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1627U -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1627U
CN219371627U CN202320242645.0U CN202320242645U CN219371627U CN 219371627 U CN219371627 U CN 219371627U CN 202320242645 U CN202320242645 U CN 202320242645U CN 219371627 U CN219371627 U CN 219371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plate
rod
bus bar
bre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26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恩铸
俞赛华
李庆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ha Q Cells Qi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ha SolarOne Qi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ha SolarOne Qi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wha SolarOne Qi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26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1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1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1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包括掰开机构,掰开机构包括支撑架、抵推组件和纵向驱动件,抵推组件通过连接轴与纵向驱动件连接,抵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设置在连接轴上并可绕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用于与汇流条的引脚相抵;纵向驱动件与支撑架连接,纵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抵推组件在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通过抵推组件与汇流条的引脚相抵以推动引脚倾斜,保证汇流条引角倾斜角度的一致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背景技术
G2G双玻组件为双层玻璃,组件盖上第二次玻璃时,为方便二次玻璃汇流条穿孔,要求汇流条穿孔前,人工进行捏拢以提升穿过率,但穿过后引脚形状无法满足1st EL测试及自动压平装置的要求,需要再次增加人力进行现场掰脚作业。这样操作的缺点是:增加人力成本,加工效率低,人工操作无法保证汇流条引出线角度的一致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包括掰开机构,所述的掰开机构包括支撑架、抵推组件和纵向驱动件,所述的抵推组件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的纵向驱动件连接,所述的连接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抵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的连接轴上并可绕所述的连接轴转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用于与汇流条的引脚相抵;所述的纵向驱动件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的纵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的抵推组件在竖直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推杆与所述的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的连接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均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均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所述的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的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第三连接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第三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中的一个的第四连接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中的另一个的第四连接部设置有一个。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套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横板、与所述的横板垂直连接的两个纵板,两个所述的纵板相对设置,所述的抵推组件位于两个所述的纵板之间;所述的导向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的纵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的纵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之间具有供所述的抵推组件穿过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下方的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轴的一端部,所述的限位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的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的抵推组件向上移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均包括竖直板、水平板,所述的竖直板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竖直板另一端与所述的水平板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水平板的一端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位移驱动件,所述的位移驱动件与所述的掰开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掰开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通过抵推组件与汇流条的引脚相抵以推动引脚倾斜,保证汇流条引角倾斜角度的一致性,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掰开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掰开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掰开机构的第三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抵推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抵推组件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掰开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图(无第一支板、第二支板);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掰开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图(无第一支板、第二支板);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第一视角的整体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第二视角的整体图;
附图11为未掰折前的汇流条的结构图;
附图12为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的掰折后的汇流条的结构图。
以上附图中:
1-抵推组件,11-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1-本体,112-第一连接部,113-第二连接部;12-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1-本体,122-第三连接部,123-第四连接部;
2-连接轴;3-连接件,31-本体,32-第五连接部;
4-纵向驱动件;5-导向板;
6-支撑架,61-横板,62-纵板;
7-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1-第一板,72-第二板;8-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1-竖直板,82-水平板;9-限位件;10-位移驱动件;
21-汇流条,211-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用汇流条21放置在电池片上,汇流条2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引脚211,引脚211沿竖直方向延伸,相邻两个汇流条21的引脚211相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本例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设置在电池片输送装置的上方,即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在电池片上方,装置可推动相邻两个汇流条21的引脚211向远离对方方向倾斜移动,装置包括掰开机构,掰开机构包括支撑架6、抵推组件1和纵向驱动件4,具体地:
抵推组件1通过连接轴2与纵向驱动件4连接,连接轴2沿水平方向延伸,抵推组件1沿竖直方向延伸,抵推组件1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位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的下方,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对设置,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具有夹角;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相对设置,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之间具有夹角,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设置在连接轴2上并可以连接轴2为转轴相对连接轴2转动,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的一端通过轴转动连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转动连接,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用于与汇流条21相抵。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形成四边形结构,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
参见图,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均包括本体111,本体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2,本体1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3,第一连接部112上开设有供连接轴2穿过的穿孔,第一连接部112套设在连接轴2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部112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连接部1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部112相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部112位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中的另一个的两个第一连接部112之间。第二连接部113上开设有供轴穿过的穿孔,第二连接部113套设在轴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的第二连接部113均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连接部113相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
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的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均包括本体121,本体12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22、第四连接部123,第三连接部122、第四连接部123上均开设有供轴穿过的穿孔,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的第三连接部122设置有一个,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的第三连接部122位于两个第二连接部113之间;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中的一个的第四连接部123设置有两个,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中的另一个的第四连接部123设置有一个,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中的另一个的第四连接部123位于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中的一个的两个第四连接部123之间。
纵向驱动件4的驱动轴与连接轴2之间通过连接件3连接,连接件3包括本体31、设置在本体31远离纵向驱动件4驱动轴的一端的两个第五连接部32,两个第五连接部32相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两个第五连接部32上均开设有供连接轴2穿过的穿孔,两个第五连接部3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连接部112远离对方的一侧。
本例的掰开机构具有初始状态和抵推状态,在初始状态下,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远离对方的一侧面与水平面具有锐角夹角,夹角为a;在抵推状态下,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远离对方的一侧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锐角夹角,夹角为b,a大于b,或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远离对方的一侧面与水平面平行,此时引脚211水平设置。在抵推组件下压抵推汇流条时,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会逐渐增大,也即:在初始状态下的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小于在抵推状态下的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
当要对汇流条21的引脚211进行掰折时,抵推组件1位于相邻两个汇流条21的引脚211之间,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分别与相邻两个汇流条21的引脚211相抵以推动该两个引脚211向远离对方方向倾斜延伸。
纵向驱动件4与支撑架6连接,纵向驱动件4用于驱动抵推组件1在竖直方向移动,当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的连接处与电池片相抵后,在纵向驱动件4的驱动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向下移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分别与相邻两个汇流条21的引脚211相抵以推动该两个引脚211向远离对方方向倾斜延伸,可通过控制纵向驱动件4驱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向下移动的距离来调节汇流条21的引脚211的倾斜角度,参见图12中引脚211掰折后的角度c,c可为30°、60°等。
进一步地,为保证抵推组件1在竖直方向移动的顺畅性,装置还包括与支撑架6连接的导向板5,导向板5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连接轴2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内。连接轴2的一端外套设有轴承,轴承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内,连接轴2在竖直方向移动更顺畅。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板5设置两个,两个导向板5相对设置,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设置在两个导向板5的滑槽内,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轴承可移动地设置在滑槽内。
本例中,支撑架6包括横板61、与横板61垂直连接的两个纵板62,两个纵板62相对设置,导向板5连接在两个纵板62相对的一侧。
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分别与两个纵板62的底部(纵板62远离横板61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供抵推组件1穿过移动的通道。
参见图,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均包括第一板71、与第一板71连接的第二板72,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的第一板71位于各自第二板72远离对方的一侧,即第一连接板的第一板71、第二板72与第二连接板的第二板72、第一板71顺序设置,第一板71的长度大于第二板72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下方的限位件9,限位件9的一端设置在该轴的一端部,限位件9的另一端向上延伸,限位件9用于限制抵推组件1向上移动的距离。限位件9的另一端具有水平面、与水平面连接的倾斜面,水平面可与第二板72相抵,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锐角夹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轴的相对两端部均设置有限位件9,一个限位件9与第一连接板的第二板72对应,另一个限位件9与第二连接板的第二板72对应。
本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的两端,即第一支板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的一端,第二支板连接在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的另一端。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均包括竖直板81、水平板82,竖直板81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连接,竖直板81另一端与水平板82连接,竖直板81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垂直,两个水平板82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起到支撑定位限位作用,当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的水平板82与电池片相抵后,抵推组件1向下移动的距离受限制。
参见图,第一支板、第二支板8的水平板82的一端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延伸,即水平板82位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7的下方。
装置还包括位移驱动件10,位移驱动件10与掰开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掰开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位移驱动件10与掰开机构位于电池片和汇流条21的上方,当对汇流条21进行掰弯处理时,首先,在位移驱动件10的驱动下,掰开机构向下移动,直至第一推杆另一端与第二推杆另一端的连接处与电池片相抵,再在纵向驱动件4的驱动下,第一连杆、第二连杆11、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向下移动,第一推杆、第二推杆12分别与相邻两个汇流条21的引脚211相抵以推动该两个引脚211向远离对方方向倾斜延伸,其中掰开机构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12之间夹角逐渐增大,引脚21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逐渐减小;最后,在位移驱动件10的驱动下,掰开机构向上移动至初始状态。
本例中,纵向驱动件4、位移驱动件10可为气缸、电机等。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掰开机构,所述的掰开机构包括支撑架、抵推组件和纵向驱动件,所述的抵推组件通过连接轴与所述的纵向驱动件连接,所述的连接轴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的抵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的连接轴上并可绕所述的连接轴转动,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用于与汇流条的引脚相抵;所述的纵向驱动件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所述的纵向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的抵推组件在竖直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杆与所述的第二推杆之间的夹角大于0°小于等于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所述的第一连接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的连接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连接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相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均设置有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均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所述的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上均开设有供所述的轴穿过的穿孔,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第三连接部设置有一个,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第三连接部位于两个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中的一个的第四连接部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中的另一个的第四连接部设置有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支撑架连接的导向板,所述的导向板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轴的一端套设有轴承,所述的轴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横板、与所述的横板垂直连接的两个纵板,两个所述的纵板相对设置,所述的抵推组件位于两个所述的纵板之间;所述的导向板连接在两个所述的纵板相对的一侧;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的纵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的第二连接板之间具有供所述的抵推组件穿过的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轴连接,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下方的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的轴的一端部,所述的限位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的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的抵推组件向上移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均包括竖直板、水平板,所述的竖直板一端与所述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的竖直板另一端与所述的水平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位移驱动件,所述的位移驱动件与所述的掰开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的掰开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
CN202320242645.0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Active CN219371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2645.0U CN219371627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2645.0U CN219371627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1627U true CN21937162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7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2645.0U Active CN219371627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1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71627U (zh) 一种汇流条引脚掰开装置
CN208469526U (zh) 全景天窗机械组结构
CN111326439B (zh) 一种推舟位置调节装置
CN105387224B (zh) 无磨擦易开关的传输阀
CN216667028U (zh) 一种检测设备的升降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4472610A (zh) 一种具有压点反向支撑的直线导轨压力矫直装置
CN112227757A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升的侧向限位装置
CN211555921U (zh) 电池串定位平台
CN201109698Y (zh) 一种单边倾斜汽车矫正平台
CN219194351U (zh) 一种电力设备升降装置
CN216273761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风栅装置
CN212666410U (zh) 一种混凝土切割机
CN220975573U (zh) 一种自移机尾部连续输送装置
CN220664289U (zh) 一种支撑机构、放卷支撑装置和激光加工系统
CN215032498U (zh) H型钢焊接矫正装置
CN215439463U (zh) 双驱天窗举升装置
CN219822582U (zh) 摇臂式顶升移载机
CN211813231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升降台
CN220970909U (zh) 一种冷剪机排料辊装置
CN216657003U (zh) 一种工字电感压装机构
CN217703159U (zh) 一种齿轮箱用限位机构
CN217001367U (zh) 一种推拉门滑轮滑轨结构
CN21221783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零件加工用夹具
CN214238342U (zh) 一种装饰板材设计用裁割装置
CN219193874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机械式承重放料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