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0916U -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0916U
CN219340916U CN202320122081.7U CN202320122081U CN219340916U CN 219340916 U CN219340916 U CN 219340916U CN 202320122081 U CN202320122081 U CN 202320122081U CN 219340916 U CN219340916 U CN 219340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battery
battery box
conveying mechanism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20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江
骆师星
吴卫龙
魏安安
韩绪桃
闫帅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20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0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0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0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构、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及中转机构,其中: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并排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中转机构包括平移部和中转部,其中,中转部连接在平移部的驱动端上,平移部驱动中转部在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之间平移;上料输送机构用于将装有电池片的电池盒输送至上料工位,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自上料工位输送至中转部上;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用于从中转部上接收被取空的电池盒,以及将电池盒输送至回流工位。本实用新型的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位于同一层,电池盒经中转机构实现在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之间的切换,降低了设备成本及检修维护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分上下两层,上层输送机构用于将装满电池片的电池盒输送至上料工位处,以完成对电池片的上料。下层输送机构则用于实施对被取空的电池盒的汇流输送。
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之间还设置升降机构,由升降机构来实现电池盒在上层输送机构和下层输送机构之间的切换。
现有的电池片上料装置的驱动机构复杂,增大了设备成本及检修维护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构、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及中转机构,其中:
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并排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上设有上料工位,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上设有回流工位;
中转机构包括平移部和中转部,其中,中转部连接在平移部的驱动端上,平移部用于驱动中转部在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之间平移切换;
上料输送机构用于将装有电池片的电池盒输送至上料工位,以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自上料工位输送至位于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处的中转部上;
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用于从位于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处的中转部上接收被取空的电池盒,以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输送至回流工位处。
通过上料输送机构、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及中转机构的配合,本实用新型在完成电池片的上料后,实现了对取空的电池盒的回流输送,从而保证上料效率。特别的,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位于同一层,电池盒经中转机构实现在上料输送机构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之间的切换,其降低了设备成本及检修维护工作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转部包括安装板及中转输送带,其中,安装板连接在平移部的驱动端上,中转输送带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在平移部的驱动下切换至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时,中转输送带与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安装板在平移部的驱动下切换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时,中转输送带与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对接。
通过将中转部设置成包括安装板和中转输送带,使得中转部能够实现与上料输送机构及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之前的对接,从而保证中转部能够顺利地将上料输送机构输出的电池盒切换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片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用于顶升被限位在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以及顶升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内的电池片。
通过设置顶升机构,实现了对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的顶升,以及将电池盒内的电池片片顶升出电池盒,方便实施对电池片的拾取、上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部、第一顶升板、第二顶升部和第二顶升板,其中:第一顶升板连接在第一顶升部的驱动端上,第一顶升部用于驱动第一顶升板上升,以带动第一顶升板顶升被限位在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第二顶升板连接在第一顶升部的驱动端上,第二顶升部用于驱动第二顶升板上升,以带动第二顶升板顶升位于电池盒内的电池片。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顶升机构,其通过第一顶升部驱动第一顶升板上升,以顶升被限位在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通过第二顶升部驱动第二顶升板上升,以将电池盒内的电池片片顶升出电池盒。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升板上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与电池盒底部的定位孔配合设置,并用于对电池盒进行限位。
通过在第一顶升板上设置定位销,实现了对电池盒的限位,防止电池盒在顶升过程中倾斜或滑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盒的侧壁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和风刀组件,其中:到位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电池盒内最顶端的电池片是否被顶升到位;风刀组件用于在位于最顶端的电池片被取出时,朝向电池片吹气。
通过设置到位传感器,实现了对电池盒内的最顶端的电池片的顶升到位检测,从而保证电池盒内的最顶端的电池片能够别精准地顶升至预定的取片高度处,并被及时取出。通过设置风刀组件,则实现了对被拾取的电池片的吹风,保证该被拾取的电池片与电池盒中的其他电池片快速、有效分离,防止其他电池片被带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第一阻挡器及设置在上料工位的前道的第二阻挡器,其中:第一阻挡器用于实施对输送至上料工位的电池盒的阻挡限位;第二阻挡器用于实施对上料工位的前道的电池盒的阻挡。
通过设置第一阻挡器,实现了对电池盒的阻挡限位,保证电池盒能够被输送、限位在上料工位处。通过设置第二阻挡器,实现了对上料工位的前道的其他电池盒的阻挡,防止其他电池盒与当前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产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用于从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内取出电池片,并将取出的电池片上料至下道工位。
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实现了对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内的电池片的自动取出,并将取出的电池片自动上料至下道工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吸盘组件,其中:旋转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上,吸盘组件连接在旋转机构的驱动端上;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吸盘组件升降,旋转机构用于驱动吸盘组件旋转。
通过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的配合驱动,吸盘组件能够从电池盒内拾取电池片,并将拾取的电池片上料至下道工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输送机构设置为两组,两组上料输送机构分别位于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两侧,平移部的驱动端上连接有两个与两组上料输送机构一一对应的中转部。
通过在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上料输送机构,进一步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上料装置的上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顶升机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顶升机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到位传感器和风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包括:
上料输送机构1;
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
中转机构3:
平移部31、中转部32、安装板321、中转输送带322;
顶升机构4:
第一顶升部41、第一顶升板42、第二顶升部43、第二顶升板
44、定位销45;
电池盒5:
底板51、限位侧板52、承载板53、到位传感器54、风刀组件55;
上料机构6:
升降机构61、旋转机构62、吸盘组件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构1、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及中转机构3,其中:
上料输送机构1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并排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上料输送机构1的输送路径上设有上料工位,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输送路径上设有回流工位。
中转机构3包括平移部31和中转部32,其中,中转部32连接在平移部31的驱动端上,平移部31用于驱动中转部32在上料输送机构1的出料端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之间平移切换。
上料输送机构1用于将装有电池片的电池盒5输送至上料工位,以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5自上料工位输送至位于上料输送机构1的出料端处的中转部32上。
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用于从位于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处的中转部32上接收被取空的电池盒5,以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5输送至回流工位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片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上料输送机构1将装有电池片的电池盒5输送至上料工位处,由上料机构或人工将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中的电池片取出,并将取出的电池片上料至后道工位。
平移部31将中转部32驱动至上料输送机构1的出料端处,上料输送机构1将被取空的电池盒5自上料工位输送至中转部32上。
平移部31将承载有被取空的电池盒5的中转部32驱动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处。
中转部32配合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将被取空的电池盒5输送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上。
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接着将被取空的电池盒5输送至回流工位处。
可见,通过上料输送机构1、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及中转机构3的配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在完成电池片的上料后,实现了对别取空的电池盒的回流输送,从而保证上料效率。特别的,上料输送机构1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位于同一层,电池盒经中转机构3实现在上料输送机构1和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之间的切换,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及检修维护工作量。
如图1所示,可选的,上料输送机构1设置为两组,两组上料输送机构1分别位于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两侧,平移部31的驱动端上连接有两个与两组上料输送机构1一一对应的中转部32。
两个中转部32交替地将对应的上料输送机构1输出的被取空的电池盒5中转输送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上,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片上料装置的上料效率。
继续参考图3所示,可选的,中转部32包括安装板321及中转输送带322,其中,安装板321连接在平移部31的驱动端上,中转输送带322设置在安装板321上。
当安装板321在平移部31的驱动下切换至上料输送机构1的出料端时,中转输送带322与上料输送机构1的出料端对接,上料输送机构1的出料端输出的被取空的电池盒5在中转输送带322的带动下,最终切换至中转输送带322上。
当安装板321在平移部31的驱动下切换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时,中转输送带322与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对接。中转输送带322朝向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输送,从而将承载于其上的被取空的电池盒5输送至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2的入料端上。
如图2所示,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片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顶升机构4,顶升机构4用于顶升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5,以及顶升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5内的电池片。
即,当上料输送机构1将装有电池片的电池盒5输送至上料工位处时,顶升机构4首先将电池盒5整体顶升出上料输送机构1。接着,顶升机构4自下而上穿入至电池盒5内,并向上顶升电池盒5内的电池片,以方便上料机构或人工将电池盒中的电池片取出。
如图6所示,电池盒5包括底板51,底板51上设有顶升通孔。顶升通孔的周围设有若干限位侧板52,顶升通孔上覆盖有承载板53。电池片叠放于承载板53上,并被限定在限位侧板52合围而成的容纳空间内。
如图4至图5所示,顶升机构4包括第一顶升部41、第一顶升板42、第二顶升部43和第二顶升板44,其中:
第一顶升板42连接在第一顶升部41的驱动端上,第一顶升部41用于驱动第一顶升板42上升,以带动第一顶升板42顶升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5的底板51,从而将电池盒5整体顶升出上料输送机构1。
第二顶升板44连接在第二顶升部43的驱动端上。电池盒5被顶升出上料输送机构1后,第二顶升部43用于驱动第二顶升板44上升,使得第二顶升板44经顶升通孔向上顶升承载板53,从而带动叠放于承载板53上的电池片同步上升。
可选的,第一顶升板42上设置有定位销45,定位销45与电池盒5底部的定位孔配合设置,并用于对电池盒进行限位。即,第一顶升部41驱动第一顶升板42上升时,第一顶升板42上的定位销45能够向上穿入至电池盒5底部的定位孔内,从而保证电池盒5能够被固定在第一顶升板42上,防止电池盒5在顶升过程中倾斜或滑落。
如图7所示,可选的,电池盒5的侧壁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54和风刀组件55,其中:到位传感器54用于检测位于电池盒5内的最顶端的电池片是否被顶升到位。风刀组件55则用于在位于最顶端的电池片被取出时,朝向电池片吹气。
通过设置到位传感器54,实现了对电池盒5内的最顶端的电池片的顶升到位检测,从而保证电池盒5内的最顶端的电池片能够被精准地顶升至预定的取片高度处,并被及时取出。通过设置风刀组件55,则实现了对被拾取的电池片的吹风,保证该被拾取的电池片与电池盒中的其他电池片快速、有效分离,防止其他电池片被带出。
可选的,上料输送机构1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第一阻挡器及设置在上料工位的前道的第二阻挡器。初始状态下,第一阻挡器和第二阻挡器均位于上料输送机构1的输送承载面的下方。当上料输送机构1将当前的电池盒输送至上料工位时,第一阻挡器向上伸出,从而将当前的电池盒限位在上料工位处,防止当前的电池盒继续向前输送。同时,第二阻挡器也向上伸出,从而实施对位于当前的电池盒的前道的其他电池盒的阻挡,防止其他电池盒被输送至上料工位,与位于上料工位处的当前的电池盒产生碰撞。
为了实施对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中的电池片的自动取片,并将取出的电池片上料至下道工位。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池片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上料机构,上料机构用于从位于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内取出电池片,并将取出的电池片上料至下道工位。
如图8所示,可选的,上料机构6包括升降机构61、旋转机构62及吸盘组件63,其中:旋转机构62连接在升降机构61的驱动端上,吸盘组件63连接在旋转机构62的驱动端上。升降机构61用于驱动吸盘组件63升降,旋转机构62用于驱动吸盘组件63旋转。通过升降机构61和旋转机构62的配合驱动,吸盘组件63能够从电池盒内拾取电池片,并将拾取的电池片上料至下道工位。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输送机构、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及中转机构,其中:
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和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并排设置且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上设有上料工位,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输送路径上设有回流工位;
所述中转机构包括平移部和中转部,其中,所述中转部连接在所述平移部的驱动端上,所述平移部用于驱动所述中转部在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和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之间平移切换;
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用于将装有电池片的电池盒输送至所述上料工位,以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自所述上料工位输送至位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处的所述中转部上;
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用于从位于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处的所述中转部上接收被取空的电池盒,以及将被取空的电池盒输送至所述回流工位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部包括安装板及中转输送带,其中,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平移部的驱动端上,所述中转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平移部的驱动下切换至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时,所述中转输送带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平移部的驱动下切换至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时,所述中转输送带与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入料端对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上料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处的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顶升被限位在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电池盒,以及顶升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内的电池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部、第一顶升板、第二顶升部和第二顶升板,其中:
所述第一顶升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顶升部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一顶升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板上升,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升板顶升被限位在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所述电池盒;
所述第二顶升板连接在所述第一顶升部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二顶升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顶升板上升,以带动所述第二顶升板顶升位于所述电池盒内的电池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板上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电池盒底部的定位孔配合设置,并用于对所述电池盒进行限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盒的侧壁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和风刀组件,其中:
所述到位传感器用于检测位于所述电池盒内最顶端的电池片是否被顶升到位;
所述风刀组件用于在位于最顶端的所述电池片被取出时,朝向所述电池片吹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处的第一阻挡器及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的前道的第二阻挡器,其中:
所述第一阻挡器用于实施对输送至所述上料工位的所述电池盒的阻挡限位;所述第二阻挡器用于实施对所述上料工位的前道的电池盒的阻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处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从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处的电池盒内取出电池片,并将取出的电池片上料至下道工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及吸盘组件,其中:
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吸盘组件连接在所述旋转机构的驱动端上;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盘组件升降,所述旋转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吸盘组件旋转。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电池盒回流输送机构的两侧,所述平移部的驱动端上连接有两个与两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一一对应的所述中转部。
CN202320122081.7U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Active CN219340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2081.7U CN219340916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2081.7U CN219340916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0916U true CN21934091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2081.7U Active CN219340916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0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26833U (zh) 料盘自动供给与堆叠装置
CN111302064A (zh) 激光划片机的精准下料装置
CN213583831U (zh) 一种串焊机循环上料装置
CN219340916U (zh) 一种电池片上料装置
CN216470933U (zh) 一种电池片收料输送装置
CN216470445U (zh) 电池片上料装置
CN217457577U (zh) 升降装置
CN214140726U (zh) 板材上料设备
CN214732074U (zh) 一种自动卸料agv小车
CN211254397U (zh) 托盘取产品设备
CN114426171A (zh) 一种料盒输送机构
CN113277325A (zh) 一种自动码垛系统
CN217478678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连接片的连续上料装置
CN110861913A (zh) 一种地板打包用整理单元
CN219087712U (zh) 一种具有两次开盖和产品装盘功能的设备
CN110790020A (zh) 校正接料机构及超薄型多兼容性接料飞达
CN220233215U (zh) 一种高产能摆片机构
CN218024233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109335704B (zh) 一种卸垛卸箱装置
CN216402732U (zh) 一种环料提升机剔料机构
CN218024367U (zh) 一种板材供应装置
CN114291574B (zh) 一种玻璃耳料自动收集系统
CN220222659U (zh) 一种pcb收板设备
CN218641257U (zh) 一种电池片收料装置
CN217417425U (zh) 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