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5588U -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5588U
CN219365588U CN202320336146.8U CN202320336146U CN219365588U CN 219365588 U CN219365588 U CN 219365588U CN 202320336146 U CN202320336146 U CN 202320336146U CN 219365588 U CN219365588 U CN 219365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storage tank
structural column
build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61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铭
乐彪华
王莹
周慧文
郭盛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dian Huayua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61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5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5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5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该蓄水罐包括壁板、顶盖、底板和结构柱包裹组件。壁板呈筒状,底部与底板固定,顶部与顶盖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结构柱包裹组件。底板和顶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让位孔。让位孔的位置与结构柱包裹组件对应。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建筑结构柱的腔室。结构柱包裹组件包括防水层和保温层。防水层包裹在保温层的外侧。保温层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建筑结构柱的腔室。本实用新型建设在建筑物内,能够直接建设在含有建筑结构柱的区域内;从而克服了建筑结构柱对蓄水罐尺寸的制约。从而充分利用建筑的地下空间,使得单台蓄水罐的容积大大增加,同等蓄水需求下减少蓄水罐的数量。

Description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蓄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背景技术
在水蓄冷领域,为了维持尽可能大的蓄冷温差并防止储存冷水与回流热水的混合,多采用自然分层的混凝土水蓄冷蓄水罐。混凝土水罐一般放置在地下室,高度10m左右。由于混凝土自身的防水性能差,施工难度较大,大多数工程项目都在使用后短短的几年内就出现渗水现象,修补困难且很难彻底解决。钢制水槽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其防水性很好,施工简单,维护也方便。
但钢制水槽也存在缺点;具体如下:蓄水罐一般放置地下室中,而地下室中的建筑结构柱数量较多。为避开建筑结构柱的位置,钢制水槽只能制备为多个小容积的蓄水罐,这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建筑物内能够兼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以便于满足工程项目建筑物外无空间放置高大蓄水罐且不希望使用纯混凝土蓄水罐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包括壁板、顶盖、底板和结构柱包裹组件。所述的壁板筒状,底部与底板固定,顶部与顶盖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结构柱包裹组件。底板和顶盖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让位孔。让位孔的位置与结构柱包裹组件对应。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建筑结构柱的腔室。
作为优选,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包括防水层和保温层。防水层包裹在保温层的外侧。保温层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建筑结构柱的腔室。保温层内的腔室与底板和顶盖上对应的让位孔对齐。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层由保温材料和垫木组成。垫木的两侧与防水层的内侧面、建筑结构柱的外侧面分别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的顶部与顶盖平齐或伸出到顶盖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的底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呈拱形,包括盖板,以及支撑盖板的拱梁组件。所述的拱梁组件包括辅助支撑环、多根第一径向拱梁和多根第二径向拱梁。各第一径向拱梁沿着壁板中心轴线的周向依次排列。各第一径向拱梁的一端均与壁板的顶部边缘固定。各第一径向拱梁的另一端均与辅助支撑环固定。各第二径向拱梁沿着壁板中心轴线的周向依次排列。第二径向拱梁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着壁板的径向设置。第二径向拱梁的一端与壁板的顶部边缘固定。第二径向拱梁的另一端延伸至顶盖的中心位置。各第二径向拱梁的中部均支撑在辅助支撑环上。第一径向拱梁和第二径向拱梁均呈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的外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托架。拱梁组件与结构柱包裹组件连接的位置支撑在托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辅助支撑环的直径等于壁板直径的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壁板呈圆筒状、矩形筒状或圆角矩形筒状。
作为优选,其中一个结构柱包裹组件位于蓄水罐的中心位置。各第一径向拱梁靠近蓄水罐的中心位置的端部均支撑在结构柱包裹组件侧部的托架上。
作为优选,该蓄水罐设置在建筑物内。蓄水罐所在区域包含了建筑物内的若干根建筑结构柱。结构柱包裹组件的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结构柱对应;结构柱包裹组件包裹在对应的建筑物结构柱外侧。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建设在建筑物内,能够直接建设在含有建筑结构柱的区域内;从而克服了建筑结构柱对蓄水罐尺寸的制约。从而充分利用建筑的地下空间,使得单台蓄水罐的容积大大增加,同等蓄水需求下减少蓄水罐的数量。
2.本实用新型使用结构柱包裹组件将建筑结构柱包裹住,使得建筑结构柱与蓄水罐内的介质分离,确保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此外,本实用新型在结构柱包裹组件内设置保温层;在将蓄水罐作为蓄冷设备使用的情况下,能够避免蓄水罐内的低温介质与建筑结构柱之间形成冷桥而造成冷量损失。
3.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柱包裹组件能够为蓄水罐的顶盖提供支撑,解决了直径较大罐体的拱顶钢架跨度过大问题,同时也减少顶盖的用钢量,并使得顶盖可做成平顶或微小拱顶,在高度上将更多的空间用于蓄水,提高了水罐的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柱包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即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用于存储低温的水体,达到蓄冷的作用。该蓄水罐设置在建筑物内,且包含了建筑物内的若干根建筑结构柱5。蓄水罐包裹的建筑结构柱,是指钢筋混凝土柱、钢结构立柱、混凝土剪力墙等。本实施例中,蓄水罐的建设区域中仅存在一根建筑结构柱5,且建筑结构柱5位于蓄水罐的中心位置。
该蓄水罐包括壁板1、顶盖2、底板3和结构柱包裹组件4。壁板1、顶盖2、底板3焊接固定组成一个封闭的罐体或槽体。底板3固定在建筑物内。壁板1呈圆筒状。壁板1的底部边缘与底板3焊接固定。顶盖2的外边缘处于壁板1的顶部边缘焊接固定。底板3和顶盖2上均开设有与建筑结构柱5位置对应的让位孔。建筑结构柱5穿过底板3的让位孔穿入,再从顶盖2的让位孔穿出。
结构柱包裹组件4包裹在与蓄水罐发生干涉的建筑结构柱5的外侧。结构柱包裹组件4一方面能够避免建筑结构柱5受到蓄水罐内水体的侵蚀,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用于建筑结构柱5在用于蓄冷的蓄水罐内部形成冷桥而造成冷量损失。
如图2所示,顶盖2呈圆拱形,包括盖板和拱梁组件。拱梁组件包括辅助支撑环2-1、多根第一径向拱梁2-2和多根第二径向拱梁2-3。各第一径向拱梁2-2沿着壁板1中心轴线的周向均布。各第一径向拱梁2-2的一端均与壁板1的顶部边缘固定。各第一径向拱梁2-2的另一端均与辅助支撑环2-1的外侧固定。各第一径向拱梁2-2共同实现对辅助支撑环2-1的支撑。辅助支撑环2-1的直径等于壁板直径的1/2。
各第二径向拱梁2-3沿着壁板1中心轴线的周向均布。第二径向拱梁2-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着壁板1的径向设置。第二径向拱梁2-3的一端与壁板1的顶部边缘固定。第二径向拱梁2-3的另一端延伸至顶盖2的中心位置,并支撑在结构柱包裹组件4的外侧。第二径向拱梁2-3呈弧形,且连接在壁板1顶部边缘的端部为第二径向拱梁2-3的最低处。各第二径向拱梁2-3的中部均支撑在辅助支撑环2-1上。
如图3所示,结构柱包裹组件4包括防水层4-1和保温层4-2。保温层4-2包裹在建筑结构柱5的外侧。防水层4-1包裹在保温层4-2的外侧。
防水层4-1采用钢板围成的封闭结构并且与水体接触的表面喷涂一定厚度的防水涂料。保温层4-2由填充的保温材料和垫木组成,其能够大幅降低蓄水罐中的低温水体与建筑结构柱5之间的热交换,降低蓄水罐的蓄冷过程中的冷量损失。防水层4-1的底部与底板3密封连接。依据建筑结构柱5和防水层4-1的形状及尺寸来确定防水层4-1的形状和尺寸,以便于保证防水层4-1内部的密封性。
防水层4-1同时作为拱梁组件的辅助支撑结构。防水层4-1外侧面上与拱梁组件相同或相近标高的位置固定有环状的托架4-3。托架4-3环绕在防水层4-1的周围。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柱包裹组件4位于蓄水罐的中心位置,故所有第二径向拱梁2-3的内端均支撑在托架4-3上,并焊接固定。从而确保防水层4-1与拱梁组件连接可靠,并减小拱梁组件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必要的技术特征:防水层4-1的顶部与顶盖平齐或伸出到顶盖2的上方,以避免水体从顶部进入防水层4-1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必要的技术特征:壁板和拱梁组件均采用钢结构。
实施例2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蓄水罐的建设区域中存在多根建筑结构柱5。建筑结构柱规则或不规则地分散在蓄水罐所包围的区域内。
每根建筑结构柱5均对应一个结构柱包裹组件4。各结构柱包裹组件4均不在蓄水罐的中心位置。拱梁组件在与结构柱包裹组件4对应的位置断开,避免拱梁组件与结构柱包裹组件4之间发生干涉,且拱梁组件上断开形成的端部均支撑在结构柱包裹组件4的托架4-3上。
拱梁组件还包括中心支撑环2-4。中心支撑环2-4位于顶盖2的中心位置;各第二径向拱梁2-3的端部均与中心支撑环2-4固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蓄水罐的建设区域中存在多根建筑结构柱5。每根建筑结构柱5均对应一个结构柱包裹组件4。其中一个结构柱包裹组件4位于蓄水罐的中心位置。拱梁组件在与结构柱包裹组件4对应的位置断开,避免拱梁组件与结构柱包裹组件4之间发生干涉,且拱梁组件上断开形成的端部均支撑在结构柱包裹组件4的托架4-3上。
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包括壁板(1)、顶盖(2)、底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柱包裹组件(4);所述的壁板(1)呈环筒状,底部与底板(3)固定,顶部与顶盖(2)固定;底板(3)上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若干个结构柱包裹组件(4);底板(3)和顶盖(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让位孔;让位孔的位置与结构柱包裹组件(4)对应;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4)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建筑结构柱的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4)包括防水层(4-1)和保温层(4-2);防水层(4-1)包裹在保温层(4-2)的外侧;保温层(4-2)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建筑结构柱的腔室;保温层(4-2)内的腔室与底板(3)和顶盖(2)上对应的让位孔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4-2)由保温材料和垫木组成;垫木的两侧与防水层(4-1)的内侧面、建筑结构柱的外侧面分别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4)的顶部与顶盖平齐或伸出到顶盖(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4)的底部与底板(3)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呈拱形,包括盖板,以及支撑盖板的拱梁组件;所述的拱梁组件包括辅助支撑环(2-1)、多根第一径向拱梁(2-2)和多根第二径向拱梁(2-3);各第一径向拱梁(2-2)沿着壁板(1)中心轴线的周向依次排列;各第一径向拱梁(2-2)的一端均与壁板(1)的顶部边缘固定;各第一径向拱梁(2-2)的另一端均与辅助支撑环(2-1)固定;各第二径向拱梁(2-3)沿着壁板(1)中心轴线的周向依次排列;第二径向拱梁(2-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沿着壁板(1)的径向设置;第二径向拱梁(2-3)的一端与壁板(1)的顶部边缘固定;第二径向拱梁(2-3)的另一端延伸至顶盖(2)的中心位置;各第二径向拱梁(2-3)的中部均支撑在辅助支撑环(2-1)上;第一径向拱梁(2-2)和第二径向拱梁(2-3)均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柱包裹组件(4)的外侧面的顶部设置有托架(4-3);拱梁组件与结构柱包裹组件(4)连接的位置支撑在托架(4-3)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环(2-1)的直径等于壁板直径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板(1)呈圆筒状、矩形筒状或圆角矩形筒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结构柱包裹组件(4)位于蓄水罐的中心位置;各第一径向拱梁(2-2)靠近蓄水罐的中心位置的端部均支撑在结构柱包裹组件(4)侧部的托架上。
CN202320336146.8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Active CN219365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146.8U CN21936558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146.8U CN21936558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5588U true CN219365588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6146.8U Active CN219365588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5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9600B (zh) 凍劑儲存槽及其建構方法
CN108061242B (zh) 一种气密式全混凝土lng全容储罐
CN100561035C (zh) 用于存储低温流体的箱和制造流体密封箱的方法
CN110980015B (zh) 一种钎焊蜂窝板内浮顶储罐
CN219365588U (zh) 一种内部包裹建筑结构柱的蓄水罐
CN203431478U (zh) 低温液体储罐
CN211115078U (zh) Lng储罐阶段保压穹顶
CN104847153B (zh) 一种自复位摇摆内筒减震水箱
CN202327632U (zh) 低温压力容器
JP2003166697A (ja) 水素貯蔵タンク
CN113816019B (zh) 一种储罐
CN215253686U (zh) 一种防渗漏的泄压墙结构
CN219589505U (zh) 一种槽型舱壁结构的蓄冷蓄热一体化装置
JPS6321836Y2 (zh)
CN218914559U (zh) 一种陆用薄膜型低温金属储罐
CN219640020U (zh) 一种双层液氢球罐
CN113236873B (zh) 一种管道抗撞外覆层
CN216888319U (zh) 双层低温球罐及其支撑结构
CN117108909B (zh) 一种地下lng储罐的建造方法
CN110440129A (zh) 安全型超大lng储罐的设计与制造
CN220102847U (zh) 液化天然气储罐
CN220727908U (zh) 地下常温储罐以及低温储罐
CN217736119U (zh) 一种流体-闭孔泡沫吸能材料复合填充钢管吸能结构
JPH0448400Y2 (zh)
JPS635056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