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113606U -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113606U
CN221113606U CN202322137720.XU CN202322137720U CN221113606U CN 221113606 U CN221113606 U CN 221113606U CN 202322137720 U CN202322137720 U CN 202322137720U CN 221113606 U CN221113606 U CN 221113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lock
battery
vehicle
groov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77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黄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77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113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113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113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其中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用于电池和汽车车身的锁止和解锁以实现电池的快换,本申请提供的锁止机构在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朝对方移动过程中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分别进入对方所在电池端锁座和车端锁座且各自的部分分别伸入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即可实现锁止,也就是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之间是互相插入式,由此,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同时由于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机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或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换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池在电量耗尽后,可以采用在换电站更换电池的形式来快速为电动车补充电量,需要将电池自车身上拆下并更换已经充满电的电池,因此,电池和车身之间锁止机构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证电池和车身之间能够可靠锁紧,又要使得电池能够快速和车身分离。
现有技术中,换电式的电动车上的锁止机构一般为螺栓式或者卡扣式,螺栓式的锁止机构在安装时需要换电设备上的加解锁机构对其进行旋拧操作以实现螺栓的配合或解锁,这样的拧合方式使得对锁止机构的精度要求较高;而卡扣式的锁止机构则在安装时需要换电设备在带动电池上升到预装位置后需要再次沿车头或车尾方向水平移动使得锁止机构实现卡合,这样的卡合方式使得对换电操作的控制流程相对复杂。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以解决现有锁止机构精度要求高、换电控制流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用于电池和汽车车身的锁止和解锁以实现电池的快换,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端锁组件和可与所述车端锁组件配合并固定在电池上的电池端锁组件;
所述车端锁组件包括车端锁芯和容纳所述车端锁芯的车端锁座,所述车端锁座内设第一凹槽,所述车端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相对所述第一凹槽可转动使得所述车端锁芯的一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一凹槽外或可缩回至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包括电池端锁芯和容纳所述电池端锁芯的电池端锁座,所述电池端锁座内设第二凹槽,所述电池端锁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相对所述第二凹槽可转动使得所述电池端锁芯的一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二凹槽外或可缩回至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相配合对接时,所述车端锁组件与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在向对方移动过程中,所述电池端锁芯进入所述车端锁座且所述电池端锁芯伸出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车端锁芯进入所述电池端锁座且所述车端锁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使得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实现锁止;或,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解除配合时,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被施力而带动另一个转动,进而所述车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电池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二凹槽,使得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实现解锁。
本申请提供的锁止机构在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朝对方移动过程中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分别进入对方所在电池端锁座和车端锁座且各自的部分分别伸入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即可实现锁止,也就是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之间是互相插入式,由此,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同时由于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机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或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换电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当所述车端锁组件与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面贴合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的配合对接方向呈镜像对称;
和/或,沿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的配合对接方向,所述车端锁座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朝向所述电池端锁座延伸预设长度,所述电池端锁座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朝向所述车端锁座延伸预设长度。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用于容纳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在锁止状态下,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开口端面贴合且镜像对称的结构,这样便于控制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位置,即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均只要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转动,即可实现电池与车身的锁止和解锁状态,解锁状态时:车端锁芯整个位于第一凹槽内,电池端锁芯整个位于第二凹槽内;锁止状态时: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均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凹槽。
另外,通过在车端锁座设置有第一凹槽的一侧朝向电池端锁座延伸预设长度,电池端锁座设置有第二凹槽的一侧朝向车端锁座延伸预设长度,使得车端锁座和电池端锁座在相对侧均具有延伸部分,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延伸部分可以为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的对接配合起到引导和限位的作用,提高锁止便捷性及换电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的配合更紧密,确保锁止可靠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端锁芯和所述电池端锁芯均设置为包含弧形面和平面的半圆形结构,所述车端锁芯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滑动贴合,所述电池端锁芯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滑动贴合,所述车端锁芯和所述电池端锁芯的平面相互配合。
本申请通过将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均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对应的弧形面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壁贴合,便于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各自相对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转动,实现伸入对方所在的凹槽和退回自身所在的凹槽,进而实现锁止和解锁;而两者平面相互配合,则使得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的配合更加简单可靠,更便于在解锁时,确保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各自退回自身所在的凹槽后互不影响以及降低摩擦力,提高解锁速度而提升换电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端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朝向所述电池端锁座的一端伸出所述车端锁座并在与所述电池端锁座配合时伸入所述电池端锁座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
和/或,所述电池端锁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朝向所述车端锁座的一端伸出所述电池端锁座并在与所述车端锁座配合时伸入所述车端锁座内,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部上。
通过在车端锁组件设置第一导向部,在电池端锁组件设置第二导向部,方便在电池安装过程中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当电池对准车身的安装位置向上运动时,难免会有一些误差存在,为了减少误差对锁止操作的影响,设置了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在电池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同时分别向着电池端锁座和车端锁座内移动,引导两者逐渐配合并进入准确的位置以纠正电池的位置误差,实现电池端锁组件与车端锁组件的精准锁止,即实现电池与车身的精准锁止操作。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向部伸出所述车端锁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伸出所述电池端锁座的一端均设置为锥形结构;
和/或,在所述车端锁组件与所述电池端锁组件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向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导向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侧紧密贴合。
通过在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的伸出端设置为锥形结构,对电池安装起到导向作用,电池向上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位置偏差,只需要将第二导向部的锥形结构的顶部卡在车端锁座内,便可以在其导向作用下,对电池的运动进行纠偏,实现电池端锁组件与车端锁组件的精准锁止,也即实现电池与汽车车身的精准锁止固定。同时,在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对接过程中,第一导向部的锥形结构的一个侧面会先与电池端锁芯接触,对应的,第二导向部的锥形结构的一个侧面会先与车端锁芯接触,在电池端锁组件的进一步朝向车端锁组件移动中,由于锥形结构的侧面的倾斜度锥形结构逐渐对电池端锁芯和车端锁芯抵压,使得电池端锁芯回位至第二凹槽内、车端锁芯回位至第一凹槽内,以便于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实现对接配合。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中的一个还包括与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相连的解锁部,另一个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相连的限制部,所述解锁部和所述限制部均使得与其相连的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保持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所述解锁部可受力从而使得与其相连的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发生转动而带动与所述限制部相连的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随之转动,从而所述车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电池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二凹槽以实现解锁。
本申请通过解锁部和限制部的不同设置位置提供两种解锁方案:车端解锁和电池端解锁。当采用车端解锁方式时,解锁部由车端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换电站内的换电设备仅需要承载电池即可,无需考虑解锁问题,从而换电设备只要考虑兼容各种车辆的电池的大小,就可以满足各种车辆的换电需求,进而提升换电站的兼容性。当采用电池端解锁方式时,解锁部由换电站内的换电设备控制,从而车端结构比较简单,避免由于车端出现故障或者断电情况而导致无法换电的情况,确保无论车辆处于何种情况中,均可实现换电。
同时,解锁部和限制部可防止锁止结构自动解锁,是起到保障锁止结构稳定锁止,防止电池自行解锁脱落的功能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解锁部包括水平连杆和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位于所述车端锁座或所述电池端锁座内且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连杆伸入所述车端锁座或所述电池端锁座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连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车端锁座或所述电池端锁座内且设有限位弹簧,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所述水平连杆上时,所述限位弹簧给所述水平连杆一个远离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的力以防止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自行转动导致解锁;
和/或,所述限制部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端锁座或所述车端锁座内限制转向杆和扭簧,所述扭簧包括两个转臂,所述限制转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固定连接,所述限制转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的一个所述转臂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转臂与所述电池端锁座或所述车端锁座固定连接。
本申请通过在解锁部设置水平连杆和转向连杆,组成传动机构,通过给水平连杆施加一个沿其长度方向的力,水平连杆带动转向连杆转动,转向连杆带动车端锁芯或电池端锁芯转动,从而控制车端锁芯整个位于第一凹槽内,电池端锁芯整个位于第二凹槽内,电池端锁芯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实现电池端锁组件脱离车端锁组件,从而完成电池与车身之间的解锁操作。另外,这样的设置下,当电池与车身之间采用多个锁止结构进行连接时,各个锁止结构的水平连杆可以依次或者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施力点,通过仅对这个施力点带动各个水平连杆而控制对应的各个锁止结构,有利于提高各个锁止结构解锁时的同步性,以及无论解锁部在车端还是电池端,对应的解锁机构的结构相对更简单。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端锁组件还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端连接座,所述车端锁座可浮动连接于所述车端连接座;
和/或,所述电池端锁组件还包括与电池固定连接的电池端连接座,电池端连接座固定于所述电池端锁座远离所述车端锁座的一端。
本申请通过设置车端连接座将车端锁组件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又通过将车端锁座与车端连接座可浮动连接,实现车端锁座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的换电操作中,电池在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位置误差,通过将车端锁座可浮动连接在车端连接座内,可以减少位置误差带来的锁止配合的难度,提高电池与车身锁止的流畅度,提升换电操作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车端锁座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伸出部,所述车端连接座上设有贯穿孔以供所述车端锁座穿设,且所述车端连接座沿所述贯穿孔周向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卡槽;其中,所述伸出部套设有弹性件并与所述卡槽卡合,或,所述伸出部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簧与所述卡槽朝向所述伸出部的内侧壁相连。
本申请通过在车端连接座设置贯穿孔为车端锁座提供安装位置,对车端锁座的可浮动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车端锁座与车端连接座的可浮动连接有两种优选实施方式,一种是通过设置弹性件进行可浮动式连接,另一种是通过设置多个弹簧进行可浮动式连接,两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均能实现将车端锁座与车端连接座可浮动式连接的技术目的,解决了电池安装中存在位置误差导致的换电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换电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包括车身、电池和以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所述车身底部具有车身底盘和安装于车身底盘并用于固定电池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安装有所述车端锁组件,所述电池上对应安装有所述电池端锁组件,所述电池端锁组件与所述车端锁组件一一对应配合使得所述电池可相对所述车身底盘快速锁止或解锁。
本申请通过在乘用车上设置以上所述的锁止结构,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互相插入式连接,锁止结构简单可靠,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结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在乘用车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或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乘用车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从而使得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乘用车换电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对应于车身长度方向,所述电池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销,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固定的插接孔,所述电池的两端分别与电连接器和液冷连接器连接。
通过在乘用车的电池上设置安装板,为电池端锁组件提供安装位置;通过在安装板还设有定位销,在支架上设有与定位销配合连接的插接孔,起到对准限位作用,防止电池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位置偏差,保证方便电池和车身对位,同时为快换锁止结构精准连接提供粗定位,提高换电效率和电池使用寿命。电连接的设置便于电池充放电,以对电池充电或者电池为车辆提供电能;液冷连接器的设置便于对充放电中的电池进行温度控制,使其保持在最佳温度下工作而提高电池的效率以及寿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包括车身、电池和以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所述车身具有两个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车身大梁,所述车身大梁上固定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车身大梁和/或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内均安装有所述车端锁组件,所述电池上对应安装有所述电池端锁组件,所述电池端锁组件与所述车端锁组件一一对应配合使得所述电池可相对所述车身大梁和/或所述连接板快速锁止或解锁。
通过在重型卡车上使用以上所述的快换锁止结构,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互相插入式连接,锁止结构简单可靠,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结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在重型卡车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或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重型卡车换电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锁止结构在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朝对方移动过程中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分别进入对方所在电池端锁座和车端锁座且各自的部分分别伸入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即可实现锁止,也就是车端锁芯和电池端锁芯之间是互相插入式,由此,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同时由于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机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或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换电效率。解决了现有锁止机构精度要求高、换电控制流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处于解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处于锁止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车端锁组件和电池端锁组件处于锁止对接过程中或者解锁分离过程中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车端锁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端锁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车端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A处结构放大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车端锁组件、11.车端锁芯、12.第一导向部、121.第一凹槽、13.车端锁座、131.第一延伸部分、132.伸出部、14.卡槽、15.车端连接座、151.连接部、152贯穿孔、16.弹性件;2.电池端锁组件、21.电池端锁芯、22.第二导向部、221.第二凹槽、23.电池端锁座、231.第二延伸部分;3.解锁部、31.限位弹簧、32.水平连杆、33.转向连杆、34.挡板;4.限制部、41.扭簧、411.转臂、42.限制转向杆;5.电池、51.安装板、52.定位销;6.液冷连接器;7.电连接器;8.支架、8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用于电池5和汽车车身的锁止和解锁以实现电池5的快换,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端锁组件1和可与车端锁组件1配合并固定在电池5上的电池端锁组件2;
车端锁组件1包括车端锁芯11和容纳车端锁芯11的车端锁座13,车端锁座13内设第一凹槽121,车端锁芯11设置于第一凹槽121内并相对第一凹槽121可转动使得车端锁芯11的一端可伸出至第一凹槽121外或可缩回至第一凹槽121内;
电池端锁组件2包括电池端锁芯21和容纳电池端锁芯21的电池端锁座23,电池端锁座23内设第二凹槽221,电池端锁芯21设置于第二凹槽221内并相对第二凹槽221可转动使得电池端锁芯21的一端可伸出至第二凹槽221外或可缩回至第二凹槽221内;
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相配合对接时,车端锁组件1与电池端锁组件2在向对方移动过程中,电池端锁芯21进入车端锁座13且电池端锁芯21伸出第二凹槽221的一端伸入第一凹槽121,车端锁芯11进入电池端锁座23且车端锁芯11伸出第一凹槽121的一端伸入第二凹槽221,使得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实现锁止。由此,当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处于锁止状态时,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均是部分在第一凹槽121内,部分在第二凹槽221内,进而互相卡合而锁紧。
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解除配合时,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中的一个被施力而带动另一个转动,进而车端锁芯11缩回第一凹槽121,电池端锁芯21缩回第二凹槽221,使得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实现解锁。由此,通过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中的一个带动另一个各自回位到自身所在的第一凹槽121或第二凹槽221内,进而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中至少一个朝着远离对方的方向移动,最终两者分离而解锁。
本申请提供的锁止机构在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件2朝对方移动过程中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分别进入对方所在电池端锁座23和车端锁座13且各自的部分分别伸入第二凹槽221和第一凹槽121即可实现锁止,也就是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之间是互相插入式,由此,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同时由于采用互相插入式的结构,配合时并不要求很高的精密度,所以对锁止机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插入式只需要车端锁组件1与电池端锁组件2中的一个向另一个移动即可实现,也就是换电过程中,仅需一个方向的移动而使得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换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配合对接结构设置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当车端锁组件1与电池端锁组件2沿竖直方向布置,例如,电池端锁组件2位于车端锁组件1的下方,则第一凹槽121的开口端位于车端锁组件1的左侧并朝向右侧开口,第二凹槽221的开口端位于电池端锁组件2的右侧并朝向左侧开口。当车端锁组件1与电池端锁组件2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凹槽121的开口端面与第二凹槽221的开口端面贴合且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221沿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配合对接方向呈镜像对称。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用于容纳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在锁止状态下,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的开口端面贴合且镜像对称的结构,这样便于控制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内的位置,即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均只要在各自对应的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内转动,即可实现电池5与车身的锁止和解锁状态,解锁状态时:车端锁芯11整个位于第一凹槽121内,电池端锁芯21整个位于第二凹槽221内;锁止状态时: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均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121,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凹槽221。这样的设置,使得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锁止与解锁操作简单可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配合对接方向,车端锁座13设置有第一凹槽121的一侧朝向电池端锁座23延伸预设长度,电池端锁座23设置有第二凹槽221的一侧朝向车端锁座13延伸预设长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车端锁座13设置有第一凹槽121的一侧朝向电池端锁座23延伸预设长度,电池端锁座23设置有第二凹槽221的一侧朝向车端锁座13延伸预设长度,使得车端锁座13和电池端锁座23在相对侧分别具有第一延伸部分131和第二延伸部分231,从而车端锁座13的第一延伸部分131和电池端锁座23的未延伸部分配合,电池端锁座23的第二延伸部分231和车端锁座13的未延伸部分配合。或者,车端锁座13设置有与第二延伸部分231配合的第一凹陷部分,电池端锁座23设置有与第一延伸部分131配合的第二凹陷部分,从而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配合时,第一凹陷部分与第二延伸部分231对应配合、第二凹陷部分与第一延伸部分131对应配合。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延伸部分可以为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对接配合起到引导和限位的作用,提高锁止便捷性及换电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配合更紧密,确保锁止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当车端锁组件1与电池端锁组件2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凹槽121的开口端面与第二凹槽221的开口端面贴合且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221沿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配合对接方向呈镜像对称;同时,沿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的配合对接方向,车端锁座13设置有第一凹槽121的一侧朝向电池端锁座23延伸预设长度,电池端锁座23设置有第二凹槽221的一侧朝向车端锁座13延伸预设长度。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均设置为包含弧形面和平面的半圆形结构,车端锁芯11的弧形面与第一凹槽121的槽壁滑动贴合,电池端锁芯21的弧形面与第二凹槽221的槽壁滑动贴合,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的平面相互配合。
本申请通过将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均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且对应的弧形面与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的槽壁贴合,便于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各自相对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221转动,实现伸入对方所在的凹槽和退回自身所在的凹槽,进而实现锁止和解锁;而两者平面相互配合,则使得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的配合更加简单可靠,更便于在解锁时,确保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各自退回自身所在的凹槽后互不影响以及降低摩擦力,提高解锁速度而提升换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于第一导向部12和第二导向部22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其可以为以下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端锁组件1还包括第一导向部12,第一导向部12朝向电池端锁座23的一端伸出车端锁座13并在与电池端锁座23配合时伸入电池端锁座23内,第一凹槽121设置在第一导向部12上;电池端锁组件2还包括第二导向部22,第二导向部22朝向车端锁座13的一端伸出电池端锁座23并在与车端锁座13配合时伸入车端锁座13内,第二凹槽221设置在第二导向部22上。
通过在车端锁组件1设置第一导向部12,在电池端锁组件2设置第二导向部22,方便在电池5安装过程中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当电池5对准车身的安装位置向上运动时,难免会有一些误差存在,为了减少误差对锁止操作的影响,设置了第一导向部12和第二导向部22,在电池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部12和第二导向部22同时分别向着电池端锁座23和车端锁座13内移动,引导两者逐渐配合并进入准确的位置以纠正电池5的位置误差,实现电池端锁组件2与车端锁组件1的精准锁止,即实现电池5与车身的精准锁止操作。
进一步,第一导向部12伸出车端锁座13的一端和第二导向部22伸出电池端锁座23的一端均设置为锥形结构;在车端锁组件1与电池端锁组件2锁止状态时,第一导向部12设有第一凹槽121的第一侧与第二导向部22设有第二凹槽221的第二侧紧密贴合。
通过在第一导向部12和第二导向部22的伸出端设置为锥形结构,对电池5安装起到导向作用,电池5向上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位置偏差,只需要将第二导向部22的锥形结构的顶部卡在车端锁座13内,便可以在其导向作用下,对电池5的运动进行纠偏,实现电池端锁组件2与车端锁组件1的精准锁止,也即实现电池5与汽车车身的精准锁止固定。同时,在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对接过程中,第一导向部12的锥形结构的一个侧面会先与电池端锁芯21接触,对应的,第二导向部22的锥形结构的一个侧面会先与车端锁芯11接触,在电池端锁组件2的进一步朝向车端锁组件1移动中,由于锥形结构的侧面的倾斜度锥形结构逐渐对电池端锁芯21和车端锁芯11抵压,使得电池端锁芯21回位至第二凹槽221内、车端锁芯11回位至第一凹槽121内,以便于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实现对接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是车端锁组件1设置为还包括第一导向部12,以通过第一导向部12的设置实现在电池5安装过程中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或者,也可以仅是电池端锁组件2设置为还包括第二导向部22,以通过第二导向部22的设置实现在电池5安装过程中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车端锁组件1还包括与车端锁芯11相连的解锁部3,电池端锁组件2还包括与电池端锁芯21相连的限制部4,解锁部3使得车端锁芯11保持一端伸出第一凹槽121的状态,而限制部4使得电池端锁芯21保持一端伸出第二凹槽221的状态;当解锁部3受力从而使得与其相连的车端锁芯11发生转动而带动与限制部4相连的电池端锁芯21随之转动,从而车端锁芯11缩回第一凹槽121,电池端锁芯21缩回第二凹槽221以实现解锁。
本实施例中,通过解锁部3与车端锁芯11相连而实现车端解锁。采用车端解锁方式时,解锁部3由车端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换电站内的换电设备仅需要承载电池5即可,无需考虑解锁问题,从而换电设备只要考虑兼容各种车辆的电池5的大小,就可以满足各种车辆的换电需求,进而提升换电站的兼容性。
具体的,解锁部3包括水平连杆32和转向连杆33,转向连杆33位于车端锁座13内且转向连杆33的一端与车端锁芯11固定连接,转向连杆33的另一端与水平连杆32伸入车端锁座13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水平连杆32的另一端伸出车端锁座13内且设有限位弹簧31,水平连杆32在远离车端锁座13的一端设有挡板34,限位弹簧31被夹设在挡板34与车端锁座13的外壁之间并保持压缩状态,使得限位弹簧31对挡板34,及水平连杆32有一个远离车端锁座13的力,进而转向连杆33受水平连杆32的拉力而使得车端锁芯11保持一端伸出第一凹槽121的状态。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水平连杆32上时,限位弹簧31给水平连杆32一个远离车端锁芯11的力以防止车端锁芯11自行转动导致解锁。
本申请通过在解锁部3设置水平连杆32和转向连杆33,组成传动机构,通过给水平连杆32施加一个沿其长度方向的力,水平连杆32带动转向连杆33转动,转向连杆33带动车端锁芯11转动,从而控制车端锁芯11整个位于第一凹槽121内,电池端锁芯21整个位于第二凹槽221内,电池端锁芯21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实现电池端锁组件2脱离车端锁组件1,从而完成电池5与车身之间的解锁操作。另外,这样的设置下,当电池5与车身之间采用多个锁止结构进行连接时,各个锁止结构的水平连杆32可以依次或者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施力点,通过仅对这个施力点带动各个水平连杆32而控制对应的各个锁止结构,有利于提高各个锁止结构解锁时的同步性。
进一步,限制部4包括位于电池端锁座23内的限制转向杆42和扭簧41,扭簧41包括两个转臂411,限制转向杆42的一端与电池端锁芯21固定连接,限制转向杆42的另一端与扭簧41的一个转臂411转动连接,另一个转臂411与电池端锁座23固定连接。扭簧41可以对电池端锁芯21提供的拉力而使得电池端锁芯21保持一端伸出第二凹槽221的状态,从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时,可以避免电池端锁芯21自行转动导致解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解锁部3和限制部4的安装位置可以互换,也就是车端锁组件1包括与车端锁芯11相连的限制部4,电池端锁组件2包括与电池端锁芯21相连的解锁部3,也就是通过解锁部3与电池端锁芯21相连而实现电池5端解锁。采用电池5端解锁方式时,解锁部3由换电站内的换电设备控制,从而车端结构比较简单,避免由于车端出现故障或者断电情况而导致无法换电的情况,确保无论车辆处于何种情况中,均可实现换电。
由此,解锁部3和限制部4可防止锁止结构自动解锁,是起到保障锁止结构稳定锁止,防止电池5自行解锁脱落的功能结构。对于解锁部3和限制的结构,本申请中仅提供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解锁部3或者限制部4可依据实际需求设计为其他结构形式,只要满足对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进行位置限制以及解锁部3可起到解锁功能即可。
车端锁组件1还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端连接座15,车端锁座13可浮动连接于车端连接座15;电池端锁组件2还包括与电池5固定连接的电池端连接座,电池端连接座固定于电池端锁座23远离车端锁座13的一端。
本申请通过设置车端连接座15将车端锁组件1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又通过将车端锁座13与车端连接座15可浮动连接,实现车端锁座13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在实际的换电操作中,电池5在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位置误差,通过将车端锁座13可浮动连接在车端连接座15内,可以减少位置误差带来的锁止配合的难度,提高电池5与车身锁止的流畅度,提升换电操作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分别与车身和电池5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车端锁座13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伸出部132,车端连接座15两端均具有连接部151从而与车身固定,车端连接座15的中间设有贯穿孔152以供车端锁座13穿设,且车端连接座15沿贯穿孔152周向设有用于容纳伸出部132的卡槽14,卡槽14具有预设厚度,从而伸出部132与卡槽14卡合。在一个实施例中,伸出部132上套设有弹性件16,且弹性件16与卡槽14的内壁贴合,由于弹性件16的弹性结构,使得车端锁座13相对车端连接座15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浮动量。
本申请通过在车端连接座15设置贯穿孔152为车端锁座13提供安装位置,对车端锁座13的可浮动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解决了电池5安装中存在位置误差导致的换电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换电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伸出部132还可以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簧与卡槽14朝向伸出部132的内侧壁相连,由于弹簧的可伸缩特性,也使得车端锁座13相对车端连接座15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浮动量;进而解决了电池5安装中存在位置误差导致的换电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换电效率。
下面示例性地叙述应用有本技术方案的电动车辆的换电过程,以车端解锁为例,包括亏电电池5的拆卸过程和满电电池5的安装过程。具体地,亏电电池5的拆卸过程为:
待换电的车辆驶入换电站,并停靠于换电工位上方,换电站内的换电小车进入换电工位而位于待换电的车辆下方。车辆上的解锁部3被施加动力而带动车端锁芯11转动而回到第一凹槽121内,对应的,车端锁芯1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电池端锁芯21发生相应转动而回到第二凹槽221内,从而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实现解锁,进一步在电池5的重力作用下,亏电电池5会下落而脱离车辆,最终亏电电池5落至换电小车上而移走。
满电电池5的安装过程为:换电小车带着满电电池5移动至换电工位而位于亏电电池5已被拆除的车辆的下方,换电小车举升满电电池5以带着电池端锁组件2向车端锁组件1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导向部12和第二导向部22分别进入电池端锁座23和车端锁座13以引导电池端锁组件2和车端锁组件1的对接;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导向部12的锥形结构的一个侧面与电池端锁芯21接触并在进一步移动中对电池端锁芯21施加压力使得电池端锁芯21回位至第二凹槽221内,对应的,第二导向部22的锥形结构的一个侧面与车端锁芯11接触并在进一步移动中对车端锁芯11施加压力使得车端锁芯11回位至第一凹槽121内;同时,车端锁座13的第一延伸部分131和电池端锁座23的第二延伸部分231分别伸入对方以进行配合;最终,当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配合到位后,车端锁芯11自动回位而一端伸入第二凹槽221,电池端锁芯21自动回位而一端伸入第一凹槽121,从而完成满电电池5与车辆的锁止。此时,换电完成。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包括车身、电池5和以上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车身底部具有车身底盘,对于电动乘用车而言,车身底盘上均安装有用于固定电池5的支架8,支架8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81,每个第一通孔81内均安装有车端锁组件1,电池5上对应安装有电池端锁组件2,电池端锁组件2与车端锁组件1一一对应配合使得电池5可相对车身底盘快速锁止或解锁。
本申请通过在乘用车上设置以上的锁止结构,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互相插入式连接,锁止结构简单可靠,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结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在乘用车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乘用车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从而使得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乘用车换电效率。同时,本方案可以利用电动乘用车的支架8上的第一通孔81可以直接安装车端锁组件1,无需重新设计适用于换电的支架8,使得充电补能和换电补能的车辆的车身具有统一性,便于开发和生产。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对应于车身长度方向,电池5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端锁组件2的安装板51,安装板51上设有定位销52,支架8设有与定位销52配合固定的插接孔,电池5的两端分别与电连接器7和液冷连接器6连接。
通过在乘用车的电池5上设置安装板51,为电池端锁组件2提供安装位置;通过在安装板51还设有定位销52,在支架8上设有与定位销52配合连接的插接孔,起到对准限位作用,防止电池5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位置偏差,保证方便电池5和车身对位,同时为快换锁止结构精准连接提供粗定位,提高换电效率和电池5使用寿命。电连接器7的设置便于电池5充放电,以对电池5充电或者电池5为车辆提供电能;液冷连接器6的设置便于对充放电中的电池5进行温度控制,使其保持在最佳温度下工作而提高电池5的效率以及寿命。
在乘用车安装多个锁止结构的过程中,将位于同侧的多个锁止结构中的解锁部3的水平连杆32连接至一个整体的控制连杆,通过控制该控制连杆的运动统一控制多个锁止结构的锁止状态,实现多个锁止结构的同步操作,简化乘用车换电操作过程,提升换电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包括车身、电池5和以上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车身具有两个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车身大梁,车身大梁上固定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板,车身大梁和/或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内均安装有车端锁组件1,电池5上对应安装有电池端锁组件2,电池端锁组件2与车端锁组件1一一对应配合使得电池5可相对车身大梁和/或连接板快速锁止或解锁。
通过在重型卡车上使用以上的快换锁止结构,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互相插入式连接,锁止结构简单可靠,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结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在重型卡车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重型卡车换电效率。
在重型卡车安装多个锁止结构的过程中,将位于同侧的多个锁止结构中的解锁部3的水平连杆32连接至一个整体的控制连杆,通过控制该控制连杆的运动统一控制多个锁止结构的锁止状态,实现多个锁止结构的同步操作,简化重型卡车换电操作过程,提升换电效率。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申请提供的锁止结构在车端锁组件1和电池端锁组件2朝对方移动过程中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分别进入对方所在电池端锁座23和车端锁座13且各自的部分分别伸入第二凹槽221和第一凹槽121即可实现锁止,也就是车端锁芯11和电池端锁芯21之间是互相插入式,由此,锁止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同时由于无需精密配合,对锁止机构的精度要求相对较低,另外换电过程中的锁止控制流程简单易实现;对车端锁芯11或电池端锁芯21中的一个施力即可实现解锁,使得换电过程中的解锁控制流程也简单易实现,从而整个换电流程相对简单,易于提升换电效率。解决了现有锁止机构精度要求高、换电控制流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用于电池和汽车车身的锁止和解锁以实现电池的快换,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车端锁组件和可与所述车端锁组件配合并固定在电池上的电池端锁组件;
所述车端锁组件包括车端锁芯和容纳所述车端锁芯的车端锁座,所述车端锁座内设第一凹槽,所述车端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相对所述第一凹槽可转动使得所述车端锁芯的一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一凹槽外或可缩回至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包括电池端锁芯和容纳所述电池端锁芯的电池端锁座,所述电池端锁座内设第二凹槽,所述电池端锁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并相对所述第二凹槽可转动使得所述电池端锁芯的一端可伸出至所述第二凹槽外或可缩回至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相配合对接时,所述车端锁组件与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在向对方移动过程中,所述电池端锁芯进入所述车端锁座且所述电池端锁芯伸出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凹槽,所述车端锁芯进入所述电池端锁座且所述车端锁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凹槽,使得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实现锁止;或,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解除配合时,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中的一个被施力而带动另一个转动,进而所述车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电池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二凹槽,使得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当所述车端锁组件与所述电池端锁组件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端面贴合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的配合对接方向呈镜像对称;
和/或,沿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的配合对接方向,所述车端锁座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朝向所述电池端锁座延伸预设长度,所述电池端锁座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朝向所述车端锁座延伸预设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锁芯和所述电池端锁芯均设置为包含弧形面和平面的半圆形结构,所述车端锁芯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滑动贴合,所述电池端锁芯的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滑动贴合,所述车端锁芯和所述电池端锁芯的平面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锁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朝向所述电池端锁座的一端伸出所述车端锁座并在与所述电池端锁座配合时伸入所述电池端锁座内,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
和/或,所述电池端锁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朝向所述车端锁座的一端伸出所述电池端锁座并在与所述车端锁座配合时伸入所述车端锁座内,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伸出所述车端锁座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伸出所述电池端锁座的一端均设置为锥形结构;
和/或,在所述车端锁组件与所述电池端锁组件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导向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二导向部设有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侧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锁组件和所述电池端锁组件中的一个还包括与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相连的解锁部,另一个还包括与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相连的限制部,所述解锁部和所述限制部均使得与其相连的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保持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所述解锁部可受力从而使得与其相连的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发生转动而带动与所述限制部相连的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随之转动,从而所述车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电池端锁芯缩回所述第二凹槽以实现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包括水平连杆和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位于所述车端锁座或所述电池端锁座内且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连杆伸入所述车端锁座或所述电池端锁座内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水平连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车端锁座或所述电池端锁座内且设有限位弹簧,在没有外力作用在所述水平连杆上时,所述限位弹簧给所述水平连杆一个远离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的力以防止所述车端锁芯或所述电池端锁芯自行转动导致解锁;
和/或,所述限制部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端锁座或所述车端锁座内限制转向杆和扭簧,所述扭簧包括两个转臂,所述限制转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端锁芯或所述车端锁芯固定连接,所述限制转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的一个所述转臂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转臂与所述电池端锁座或所述车端锁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锁组件还包括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车端连接座,所述车端锁座可浮动连接于所述车端连接座;
和/或,所述电池端锁组件还包括与电池固定连接的电池端连接座,电池端连接座固定于所述电池端锁座远离所述车端锁座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锁座具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伸出部,所述车端连接座上设有贯穿孔以供所述车端锁座穿设,且所述车端连接座沿所述贯穿孔周向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卡槽;其中,所述伸出部套设有弹性件并与所述卡槽卡合,或,所述伸出部通过多个间隔设置的弹簧与所述卡槽朝向所述伸出部的内侧壁相连。
10.一种乘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电池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所述车身底部具有车身底盘和安装于车身底盘并用于固定电池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内均安装有所述车端锁组件,所述电池上对应安装有所述电池端锁组件,所述电池端锁组件与所述车端锁组件一一对应配合使得所述电池可相对所述车身底盘快速锁止或解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乘用车,其特征在于,对应于车身长度方向,所述电池的两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端锁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定位销,所述车身底盘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配合固定的插接孔,所述电池的两端分别与电连接器和液冷连接器连接。
12.一种重型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电池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所述车身具有两个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车身大梁,所述车身大梁上固定有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连接板,所述车身大梁和/或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内均安装有所述车端锁组件,所述电池上对应安装有所述电池端锁组件,所述电池端锁组件与所述车端锁组件一一对应配合使得所述电池可相对所述车身大梁和/或所述连接板快速锁止或解锁。
CN202322137720.X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Active CN221113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7720.XU CN221113606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7720.XU CN221113606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113606U true CN221113606U (zh) 2024-06-11

Family

ID=91344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7720.XU Active CN221113606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1136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96472U (zh) 换电车辆
KR20200103799A (ko) 배터리 홀더, 배터리 교체 장치, 전기 자동차, 및 전기 자동차의 설치 방법.
CN219007570U (zh) 换电车辆
CN116001547A (zh) 换电车辆
CN116278940A (zh) 新能源电池换电车辆的电池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CN221113606U (zh)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乘用车以及重型卡车
CN213705229U (zh) 锁机构
CN209795154U (zh) 锁紧装置
CN221250564U (zh) 一种快换支架及电动车辆
CN220076120U (zh) 一种锁止机构
CN221250566U (zh) 一种电动车快换锁止结构及电动车辆
CN220692237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220391066U (zh) 一种快换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219191971U (zh) 换电设备、换电站
CN220615457U (zh) 一种电池包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
CN219191886U (zh) 快换支架组件及包含其的换电车辆
CN219904036U (zh) 安装组件和车辆
CN218640668U (zh) 锁止机构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CN117774653A (zh) 一种锁止机构
CN220009433U (zh)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的拆装设备
CN220009421U (zh) 一种凸轮驱动锁止机构
CN113561845B (zh) 托架结构及其锁合组件
CN220842177U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
CN220076119U (zh) 一种电池包锁止装置及电动车辆
WO2024139949A1 (zh) 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