 219382018 U CN219382018 U CN 219382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printer
scraping
carbon
carbon rib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7451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ny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7451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2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2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2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机技术领域,公开了打印机,打印机能够除去沿设定路径运动的碳带第一面的灰尘,具体包括除尘件,除尘件并位于碳带的上方,除尘件具有刮擦部以及连接刮擦部的容尘部,沿碳带的输送方向,容尘部位于刮擦部的下游,刮擦部能够刮除第一面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进入容尘部。从而通过刮擦部刮除碳带第一面的灰尘,并将灰尘引导至容尘部,在除去灰尘的同时,灰尘不会在碳带上堆积,从而实现对碳带的除尘。此外,通过刮擦的方式除尘,效果较好,同时打印机的空间占用较少,简化了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Description

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打码机等打印设备中,通过加热打印头,将碳带上的油墨转印到打印介质上。为了节省成本,通常会省略设备的外壳,将机器设计成敞开式,碳带直接暴漏在外部,导致碳带容易积聚灰尘,尤其是碳带的上表面。
现有技术多为采用毛刷刷去上表面的灰尘,但是灰尘会集中在毛刷的刷毛上,长时间使用后必然导致除尘效果下降。此外,有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设置除尘转辊以去除碳带上表面灰尘的结构,除尘转辊与碳带的上表面滚动接触,并粘走灰尘,此外,还设置粘尘辊与除尘转辊滚动接触,以除去除尘转辊上的灰尘,从而实现除尘,然而其除尘转辊需要具有一定的粘性,或通过静电才能将灰尘去除,除尘效果不好,且需要同时设置除尘转辊以及粘尘辊,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打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结构针对碳带上表面的除尘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打印机,设置有碳带,所述碳带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面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面,所述打印机包括:
除尘件,位于所述碳带的上方,所述除尘件具有刮擦部以及连接所述刮擦部的容尘部,沿所述碳带的输送方向,所述容尘部位于所述刮擦部的下游,所述刮擦部能够刮除所述第一面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进入所述容尘部。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容尘部具有容尘面,所述刮擦部能够刮除所述第一面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落到所述容尘面上,沿所述碳带的输送方向,所述容尘面具有向所述碳带靠近的趋势。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容尘部具有容尘面,所述刮擦部能够刮除所述第一面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落到所述容尘面上,所述容尘面与所述碳带平行。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容尘部还具有挡尘面,所述挡尘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容尘面,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碳带。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容尘部还具有与所述容尘面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面,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刮擦部具有用于与所述碳带接触的接触面以及与所述接触面相对设置的引导面,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刮擦部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的刀刃,至少部分所述容尘面的高度低于所述刀刃。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容尘部还具有连接于所述接触面远离所述刀刃一端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能够与所述碳带相切。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机架和打印组件,所述机架用于设置所述碳带,所述打印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打印头连接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打印头连接件的打印头,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打印头连接件相对于所述机架运动。
作为打印机的优选方案,所述除尘件连接于所述打印头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打印机,打印机设置有碳带,打印机能够除去沿设定路径运动的碳带第一面的灰尘,具体包括除尘件,除尘件并位于碳带的上方,除尘件具有刮擦部以及连接刮擦部的容尘部,沿碳带的输送方向,容尘部位于刮擦部的下游,刮擦部能够刮除第一面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进入容尘部。从而通过刮擦部刮除碳带第一面的灰尘,并将灰尘引导至容尘部,在除去灰尘的同时,灰尘不会在碳带上堆积,从而实现对碳带的除尘。此外,通过刮擦的方式除尘,效果较好,同时打印机的空间占用较少,简化了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视示意图一;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除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除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视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视示意图三;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
100、碳带;101、第一面;102、第二面;
200、机架;
301、放卷轴;302、收卷轴;
400、打印组件;401、第一驱动件;4011、罩壳;402、打印头连接件;4021、安装板;403、打印头;404、驱动块;405、拉簧;
500、胶垫;
1、除尘件;11、容尘面;12、圆弧面;13、挡尘面;14、顶面;
2、刮擦部;21、引导面;22、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打码机等打印设备中,碳带容易积聚灰尘,尤其是碳带的上表面。现有技术多采用毛刷刷去上表面的灰尘,但是灰尘会集中在毛刷的刷毛上,长时间使用后必然导致除尘效果下降。此外,有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设置除尘转辊以去除碳带上表面灰尘的结构,除尘转辊与碳带的上表面滚动接触,并粘走灰尘,此外,还设置粘尘辊与除尘转辊滚动接触,以除去除尘转辊上的灰尘,从而实现除尘,然而其除尘转辊需要具有一定的粘性,或通过静电才能将灰尘去除,除尘效果不好,且需要同时设置除尘转辊以及粘尘辊,结构复杂。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打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除尘结构针对碳带上表面的除尘效果不好,且结构复杂的问题,可用于打印机技术领域。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视示意图一,在图2中,省略了安装板4021的结构;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参照图1-图3,打印机设置有碳带100,碳带100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面10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面102,本实施例中,打印头403位于碳带100的上方,打印介质位于碳带100的下方,打印头403通过碳带100将打印纸等打印介质压紧在胶垫500上,以实现打印功能。因而碳带100的第二面102是油墨面,碳带100的第一面101是非油墨面,此外,打印机能够驱动碳带100沿设定路径运动。
继续参照图1-图3,打印机包括除尘件1,除尘件1位于碳带100的上方,除尘件1具有刮擦部2以及连接刮擦部2的容尘部,沿碳带100的输送方向,容尘部位于刮擦部2的下游,刮擦部2能够刮除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进入容尘部。在除去灰尘的同时,灰尘不会在碳带100上堆积,从而实现对碳带100的除尘。此外,通过刮擦的方式除尘,效果较好,同时打印机的空间占用较少,简化了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4-图5,可选地,在使用刮擦部2刮除第一面101上的灰尘时,已经落到容尘面11内的灰尘可能会再次回落到碳带100上,导致部分灰尘落在碳带100上并不断向后堆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已经落到容尘面11内的灰尘不会再次通过刮擦部2回落到碳带100上,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容尘面11沿远离刮擦部2的方向高度逐渐下降。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除尘件1的一种方案为,容尘部具有容尘面11,刮擦部2能够刮除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并通过引导面21引导灰尘落到容尘面11上,沿碳带100的输送方向,容尘面11具有向碳带100靠近的趋势,该方案下,容尘面11具有向碳带100靠近的趋势,从而使落到容尘面11的灰尘不易经刮擦部2回落到碳带100上。
参照图5,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为,容尘面11与碳带100平行。相比于前述方案,容尘面11与碳带100平行时,引导面21与碳带100的距离较近,使经过刮擦面刮除的灰尘更容易经引导面21进入容尘面11。
继续参照图4-图5,容尘面11上的灰尘除了可能经过刮擦部2回落到碳带100上,还有可能沿远离刮擦部2的方向回落到碳带100上,从而跟随碳带100继续运动,最终接触打印头403。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容尘部还具有挡尘面13,挡尘面1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容尘面11,第二端相对第一端远离碳带100。从而避免灰尘从远离刮擦部2的方向回落到碳带100上。
继续参照图4-图5,容尘部还具有与容尘面11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面14,顶面14与第二端连接。通过设置顶面能够进一步防止灰尘向其它结构飘散,使灰尘能够始终被收容于容尘面11、挡尘面13以及顶面14围成的空间内。
继续参照图4-图5,为了使刮擦部2能够刮除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刮擦部2具有用于与碳带100接触的接触面22以及与接触面22相对设置的引导面21,接触面22与引导面21之间的夹角小于90°,接触面22与引导面21之间呈锐角并通过该锐角接触碳带100,可将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刮下并进入至引导面21。
继续参照图4-图5,刮擦部2还具有位于接触面22与引导面21之间的刀刃,至少部分容尘面11的高度低于刀刃,从而至少部分容尘面11位于刀刃以下,在刀刃刮除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后,至少部分灰尘落入高度位于刀刃以下的容尘面11上,不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回落到第一面101上。
继续参照图4-图5,容尘部还具有连接于接触面22远离刀刃一端的圆弧面12,圆弧面12能够与碳带100相切。在完成打印后的一些情况下,除尘件1会在打印头连接件402的带动下相对于碳带100沿碳带运动的设定路径的反方向运动,此时通过设置圆弧面12,圆弧面12与碳带100相切配合,可避免对碳带100二次刮擦,保护碳带100。
作为一种可替代方案,为了防止灰尘回落,打印机还包括设置于除尘件1的风机,风机用于吸入位于刮擦部2的灰尘并输送至容尘面11上。风机的输入端位于刮擦部2,通过风机将经由刮擦部2刮除的灰尘通过输出端输送至容尘面11。在这种方案下,刮擦部2和容尘面11的距离会相对较远,以放置风机。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视示意图二,在图6中,省略了罩壳4011结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视示意图三,在图7中,省略了罩壳4011、打印头连接件402、以及安装板4021结构;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参照图1-图3,以及图6-图8,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还包括机架200,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机架200的碳带输送组件,碳带输送组件用于驱动碳带100相对于机架200沿设定路径运动。机架200用于设置碳带100,具体为机架200设置有放卷轴301和收卷轴302,分别用于放卷和收卷碳带100。
继续参照图1-图3,以及图6-图8,打印机还包括打印组件400,打印组件400包括设置于机架200的第一驱动件401、设置于机架200的打印头连接件402以及连接于打印头连接件402的打印头403,第一驱动件401用于驱动打印头连接件402相对于机架200运动。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401罩设有罩壳4011,第一驱动件401具体包括齿轮,打印头连接件402沿水平方向设置有齿条,第一驱动件401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打印头连接件402沿水平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打印头403沿水平方向运动。
可选地,打印头403转动连接于打印头连接件402,打印组件400还包括设置于打印头连接件402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通过电磁驱动的方式驱使驱动块404沿竖直方向运动,驱动块404能够抵接于打印头403并带动打印头403竖直向下运动,此外,还设置拉簧405,拉簧40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驱动件,另一端设置在打印头403,以提供使打印头403抵接于驱动块404的弹性力。因此,打印头403能够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打印头连接件402竖直向下运动,并能够在拉簧405的带动下相对于打印头连接件402竖直向上运动。
继续参照图1-图3,以及图6-图8,除尘件1可以设置在机架200上,也可以连接在打印头连接件402上。对于除尘件1设置在机架200上的方案,由于打印头连接件402与打印头403在打印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往复运动,为了避免除尘件1与打印头连接件402或打印头403造成干涉,除尘件1需要设置在距离打印头连接件402较远的位置,导致除尘件1与打印头403的距离较远,在这段距离内,碳带100的第一面101仍有可能落入灰尘。因而本实施例中,除尘件1连接于打印头连接件402,具体为通过安装板4021连接于打印头连接件402,从而避免除尘件1与打印头连接件402或打印头403发生干涉,使除尘件1可以设置在距离打印头403较近的位置。
参照图1-图8,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打印与除尘过程为:
打印头403在第二驱动件的驱动下相对于打印头连接件402竖直向下运动,打印头403通过碳带100将打印纸等打印介质压紧在胶垫500上,第一驱动件401用于驱动打印头连接件402相对于机架200沿水平方向运动,从而完成打印。
打印结束后,分别通过第二驱动件和第一驱动件401驱使打印头403复位,在此过程中,打印头连接件402带动除尘件1同步运动,且碳带100被张紧,使刮擦部2能够始终与碳带100抵接。
此外,碳带驱动组件驱动碳带100相对于机架200沿设定路径运动,以使未进行打印的碳带100运动至打印头403的下方,准备下次打印。同时在除尘件1的作用下,除去该部分碳带100第一面101上的灰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打印机,设置有碳带(100),所述碳带(100)具有位于上方的第一面(10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面(102),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括:
除尘件(1),位于所述碳带(100)的上方,所述除尘件(1)具有刮擦部(2)以及连接所述刮擦部(2)的容尘部,沿所述碳带(100)的输送方向,所述容尘部位于所述刮擦部(2)的下游,所述刮擦部(2)能够刮除所述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进入所述容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尘部具有容尘面(11),所述刮擦部(2)能够刮除所述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落到所述容尘面(11)上,沿所述碳带(100)的输送方向,所述容尘面(11)具有向所述碳带(100)靠近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尘部具有容尘面(11),所述刮擦部(2)能够刮除所述第一面(101)上的灰尘并引导灰尘落到所述容尘面(11)上,所述容尘面(11)与所述碳带(100)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尘部还具有挡尘面(13),所述挡尘面(1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容尘面(11),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碳带(1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尘部还具有与所述容尘面(11)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面(14),所述顶面(14)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擦部(2)具有用于与所述碳带(100)接触的接触面(22)以及与所述接触面(22)相对设置的引导面(21),所述接触面(22)与所述引导面(21)之间的夹角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擦部(2)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面(22)与所述引导面(21)之间的刀刃,至少部分所述容尘面(11)的高度低于所述刀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擦部(2)还具有位于所述接触面(22)与所述引导面(21)之间的刀刃,所述容尘部还具有连接于所述接触面(22)远离所述刀刃一端的圆弧面(12),所述圆弧面(12)能够与所述碳带(100)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200)和打印组件(400),所述机架(200)用于设置所述碳带(100),所述打印组件(400)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200)的第一驱动件(401)、设置于所述机架(200)的打印头连接件(402)以及连接于所述打印头连接件(402)的打印头(403),所述第一驱动件(401)用于驱动所述打印头连接件(402)相对于所述机架(200)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件(1)连接于所述打印头连接件(402)。
CN202222574518.9U 2022-09-28 2022-09-28 打印机 Active CN219382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4518.9U CN219382018U (zh) 2022-09-28 2022-09-28 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74518.9U CN219382018U (zh) 2022-09-28 2022-09-28 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2018U true CN219382018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74518.9U Active CN219382018U (zh) 2022-09-28 2022-09-28 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2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79578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4025818B2 (ja) 印刷ヘッド・ワイパ清浄ゾーンを具備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ヘッド及び同印刷ヘッドを有する印刷装置
JP52286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9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88509B2 (ja) 記録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11660672B (zh) 记录头的维护装置及具备其的喷墨记录装置
KR20050072013A (ko) 개선된 프린트헤드 클리닝장치를 갖는 잉크젯 프린터
CN219382018U (zh) 打印机
US7188927B2 (en) Printhead wiper cleaning mechanism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JPH0623422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メインテナンス装置
EP3875279B1 (en) Maintenance device for recording head and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JP200026381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149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212124536U (zh) 一种印刷机用纸张除尘装置
US6755504B2 (en) Independent wiping of printhead
US20050168522A1 (en) Inkjet printhead squeegee
CN110549735B (zh) 擦拭单元和包括该擦拭单元的喷墨记录装置
JPH05138877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プリンタ
CN111186213B (zh) 维护单元和具备维护单元的喷墨记录装置
CN219727619U (zh) 一种柔性电极喷墨印刷设备
JP201914729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014167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ヘッドワイパー清掃方法
US8425002B2 (en) Image recording devices
JP200130118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4005463A (ja) 液体吐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