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0217U -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0217U
CN219380217U CN202320929788.9U CN202320929788U CN219380217U CN 219380217 U CN219380217 U CN 219380217U CN 202320929788 U CN202320929788 U CN 202320929788U CN 219380217 U CN219380217 U CN 219380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polishing
follower wheel
follow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97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天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zhu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zhu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zhu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zhu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97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0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0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0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带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砂带机立架,其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打磨主轮、第一随动轮、第二随动轮、第三随动轮和砂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打磨主轮,所述砂带套设于所述打磨主轮、第一随动轮、第二随动轮和第三随动轮上;所述打磨主轮、所述第一随动轮、所述第二随动轮、所述第三随动轮的四个位置相连呈“口”字形。立架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总共四组打磨机构可以同时进行抛光打磨,有利于提高打磨效率;第一随动轮可以通过驱动气缸驱动调整位置,使得砂带保持张紧。抛光打磨的较大杂质会从废料口排出,对于较小的粉尘可以从吸尘口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扫地机器人、机器狗等等,在机器人的生产中,为了使得机器人的表面壳体更加美观,需要砂带机进行表面的抛光打磨,对壳体全自动抛光,使得其表面光泽和去除毛刺。传统的打磨方式是一个一个的进行打磨,打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机,能够完成多个壳体的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包括:
立架,其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打磨主轮、第一随动轮、第二随动轮、第三随动轮和砂带,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打磨主轮,所述砂带套设于所述打磨主轮、第一随动轮、第二随动轮和第三随动轮上;
所述打磨主轮、所述第一随动轮、所述第二随动轮、所述第三随动轮的四个位置相连呈“口”字形。
优选地,所述打磨主轮与所述立架转动连接,所述打磨主轮同轴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套设有皮带。
优选地,所述第二随动轮与所述立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随动轮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立架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第一随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
优选地,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有电机安装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板上。
优选地,所述立架的两侧设置有保护罩,所述打磨主轮延伸出所述保护罩。
优选地,所述打磨主轮的下方设置有废料口。
优选地,所述保护罩上还设置有吸尘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机,立架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总共四组打磨机构可以同时进行抛光打磨,有利于提高打磨效率;
(2)第一随动轮可以通过驱动气缸驱动调整位置,使得砂带保持张紧。
(3)抛光打磨的较大杂质会从废料口排出,对于较小的粉尘可以从吸尘口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机的另一视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架;21、打磨主轮;22、第一随动轮;23、第二随动轮;24、第三随动轮;25、砂带;26、驱动电机;27、驱动气缸;28、安装架;31、滑轨;32、滑块;33、电机安装板;4、废料口;5、保护罩;51、吸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见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包括:立架1,其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6、打磨主轮21、第一随动轮22、第二随动轮23、第三随动轮24和砂带25,所述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打磨主轮21,优选地,所述打磨主轮21与所述立架1转动连接,所述打磨主轮21同轴设置有从动轮(图未示),所述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图未示),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套设有皮带(图未示);所述砂带25套设于所述打磨主轮21、第一随动轮22、第二随动轮23和第三随动轮24上;所述打磨主轮21、所述第一随动轮22、所述第二随动轮23、所述第三随动轮24的四个位置相连呈“口”字形。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砂带25机,立架1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总共四组打磨机构可以同时进行抛光打磨,有利于提高打磨效率。
参见图1和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随动轮23与所述立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随动轮24与所述立架1连接,所述立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27,所述驱动气缸27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架28,所述第一随动轮2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28上。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随动轮22可以通过驱动气缸27驱动调整位置,使得砂带25保持张紧。
参见图1和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为了保证主动轮和随动轮之间的皮带张紧,从而使得驱动电机26能够驱动打磨主轮21转动,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有滑轨31,所述滑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连接有电机安装板33,所述驱动电机26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3上。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滑动调整电机安装板33的位置从而调整驱动电机26的位置,使得皮带张紧。
参见图1和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为了保护打磨机构,所述立架1的两侧设置有保护罩5,所述打磨主轮21延伸出所述保护罩5。
参见图1和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为了收集较大杂质,所述打磨主轮21的下方设置有废料口4,较大的杂质在打磨完成后可以从废料口4排出。
参见图1和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为了将较小的粉尘排出,所述保护罩5上还设置有吸尘口51,具体地,所述吸尘口51可以连通吸尘设备,使得粉尘可以从吸尘口51排出。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架(1),其两侧的上下分别设置有两组打磨机构;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6)、打磨主轮(21)、第一随动轮(22)、第二随动轮(23)、第三随动轮(24)和砂带(25),所述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打磨主轮(21),所述砂带(25)套设于所述打磨主轮(21)、第一随动轮(22)、第二随动轮(23)和第三随动轮(24)上;
所述打磨主轮(21)、所述第一随动轮(22)、所述第二随动轮(23)、所述第三随动轮(24)的四个位置相连呈“口”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主轮(21)与所述立架(1)转动连接,所述打磨主轮(21)同轴设置有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26)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套设有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随动轮(23)与所述立架(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随动轮(24)与所述立架(1)转动连接,所述立架(1)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27),所述驱动气缸(27)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架(28),所述第一随动轮(22)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2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有滑轨(31),所述滑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2),所述滑块(32)连接有电机安装板(33),所述驱动电机(26)设置于所述电机安装板(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1)的两侧设置有保护罩(5),所述打磨主轮(21)延伸出所述保护罩(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主轮(21)的下方设置有废料口(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砂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5)上还设置有吸尘口(51)。
CN202320929788.9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Active CN219380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9788.9U CN219380217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9788.9U CN219380217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0217U true CN219380217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6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9788.9U Active CN219380217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0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8179A (zh) 一种自带清理功能的曲轴抛光支撑装置
CN219380217U (zh) 一种机器人砂带机
CN220330869U (zh) 一种研磨板结构
CN213411651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加工用磨床
CN109531379A (zh) 加工磨光装置
CN115338740A (zh) 一种电动车外壳打磨装置
CN214162343U (zh) 一种铝模板加工用打磨设备
CN114905367A (zh) 一种工业产品设计用球形工业品打磨装置
CN209078393U (zh) 一种刀具全自动刃部研磨机
CN212071429U (zh) 一种高强度滑轮加工机械
CN208557052U (zh) 一种对椅子进行打磨的打磨机
CN211439286U (zh) 一种离心机部件加工用端面打磨设备
CN210678173U (zh) 一种用于五金工具上下表面同时加工的自动化磨床
CN208428034U (zh) 一种汽车连接传动杆加工装置
CN112643517A (zh) 一种带吸尘功能的高精度圆盘式多工位自动抛光机
CN208496642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零件加工用打磨机
CN220724212U (zh) 一种皮具加工用可调式均匀打磨装置
CN21887495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磨光机
CN219131924U (zh) 一种数控磨床机械手
CN219725821U (zh) 一种节能型木质家具打磨吸尘装置
CN212886743U (zh) 一种钢球研磨机的收料装置
CN220074273U (zh) 一种t型电梯导轨的打磨装置
CN22090270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外圆磨床
CN220348124U (zh) 一种外圆磨床砂轮修整器
CN219275460U (zh) 一种带粉尘吸道的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