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7822U -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7822U
CN219367822U CN202320082306.0U CN202320082306U CN219367822U CN 219367822 U CN219367822 U CN 219367822U CN 202320082306 U CN202320082306 U CN 202320082306U CN 219367822 U CN219367822 U CN 219367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b
blade
water
air
bl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23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玲玲
于尊才
曾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23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7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7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7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打水轮,包括:轮毂;转轴部,设置于所述轮毂的中心,用于连接电机;叶片部,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轮毂均匀地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圆上;所述叶片被构造为圆弧形,且其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为平面,且所述平面平行于所述轮毂;所述叶片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轮毂的一侧延伸,且所述叶片的宽度沿所述斜面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的所述斜面分别朝向所述轮毂的两侧延伸。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空调器。

Description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移动式空调不同于分别设置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一般的空调装置,其蒸发器和冷凝器设置于单一壳体中并制成。移动式空调具有小型化的趋势,以方便移动和设置。由于移动式空调方便移动和设置,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将移动式空调配置并设置于期望的场所,而不需要获得掌握额外的设置技术的专业人员的帮助。
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其底盘上设有接水槽,接水槽用于承接换热器的冷凝水。并且接水槽内设有打水轮,通过打水轮将接水槽内的冷凝水扬起并甩到换热器上,从而利用冷凝水对换热器降温。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受限于打水轮的结构设计,打水轮向两侧扬起的水雾面积较小,导致冷凝水形成的降温面积较小,进而导致冷凝水与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解决了打水轮向两侧扬起的水雾面积较小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水轮包括:
轮毂;
转轴部,设置于所述轮毂的中心,用于连接电机;
叶片部,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环绕所述轮毂均匀地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圆上;
所述叶片被构造为圆弧形,且其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为平面,且所述平面平行于所述轮毂;所述叶片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为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所述轮毂的一侧延伸,且所述叶片的宽度沿所述斜面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的所述斜面分别朝向所述轮毂的两侧延伸。
可选地,所述斜面的靠近所述叶片外弧面的一侧高于所述斜面的靠近所述叶片内弧面的一侧。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之间设有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的第一侧连接于一个所述叶片的内弧面,所述加强板的第二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叶片的外弧面。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的位于其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部分连接于所述轮毂。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平行于所述轮毂。
可选地,所述叶片末端处的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设有圆角。
可选地,相隔的两个所述叶片的形状相同。
可选地,沿所述斜面的延伸方向,所述叶片的厚度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轮毂的中心设有圆台,所述转轴部包括:
转轴,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圆台,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打水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电机通过转轴部带动轮毂转动,轮毂带动叶片同步转动。叶片转动时将接水槽内的冷凝水扬起形成水雾,并甩到换热器上,从而利用冷凝水快速给换热器降温,同时冲刷换热器上的灰尘。由于相邻的两个叶片的斜面分别朝向轮毂的两侧延伸,在叶片采用上述构型的情况下,相对于叶片的两侧均为平行于轮毂,能够向打水轮的两侧扬起更大面积的水雾,从而增大了冷凝水甩到换热器上形成的降温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打水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角度的打水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机壳;110:上部间室;111:室内进风口;112:室内出风口;113:辅助进风口;114:新风出口;120:下部间室;121:室外进风口;122:室外出风口;123:进风管;124:出风管;130:凸台;131:第一换热器;132:第二换热器;140:新风风机;141:排风风机;142:送风风机;
200:格栅;210:第一区域;211:滑块;212:承托板;213:卡凸;220:第二区域;230:滤网;
300:轮毂;310:转轴部;320:叶片;321:打水凸起;322:平面;323:斜面;33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水轮,包括轮毂300、转轴部310和叶片320部。其中,转轴部310设置于轮毂300的中心,用于连接电机;叶片320部包括多个叶片320,多个叶片320环绕轮毂300均匀地设置于轮毂300的外圆上;叶片320被构造为圆弧形,且其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为平面322,且平面322平行于轮毂300;叶片320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为斜面323,斜面323朝向轮毂300的一侧延伸,且叶片320的宽度沿斜面323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并且,相邻的两个叶片320的斜面323分别朝向轮毂300的两侧延伸,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通过转轴部310带动轮毂300转动,轮毂300带动叶片320同步转动。叶片320转动时将接水槽内的冷凝水扬起形成水雾,并甩到换热器上,从而利用冷凝水快速给换热器降温,同时冲刷换热器上的灰尘。由于相邻的两个叶片320的斜面323分别朝向轮毂300的两侧延伸,在叶片320采用上述构型的情况下,相对于叶片320的两侧均为平行于轮毂300,能够向打水轮的两侧扬起更大面积的水雾,从而增大了冷凝水甩到换热器上形成的降温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
可选地,轮毂300的中心设有圆台,转轴部310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于圆台,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这样,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轮毂300转动。
可选地,如图3所示,斜面323的靠近叶片320外弧面的一侧高于斜面323的靠近叶片320内弧面的一侧。这样,能够使叶片320向该斜面323所在的一侧扬起的水雾的面积更大。
可选地,叶片320末端处的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设有圆角。
可选地,沿叶片320上斜面323的延伸方向,叶片320的厚度逐渐减小。
可选地,相隔的两个叶片320的形状相同。这种叶片320的布局有利于打水轮的动平衡性能,保障打水轮正常转动。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叶片320之间设有加强板330,且加强板330的第一侧连接于一个叶片320的内弧面,加强板330的第二侧连接于另一个叶片320的外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30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相连的两个叶片320,并且加强板330的位于其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部分连接于轮毂300。这样,通过加强板330提高了叶片320和轮毂3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在叶片320的内弧面上设有多个打水凸起321,且多个打水凸起321沿叶片320的延伸方向均匀设置。打水凸起321增大了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扬起更大面积的、水珠更小的水雾。这样更大面积的水雾能够增大降温面积,水珠更小的水雾不易汇集成滴流下,有利于冷凝水和换热器充分换热。
可选地,打水凸起321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圆弧形。采用圆弧形的横截面,能够使打水凸起321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较大。
可选地,打水凸起321的长度与叶片320的宽度相同,并且打水凸起3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轮毂300的轴向。这样有利于提高打水凸起321的甩水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打水轮。
如图4和图6所示,移动式空调器的机壳100具有相互隔离的上部间室110和下部间室120,上部间室110设有室内进风口111和室内出风口112,下部间室120设有室外进风口121、室外出风口122和新风出口114。上部间室110设有第一换热器131,下部间室120设有第二换热器132和新风风机140。其中第一换热器131用于和室内空气换热,第二换热器132用于和室外空气换热,新风风机140的排风口连通于新风出口114,用以将下部间室120的空气从新风出口114吹入室内。并且,第二换热器132的下方设有接水槽,接水槽内设有打水轮。打水轮用以将接水槽内的冷凝水甩到第二换热器132上,从而对第二换热器132进行降温,或者冲刷第二换热器132表面的灰尘。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式空调器的冷媒循环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131、第二换热器132和节流装置构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在压缩机内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空调器制冷时,压缩机通过四通阀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排入第二换热器132,第二换热器132将气态冷媒冷却为低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并通过节流装置将液态冷媒送入第一换热器131;在节流装置的节流降压作用下,进入第一换热器131的冷媒变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第一换热器131和室内空气换热后降低了空气温度,同时冷媒重新气化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并且通过四通阀回到压缩机内重新压缩。空调器制热时,冷媒循环系统内的冷媒循环方向相反。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111进入上部间室110,然后与第一换热器131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12吹回室内,从而起到对室内制冷/制热的作用。室外空气从室外进风口121进入下部间室120,然后与第二换热器13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室外出风口122排出至室外。并且当新风风机140开启时,下部间室120的空气从新风出口114进入室内,从而向室内补充室外新风。在室内比室外的空气质量更差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新风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可以实现多种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新风模式、制冷+新风模式、制热+新风模式。当移动式空调运行新风模式时,冷媒循环系统停止;当移动式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冷媒循环系统运行且新风风机140关闭;当移动式空调运行制冷+新风模时,冷媒循环系统运行且新风风机140开启;当移动式空调运行制热+新风模式时,冷媒循环系统运行且新风风机140开启。这样,移动式空调搭载新风功能后能够满足用户对室内的空气质量的需求。
可选地,下部间室120的背侧设有凸台130,室外进风口121和室外出风口122均开设于凸台130上。
在本实施例中,凸台130设计便于在室外进风口121和室内出风口112处安装管接头,并且凸台130设计为堆叠进风管123和出风管124提供了放置空间。
可选地,室外进风口121连接有进风管123,进风管123的末端连通于室外;室外出风口122连接有出风管124,出风管124的末端连通于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123和出风管124均为可伸缩的波纹管,房间的窗户或者墙体上还设有两个连通口。使用时拉伸进风管123使其末端连接于一个连通口,拉伸出风管124使其末端连接于另一个连通口。这样进风管123的末端和出风管124的末端均与室外环境连通。收纳时,收缩进风管123和出风管124,并且收缩后的进风管123和出风管124堆叠放置于凸台130上。
可选地,进风管123和机壳100预装为一体;和/或,出风管124和机壳100预装为一体。
示例性地,进风管123和出风管124均与机壳100预装为一体。使用时,将移动式空调器移动至指定的房间,然后拉伸凸台130上的进风管123和出风管124分别连接窗上或墙体上的连通口即可。这样使移动式空调的使用更加方便。
可选地,下部间室120内设有排风风机141,排风风机141的排风口连通于室外出风口122,用以将下部间室120的空气从室外出风口122吹送至室外。
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新风从室外进风口121进入下部间室120,在排风风机141启动且新风风机140停止的情况下,下部间室120的空气仅通过室外出风口122排出至室外。在排风风机141停止且新风风机140启动的情况下,下部间室120的空气仅通过新风出口114进入室内。在排风风机141启动且新风风机140启动的情况下,下部间室120的空气具有两条流通路径,一部分空气通过室外出风口122排出至室外,另一部分空气通过新风出口114进入室内。
可选地,排风风机141位于第二换热器132的一侧,新风风机140位于第二换热器132的另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风机140设置于室外进风口121的下方,排风风机141设置于室外出风口122的下方,并且采用新风风机140和排风风机141分别位于第二换热器132两侧的布局,有利于下部间室120内空气的流通和分配。
可选地,排风风机141和新风风机140均为离心风机,且排风风机141的轴向垂直于新风风机140的轴向布置。排风风机141和新风风机140的布局有利于节省下部间室120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新风风机140的进风口设有空气净化装置。这样,在新风风机140启动的情况下,下部间室120的空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后进入室内,提高了进入室内的新风的空气质量。
可选地,上部间室110内设有送风风机142,送风风机142的排风口连通于室内出风口112,用以将上部间室110的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12吹入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送风风机142启动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111进入上部间室110,然后和第一换热器131换热,换热后的空气从室内出风口112吹入室内,从而对室内制冷或制热。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131从上部间室110内部覆盖室内进风口111。这样,有利于从室内进风口111进入上部间室110的空气和第一换热器131充分换热。
可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移动式空调器还设有辅助进风口113。其中,室内进风口111连通于上部间室110形成主风道,辅助进风口113连通于上部间室110形成辅助风道。其中,室内出风口112设置于上部间室110的前侧,室内进风口111设置于上部间室110的背侧,辅助进风口113设置于凸台130与上部间室110的交接线处。这样,通过辅助风道增大了上部间室110的进风量。
可选地,多个辅助进风口113沿着凸台130与上部间室110的交接线均匀设置。这样室内空气能够从多个辅助进风口113进入辅助风道,然后进入上部间室110。
可选地,辅助进风口113被构造为条形开口。
可选地,移动式空调器还包括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格栅200和滤网230;如图7所示,格栅200包括第一区域210和第二区域220,其中第一区域210设置于室内进风口111内,且第二区域220设置于与辅助进风口113连通的辅助风道上;并且,第一区域210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块211,滤网230的两侧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区域210两侧的滑块211内,且滤网230覆盖第一区域210。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200分为第一区域210和第二区域220,通过第一区域210两侧的滑块211安装滤网230,从而对从室内进风口111进入机壳100的空气形成过滤。第二区域220设置于辅助风道上,从而对从辅助进风口113进入机壳100的空气形成过滤。
可选地,滑块211设置于第一区域210的朝向机壳100外的一侧,以便于从机壳100的外侧向滑块211内安装滤网230。
在本实施例中,对滤网230进行拆装时,无需打开机壳100或者拆下格栅200,只需要从机壳100的外部将滤网230滑动地安装至滑块211内,或者,将滤网230从滑块211内抽出即可,非常方便。
可选地,滑块211被构造为U形,且位于第一区域210两侧的滑块211的开口相对设置。这样,滤网230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两个相对的滑块211的开口内。
可选地,第一区域210设有多个两两相对的滑块211。
示例性地,第一区域210的左侧设有两个滑块211,第一区域210的右侧设有两个滑块211,且左右两侧的滑块211两两相对。安装时,滤网230的左侧被两个滑块211限位,滤网230的右侧被两个滑块211限位。这样使滤网230安装后更加稳固。
可选地,在格栅200竖向设置的情况下,第一区域210位于第二区域220上方;第一区域210和第二区域220之间设有承托板212,承托板212用于承托滤网230的下侧。
在本实施例中,滤网230的左右两侧通过第一区域210两侧的滑块211限位,滤网230的下侧通过承托板212进行承托。这样格栅200竖向安装后,其左右两侧和下侧均得到有效固定。
可选地,第一区域210的上方设有卡凸213,卡凸213位于第一区域210的朝向机壳100内的一侧;室内进风口111的内壁设有卡口,卡口与卡凸213相对应,以使卡凸213卡入卡口内。格栅200安装时,第一区域210的卡凸213卡入室内进风口111的卡口内,从而卡口和卡凸213的配合在安装格栅200时起到定位作用。
可选地,卡凸213由第一区域210的朝向机壳100外的板面朝向机壳100内凸出成型。这样,减少了卡凸213和格栅200之间的连接构件,降低了成本。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打水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300);
转轴部(310),设置于所述轮毂(300)的中心,用于连接电机;
叶片部,包括多个叶片(320),多个所述叶片(320)环绕所述轮毂(300)均匀地设置于所述轮毂(300)的外圆上;
所述叶片(320)被构造为圆弧形,且其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侧为平面(322),且所述平面(322)平行于所述轮毂(300);所述叶片(320)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二侧为斜面(323),所述斜面(323)朝向所述轮毂(300)的一侧延伸,且所述叶片(320)的宽度沿所述斜面(323)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并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320)的所述斜面(323)分别朝向所述轮毂(300)的两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323)的靠近所述叶片(320)外弧面的一侧高于所述斜面(323)的靠近所述叶片(320)内弧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320)之间设有加强板(330),且所述加强板(330)的第一侧连接于一个所述叶片(320)的内弧面,所述加强板(330)的第二侧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叶片(320)的外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330)的位于其第一侧和第二侧的部分连接于所述轮毂(3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板(330)平行于所述轮毂(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320)末端处的内弧面和外弧面之间设有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相隔的两个所述叶片(320)的形状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斜面(323)的延伸方向,所述叶片(320)的厚度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水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00)的中心设有圆台,所述转轴部(310)包括:
转轴,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圆台,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机的驱动轴。
10.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打水轮。
CN202320082306.0U 2023-01-12 2023-01-12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Active CN219367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306.0U CN219367822U (zh) 2023-01-12 2023-01-12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2306.0U CN219367822U (zh) 2023-01-12 2023-01-12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7822U true CN219367822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7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2306.0U Active CN219367822U (zh) 2023-01-12 2023-01-12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7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9677B (zh) 空调
US5542263A (en) Window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CN101109545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9367822U (zh)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9713541U (zh) 打水轮及移动式空调器
KR102122265B1 (ko) 시로코팬
KR10191125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1761989B (zh) 低噪音型超薄顶置式变频方舱空调
CN219036885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243747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9367955U (zh) 过滤排水装置、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8495177U (zh) 整体式空调器
KR20030018253A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9243879U (zh) 底盘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815453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06511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846291U (zh) 空调室内机
KR20060087772A (ko) 환기겸용 열교환 유닛
CN108266810A (zh) 立式空调设备
CN220507004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390520U (zh) 空调器
CN215570831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2869965U (zh) 空调器
CN21765397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019935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