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2991U -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2991U
CN219332991U CN202223548689.0U CN202223548689U CN219332991U CN 219332991 U CN219332991 U CN 219332991U CN 202223548689 U CN202223548689 U CN 202223548689U CN 219332991 U CN219332991 U CN 2193329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descent control
control device
steering whee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486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欣
魏亚男
张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Union Beij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Union Beij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Union Beij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Union Beij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486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29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29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29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转向轮应用于缓降器,包括轮体,轮体的外圆周面设有限位部,限位部沿轮体的径向向外凸起,限位部包括止挡面,止挡面用于与缓降器的壳体围设出工作绳绕设的通道。限位部的设置既为工作绳提供了转向区域,又限制工作绳的绕设范围,避免工作绳脱离其在轮体上的转向区域,使缓降器设备运行更加稳定。止挡面与工作绳接触,增加了工作绳与转向轮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工作绳磨损,延长了缓降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逃生下降过程中对工作绳磨损严重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缓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背景技术
缓降器应用于高层建筑发生意外情况时辅助居民成员从高层建筑紧急缓降撤离至地面安全位置,避免居民成员受到意外伤害。但相关的缓降器大多存在缓降器内部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造价高。而且其内部的转向装置常采用通体圆柱面形式,当缓降器连续运行时工作绳与转向装置是线接触形式,容易导致工作绳接触疲劳从而降低使用寿命,进一步致使缓降器出现运行卡滞问题。另外,转向装置无限位设计,缓降器在运行时工作绳由于没有定位,存在工作绳自由跳动的情况,造成设备不能稳定运行的情况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避免工作绳脱离其在轮体上的转向区域,使缓降器设备运行更加稳定。增加了工作绳与转向轮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工作绳磨损,延长了缓降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逃生下降过程中对工作绳磨损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向轮,应用于缓降器,包括:
轮体,所述轮体的外圆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轮体的径向向外凸起,所述限位部包括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与所述缓降器的壳体围设出工作绳绕设的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轮,所述止挡面为斜面,所述止挡面沿所述轮体的径向向外,逐渐向远离所述缓降器的壳体的方向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轮,所述止挡面与所述轮体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还包括:
第一凸轴,所述第一凸轴设置于所述轮体轴向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
第二凸轴,所述第二凸轴与所述轮体及所述第一凸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凸轴设置于所述轮体轴向另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与所述缓降器的盖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缓降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绳孔和第二绳孔,所述第一绳孔和所述第二绳孔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壳体内部;
绳轮组件,多个所述绳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工作绳由所述第一绳孔和所述第二绳孔中的一个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绕设于所述绳轮组件,从所述第一绳孔和所述第二绳孔中的另一个伸出所述壳体;
如上所述的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转向轮用于对多个所述绳轮组件之间的所述工作绳进行转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降器,所述缓降器还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对设置,所述转向轮的第一凸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向轮的第二凸轴与所述盖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降器,每个所述绳轮组件包括:
绳轮;所述绳轮用于绕设所述工作绳;
齿轮,所述绳轮与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减速组件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降器,所述缓降器还包括:
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绳轮组件与同一所述减速组件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缓降器,所述减速组件包括:
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所述摩擦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摩擦;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穿设于所述摩擦件且与所述齿轮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缓降系统,包括:
工作绳;
如上所述的缓降器,至少一个所述缓降器设置于所述工作绳;
至少一个挂点组件,所述挂点组件用于将所述工作绳与建筑物固定;
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与所述缓降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轮,为满足工作绳竖直进入缓降器并由缓降器竖直伸出的要求,从而对工作绳在缓降器内的方向进行转变的结构设计。轮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限位部,限位部为凸起状态,在转向轮安装于缓降器内后,限位部的止挡面朝向壳体内部,即止挡面、轮体的外圆周面和壳体之间可围设出供工作绳绕设的通道,因此限位部的设置既为工作绳提供了转向区域,又限制工作绳的绕设范围,避免工作绳脱离其在轮体上的转向区域,使缓降器设备运行更加稳定。止挡面与工作绳接触,增加了工作绳与转向轮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工作绳磨损,延长了缓降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逃生下降过程中对工作绳磨损严重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轮结构简单,能够一体成型,零部件加工成型方便,解决了零部件造价成本高的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系统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系统的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缓降系统的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00、壳体;110、第一绳孔;120、第二绳孔;130、连接件;140、盖体;
200、减速组件;210、齿轮轴;220、摩擦件;230、弹性件;
300、绳轮组件;310、绳轮;320、齿轮;330、第一绳轮组件;340、第二绳轮组件;
400、转向轮;410、第一转向轮;420、第二转向轮;430、轮体;440、第一凸轴;450、第二凸轴;431、限位部;4311、止挡面;432、弧形面;
500、工作绳;510、人员;
600、安全带;610、锁扣件;620、带体;
700、挂点组件;710、挂装座;720、固定件;
800、缓降器;900、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向轮400,应用于缓降器800,包括轮体430,轮体430的外圆周面设有限位部431,限位部431沿轮体430的径向向外凸起,限位部431包括止挡面4311,止挡面4311用于与缓降器800的壳体100围设出工作绳500绕设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轮400,为满足工作绳500竖直进入缓降器800并由缓降器800竖直伸出的要求,从而对工作绳500在缓降器800内的方向进行转变的结构设计。轮体430的外圆周面上设置限位部431,限位部431为凸起状态,在转向轮400安装于缓降器800内后,限位部431的止挡面4311朝向壳体100内部,即止挡面4311、轮体430的外圆周面和壳体100之间可围设出供工作绳500绕设的通道,因此限位部431的设置既为工作绳500提供了转向区域,又限制工作绳500的绕设范围,避免工作绳500脱离其在轮体430上的转向区域,使缓降器800设备运行更加稳定。止挡面4311与工作绳500接触,增加了工作绳500与转向轮400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工作绳500磨损,延长了缓降器800的使用寿命,解决了逃生下降过程中对工作绳500磨损严重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转向轮结构简单,能够一体成型,零部件加工成型方便,解决了零部件造价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止挡面4311为斜面,止挡面4311沿轮体430的径向向外延伸,逐渐向远离壳体100的方向倾斜。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31为轮体430外圆周面上的凸起结构,且限位部431绕轮体430周向环形无间断分布,止挡面4311由轮体430的外圆周面向外逐渐倾斜,进一步增大与工作绳500的接触范围,且放缓与外圆周面之间的构型角度,更便于转向轮400的加工制造。
本实施例中,限位部431与轮体430为一体成型结构,止挡面4311的倾斜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零件加工时进行调整。在其它实施例中,限位部431与轮体430也可为分体连接结构,在保证二者连接紧固的同时,可针对不同倾斜角度需求更换不同的倾斜角度止挡面4311的限位部431。
本实施例中,轮体430的外圆周面仅设置单侧的限位部431,即仅有一个止挡面4311与工作绳500接触。在其它实施例中,轮体430的外圆周面可设置双侧的限位部431,两个限位部431的止挡面4311相对设置,围设出工作绳500绕设的通道,该通道的横截面呈V型,能够进一步增加工作绳500与转向轮400的接触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止挡面4311与轮体430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弧形面432过渡连接。本实施例中,止挡面4311与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弧形面432平滑过渡,弧形面432能够更加贴合工作绳500的外形,使工作绳500在转向轮上完全形成面接触的状态,既改变工作绳500的运动方向,又能够实现与工作绳500的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大与工作绳500的接触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转向轮还包括第一凸轴440和第二凸轴450,第二凸轴450与轮体430及第一凸轴440同轴设置,第一凸轴440设置于轮体430轴向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与壳体100连接;第二凸轴450设置于轮体430轴向另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与缓降器800的盖体140连接。本实施例中,轮体430轴向的两侧端面分别连接同轴设置的第一凸轴440和第二凸轴450,缓降器800的盖体140与壳体100对合连接,形成缓降器800的内部空间,第一凸轴440与第二凸轴450作为转向轮400的定位件使用,第一凸轴440与壳体100接触固定,第二凸轴450与盖体140接触固定,两个凸轴实现双重定位固定,提高转向轮的安装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轴440作为与壳体100连接的主要定位件,为保证转向轮400的稳定连接稳固,可以将第一凸轴440的长度设计大于第二凸轴450的长度。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降器800,包括壳体100、位于壳体100内部的减速组件200和多个绳轮组件300,壳体100设有沿竖直方向贯通壳体100内部的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工作绳500通过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穿设于缓降器800。具体的,工作绳500由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中的一个进入壳体100内部,然后工作绳500绕设在绳轮组件300,进而工作绳500从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中的另一个伸出壳体100。至少两个相邻的绳轮组件300与同一减速组件200传动连接,减速组件200用于阻止绳轮组件300的转速高于预设转速,以使缓降器800在工作绳500上以设定的速度缓慢下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降器800作为人员510逃生时的减速设备使用。如图3所示,工作绳500与建筑物固定完成后,其上可安装多个缓降器800,实现多人同时沿提前设置好的工作绳500路径逃生下降,多人陆续逃生下降,一方面减少了人员510在安全保障方面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最大程度缩减了逃生时间,人员510安全得以保障,同时,由于工作绳500在固定位置上保持不动,而缓降器跟随人员510同步逃生下降,极大解决了传统缓降器中利用工作绳500上下运动带动人员510移动过程中钩挂在建筑物上造成缓降器运行卡滞的问题。
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中的一个位于壳体100的上部,另一个位于壳体100的下部,如图1所示,以第一绳孔110位于壳体100上部作为进绳孔、第二绳孔120位于壳体100下部作为出绳孔为例进行说明。这样,工作绳500的入绳方向与出绳方向均为沿竖直方向延伸,即工作绳500经过绳轮组件300的缠绕后,延伸方向不变,工作绳500沿竖直方向穿过缓降器800,能够使居住人员510保证竖直降落,绳轮组件300一方面作为与工作绳500绳传动的承载受力传动组件,另一方面用于作为与减速组件200连接传动的配合组件。
绳轮组件30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绳轮组件300的数量越多,表示工作绳500与绳轮组件300的接触面积也就越大,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至少两个相邻的绳轮组件300共用一个减速组件200,使缓降器800内部的结构组成更加简单集成,使缓降器800更安全稳定的运行。
本实施例中,绳轮组件300和减速组件200均通过各自的固定件结构固定在壳体100内部。壳体100上的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可同轴设置,即工作绳500入绳方向与出绳方向处于同一直线。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的位置可错开一定距离,但需保证工作绳500的进出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缓降器800还包括转向轮400,转向轮400设置于壳体100的内部,转向轮400用于对多个绳轮组件300之间的工作绳500进行转向。本实施例中,转向轮400设置在壳体100内部,工作绳500在绕设绳轮组件300的路径中,也同样绕过转向轮400,以此能够实现工作绳500方向的转变,既保证工作绳500在各个绳轮组件300之间的变向,又保证工作绳500以最佳方向绕入绳轮组件300,以及以最佳方向绕出绳轮组件300,从而使工作绳500最大程度与绳轮组件300的接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绳轮组件300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所示,两组绳轮组件300分别为第一绳轮组件330和第二绳轮组件340。第一绳轮组件330与第二绳轮组件340沿第一绳孔110至第二绳孔120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绳轮组件330靠近第一绳孔110,第二绳轮组件340的绳轮组件300靠近第二绳孔120,工作绳500由第一绳孔110进入壳体100内部后,先绕过第一绳轮组件330,然后绕过转向轮400进行方向变换后,再绕过第二绳轮组件340,最后由第二绳孔120伸出壳体100,同时,第一绳轮组件330与第二绳轮组件340还共同与一个减速组件200传动连接,使缓降器800更安全稳定的运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示例中,绳轮组件300还可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绳轮组件300,即在第一绳轮组件330与第二绳轮组件340之间再设置其它绳轮组件300,此时,绳轮组件300不仅能够实现与工作绳500的绳传动连接,保证工作绳500与绳轮组件300的接触面积,还能够相互配合起到工作绳500的转向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转向组件400包括多个转向轮。转向轮的数量与绳轮组件300的数量相同,一个转向轮对应一个绳轮组件300设置。如图3所示,绳轮组件30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绳轮组件330和第二绳轮组件340,转向轮400包括两组转向轮,分别为第一转向轮410和第二转向轮420。第一转向轮410与第一绳轮组件330对应设置,第二转向轮420与第二绳轮组件340对应设置。工作绳500穿入第一绳孔110后,依次绕过第一绳轮组件330、第一转向轮410、第二转向轮420和第二绳轮组件34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轮400包括两个转向轮,且均位于绳轮组件300的同侧,分别为第一转向轮410和第二转向轮420,第一转向轮410靠近第一绳轮组件330,第二转向轮420靠近第二绳轮组件340,工作绳500由第一绳孔110进入壳体100后,先绕过第一绳轮组件330的下部,然后绕过第一转向轮410的上部,实现一次转向后,再绕过第二转向轮420的下部,实现二次转向后,最后绕过第二绳轮组件340的上部,并由第二绳孔120伸出壳体100。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轮410与第二转向轮420对齐设置,且第一转向轮410的轴线在第一绳轮组件330的轴线的上方,第二转向轮420的轴线在第二绳轮组件340的轴线下方,在工作绳500绕设的路径上,可实现由绳轮组件300的低点绕至转向轮的高点,能够增大工作绳500在绳轮组件300围绕时的包角,增大工作绳500与绳轮组件300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工作绳500与绳轮组件30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工作绳500和绳轮组件300之间出现打滑的情况,并能够满足工作绳500和绳轮组件300承载受力的要求。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采用其它转向结构,如拨片、导向槽等,能够使工作绳500在绳轮组件300之间转向并使工作绳500保证与绳轮组件300接触的最大路径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每个绳轮组件300包括绳轮310和齿轮320,绳轮310用于绕设工作绳500,且绳轮310与齿轮320同轴连接,齿轮320与减速组件200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绳轮310与齿轮320同轴连接,且能够同步转动,工作绳500在各个绳轮310上绕设,缓降器800在下降的过程中,绳轮310在工作绳500的作用下转动,以此带动齿轮320转动,因为齿轮320与减速组件200连接,即在齿轮320转动的过程中受到减速组件200的作用,减速组件200对齿轮320转动施加阻力以控制齿轮320转动的速度,进而反馈到绳轮310的转动过程,控制绳轮310转动的速度,实现对缓降器800沿工作绳500上下降的速度的调控。
本实施例中,工作绳500依次绕过第一绳轮组件330的绳轮310、第一转向轮410、第二转向轮420和第二绳轮组件340的绳轮310,第一绳轮组件330的齿轮320与第二绳轮组件340的齿轮320均与减速组件200连接,即减速组件200与绳轮组件300的连接关系,可对两个齿轮320同时进行减速作用,因此对工作绳500所绕设的两个绳轮310也能够同时进行减速控制,减速效果更加明显。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减速组件200包括齿轮轴210、摩擦件220和弹性件230,齿轮轴210与齿轮320啮合连接,摩擦件220套设于齿轮轴210上,弹性件230穿设于摩擦件220且与齿轮轴210连接,摩擦件220与壳体100的内壁接触摩擦。本实施例中,在缓降器800沿工作绳500下降的过程中,绳轮组件300的齿轮320与减速组件200的齿轮轴210上的轮齿啮合传动,使齿轮轴210持续保持高速旋转状态,齿轮轴210上还套设多组摩擦件220,弹性件230依次穿过多组摩擦件220后首尾相连,并连接固定于齿轮轴210上。由于齿轮轴210高速旋转,摩擦件220同步旋转并且受到离心力作用,克服弹性件230的拉力向外扩张,进而摩擦件220与壳体100的内壁接触产生摩擦阻力,因摩擦件220的摩擦阻力形成的制动力反向作用于齿轮轴210,从而限制齿轮轴210的转速,以此对绳轮组件300的转速产生控制,实现恒速下降逃生。
在其它实施例中,减速组件200还可采用其它减速结构,如弹簧减速、棘轮减速等。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内还设有导向轮900,导向轮900对应第一绳孔110和第二绳孔120设置,一方面用于作为配合进入壳体100内的工作绳500运动,另一方面对工作绳500的运动方向进行辅助导向。壳体100内部可分为两个空间,一是绳轮安装区域,另一个是制动区域,绳轮组件300和转向轮400均设置在绳轮安装区域,齿轮轴210一部分穿设于绳轮安装区域,另一部分穿设于制动区域,摩擦件220和弹性件230均位于制动区域内,摩擦件220可与制动区域的内壁摩擦减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缓降器800还包括盖体140,盖体140与壳体100相对设置,转向轮400的第一凸轴440与壳体100连接,转向轮400的第二凸轴450与盖体140连接。本实施例中,缓降器800的盖体140与壳体100对合连接,形成缓降器800的内部空间,即通过盖体140和壳体100连接,将转向轮400、绳轮组件300和减速组件200封装于一体,第一凸轴440与第二凸轴450作为转向轮400的定位件使用,第一凸轴440与壳体100接触固定,第二凸轴450与盖体140接触固定,提高转向轮400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缓降系统,包括安全带600、工作绳500、至少一个挂点组件700和如上述实施例的缓降器800,挂点组件700用于将工作绳500与建筑物固定,至少一个缓降器800设置于工作绳50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降系统,挂点组件700可预先安装于建筑物上,工作绳500的端部固定挂在挂点组件700上,当需要人员510缓降时,将缓降器800安装在工作绳500上,安全带600固定在人员510的身体上,将安全带600与缓降器800连接,即可实现缓降器800与人员510同步下降。工作绳500上的缓降器80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装,即同一根工作绳500在保持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缓降器800数量允许,就可多次进行人员510缓降,无需工作绳500上下往复运动,极大解决了传统缓降器800中利用工作绳500上下运动带动人员510移动过程中钩挂在建筑物上造成缓降器800运行卡滞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挂点组件700、缓降器800、安全带600可封装在盒中,需要时再进行组装和安装固定,便于收纳和携带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00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件130,连接件130与安全带600连接。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可设置不同数量的连接件130,每个连接件130可连接一个安全带600,即一个缓降器800可同时携带多个人员510进行在工作绳500上逃生下降,解决了多人逃生条件下妇孺老幼无人照看的问题,多人陆续逃生下降,一方面减少了人员510在安全保障方面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最大程度缩减了逃生时间,人员510安全得以保障。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0为环形扣锁,便于钩挂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挂点组件700包括挂装座710和固定件720,挂装座710与工作绳500连接,挂装座710通过固定件720固定于建筑物。本实施例中,挂点组件700用于作为工作绳500的悬挂固定点使用,挂装座710通过固定件720固定于建筑物上,例如可以固定在墙体上,每个挂装座710上可连接一个工作绳500,挂装座710的数量代表人员510在逃生下降时不同的逃生路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安全带600包括锁扣件610和带体620,带体620上设有多个锁扣件610,带体620通过锁扣件610连接形成包裹人体躯干部位的网体,且锁扣件610与连接件130连接。本实施例中,安全带600通过连接件130与人员510固定连接后,用于作为人员510的逃生下降时的包裹载体。安全带600的带体620可绕过四肢至胸前,在后背至前胸以及臀部范围内的躯干部位实现包裹,解决了人员510在紧急撤离缓降逃生时,因人员510穿戴不规范或未调整收紧位置,导致人员510在逃生过程中滑脱出安全带600的问题,避免造成人员510的二次伤害。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带600的带体620一端由裆部穿至胸前,另外两端分别由后背绕过肩部到达胸前,三端通过锁扣件610连接使带体620包裹人体躯干部。如图8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安全带600的带体620两端绕过胯部到达胸前,另外两端分别由后背绕过腋下到达胸前,四端通过锁扣件610连接使带体620包裹人体躯干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缓降器,包括:
轮体,所述轮体的外圆周面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沿所述轮体的径向向外凸起,所述限位部包括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与所述缓降器的壳体围设出工作绳绕设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为斜面,所述止挡面沿所述轮体的径向向外,逐渐向远离所述缓降器的壳体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与所述轮体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弧形面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还包括:
第一凸轴,所述第一凸轴设置于所述轮体轴向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与所述壳体连接;
第二凸轴,所述第二凸轴与所述轮体及所述第一凸轴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凸轴设置于所述轮体轴向另一侧的端面上,用于与所述缓降器的盖体连接。
5.一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绳孔和第二绳孔,所述第一绳孔和所述第二绳孔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壳体内部;
绳轮组件,多个所述绳轮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工作绳由所述第一绳孔和所述第二绳孔中的一个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绕设于所述绳轮组件,从所述第一绳孔和所述第二绳孔中的另一个伸出所述壳体;
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转向轮用于对多个所述绳轮组件之间的所述工作绳进行转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还包括:
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对设置,所述转向轮的第一凸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转向轮的第二凸轴与所述盖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还包括减速组件,所述减速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每个所述绳轮组件包括:
绳轮;所述绳轮用于绕设所述工作绳;
齿轮,所述绳轮与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减速组件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绳轮组件与同一所述减速组件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组件包括:
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套设于所述齿轮轴上,所述摩擦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摩擦;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穿设于所述摩擦件且与所述齿轮轴连接。
10.一种缓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绳;
如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降器,至少一个所述缓降器设置于所述工作绳;
至少一个挂点组件,所述挂点组件用于将所述工作绳与建筑物固定;
安全带,所述安全带与所述缓降器连接。
CN202223548689.0U 2022-12-29 2022-12-29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Active CN2193329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689.0U CN219332991U (zh) 2022-12-29 2022-12-29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48689.0U CN219332991U (zh) 2022-12-29 2022-12-29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2991U true CN219332991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48689.0U Active CN219332991U (zh) 2022-12-29 2022-12-29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29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126583C (en) Elevator drive machine placed in the counterweight
CA2126491C (en) Elevator drive machinery disposed in the counterweight
CN102711919B (zh) 绳索上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960004746B1 (ko) 하강 시스템
CN101870437B (zh) 电动攀登器及其应用设备
CN108434627A (zh) 电力工具
CN219332991U (zh) 转向轮、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CN203400422U (zh) 能替换救生绳的高灵敏度救生缓降器
KR101464726B1 (ko) 피난기구용 완강기
KR100251014B1 (ko) 승강기
WO2011141747A2 (en) Rope grip apparatus
CN219332990U (zh) 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CN115385279B (zh) 塔筒内升降设备
CN101745188A (zh) 一种高楼逃生器
CN201729624U (zh) 电动攀登器及其应用设备
CN115721885A (zh) 缓降器及缓降系统
CN103920253B (zh) 一种高楼恒速缓降器
CN216169438U (zh) 高层逃生缓降器及高层逃生窗
CN208301981U (zh) 一种爬绳升降救援装置
CN209621894U (zh) 恒速缓降装置
CN211434819U (zh) 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579450Y (zh) 救生缓降器
CN2362521Y (zh) 高楼救生机
CN216755228U (zh) 一种推块式减速缓降器
KR950004519B1 (ko) 안전 승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