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3069U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53069U CN219353069U CN202223089805.7U CN202223089805U CN219353069U CN 219353069 U CN219353069 U CN 219353069U CN 202223089805 U CN202223089805 U CN 202223089805U CN 219353069 U CN219353069 U CN 2193530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ous body
- atomizing device
- liquid matrix
- atomizing
- air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向所述第二部分传递;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以上提供的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易于自动化组装,雾化效率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液体基质,例如包含尼古丁的液体基质,以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的电子产品,其一般具有雾化器和电源组件两个部分,雾化器内部存储有液体基质以及设置有用于加热液体基质的雾化芯,电源组件可以给雾化芯供电使其发热产生高温对液体基质进行加热。
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存在难以自动化生产,雾化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存在的难以自动化生产,雾化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向所述第二部分传递;和
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在一示例中,所述多孔体被构造成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中空部分形成所述气流通孔。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面积;或者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
在一示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具有用于吸收液体基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具有用于逸出气溶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是气密性隔离的。
在一示例中,还包括由液体基质不易渗透的材料制成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气流通孔中。
在一示例中,所述通气管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气流通孔的轴向延伸长度。
在一示例中,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气流通孔外。
在一示例中,所述通气管包括形成在所述气流通孔的内表面上的膜层。
在一示例中,还包括基座;
所述多孔体被收容在所述基座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座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界定形成雾化腔室。
在一示例中,所述雾化腔室毗邻所述气流通孔的进气端并与所述进气端流体连通,或者,所述雾化腔室毗邻所述气流通孔的出气端并与所述出气端流体连通。
在一示例中,所述基座具有过孔;
所述第一部分被收容在所述基座中,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在一示例中,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基座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对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座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在一示例中,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上;或者,部分所述加热元件嵌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多孔体内;或者,所述加热元件埋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多孔体内且靠近所述第二部分多孔体的外表面设置。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吸收液体基质并传递至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具有第二表面;
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并且接触或靠近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从而从所述第二表面逸出;以及
密封件,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提供气密性隔离。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
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多孔体具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表面被配置为吸取液体基质并向所述第二部分传递;
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加热元件用于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加热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以上提供的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易于自动化组装,雾化效率高,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芯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雾化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雾化装置中雾化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可以是与电源组件组合使用的筒或雾化器;其中,电源组件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力,雾化器用于雾化液体基质以生成可吸食的气溶胶。电源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用于控制电子雾化装置的电路、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力的电芯。在其它示例中,雾化装置也可以是含有电源组件、雾化器等一体形成的装置。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10包括嘴件11、连接件12、延伸件13、密封件14、密封件15、壳体16、基座17、雾化芯18、通气管19、密封件20、密封件21、密封件22、密封件23、底座24、绝缘件25以及导电件26。上述密封件均可由软质材质制成,例如硅胶。
嘴件11保持在壳体16的上端。嘴件1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部中空部分界定形成部分气溶胶通道,使用者可从嘴件11上端的开口吸食气溶胶。嘴件1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件12,通过连接件12与基座17连接。优选的实施中,连接件12与基座17卡扣连接。延伸件13的一端伸入到嘴件11内且保持在嘴件11的内壁与连接件12之间,延伸件13的另一端伸入到壳体16内且保持在基座17与壳体16之间。
密封件14被构造成在壳体16上端的端面与嘴件11之间提供密封。具体地,密封件14包括管状的本体、自管状的本体朝外径向延伸的凸缘,本体套接在延伸件13上;管状的本体能够约束径向延伸的凸缘从而在嘴件11的纵向装配过程中避免发生水平偏移,保证凸缘可以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在装配后,密封件14的本体至少部分被夹持在与延伸件13的外表面与壳体16的内表面之间,密封件14的凸缘夹持在嘴件11与壳体16上端的端面之间,从而实现密封。
密封件15呈环状且其截面呈圆形。延伸件13具有凹槽,密封件15至少部分被收容在该凹槽中。在装配后,密封件15保持在延伸件13与基座17的外表面之间,从而实现密封。
壳体16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壳体16内设置有储液腔A。具体地,储液腔A至少部分由壳体16的内表面与基座17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界定形成。储液腔A用于存储液体基质。液体基质可通过壳体16上端的开口注入储液腔A。壳体16可以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以便使用者可观测到储液腔A内存储的液体基质。壳体16也可以采用非透明材质制成。
如图3所示,基座17大致呈管状结构。基座17的外表面与壳体16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开口。基座17可由金属基材一体拉深形成。基座17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段171、传输段172以及收容段173,连接段171的内外径小于传输段172的内外径,传输段172的内外径小于收容段173的内外径。
连接段171的一端与传输段172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16外与嘴件11和连接件12连接,具体地可在连接段171上套接一紧固件与连接件12连接。
传输段172位于壳体16内,传输段172主要用于将收容段173中雾化芯18加热雾化的气溶胶传输至连接段171。延伸件13与传输段172的外表面保持接触或者抵接,但与连接段171是保持间隔的。
收容段173用于收容雾化芯18,收容段173的侧壁上还具有过孔1731,储液腔A内存储的液体基质通过该过孔1731可以传递至雾化芯18。位于过孔1731与基座17下端的端部之间还具有朝向壳体16的内表面径向延伸的延伸部1732,延伸部1732可以抵接在壳体16的内表面。
密封件22呈环状且其截面呈圆形,密封件22套接在收容段173上且位于延伸部1732的下方,在装配后,密封件22保持在收容段173的外表面与壳体16的内表面之间,从而实现密封。密封件23呈环状且其截面呈方形,密封件23被构造成在壳体16下端的端面与底座24上端的端面之间进行密封。
如图4-图5所示,雾化芯18包括多孔体181、加热元件182、第一引线183和第二引线184。
多孔体181可以采用金属、陶瓷、玻璃等材质制成。优选的实施中,多孔体181为多孔陶瓷,多孔陶瓷的材质包括氧化铝、氧化锆、高岭土、硅藻土、蒙脱石中的至少一种。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可以在10%~90%范围内调整,平均孔径可以在10μm~150μm范围内调整。在一些实施中,所述调整例如可以通过造孔剂添加量和造孔剂粒度选择进行。
多孔体181大致呈管状。多孔体181包括第一部分181a,沿着多孔体181或者雾化装置10的轴向方向凸设于第一部分181a上的第二部分181b。
第一部分181a的外表面界定形成吸液面并与储液腔A流体连通,通过过孔1731传递至雾化芯18的液体基质,被吸液面吸取之后可以朝向雾化面传递。第一部分181a的外径略小于收容段173的内径,这样在多孔体181被收容在收容段173时,第一部分181a的周侧面与收容段173的内表面紧挨着。
第二部分181b自第一部分181a朝向远离储液腔A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81b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部分181a的横截面面积(第二部分181b的外径小于第一部分181a的外径),进而在第一部分181a与第二部分181b之间形成台阶。加热元件182可以设置在第二部分181b的外表面上、或者部分嵌设于第二部分181b内、或者埋设于第二部分181b内且靠近第二部分181b的外表面设置。第二部分181b的外表面界定形成雾化面,第二部分181b外表面与收容段173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雾化腔室。加热元件182加热生成的气溶胶通过雾化面可以溢出至雾化腔室中。
管状多孔体181内部的中空部分形成气流通孔B。气流通孔B的进气端设置在第二部分181b的端面,出气端设置在第一部分181a的端面,即气流通孔B贯穿第一部分181a和第二部分181b。由于雾化腔室与气流通孔B的进气端连通且毗邻气流通孔B的进气端设置,加热元件182加热雾化的气溶胶流入雾化腔室后,即可通过通气管19或者气流通孔B流入传输段172。
通气管19采用液体基质不易渗透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塑胶、致密陶瓷、玻璃等等。
在一示例中,通气管19为一独立的部件,通气管19可以插设在气流通孔B中。通气管19的外径可以略大于气流通孔B的内径,这样可使得通气管19的外表面与气流通孔B的表面紧贴着,即通气管19保持在气流通孔B中;还可以在通气管19的外表面与气流通孔B的表面之间设置粘接材料,使得通气管19保持在气流通孔B中。通气管19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气流通孔B的轴向延伸长度,这样可使得通气管19的上端和/下端可伸出气流通孔B外,避免加热雾化的气溶胶流向气流通孔B的表面。通过上述的通气管19,可以降低气流通孔B由于冷凝液导致的堵塞风险,提升用户的抽吸体验。
在一示例中,通气管19可以为形成在气流通孔B的内表面上的膜层,膜层的轴向延伸长度可以与气流通孔B的轴向延伸长度相同。
加热元件182被构造成沿多孔体181或者雾化装置1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螺旋线圈,其轴向延伸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部分181b的轴向延伸长度。第一引线183的一端与螺旋线圈连接,例如焊接,另一端朝向远离多孔体181的方向延伸,以与电芯耦接;第二引线184与此类似。加热元件182基于对加热雾化的功能需求,通常采用具有适当阻抗的电阻性金属材料、金属合金材料;比如适当的金属或合金材料包括镍、钴、锆、钛、镍合金、钴合金、锆合金、钛合金、镍铬合金、镍铁合金、铁铬合金、钛合金、铁锰铝基合金或不锈钢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引线183和第二引线184优选采用电阻系数低、导电性能高的金、银等材质。
密封件20用于对第一部分181a与收容段173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液体基质从第一部分181a与收容段173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在本示例中,密封件20套接在延伸出气流通孔B外的部分通气管19上,密封件20的周侧面通过凸环与收容段173的内表面抵接,密封件20底端的端面与第一部分181a的端面抵接。通过密封件20,可使得吸液面与雾化面之间是气密性隔离的。
密封件21套接在第二部分181b上,密封件21的周侧面通过凸环与收容段173的内表面抵接,密封件21的顶端的端面与多孔体181中的台阶抵接,进而形成密封。过孔1731介于密封件20与密封件21之间。
底座24包括一体形成的收容部和连接部(未示出)。部分收容段173被收容在收容部内,基座17下端的端面可以与收容部的底壁抵接。连接部用于与电源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优选的采用螺纹连接。底座24通过绝缘件25与导电件26相互绝缘,绝缘件25和导电件26设置在连接部内。
导电件26的下端具有开口,上端是封闭的,周侧面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气流出口;这样,液体基质或者冷凝后的液体基质无法通过导电件26的上端流入,并从其下端开口流出至电源组件;外部空气从导电件26的下端开口流入,并从其周侧面的气流出口流出,依次穿过雾化腔室、通气管19、传输段172以及连接段171后流入至嘴件11,最后从嘴件11上端的开口流出。
图6-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与图1-图5示例不同的是:第二部分181b自第一部分181a朝向储液腔A的方向延伸,即相对于图1-图5示例中的雾化芯18,图6-图7示例中的雾化芯18是倒转过来使用。由于雾化腔室与气流通孔B的出气端连通且毗邻气流通孔B的出气端设置,加热元件182加热雾化的气溶胶流入雾化腔室后,即可流入传输段172,而不需要通过通气管19或者气流通孔B,缩短了雾化腔室至嘴件11上端的开口之间的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被配置为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以吸取液体基质并向所述第二部分传递;和
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被构造成管状结构,该管状结构的中空部分形成所述气流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横截面面积;或者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具有用于吸收液体基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具有用于逸出气溶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是气密性隔离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液体基质不易渗透的材料制成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在所述气流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轴向延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气流通孔的轴向延伸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伸出所述气流通孔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包括形成在所述气流通孔的内表面上的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
所述多孔体被收容在所述基座中,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座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界定形成雾化腔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室毗邻所述气流通孔的进气端并与所述进气端流体连通,或者,所述雾化腔室毗邻所述气流通孔的出气端并与所述出气端流体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过孔;
所述第一部分被收容在所述基座中,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外表面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储液腔流体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
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基座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对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基座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表面上;或者,部分所述加热元件嵌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多孔体内;或者,所述加热元件埋设于所述第二部分多孔体内且靠近所述第二部分多孔体的外表面设置。
14.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液腔,用于存储液体基质;
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所述多孔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外侧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吸收液体基质并传递至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具有第二表面;
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并且接触或靠近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加热元件用于加热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从而从所述第二表面逸出;以及
密封件,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提供气密性隔离。
15.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孔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多孔体具有贯穿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气流通孔;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表面被配置为吸取液体基质并向所述第二部分传递;
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所述加热元件用于保持于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至少部分加热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89805.7U CN219353069U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89805.7U CN219353069U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53069U true CN219353069U (zh) | 2023-07-18 |
Family
ID=8714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89805.7U Active CN219353069U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53069U (zh) |
-
2022
- 2022-11-16 CN CN202223089805.7U patent/CN2193530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62226B1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 |
AU2012381926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suction rod thereof | |
TW201900044A (zh) | 個人霧化裝置的霧化單元 | |
CN215992753U (zh) | 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EP2649892A1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suction nozzle | |
CN213344343U (zh) | 电子烟雾化器及电子烟 | |
US20230240371A1 (en) | Aerosol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erosol inhaler | |
WO2023179257A1 (zh) |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 |
CN219353069U (zh)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
WO2022161029A1 (zh) | 具有外壳的一体式雾化芯 | |
CN118044647A (zh)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
CN219353053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474054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2111358A1 (zh) |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2042173A1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5226957A (zh) | 加热组件及雾化装置 | |
CN219353067U (zh)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
CN220545812U (zh) |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8044648A (zh) | 雾化芯以及雾化装置 | |
CN217446655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9982129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737218U (zh) |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 |
CN220088589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8415396A (zh) | 加热器、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21059602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