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723U -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723U
CN219365723U CN202320621139.2U CN202320621139U CN219365723U CN 219365723 U CN219365723 U CN 219365723U CN 202320621139 U CN202320621139 U CN 202320621139U CN 219365723 U CN219365723 U CN 219365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oor
positioning protrusion
handle cover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211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双
周校明
谢佑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IG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211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把手盖,把手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把手本体远离卡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筋,把手盖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把手盖远离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体式的车门把手,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通过卡扣与卡槽卡接,抵接件与限位筋朝向卡槽的一侧抵接,实现把手盖与把手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把手盖。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车门把手是汽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市面上逐渐流行使用隐藏式的车门把手,当用户靠近车辆时把手自动弹出,用户离开后把手自动缩回,具有较强的仪式感和科技感。
车门把手长期使用后,把手盖容易出现划痕、磨损、掉漆等缺陷,现有的车门把手一般采用一体式结构,即把手本体和把手盖形成一体,导致把手盖无法拆卸及更换,不利于车门把手的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把手盖无法拆卸及更换,不利于车门把手的维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车门把手,包括:
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把手本体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筋;
把手盖,所述把手盖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把手盖远离所述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所述抵接件与所述限位筋朝向所述卡槽的一侧抵接,以使所述把手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把手本体上。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车门把手,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包括弹性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把手盖和所述弹性部之间,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筋抵接,所述把手盖上开设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与所述弹性部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拆卸孔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把手盖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朝向所述拆卸孔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把手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把手盖具有凹腔;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把手本体远离所述卡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凹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抵接的第二定位凸起,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抵接于所述凹腔的腔壁,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抵接于所述把手本体;
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所述凹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相抵接的第四定位凸起,且所述第三定位凸起抵接于凹腔的腔壁,所述第四定位凸起抵接于所述把手本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包括卡孔和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置于所述卡孔靠近所述把手盖的一端,所述卡扣包括板状体和卡接部,所述板状体连接于所述把手盖和所述卡接部之间,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孔内并抵接于所述止挡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状体朝向所述抵接件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把手盖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100°≤α≤1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盖上形成有第一倾斜定位部,所述把手本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定位部相适配的第二倾斜定位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门把手。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门结构,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车门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一种车门把手,把手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把手本体远离卡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筋,把手盖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把手盖远离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件。其中,卡扣与卡槽卡接,抵接件与限位筋朝向卡槽的一侧抵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体式的车门把手,本申请提供的车门把手,通过设置卡扣和卡槽以及抵接件和限位筋,实现把手盖与把手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把手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门把手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门把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门把手的一视角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门把手的另一视角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B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5中C部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把手盖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把手盖与把手本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车门把手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E-E方向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车门把手;110-把手本体;111-卡槽;1111-卡孔;1112-止挡部;112-限位筋;113-第二倾斜定位部;114-第一定位凸起;115-第三定位凸起;120-把手盖;121-卡扣;1211-板状体;1212-卡接部;122-抵接件;1221-弹性部;1222-固定部;1223-加强筋;123-拆卸孔;124-凹腔;1241-第二定位凸起;1242-第四定位凸起;125-第一倾斜定位部;200-拆卸工具;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车门把手是汽车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车门把手在长期使用后,其把手盖部分容易出现划痕、磨损、掉漆等缺陷,为了维持把手盖的良好外观,往往需要对把手盖进行定期更换。
然而,现有的车门把手一般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就是把手本体和把手盖形成一体,这样导致把手盖无法拆卸及更换,亦或是更换时需要将把手本体和把手盖一同更换,不利于车门把手的维护,且提高了把手盖的更换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100、车门结构及汽车,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把手100,属于车辆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车门结构上,用于实现车门结构的开启。
结合图1、图8和图9,该车门把手100包括:设置有卡槽111和限位筋112的把手本体110,以及设置有卡扣121和抵接件122的把手盖120。限位筋112设置于把手本体110远离卡槽111的一端,抵接件122设置于把手盖120远离卡扣121的一端,卡扣121与卡槽111卡接,抵接件122与限位筋112朝向卡槽111的一侧抵接,以使把手盖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把手本体110上。
具体地,车门把手100包括把手本体110和把手盖120,把手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11,把手本体110远离卡槽1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筋112,把手盖120的一端设置有卡扣121,把手盖120远离卡扣12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件122,卡扣121与卡槽111卡接,抵接件122与限位筋112朝向卡槽111的一侧抵接,实现把手盖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把手本体110上,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把手盖120。
本实施例中,把手本体110用于与车门本体转动连接,从而实现车门把手100的弹出和隐藏。限位筋112可与把手本体110一体成型制成,以降低把手本体110的制造成本以及提高限位筋112与把手本体110的连接强度。
结合图2、图5和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抵接件122包括弹性部1221和固定部1222,固定部1222固定于把手盖120和弹性部1221之间,弹性部1221远离固定部1222的一端与限位筋112抵接,把手盖120上开设有拆卸孔123,拆卸孔123与弹性部1221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用户可将拆卸工具200的杆部伸入拆卸孔123中,通过杆部顶推抵接件122的弹性部1221,以使弹性部1221脱离限位筋112的限制,弹性部1221脱离限位筋112后,用户能够轻松地将卡扣121脱离卡槽111,从而将整个把手盖120拆卸下来,因此,通过设置拆卸孔123和弹性部1221,能够降低把手盖120的拆卸难度,从而提高把手盖120的拆卸效率。
进一步地,车门把手100可包括解扣组件,解扣组件包括推杆以及用于使推杆弹性复位的弹性元件,推杆穿设于拆卸孔123,把手盖120上靠近拆卸孔123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结构,弹性元件可耦合设置于支撑结构和推杆之间,例如固定于支撑结构和推杆之间,亦或是抵接于支撑结构和推杆之间等。
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拆卸把手盖120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推杆,使推杆的一端对弹性部1221施加作用力,即可使弹性部1221脱离限位筋112。
可选地,弹性元件可以是柱形弹簧或者弹片。弹簧可套设于推杆上,并抵接于推杆和支撑结构之间,弹片可固定于推杆和支撑结构之间,这两种方式均能够实现推杆的弹性复位。
再进一步地,把手盖120上具有可转动的翻盖,翻盖用于遮挡推杆远离弹性部1221的一端,以防止用户误触导致把手盖120意外脱落。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抵接件122包括弹性部1221和固定部1222的实施例中,可选地,抵接件122还包括加强筋1223,加强筋1223位于固定部1222背离拆卸孔123的一侧,且连接于固定部1222和把手盖120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固定部1222背离拆卸孔123的一侧设置加强筋1223,加强筋1223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能够维持自身的原有形状,以对固定部1222施加固定应力来对抗固定部1222的形变,使固定部1222维持原有形状,从而有效提高抵接件122的使用寿命。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抵接件122包括弹性部1221和固定部1222的实施例中,弹性部1221远离固定部1222的一端可朝向拆卸孔123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长期使用拆卸工具200顶推弹性部1221后,弹性部1221会出现弯折且弯折后无法恢复原状的现象,从而降低其与限位筋112的抵接强度,因此本实施例中,弹性部1221可朝向拆卸孔123的方向倾斜设置,以改善弹性部1221长期使用造成弯曲的现象,从而延长抵接件122的使用寿命。
如图5、图10至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车门把手100具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把手盖120具有凹腔124,沿第一方向X,把手本体110远离卡槽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14,凹腔124的腔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凸起114相抵接的第二定位凸起1241,且第一定位凸起114抵接于凹腔124的腔壁,第二定位凸起1241抵接于把手本体110。沿第二方向Y,把手本体110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115,凹腔124的腔壁上设置有与第三定位凸起115相抵接的第四定位凸起1242,且第三定位凸起115抵接于凹腔124的腔壁,第四定位凸起1242抵接于把手本体110。
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凸起114与第二定位凸起1241相抵接,第三定位凸起115与第四定位凸起1242相抵接,能够限制把手盖120相对把手本体110沿第三方向Z移动,第三方向Z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如图12所示,第一定位凸起114抵接于凹腔124的腔壁,第二定位凸起1241抵接于把手本体110,以实现把手盖120在第一方向X上的定位。如图11所示,第三定位凸起115抵接于凹腔124的腔壁,第四定位凸起1242抵接于把手本体110,实现把手盖1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第一定位凸起114、第二定位凸起1241、第三定位凸起115以及第四定位凸起1242,实现了把手盖120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定位,同时还限制了把手盖120相对把手本体110在第三方向Z上的移动,提高了把手盖120和把手本体110装配后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卡槽111可包括卡孔1111和止挡部1112,止挡部1112设置于卡孔1111靠近把手盖120的一端,结合图5和图6,卡扣121包括板状体1211和卡接部1212,板状体1211连接于把手盖120和卡接部1212之间,卡接部1212位于卡孔1111内并抵接于止挡部111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卡孔1111,为板状体1211的伸入提供了活动空间,因此便于用户装配把手盖120。通过设置与卡接部1212相抵接的止挡部1112,止挡部1112起到了限位作用,能够限制把手盖120沿远离把手本体110的方向移动,提高了车门把手100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板状体1211朝向抵接件122的一侧可为斜面,斜面与把手盖120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100°≤α≤12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板状体1211朝向抵接件122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减小了板状体1211一侧的尺寸,实现了空间上的避让,以便于板状体1211伸入卡孔1111内,也即,方便对把手盖120进行装配,从而提高了把手盖120的装配效率。
本实施例中,斜面与把手盖120之间的夹角α可设置为100°至120°,以使把手盖120与把手本体110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地,斜面与把手盖120之间的夹角α可设置为100°、105°、110°、115°、116°、120°等。
可以理解的是,夹角α越大,把手盖120的装配效率越高,但是板状体1211靠近卡接部1212的一侧结构强度越低。夹角α越小,把手盖120的装配效率越低,但板状体1211靠近卡接部1212的一侧结构强度越大,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优选为110°。
如图3、图8和图9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把手盖120上形成有第一倾斜定位部125,把手本体110上形成有与第一倾斜定位部125相适配的第二倾斜定位部11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倾斜定位部125和第二倾斜定位部113,使得用户在装配把手盖120时,能够通过第一倾斜定位部125和第二倾斜定位部113进行快速对位,以缩短把手盖120的装配时间,从而提高了把手盖120的装配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门结构,包括车门本体、驱动装置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门把手100。
其中,车门本体上开设有装配孔,车门把手100的把手本体110转动地设置于装配孔处,并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门把手100旋转,实现车门把手100的弹出和隐藏。
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体式的车门把手,本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结构,在车门把手100的结构方面,通过设置卡扣121和卡槽111以及抵接件122和限位筋112,实现把手盖120与把手本体110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把手盖120。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门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车门把手100,因此具有车门把手100的全部技术效果,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本体(110),所述把手本体(11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11),所述把手本体(110)远离所述卡槽(1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筋(112);
把手盖(120),所述把手盖(120)的一端设置有卡扣(121),所述把手盖(120)远离所述卡扣(121)的一端设置有抵接件(122),所述卡扣(121)与所述卡槽(111)卡接,所述抵接件(122)与所述限位筋(112)朝向所述卡槽(111)的一侧抵接,以使所述把手盖(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把手本体(1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122)包括弹性部(1221)和固定部(1222),所述固定部(1222)固定于所述把手盖(120)和所述弹性部(1221)之间,所述弹性部(1221)远离所述固定部(1222)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筋(112)抵接,所述把手盖(120)上开设有拆卸孔(123),所述拆卸孔(123)与所述弹性部(1221)的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122)还包括加强筋(1223),所述加强筋(1223)位于所述固定部(1222)背离所述拆卸孔(123)的一侧,且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222)和所述把手盖(12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1221)远离所述固定部(1222)的一端朝向所述拆卸孔(123)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具有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把手盖(120)具有凹腔(124);
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把手本体(110)远离所述卡槽(1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14),所述凹腔(124)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4)相抵接的第二定位凸起(1241),且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4)抵接于所述凹腔(124)的腔壁,所述第二定位凸起(1241)抵接于所述把手本体(110);
沿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把手本体(110)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115),所述凹腔(124)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115)相抵接的第四定位凸起(1242),且所述第三定位凸起(115)抵接于凹腔(124)的腔壁,所述第四定位凸起(1242)抵接于所述把手本体(1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1)包括卡孔(1111)和止挡部(1112),所述止挡部(1112)设置于所述卡孔(1111)靠近所述把手盖(120)的一端,所述卡扣(121)包括板状体(1211)和卡接部(1212),所述板状体(1211)连接于所述把手盖(120)和所述卡接部(1212)之间,所述卡接部(1212)位于所述卡孔(1111)内并抵接于所述止挡部(1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体(1211)朝向所述抵接件(122)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把手盖(120)之间的夹角α满足关系式:100°≤α≤1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盖(120)上形成有第一倾斜定位部(125),所述把手本体(110)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倾斜定位部(125)相适配的第二倾斜定位部(113)。
9.一种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把手。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结构。
CN202320621139.2U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9365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1139.2U CN219365723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21139.2U CN219365723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723U true CN219365723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21139.2U Active CN219365723U (zh) 2023-03-24 2023-03-24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6041B1 (en) Wiper blade
US20050244218A1 (en) Joint member for wiper blade and wiper blade
US20090183330A1 (en) Stem Structure of Cleaning Brush
CN219365723U (zh) 一种车门把手、车门结构及汽车
EP1262287B1 (en) An electric rotary shaver
US20070050888A1 (en) Cap assembly with eyeglasses
CN214386387U (zh) 一种快拆快装式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腕戴设备
US4802257A (en) Wiper blade for cleaning window panes of motor vehicles
KR100242773B1 (ko) 카 오디오용 컨트롤 패널의 결합구조
CN113830217A (zh) 一种按键操作装置及电动辅助自行车
CN2156375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5187738B2 (ja) 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CN217420836U (zh) 盖板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9390050U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5959704U (zh) 一种拖把清洁头的装卸结构及拖把
CN219992936U (zh) 一种楼梯条和楼梯收边结构
CN211345796U (zh) 空调器
CN213734149U (zh) 一种把手式定位墨盒
US2012018874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9063734U (zh) 空调器的壳体组件及空调器
CN210354516U (zh) 一种无按键快拆装置和盖板
CN220419720U (zh) 镜腿及眼镜
CN218310524U (zh) 快速装拆刀模顶针
CN218884382U (zh) 一种冰箱
CN212454037U (zh) 一种铰链基座及铰链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