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0804U -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0804U
CN219330804U CN202320336769.5U CN202320336769U CN219330804U CN 219330804 U CN219330804 U CN 219330804U CN 202320336769 U CN202320336769 U CN 202320336769U CN 219330804 U CN219330804 U CN 219330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
frame
needling
gloves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676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mi Ruilite Cnc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mi Ruilite Cn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mi Ruilite Cnc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mi Ruilite Cn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676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0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0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0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手套存放区,机架上设有手套抓取机构,手套存放区的后部机架上设有与手套抓取机构配合的手套撑口机构,机架上设有手套转运机构,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机架上设有用以对手套进行翻面设置且纵向往复移动的后手模机构,手套存放区的两侧、后手模机构与手套转运机构之间设有下脱模送料机构,下脱模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有送料输送带,机架上还设有控制机构。该实用新型代替手工将手套套到翻面机构上,实现了手套的全自动双头高效翻面,且能自动下料,有效节省了人工和设备空间,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背景技术
针织手套或弹性手套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针织技术或缝合技术,在针织连接位置处或缝合的连接位置处一般会形成较为明显的连接处,为了保证手套的美观性,一般连接位置处均位于手套的反面(手套与手部接触的面)。在针织或缝合完成后,需要对手套进行翻面,以确保连接位置处位于手套的内部,从而将针织或缝合处隐藏在手套里面。
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是人工翻面,用硬杆逐个的将每个手指头套倒成翻面,再整体整理,耗时间,耗力气,效率低,也有采用简易手套翻面架,翻一只手套需要六个连贯动作:套手套-脚踩踏板-翻面-松开踏板-取下-摆正计数,这个过程人工操作虽然也能完成,但是自动化程度较低,效率较低,且这个简单的动作每天重复多次不仅会给劳动者造成很大的负担,容易产生计数错误,还存在安全隐患,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解决人工翻面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几种手套自动翻面机,但都存在一些缺陷,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翻面效果不好,也不便于维护,应用并不广泛。手套自动翻面机在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将手套抓取并且开口撑开。由于手套本身比较柔软,自动化设备不易实现抓取和开口的目的。虽有厂商多方试探,仍未能找到一种高效稳定的方案来实现手套自动抓取和开口。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配备专门操作人员把手套一只一只套到生产设备的配套手模上。这是制约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并且增加了劳动强度,使得手套生产行业过度依赖劳动力。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几种手套自动翻面机在手套翻面后人工收集手套的方式也制约了后续加工的工作效率。因此,实有寻求解决改善之必要,期能以器械代劳,以使翻转手套工作变得更为迅速容易,因此研发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代替手工将手套套到翻面机构上,实现了手套的全自动双头高效翻面,且能自动下料,有效节省了人工和设备空间,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机架,处于中部且靠近前部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手套存放区,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手套存放区配合且纵向往复移动的手套抓取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后部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手套抓取机构配合纵向往复移动的手套撑口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对应手套撑口机构且横向往复移动的手套转运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机架上设有用以对所述手套转运机构输送的手套进行翻面设置且纵向往复移动的后手模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所述后手模机构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之间设有下脱模送料机构,所述下脱模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有送料输送带,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以控制上述手套抓取机构、手套撑口机构、手套转运机构、后手模机构、下脱模送料机构和输送带的控制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水平高度低于两侧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设有放置板,所述手套存放区设于放置槽的前部,所述手套存放区包括沿机架的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的手套分区,所述手套分区的两侧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竖直固定安装在机架的上部,靠近放置槽横向方向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纵向滑轨,处于相对外侧的所述导向板外侧设有沿机架纵向方向设置的纵向滑轨,其中手套抓取机构和手套撑口机构均滑道安装在纵向滑轨上,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轴向方向沿机架的横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滑轨,横向滑轨设有平行设置的两根,且靠近机架的后部设置,所述手套转运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滑轨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手套抓取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上的针刺吸盘移动架体,所述手套分区的一侧设有驱动针刺吸盘移动架体纵向往复移动的针刺吸盘驱动气缸,针刺吸盘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板,针刺吸盘移动架体的底部设有向前延伸的连接座,连接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针刺吸盘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针刺吸盘移动架体进行纵向方向的前后往复移动,所述针刺吸盘移动架体上设有对应所述手套分区的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所述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可吸附手套的上针刺吸盘;
所述手套抓取机构还包括所述手套存放区后部设有承托支架,所述承托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承托支架沿机架的纵向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承托支架上设有下针刺吸盘驱动气缸,承托支架上开设有供下针刺吸盘伸出的通孔,所述下针刺吸盘对应所述上针刺吸盘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手套撑口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上的所述撑口座,靠近后部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带动撑口座纵向往复移动的撑杆动力机构,撑杆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撑杆动力机构包括撑杆平移伺服电机,撑杆平移伺服电机设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行星减速机,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与所述撑口座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且所述撑口座的下部与所述皮带连接,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的正反转带动撑口座的纵向移动,此处撑口座的移动到机架的纵向方向的后部时,撑口座是处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的机架上;所述撑口座上设有沿机架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的双行程气缸,所述双行程气缸的轴向方向沿所述机架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双行程气缸的活塞杆两端均设有可在撑口座上滑动安装的撑口支架,所述撑口支架上设有与所述机架垂直设置的手套撑开板,所述手套撑开板在横向方向的截面成Z字型设置,手套撑开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手套进口的宽度,且手套撑开板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承托支架的横向宽度。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手套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板,所述转运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滑轨上,所述横向滑轨后部的机架上设有转运动力机构,所述转运动力机构包括转运伺服电机,所述转运伺服电机设于横向滑轨的后部,所述转运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行星减速机,所述转运伺服电机与所述转运板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且两个同步带轮对应后手模机构设置,所述转运板上设有至少一组对应手套撑开板的前手模,所述手模仿照人体手指设置,所述手模设有五根沿机架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手模杆,前手模通过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运板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手模上套装有翻面套,所述翻面套紧贴所述前手模设置,所述翻面套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后部设有驱动连接板纵向往复移动的翻面动力机构,所述翻面动力机构包括翻面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板的后部连接有翻面齿条,翻面齿条的轴向方向沿机架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翻面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翻面齿条配合的驱动齿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手模机构包括接套座,接套座对称设置在放置槽两侧,所述接套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部,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平行设置的接套滑轨,所述接套滑轨沿机架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接套座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接套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机架上设有接套齿条,接套齿条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机架的纵向方向一致,所述接套齿条设于所述接套滑轨之间,所述接套座上设有接套伺服电机,所述接套伺服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接套齿条配合的齿轮,所述接套座上设有一组对应前手模的后手模。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脱模送料机构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压部件和出料输送带,所述上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置槽一侧的机架上的限位柱,限位柱之间平行设置,限位柱垂直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限位柱滑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部动力连接有上压气缸,所述上压气缸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出料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出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是沿机架的横向方向且向远离机架的方向输送手套,输送带的下部设有驱动出料输送带在机架上下移动的脱模伺服电机,脱模伺服电机与所述出料输送带之间通过丝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避免了传统手套翻面机存在的弊端,实现了手套的上料、翻面、集料出料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且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稳定高效的对手套的上层进行抓取,并将手套的上下两层分开,实现手套快速稳定的上料至配套前手模机构上,不用再手工将手套套到翻面机构上,能够对手套进行全自动高效翻面作业,且能自动下料,有效节省了人工和设备空间,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
3、其采用卧式一拖二双头翻面、出料结构,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原理,同时降低了能耗和采购成本,还减少了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包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工作过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机架,11.放置槽,12. 纵向滑轨,13.横向滑轨,21. 手套分区,22. 导向板,31.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2.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3.连接板,34.连接座,35.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36.上针刺吸盘,37.承托支架,38.下针刺吸盘驱动气缸,41.撑口座,42.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3.行星减速机,44.同步带轮,45.双行程气缸,46.撑口支架,47.手套撑开板, 51.转运板,52.转运伺服电机,53.前手模,54.基座,55.翻面套,56.连接板,57.翻面伺服电机,58.翻面齿条,59.驱动齿轮,61.接套座,62.接套滑轨,63.接套齿条,64.接套伺服电机,65.后手模,71.限位柱,72.压板,73.上压气缸,74.出料输送带,75.脱模伺服电机,76.丝杆,8.送料输送带,9.控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以图1的上下方向为纵向,图1的下方为前,图1的上方为后,左右方向为横向,
参照图1-图4所示,该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包括机架1,处于中部且靠近前部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手套存放区,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手套存放区配合且纵向往复移动的手套抓取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后部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手套抓取机构配合纵向往复移动的手套撑口机构,所述机架1上设有对应手套撑口机构且横向往复移动的手套转运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机架1上设有用以对所述手套转运机构输送的手套进行翻面设置且纵向往复移动的后手模65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所述后手模65机构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之间设有下脱模送料机构,所述下脱模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有送料输送带8,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以控制上述手套抓取机构、手套撑口机构、手套转运机构、后手模65机构、下脱模送料机构和输送带的控制机构9。
其中机架1在俯视方向上为矩形,机架1的中部设有水平高度低于两侧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设有放置板,所述手套存放区设于放置槽11的前部,所述手套存放区包括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的手套分区21,两个手套分区21可以放置一副手套,所述手套分区21的两侧设有导向板22,导向板22竖直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所述手套分区21用于存放成摞手套,成摞叠放的手套经由导向板22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手套的整齐,导向板2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手套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规格的手套导向。处于相对外侧的所述导向板22外侧设有沿机架1纵向方向设置的纵向滑轨12。也就是靠近放置槽11横向方向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纵向滑轨12,其中手套抓取机构和手套撑口机构均滑道安装在纵向滑轨12上,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有轴向方向沿机架1的横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滑轨13,横向滑轨13设有平行设置的两根,且靠近机架1的后部设置,所述手套转运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滑轨13上。
其中所述手套抓取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12上的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所述手套分区21的一侧设有驱动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纵向往复移动的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板,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的底部设有向前延伸的连接座34,连接座34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进行纵向方向的前后往复移动,所述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上设有对应所述手套分区21的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35,所述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35的活塞杆上设有可吸附手套的上针刺吸盘36;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将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移动到手套分区21的上方时,所述上针刺吸盘36在针刺吸盘移动气缸的作用下相对于成摞叠放的手套移动,在吸取手套后,针刺吸盘移动气缸收缩活塞杆从而带动上针刺吸盘36向上运动至上限位后停止。随后,所述针刺吸盘移动气缸所处位置处的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在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的作用下沿着与手套存放区水平设置的纵向滑轨12滑动;所述手套存放区后部设有承托支架37,所述承托支架37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承托支架37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承托支架37上设有下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8,承托支架37上开设有供下针刺吸盘伸出的通孔,所述下针刺吸盘对应所述上针刺吸盘36设置。上针刺吸盘36在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及移动滑轨的作用下移动至下针刺吸盘处停止,所述下针刺吸盘与上针刺吸盘36共同作用实现对手套的吸合,当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相互远离时,被吸合的手套入口处被相互远离的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拉开便于手套撑口机构的伸入。
所述手套撑口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12上的所述撑口座41,靠近后部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带动撑口座41纵向往复移动的撑杆动力机构,撑杆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也就是说所述撑口座41向后移动的最终位置处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撑杆动力机构包括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设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也就是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设于两根横向滑轨13之间的放置槽11内,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行星减速机43,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与所述撑口座4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同步带轮44,所述承托支架37之间的机架1上设有与同步带轮44,所述皮带设于同步带轮44上,且所述撑口座41的下部与所述皮带连接,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的正反转带动撑口座41的纵向移动,此处撑口座41的移动到机架1的纵向方向的后部时,撑口座41是处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的机架1上;所述撑口座41上设有沿机架1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的双行程气缸45,所述双行程气缸45的轴向方向沿所述机架1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双行程气缸45的活塞杆两端均设有可在撑口座41上滑动安装的撑口支架46,所述撑口支架46上设有与所述机架1垂直设置的手套撑开板47,所述手套撑开板47在横向方向的截面成Z字型设置,手套撑开板47的上部具有可供插入至被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撑开的手套入口的圆滑板体,双行程气缸45的活塞杆带动撑口支架46在撑口座41上进行横向方向的同步相向移动,撑口座41带动手套撑开板47同步相向移动,在静止状态下,手套撑开板47之间是贴合设置的,便于插入撑开的手套入口,手套撑开板47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手套进口的宽度,且手套撑开板47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承托支架37的横向宽度。在当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相互远离时,被吸合的手套入口处被相互远离的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拉开会使得手套撑开板47的光滑端部进入到被拉开的手套入口中,以实现手套在成对设置的手套撑开板47的作用下撑开。所述手套撑开板47在插入手套入口并撑开手套后,撑口座41会在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驱动下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向后平移,手套撑开板47将撑开的手套入口套入至对应的手套转运机构上,并在对应的手套转运机构作用下将手套与手套撑开板47脱离,此处就是撑口座41带动手套撑开板47继续向后移动,实现手套与手套撑开板47脱离,手套会留在手套转运机构上,手套入口出现恢复原状的状态从而实现手套入口的宽度小于手套撑开板47之间的距离,便于手套撑开板47返回原来的位置进行下一次的手套撑口输送。
经所述手套撑口机构输送的手套会输送至手套转运机构上,所述手套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板51,所述转运板51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滑轨13上,所述横向滑轨13后部的机架1上设有转运动力机构,所述转运动力机构驱动转运板51在所述横向滑轨13上横向往复移动,所述转运动力机构包括转运伺服电机52,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设于横向滑轨13的后部,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行星减速机43,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与所述转运板5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放置槽11两侧的机架1上设有同步带轮44,其中一个同步带轮44设于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的动力输出轴上,另外一个同步带轮44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两个同步带轮44对应后手模65机构设置,同步带轮4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运板51的下部与所述皮带连接,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的正反转带动转运板51在机架1的横向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转运板51上设有至少一组对应手套撑开板47的前手模53,所述手模仿照人体手指设置,所述手模设有五根沿机架1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手模杆,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组前手模53,也就是四个前手模53,两组前手模53之间的距离就是手套撑口机构与所述后手模65机构之间的距离,前手模53通过基座54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运板51上,所述前手模53上套装有翻面套55,所述翻面套55紧贴所述前手模53设置,所述翻面套55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后部设有驱动连接板纵向往复移动的翻面动力机构,所述翻面动力机构包括翻面伺服电机57,所述连接板的后部连接有翻面齿条58,翻面齿条58的轴向方向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翻面伺服电机57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翻面齿条58配合的驱动齿轮59,通过翻面伺服电机57的正反转带动翻面齿条58的往复移动,翻面齿条58的往复移动带动连接板的往复移动,连接板能够带动翻面套55的往复移动,翻面套55能够将前手模53上的手套推动并进行翻面,从而实现手套的翻面,其次是翻面套55移动的行程是手套的纵向长度的两倍,也就是说翻面套55将手套翻面之后将手套套装在所述后手模65机构上。
其中后手模65机构包括接套座61,接套座61对称设置在放置槽11两侧,所述接套座61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有平行设置的接套滑轨62,所述接套滑轨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接套座61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接套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机架1上设有接套齿条63,接套齿条63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机架1的纵向方向一致,所述接套齿条63设于所述接套滑轨62之间,所述接套座61上设有接套伺服电机64,所述接套伺服电机64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接套齿条63配合的齿轮,所述接套座61上设有一组对应前手模53的后手模65,后手模65与所述前手模53的结构一样,此处不多赘述,接套伺服电机64的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和接套齿条63的啮合带动接套座61的移动,从而带动后手模65的移动,后手模65移动到与前手模53对应的位置时,翻面套55使前手模53进行翻面同时将翻面后的手套套装在所述后手模65上实现手套翻面和手套的重新套装,翻面之后的手套再通过下脱模送料机构进行脱模输送。
其中下脱模送料机构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压部件和出料输送带74,当接套座61套装了翻面之后的手套时,通过上压部件和出料输送带74之间的挤压,在接套座6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时,翻面之后的手套会留在出料输送带74上,从而实现对发面之后的手套输送, 上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置槽11一侧的机架1上的限位柱71,限位柱71之间平行设置,限位柱71垂直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限位柱71滑动安装有压板72,所述压板72的下部动力连接有上压气缸73,所述上压气缸73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出料输送带74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出料输送带74的输送方向是沿机架1的横向方向且向远离机架1的方向输送手套,输送带的下部设有驱动出料输送带74在机架1上下移动的脱模伺服电机75,脱模伺服电机75与所述出料输送带74之间通过丝杆76连接,脱模伺服电机75的转动电动丝杆76转动,丝杆76转动带动出料输送带74在机架1上上下移动,当接套座61套装了翻面之后的手套时,所述出料输送带74上移,所述压板72下压,两者之间对接套座61的手套进行压紧,在接套座61恢复原位的时候,手套会脱离接套座61掉落到出料输送带74上,当手套达到一定数量时,出料输送带74将手套输送到送料输送带8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操作人员仅需将码齐的手套放到手套存放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放置两种方式的手套,然后启动控制机构9,手套抓取机构对手套进行抓取,其中所述下针刺吸盘与上针刺吸盘36共同作用实现对手套的吸合,当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相互远离时,被吸合的手套入口处被相互远离的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拉开,便于所述手套撑开板47的伸入,手套入口被相互远离的上针刺吸盘36、下针刺吸盘 拉开后会使得手套撑开板47的光滑端部进入到被拉开的手套入口中,以实现手套在成对设置的手套撑开板47的作用下撑开。所述手套撑开板47在插入手套入口并撑开手套后,撑口座41会在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驱动下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向后平移,手套撑开板47将撑开的手套入口套入至对应的手套转运机构上,并在对应的手套转运机构作用下将手套与手套撑开板47脱离,此处就是撑口座41带动手套撑开板47继续向后移动,实现手套与手套撑开板47脱离,手套会留在前手模53上,手套入口出现恢复原状的状态从而实现手套入口的宽度小于手套撑开板47之间的距离,便于手套撑开板47返回原来的位置进行下一次的手套撑口输送,翻面套55能够将前手模53上的手套推动并进行翻面,从而实现手套的翻面,其次是翻面套55移动的行程是手套的纵向长度的两倍,也就是说翻面套55将手套翻面之后将手套套装在所述后手模65上,其采用卧式一拖二双头翻面、出料结构,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原理,同时降低了能耗和采购成本,还减少了占地面积,不用再手工将手套套到翻面机构上,能够对手套进行全自动双头高效翻面作业,当接套座61套装了翻面之后的手套时,所述出料输送带74上移,所述压板72下压,两者之间对接套座61的手套进行压紧,在接套座61恢复原位的时候,手套会脱离接套座61掉落到出料输送带74上,当手套达到一定数量时,出料输送带74将手套输送到送料输送带8时进行下一步处理,上述结构能自动下料,有效节省了人工和设备空间,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实现手套的连续上料、翻面及集料出料。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避免了传统手套翻面机存在的弊端,实现了手套的上料、翻面、集料出料的自动化,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且安全可靠,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稳定高效的对手套的上层进行抓取,并将手套的上下两层分开,实现手套快速稳定的上料至配套前手模53机构上,不用再手工将手套套到翻面机构上,能够对手套进行全自动高效翻面作业,且能自动下料,有效节省了人工和设备空间,大大提高了手套翻面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处于中部且靠近前部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手套存放区,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手套存放区配合且纵向往复移动的手套抓取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后部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手套抓取机构配合纵向往复移动的手套撑口机构,所述机架(1)上设有对应手套撑口机构且横向往复移动的手套转运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机架(1)上设有用以对所述手套转运机构输送的手套进行翻面设置且纵向往复移动的后手模(65)机构,所述手套存放区的两侧、所述后手模(65)机构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之间设有下脱模送料机构,所述下脱模送料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有送料输送带(8),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以控制上述手套抓取机构、手套撑口机构、手套转运机构、后手模(65)机构、下脱模送料机构和输送带的控制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水平高度低于两侧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设有放置板,所述手套存放区设于放置槽(11)的前部,所述手套存放区包括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的手套分区(21),所述手套分区(21)的两侧设有导向板(22),导向板(22)竖直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靠近放置槽(11)横向方向的边缘位置上设有纵向滑轨(12),处于相对外侧的所述导向板(22)外侧设有沿机架(1)纵向方向设置的纵向滑轨(12),其中手套抓取机构和手套撑口机构均滑道安装在纵向滑轨(12)上,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有轴向方向沿机架(1)的横向方向设置的横向滑轨(13),横向滑轨(13)设有平行设置的两根,且靠近机架(1)的后部设置,所述手套转运机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滑轨(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抓取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12)上的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所述手套分区(21)的一侧设有驱动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纵向往复移动的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上设有连接板,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的底部设有向前延伸的连接座(34),连接座(34)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进行纵向方向的前后往复移动,所述针刺吸盘移动架体(31)上设有对应所述手套分区(21)的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35),所述上针刺吸盘移动气缸(35)的活塞杆上设有可吸附手套的上针刺吸盘(36);
所述手套抓取机构还包括所述手套存放区后部设有承托支架(37),所述承托支架(37)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承托支架(37)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承托支架(37)上设有下针刺吸盘驱动气缸(38),承托支架(37)上开设有供下针刺吸盘伸出的通孔,所述下针刺吸盘对应所述上针刺吸盘(36)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撑口机构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纵向滑轨(12)上的撑口座(41),靠近后部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带动撑口座(41)纵向往复移动的撑杆动力机构,撑杆动力机构设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撑杆动力机构包括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设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行星减速机(43),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与所述撑口座(4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且所述撑口座(41)的下部与所述皮带连接,所述撑杆平移伺服电机(42)的正反转带动撑口座(41)的纵向移动,此处撑口座(41)的移动到机架(1)的纵向方向的后部时,撑口座(41)是处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的后部的机架(1)上;所述撑口座(41)上设有沿机架(1)纵向方向对称设置的双行程气缸(45),所述双行程气缸(45)的轴向方向沿所述机架(1)的横向方向设置,所述双行程气缸(45)的活塞杆两端均设有可在撑口座(41)上滑动安装的撑口支架(46),所述撑口支架(46)上设有与所述机架(1)垂直设置的手套撑开板(47),所述手套撑开板(47)在横向方向的截面成Z字型设置,手套撑开板(47)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小于手套进口的宽度,且手套撑开板(47)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承托支架(37)的横向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板(51),所述转运板(51)滑动安装在所述横向滑轨(13)上,所述横向滑轨(13)后部的机架(1)上设有转运动力机构,所述转运动力机构包括转运伺服电机(52),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设于横向滑轨(13)的后部,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行星减速机(43),所述转运伺服电机(52)与所述转运板(51)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且两个同步带轮(44)对应后手模(65)机构设置,所述转运板(51)上设有至少一组对应手套撑开板(47)的前手模(53),所述手模仿照人体手指设置,所述手模设有五根沿机架(1)纵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手模杆,前手模(53)通过基座(54)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运板(5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模(53)上套装有翻面套(55),所述翻面套(55)紧贴所述前手模(53)设置,所述翻面套(55)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后部设有驱动连接板纵向往复移动的翻面动力机构,所述翻面动力机构包括翻面伺服电机(57),所述连接板的后部连接有翻面齿条(58),翻面齿条(58)的轴向方向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翻面伺服电机(57)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翻面齿条(58)配合的驱动齿轮(5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手模(65)机构包括接套座(61),接套座(61)对称设置在放置槽(11)两侧,所述接套座(61)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部,所述机架(1)的上部设有平行设置的接套滑轨(62),所述接套滑轨沿机架(1)的纵向方向设置,所述接套座(61)的下部设有与所述接套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机架(1)上设有接套齿条(63),接套齿条(63)的轴向方向与所述机架(1)的纵向方向一致,所述接套齿条(63)设于所述接套滑轨(62)之间,所述接套座(61)上设有接套伺服电机(64),所述接套伺服电机(64)的动力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接套齿条(63)配合的齿轮,所述接套座(61)上设有一组对应前手模(53)的后手模(6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脱模送料机构包括上下配合的上压部件和出料输送带(74),所述上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置槽(11)一侧的机架(1)上的限位柱(71),限位柱(71)之间平行设置,限位柱(71)垂直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限位柱(71)滑动安装有压板(72),所述压板(72)的下部动力连接有上压气缸(73),所述上压气缸(73)的下端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出料输送带(74)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出料输送带(74)的输送方向是沿机架(1)的横向方向且向远离机架(1)的方向输送手套,输送带的下部设有驱动出料输送带(74)在机架(1)上下移动的脱模伺服电机(75),脱模伺服电机(75)与所述出料输送带(74)之间通过丝杆(76)连接。
CN202320336769.5U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Active CN219330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769.5U CN219330804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6769.5U CN219330804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0804U true CN219330804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1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6769.5U Active CN219330804U (zh) 2023-02-23 2023-02-23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08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4062B (zh) 自动冲压生产线
CN112524930B (zh) 一种板材全自动清洗烘干及回收系统
CN102672019B (zh) 一种集装箱波纹板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107010423A (zh) 承面盘的批量连续供给装置
CN113123117B (zh) 一种用于乱麻面料生产用裁剪设备
CN107471808B (zh) 一种面料的半自动化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9330804U (zh)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CN110963292A (zh) 一种电池自动贴标签设备
CN205818457U (zh) 一种相框自动组装线
CN212096533U (zh) 一种试纸分切组装装置
CN116807114A (zh) 一种全自动双头高效手套翻面机
CN110422616B (zh) 一种水稻炼秧自动摆盘收盘机
CN209501775U (zh) 一种垃圾压缩机
CN201573983U (zh) 自动收集装置
CN214645355U (zh) 一种液压油管管夹注塑用接料机构
CN211802534U (zh) 过条清洗机构
CN211440888U (zh) 一种全自动注塑折勺折合成型机
CN111283786B (zh) 一种试纸分切组装装置
CN211916241U (zh) 一种简易型管材上料装置
CN211418658U (zh) 一种乳液泵吸管自动插管系统
CN210174066U (zh) 一种包埋盒植入网布的装置
CN108638524B (zh) 一种半自动贴棉机
CN106743185A (zh) 一种螺钉上料摆放装置
CN206814003U (zh) 承面盘的批量连续供给装置
CN206813954U (zh) 承面盘的批量连续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