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8276U - 硫化装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硫化装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8276U
CN219338276U CN202223410311.4U CN202223410311U CN219338276U CN 219338276 U CN219338276 U CN 219338276U CN 202223410311 U CN202223410311 U CN 202223410311U CN 219338276 U CN219338276 U CN 219338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module
groove
vulcanizing
rubber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03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帅
王永林
高晓伟
潘旭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03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8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8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8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硫化装夹装置,用于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其包括第一装夹模块、第二装夹模块和卡接组件。第一装夹模块构造有容设并安装第一橡胶衬套的第一卡接槽;第二装夹模块构造有容设并安装第二橡胶衬套的第二卡接槽;卡接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装夹模块转动连接;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配合时,第一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槽能够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安装腔,汽车上的稳定杆能够穿设并至少部分容设于安装腔内,且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二橡胶衬套套设于稳定杆的外周;卡接组件的另一端能够转动并卡接于第二装夹模块上。通过本装置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时,优良率和生产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硫化装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硫化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是汽车悬架系统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降低汽车的噪音,汽车稳定杆逐渐转变为带橡胶衬套的稳定杆,橡胶衬套与稳定杆杆身之间涂覆有胶粘剂并通过硫化设备硫化成一体。目前,用于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的装夹装置,大多通过上下两个装夹模块分别进行装夹橡胶衬套,并通过一个卡扣将两个上下装夹模块卡扣连接,然而此种卡扣方式使得使用者易于错拿和错装卡扣,从而使得上下装夹模块的扣合压力有误,不仅使得硫化过程中的优良率较低,而且也会降低整个硫化生产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时,使用者易于错拿和错装卡扣,从而使得上下装夹模块的扣合压力有误,整个硫化过程中的优良率较低,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硫化装夹装置。
一种硫化装夹装置,用于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其包括:
第一装夹模块,所述第一装夹模块构造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用于容设并安装第一橡胶衬套;
第二装夹模块,所述第二装夹模块构造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用于容设并安装第二橡胶衬套;
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装夹模块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装夹模块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配合时,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能够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汽车上的稳定杆能够穿设并至少部分容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橡胶衬套和所述第二橡胶衬套套设于所述稳定杆的外周;所述卡接组件的另一端能够绕其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并卡接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上。
上述硫化装夹装置,当需要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时,先将内壁涂覆有胶粘剂的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二橡胶衬套分别容设并安装于第一卡接槽内和第二卡接槽内。此时再将汽车上的稳定杆安装于第一橡胶衬套上,当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配合时,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安装腔,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二橡胶衬套容设于该安装腔内,且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二橡胶衬套套设于稳定杆的外周,此时与第一装夹模块转动连接的卡接组件绕其自身转动轴线转动,进而使得卡接组件远离第一装夹模块的一端卡接于第二装夹模块上,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完成扣合。最后再将整个硫化装夹装置、橡胶衬套与稳定杆一起进行加热硫化。由于本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一装夹模块和第二装夹模块所需要的卡接组件一直与第一装夹模块转动连接,因而不会出现使用者错拿和错装卡接组件的情况,从而避免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二者之间的扣合压力有误的情况,使得硫化过程中的优良率较高,也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硫化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未实现扣合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通过卡接组件实现扣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与第二装夹模块通过卡接组件实现扣合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与卡接组件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二装夹模块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安装有第一橡胶衬套和第二橡胶衬套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A-A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第一装夹模块;110-第一卡接槽;120-第三卡接槽;130-第五卡接槽;140-定位销;150-定位孔;200-第二装夹模块;210-第二卡接槽;220-第四卡接槽;230-第六卡接槽;240-定位凹槽;300-卡接组件;310-卡接转轴;320-卡接臂;330-卡接杆;410-第一橡胶衬套;420-第二橡胶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4-图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未实现扣合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通过卡接组件300实现扣合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100与卡接组件300连接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1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二装夹模块200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2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安装有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的俯视图;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A-A处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用于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其包括第一装夹模块100、第二装夹模块200和卡接组件300。第一装夹模块100构造有第一卡接槽110,第一卡接槽110用于容设并安装第一橡胶衬套410;第二装夹模块200构造有第二卡接槽210,第二卡接槽210用于容设并安装第二橡胶衬套420;卡接组件300的一端与第一装夹模块100转动连接;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第一卡接槽110与第二卡接槽210能够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安装腔,汽车上的稳定杆能够穿设并至少部分容设于安装腔内,且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套设于稳定杆的外周;卡接组件300的另一端能够绕其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并卡接于第二装夹模块200上。
当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时,先将内壁涂覆有胶粘剂的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分别容设并安装于第一卡接槽110内和第二卡接槽210内。此时再将汽车上的稳定杆安装于第一橡胶衬套410上,当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第一卡接槽110和第二卡接槽210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安装腔,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容设于该安装腔内,且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套设于稳定杆的外周,此时与第一装夹模块100转动连接的卡接组件300绕其自身转动轴线转动,进而使得卡接组件300远离第一装夹模块100的一端卡接于第二装夹模块200上,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完成扣合。最后再将整个硫化装夹装置、橡胶衬套与稳定杆一起进行加热硫化。由于本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所需要的卡接组件300一直与第一装夹模块100转动连接,因而不会出现使用者错拿和错装卡接组件300的情况,从而避免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二者之间的扣合压力有误的情况,使得硫化过程中的优良率较高,也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硫化生产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之间通过转动卡接组件300即可实现两个装夹模块之间的扣合,因而硫化压力较为稳定,生产一致性较好,而且相比于采用环绕的卡箍实现固定和保压的方式来讲,不需要专用的压铆或拧紧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操作者技能要求较低,且能够多次反复利用,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卡接槽110的尺寸与第二卡接槽210的尺寸分别根据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的尺寸结构进行仿形设计制造,且第一装夹模块100的尺寸根据安装定位工装和与硫化机上的装配尺寸进行通用性设计制作。同时通过限制卡接组件300的尺寸,使得卡接组件300卡接于第二装夹模块200时,能够施加给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一定的压力,进而确保在硫化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硫化保压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硫化装夹装置将橡胶衬套与汽车的稳定杆安装之后,可以通过感应线圈加热硫化,或使用保温炉批量加热,以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实现硫化固定连接,避免了稳定杆和橡胶衬套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避免二者之间的摩擦所造成的噪音污染,更加人性化设计,也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以下针对硫化装夹装置的结构进行具体地描述。请参阅图1、图2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二装夹模块200的外周构造有沿第一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四卡接槽220,具体地,第一方向为图1、图2和图7中的xx'方向;卡接组件300的一端相对第一装夹模块100转动时,卡接组件300的另一端能够卡接于第四卡接槽220内。通过卡接组件300的端部卡接于第四卡接槽220内,进而使得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通过卡接组件300实现扣合。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卡接组件300包括卡接转轴310、卡接臂320和卡接杆330;卡接转轴310安装于第一装夹模块100上,卡接臂3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卡接转轴310,卡接转轴310的另一端与卡接杆330连接;卡接臂320绕卡接转轴310的轴线转动时,卡接臂320能够带动卡接杆330转动,以使得卡接杆330卡接于第四卡接槽220内。
当将内壁涂覆有胶粘剂的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分别容设并安装于第一卡接槽110内和第二卡接槽210内,再将汽车上的稳定杆安装于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之间时,此时整个硫化装夹装置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使用者握持卡接杆330或卡接臂320的任意一者,并使得其绕卡接转轴310的轴线转动,进而使得卡接杆330转动并卡接至第四卡接槽220内,进而使得整个硫化装夹装置处于图2所示的状态,如此实现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的扣合。
请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装夹模块100的外周构造有沿第一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三卡接槽120,卡接转轴310与卡接臂320转动连接的端部容设于第三卡接槽120内。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定卡接转轴310、卡接臂320和卡接杆330的尺寸,能够使得当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并实现扣合之后,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均能够受到卡接转轴310、卡接臂320和卡接杆330所施加的压力,进而保证第一橡胶衬套410、第二橡胶衬套420与稳定杆在硫化粘接过程中的硫化保压压力,保证橡胶衬套与稳定杆之间的硫化固定效果。
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采用耐高温尼龙66机加工制造。卡接臂320采用碳素结构钢Q235制造;卡接转轴310和卡接杆330则采用碳素结构钢45#制造,使得本装置在满足所需要的强度下,经济性更好。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卡接组件300包括两个卡接臂320,两个卡接臂32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具体地,第二方向为图1、图2和图7中的yy'方向;两个卡接臂320的一端分别与卡接转轴310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卡接臂320的另一端分别与卡接杆330的两端连接。通过设置两个卡接臂320,并使得两个卡接臂32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卡接杆330的两端均能够受到其中一个卡接臂320的支撑力,进而使得当卡接组件300将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扣合时,扣合更加的稳固。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卡接组件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接组件30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四卡接槽220的数量与卡接组件300的数量相适应。通过设置两个卡接组件300,使得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均能够受到卡接组件300的卡接力,进而使得在后期的加热硫化过程中,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不易分离,扣合效果更加稳固。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一卡接槽110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构造有第五卡接槽130;第二卡接槽210沿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构造有第六卡接槽230;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其中一个第五卡接槽130能够与其中一个第六卡接槽230共同围合形成安装孔;稳定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套设于第一段,第二段与安装孔间隙配合。
通过在第一卡接槽110的侧壁上设置第五卡接槽130,第二卡接槽210的侧壁上设置第六卡接槽230,并使得第五卡接槽130与第六卡接槽230共同围合形成安装孔,以使得汽车的稳定杆的第二段能够与安装孔间隙配合,进而使得稳定杆的第二段与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的接触面积较大,稳定杆不易相对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晃动,当在后期的加热硫化的过程中,第一橡胶衬套410与第二橡胶衬套420硫化固定至稳定杆的第一段的精度也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稳定杆的第二段与安装孔间隙配合,因而能够保证在满足硫化压力的情况下,可以用于不同杆径的稳定杆生产。具体的,当稳定杆的杆体的直接差距在2mm之内时,能够共用一套硫化装夹装置,使得本硫化装夹装置的适应性较好,成本也较低。
请参阅图4、图5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构造有定位销,另一者构造有定位凹槽;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定位销能够至少部分插接入定位凹槽内。通过设置定位销和定位凹槽,从而使得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二者之间的配合精度较高,进而使得第一橡胶衬套410与第二橡胶衬套420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较高,稳定杆上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的精度也较高。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定位销140设置于第一装夹模块100上,定位凹槽240设置于第二装夹模块2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中,定位销也可以设置在第二装夹模块200上,定位凹槽设置在第一装夹模块100上,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定位销140采用碳素结构钢Q235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定位销140的位置,也可以使得使用者较为迅速的分别第一装夹模块100和第二装夹模块200,避免第一橡胶衬套410和第二橡胶衬套420的装配错误。
请参阅图4、图5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定位销14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定位销14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定位凹槽240的数量与定位销140的数量相适应。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定位销140,进而使得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之间能够实现多点定位,二者扣合之后,彼此之间的位置精度较高。
请参阅图3和图7,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硫化装夹装置中的第一装夹模块100与第二装夹模块200通过卡接组件300实现扣合的仰视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第一装夹模块100背离第一卡接槽110的一侧还构造有定位孔150,定位孔150用于与硫化机上的定位件配合。通过在第一装夹模块100上设置定位孔150,并使得定位孔150与硫化机上的定位件配合,进而使得整个硫化装夹装置相对硫化机的位置的精度能够通过定位孔150定位识别至预设位置,较为简单方便。
请参阅图3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硫化装夹装置的定位孔150设置于第一装夹模块100的中轴线的一侧。通过将定位孔150设置于第一装夹模块100的中轴线的一侧,也就是说,定位孔150设置于第一装夹模块100的一侧,进而使得当整个硫化装夹装置安装至硫化机上时,其只能有一个正确位置,能够避免汽车的稳定杆和橡胶衬套的相似件和装配方向的装配错误,提高生产质量的一定性。
通过本硫化装夹装置可以在线下对稳定杆和橡胶衬套进行批量性或顺序性按节拍安装,并通过定位孔150实现了防错安装,提高了整个生产效率,且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的一致性也较高。在其中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一根横向稳定杆进行硫化加热的同时,能够同时进行另一根或另一批稳定杆与橡胶衬套的安装,进而使得整个硫化过程实现流水化作业生产,整个汽车稳定杆硫化的效率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硫化装夹装置,用于对汽车上的稳定杆进行安装并硫化橡胶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装夹装置包括:
第一装夹模块(100),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构造有第一卡接槽(110),所述第一卡接槽(110)用于容设并安装第一橡胶衬套(410);
第二装夹模块(200),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构造有第二卡接槽(210),所述第二卡接槽(210)用于容设并安装第二橡胶衬套(420);
卡接组件(300),所述卡接组件(3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所述第一卡接槽(110)与所述第二卡接槽(210)能够共同围设形成一个安装腔,所述汽车上的稳定杆能够穿设并至少部分容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橡胶衬套(410)和所述第二橡胶衬套(420)套设于所述稳定杆的外周;所述卡接组件(300)的另一端能够绕其自身转动轴线转动,并卡接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的外周构造有沿第一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第四卡接槽(220);所述卡接组件(300)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转动时,所述卡接组件(300)的另一端能够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槽(22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00)包括卡接转轴(310)、卡接臂(320)和卡接杆(330);
所述卡接转轴(310)安装于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上,所述卡接臂(32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卡接转轴(310),所述卡接转轴(310)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杆(330)连接;所述卡接臂(320)绕所述卡接转轴(310)的轴线转动时,所述卡接臂(320)能够带动所述卡接杆(330)转动,以使得所述卡接杆(330)卡接于所述第四卡接槽(2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00)包括两个所述卡接臂(320),两个所述卡接臂(32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两个所述卡接臂(32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卡接转轴(310)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卡接臂(32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卡接杆(330)的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3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组件(30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卡接槽(220)的数量与所述卡接组件(300)的数量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槽(110)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构造有第五卡接槽(130);所述第二卡接槽(210)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构造有第六卡接槽(230);
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五卡接槽(130)能够与其中一个第六卡接槽(230)共同围合形成安装孔;
所述稳定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橡胶衬套(410)和所述第二橡胶衬套(420)套设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安装孔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和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的二者中的其中一者构造有定位销,另一者构造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与所述第二装夹模块(200)配合时,所述定位销能够至少部分插接入所述定位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定位销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凹槽的数量与所述定位销的数量相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6任一项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背离所述第一卡接槽(110)的一侧还构造有定位孔(150),所述定位孔(150)用于与硫化机上的定位件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硫化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50)设置于所述第一装夹模块(100)的中轴线的一侧。
CN202223410311.4U 2022-12-16 2022-12-16 硫化装夹装置 Active CN219338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0311.4U CN219338276U (zh) 2022-12-16 2022-12-16 硫化装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0311.4U CN219338276U (zh) 2022-12-16 2022-12-16 硫化装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8276U true CN21933827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6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0311.4U Active CN219338276U (zh) 2022-12-16 2022-12-16 硫化装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8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6511B (zh) 一种后桥总成部装工装
EP3379123A1 (en) Clamp fastening device and work verhicle with such
CN219338276U (zh) 硫化装夹装置
US857284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necting surfaces in an irregular space or measuring an irregular space
CN113700402B (zh) 一种车门铰链结构和铰链系统
US20110176235A1 (en) Adapter for precise and accurate attachment of a mirror unit to a support arm
CN215237879U (zh) 一种电机机座专用车胎
CN210068858U (zh) 谐振块总成和具有该谐振块总成的车辆
CN210046572U (zh) 一种新型方便卡紧的机械加工用固定装置
US20160332537A1 (en) Bushing assembly and vehicle seat assembly employing the same
CN218966123U (zh) 一种管材熔头装置
CN210336602U (zh) 卡箍定位装置
CN217832540U (zh) 一种回转接头壳体用焊接工装
CN216780860U (zh)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系统管件的焊接机台
CN210310546U (zh) 一种油壶支架
CN214024403U (zh) 用于紧固套和衬芯压装的定位结构及压装装置
CN217372064U (zh) 多工位定位机构
CN212921822U (zh) 平衡车
CN220022574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结构
CN217668761U (zh) 抛光机器人的工装夹具
CN219843793U (zh) 锁附治具及装配系统
CN215317243U (zh) 汽车转向泵壳体机加工定位夹紧装置
CN221113606U (zh)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CN220279410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14493218U (zh) 平衡车的转向组件、转向装置和平衡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B404, 4th Floor, Building 2, No. 28 Shangdi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DI INFINITY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Part 317, third floor, building 1, No. 526, Fute East Third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