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0714U -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30714U CN219330714U CN202320199945.5U CN202320199945U CN219330714U CN 219330714 U CN219330714 U CN 219330714U CN 202320199945 U CN202320199945 U CN 202320199945U CN 219330714 U CN219330714 U CN 2193307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groove
- supply device
- hol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电源装置包括电池管壳、用于向雾化器输出电能的电极和安装组件,安装组件设置于电池管壳内,安装组件的顶壁和电池管壳的侧壁限定出用于插入雾化器的安装腔,电极设置于安装腔中,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安装腔的进气凹槽,安装组件设置有启动气道,启动气道的入口形成于进气凹槽的槽壁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装置减小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的概率,降低了冷凝液经启动气道而与气动开关等电源装置内元器件接触而影响电源装置正常工作的概率,提高了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作为传统可燃式香烟的替代用品。
气溶胶生成装置中设有雾化器和电源装置,电源装置感应到用户吸食所产生的气流后,向雾化器通电以使得雾化器加热所储存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气溶胶随气流被用户所吸食。
用户停止吸食后,滞留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溶胶冷凝积聚形成冷凝液,容易造成相应气流通道的阻塞,从而影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正常工作,对用户体验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冷凝液对气溶胶生成装置正常工作的不利影响的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
电池管壳,
用于向雾化器输出电能的电极;
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管壳内,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和所述电池管壳的侧壁限定出用于插入雾化器的安装腔,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安装腔的进气凹槽,所述安装组件设置有启动气道,所述启动气道的入口形成于所述进气凹槽的槽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壳的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凹槽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壳具有用于覆盖所述进气凹槽的敞开处的密封区域,所述进气孔沿所述电池管壳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密封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凹陷形成安装凹槽,所述电极设于所述安装凹槽中,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进气凹槽和所述安装凹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底壁向底侧凹陷并形成储液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凹槽环绕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启动气道的入口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凹槽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壳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凹槽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启动气道的入口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凹槽沿所述电池管壳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表侧壁具有过盈配合面,所述过盈配合面位于所述进气凹槽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过盈配合面与所述电池管壳的内壁过盈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进气凹槽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密封槽中以密封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和所述电池管壳的侧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密封塞,所述安装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第一工艺孔和第二工艺孔,所述第一工艺孔向上延伸至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且在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形成开口,所述第二工艺孔的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工艺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工艺孔的入口形成于所述进气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密封塞封堵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工艺孔以及所述第一工艺孔未被封堵的部位共同限定出所述启动气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所述电源装置,所述雾化器设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电极接触,所述雾化器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安装腔的吸气通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的顶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底端,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第一磁吸件以及各所述电极沿同一直线布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装置通过将启动气道的入口设于进气凹槽的槽壁上,一方面,启动气道不与安装腔直接连通,避免了安装腔中的冷凝液直接流入启动气道中而造成启动气道堵塞的问题,使得安装腔内的冷凝液需要先进入进气凹槽后才能进入到启动气道中,延长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之前所需流动的路径的长度,从而减小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的概率;另一方面,进气凹槽与外界连通,使得进入到进气凹槽内的冷凝液能够挥发至外界,进一步降低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冷凝液经启动气道而与气动开关等电源装置内元器件接触而影响电源装置正常工作的概率,提高了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源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实施例在第三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实施例在第四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A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B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安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E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电池管壳10;进气孔10a;安装腔10b;安装组件20;进气凹槽20a;启动气道20b;安装凹槽20c;储液槽20d;贯通孔20e;过盈配合面20f;密封槽20g;第一工艺孔20h;第二工艺孔20i;开口20j;电极30;密封件40;密封塞50;控制电路板60;通气孔60a;气动开关61;第一磁吸件7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宽度方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厚度方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3和附图6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电源装置和雾化器。其中,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和电极30,电源与电极30两者电连接,雾化器中设有发热部件,雾化器与电极30电连接后,电极30向雾化器输出电能,以使得发热部件能够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从而加热雾化器中的气溶胶生成介质,并使其雾化为气溶胶。气溶胶通过雾化器中的吸气通道排出气溶胶生成装置后实现供用户吸食的目的。
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包括电池管壳10、电极30和安装组件20。
电池设于电池管壳10内,以对电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电池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锂电池等。
安装组件20设置于电池管壳10内,安装组件20的顶壁和电池管壳10的侧壁限定出用于插入雾化器的安装腔10b。雾化器的至少部分插入到安装腔10b中,通过安装腔10b的内壁实现限制雾化器活动的目的,有利于使得电极30与雾化器之间保持电导通,降低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晃动导致雾化器无法接收从电极30所输送的电能而无法正常工作的几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电池管壳10的外表面形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电极30设置于安装腔10b中,以便电极30能够与插入到安装腔10b中的雾化器实现电导通,从而将电能传递给雾化器。
参阅图1,安装腔10b的顶侧敞开以便雾化器经敞开位置插入安装腔10b中。
可以理解的是,电极30与雾化器实现电导通的方式不限,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而实现电连接,也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电极30与雾化器不直接接触而向雾化器提供电能。
雾化器设有连通外界和安装腔10b的吸气通道,安装组件20的周向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安装腔10b的进气凹槽20a,也就是说,在雾化器插入安装腔10b的状态下,进气凹槽20a、安装腔10b和吸气通道三者连通。用户在含吸雾化器时,吸气通道内产生负压,以使得外界气体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再进入到安装腔10b内,随后进入吸气通道内与雾化的气溶胶混合,最后从吸气通道排出而进入用户口中,从而实现用户吸食气溶胶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生成装置中设有气动开关61,用于感应用户吸食时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所产生的负压,并在该状态下控制电极30向雾化器输送电能,也就是说,在用户未含吸雾化器的状态下,气动开关61控制电极30不向雾化器输送电能,气溶胶生成装置处于未工作的状态,以减少电池的电能损耗以及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损耗,提高用户体验。
安装组件20设置有启动气道20b,当气动开关61感应到启动气道20b中产生负压,气动开关61控制电极30向雾化器输送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器的吸气通道与安装腔10b连通,吸气通道内的气溶胶能够进入到安装腔10b内并冷凝。
启动气道20b的入口形成于进气凹槽20a的槽壁上,进气凹槽20a的槽壁即安装组件20的外表面中围设形成进气凹槽20a的部分,以使得启动气道20通过进气凹槽20a和安装腔10b间接连通,也就是说,启动气道20b的入口并不位于安装腔10b所对应的内壁上,安装腔10b中所冷凝的气溶胶并不能直接流入启动气道20b中。用户在含吸雾化器时,使得启动气道20b中产生负压,并使气动开关61能够感应到启动气道20b中的负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装置通过将启动气道20b的入口设于进气凹槽20a的槽壁上,一方面,启动气道20b不与安装腔10b直接连通,避免了安装腔10b中的冷凝液直接流入启动气道20b中而造成启动气道20b堵塞的问题,使得安装腔10b内的冷凝液需要先进入进气凹槽20a后才有几率能进入到启动气道20b中,延长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20b之前所需流动的路径的长度,从而减小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20b的概率;另一方面,进气凹槽20a与外界连通,使得进入到进气凹槽20a内的冷凝液能够挥发至外界,进一步降低了冷凝液进入到启动气道20b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冷凝液经启动气道20b而与气动开关61等电源装置内元器件接触而影响电源装置正常工作的概率,提高了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提升了用户体验。
进气凹槽20a与外界实现连通的具体方式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1、图3和图8,电池管壳10的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气孔10a,进气孔10a与进气凹槽20a连通,外界空气穿过进气孔10a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电池管壳10具有用于覆盖进气凹槽20a的敞开处的密封区域,进气孔10a沿电池管壳10的厚度方向贯穿密封区域,有利于提高气流经进气孔10a进出外界和进气凹槽20a的流通效率。
电极30在安装组件20上的具体布置位置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4、图6和图10,安装组件20的顶壁凹陷形成安装凹槽20c,电极30设于安装凹槽20c中,一方面,能够减小电极30凸出于安装组件20的顶部的尺寸,有利于提高雾化器插入安装腔10b中的部分沿顶底方向的尺寸,增大雾化器在安装腔10b中的部分的体积,提高雾化器的安装稳定性,有利于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沿顶底方向的整体尺寸;另一方面,在雾化器沿顶底方向插入安装腔10b过深的情况下,安装组件20的顶壁能够对雾化器起到沿顶底方向的限位作用,从降低了雾化器沿顶底方向过度挤压电极30而导致电极30损坏的几率,对电极30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电极30可以沿顶底方向伸缩,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雾化器的插入深度,使得电极30与雾化器保持接触,同时,降低电极30受雾化器沿顶底方向的挤压而发生损坏的几率。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和图10,安装凹槽20c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孔20e,贯通孔20e连通进气凹槽20a和安装凹槽20c,一方面,能够避免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沿顶底方向向下经贯通孔20e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降低了冷凝液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的几率;另一方面,降低了沉积在安装凹槽20c底部的冷凝液经贯通孔20e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的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气溶胶对电极30的正常工作具有不利影响,需要降低进入安装凹槽20c中的冷凝液对电极30的不利影响。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图6和图8,安装凹槽20c的部分底壁向底侧凹陷并形成储液槽20d,电极30位于储液槽20d之外,以使得进入到安装凹槽20c中的冷凝液能够沉积于储液槽20d中,降低了冷凝液与电极30接触的几率。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电极30之间需要间隔设置以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和图8,安装凹槽20c位于两个电极30之间的底壁向底侧凹陷并形成储液槽20d,从而充分利用两个电极30之间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得电源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气凹槽20a的具体形式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9和图10,进气凹槽20a环绕安装组件20的周向设置,以便进气孔10a、贯通孔20e和启动气道20b的入口三者沿安装组件20的周向设置,降低了进气凹槽20a中所冷凝的气溶胶沿顶底方向积聚进而流入进气孔10a、贯通孔20e和启动气道20b的入口的几率。
进气凹槽20a环绕安装组件20的长度不限。
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凹槽20a沿安装组件20的周向的两端彼此分隔,以使得贯通孔20e与进气凹槽20a同外界连通的入口之间能够形成单条气流的流动路径。
另一些实施例中,进气凹槽20a沿安装组件20的周向的首尾连通,以使得贯通孔20e与进气凹槽20a同外界连通的入口之间均能够分别形成两条气流的流动路径,即使在冷凝液堵塞于其中一条流动路径的情况下,气流仍旧能够通过另一条流动路径流动,以使得气溶胶生成装置能够继续正常工作,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贯通孔20e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的相对位置关系需要尽可能的降低从贯通孔20e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的气溶胶进入到启动气道20b的几率。
示例性地,参阅图6,贯通孔20e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分别位于进气凹槽20a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上,以在进气凹槽20a沿安装组件20的周向环绕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大贯通孔20e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之间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从而进一步降低从贯通孔20e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的冷凝液或者气溶胶进入到启动气道20b中冷凝的几率,提高电源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气孔10a、贯通孔20e以及启动气道20b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电池管壳10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进气凹槽20a连通的进气孔10a,以使得用户的手部在夹持电池管壳10情况下,降低了用户的手部遮挡进气孔10a而阻碍正常进气的几率,符合人机工程学,提高了用户体验。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贯通孔20e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分别位于进气凹槽20a沿电池管壳10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上,一方面,延长了贯通孔20e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之间气流路径的长度,降低从贯通孔20e进入到进气凹槽20a中的气溶胶进入到启动气道20b的几率;另一方面,进气孔10a位于电池管壳10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使得进气孔10a与进气凹槽20a的连通位置位于贯通孔20e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之间的气流路径中,从贯通孔20e进入到进气凹槽20a内的冷凝液或者气溶胶能够优先经进气孔10a挥发至外界,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进气凹槽20a中的冷凝液或者气溶胶进入到启动气道20b的几率。
贯通孔20e的具体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启动气道20b的入口的具体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贯通孔20e的总截面积大于启动气道20b的入口的截面积,以使得进气凹槽20a内更多的气流经贯通孔20e进入到安装腔10b中,以进入到雾化器中带走更多雾化后的气溶胶,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残留在安装腔10b内的气溶胶;同时,减少气流经启动气道20b对气动开关61的冲击。
电池管壳10的内壁盖设于进气凹槽20a的敞口处,以共同围设形成气流通路。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图8和图10,安装组件20的周向表侧壁具有过盈配合面20f,过盈配合面20f位于进气凹槽20a靠近安装腔10b的一侧,过盈配合面20f与电池管壳10的内壁过盈配合,实现了安装组件20与电池管壳10的内壁之间的密封贴合,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进气凹槽20a中气流的逸散,以使得启动气道20b中的负压值满足触发气动开关61的条件,进而提高触发气动开关61的成功率,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进入到进气凹槽20a的气溶胶逸散到电源装置中的其它部分的几率,降低气溶胶对电源装置中其它的元器件造成损害的可能;另一方面,利用过盈配合面20f与电池管壳10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抑制了安装组件20与电池管壳10之间沿顶底方向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的趋势,有利于实现了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图8和图10,安装组件20的周向侧壁设有密封槽20g,密封槽20g位于进气凹槽20a远离安装腔10b的一侧,电源装置包括密封件40,密封件40设于密封槽20g中以密封安装组件20的周向侧壁和电池管壳10的侧壁。通过设置密封件40,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进气凹槽20a中气流的逸散,以使得启动气道20b中的负压值满足触发气动开关61的条件,进而提高触发气动开关61的成功率,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进入到进气凹槽20a的气溶胶逸散到电源装置中的其它部分的几率,降低气溶胶对电源装置中其它的元器件造成损害的可能;另一方面,利用密封件40与电池管壳10的内壁之间、密封件40与安装组件20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地抑制了安装组件20与电池管壳10之间沿顶底方向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的趋势,有利于实现了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
密封件40的具体形式不限,例如橡胶密封圈、毛毡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长期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后,可以更换密封件40,以降低密封件40老化对密封效果的不利影响,延长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启动气道20b的实现方式以及具体结构不限。
示例性地,参阅图4、图6和图10,电源装置包括密封塞50,安装组件20具有相互连通第一工艺孔20h和第二工艺孔20i,第一工艺孔20h向上延伸至安装组件20的顶壁,且在安装组件20的顶壁形成开口20j,第二工艺孔20i的出口形成于第一工艺孔20h的侧壁上,第二工艺孔20i的入口形成于进气凹槽20a的侧壁上,密封塞50封堵于开口20j,第二工艺孔20i以及第一工艺孔20h未被封堵的部位共同限定出启动气道20b。也就是说,第一工艺孔20h和第二工艺孔20i均为沿单一方向延伸,以便拔模工艺、钻孔工艺等制造方式仅沿单一方向即可形成第一工艺孔20h和第二工艺孔20i,在实现了改变启动气道20b的延伸方向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启动气道20b的制造工艺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完成第一工艺孔20h的制造后,通过密封塞50封堵开口20j,实现了避免启动气道20b与安装腔10b直接连通的目的,使安装腔10b中的冷凝液无法通过开口20j进入到启动气道20b中。
密封塞50封堵开口20j的具体方式不限,例如,密封塞50与开口20j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又如,密封塞50塞入开口20j后,在密封塞50与开口20j的内壁之间涂抹密封胶。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和图8,电源装置包括控制电路板60,控制电路板60分别与电池和电极30连接,以控制电池向电极30所输出电能、电池与外界电源电连接进行充电等过程中的电流大小和电压高低,提升电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气动开关61设于控制电路板60上,控制电路板60上设有贯通的通气孔60a,通气孔60a的一端朝向气动开关61的感应区域,另一端与启动气道20b相连通。控制电路板60为气动开关61提供了安装位置。通气孔60a将启动气道20b中的气流引导至气动开关61,以使气动开关61感应到气流从而控制电导通电极30与雾化器的时机。
电池设置于安装组件20上,以随安装组件20共同装入电池套壳中。
雾化器与电源装置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限,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10b的内壁与雾化器之间为弹性卡扣连接,以便于用户更换雾化器或者电源装置。
另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4、图8和图10,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第一磁吸件70和第二磁吸件,第一磁吸件70设置于安装组件20的顶端,第二磁吸件设置于雾化器的底端,第一磁吸件70和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通过第一磁吸件70和第二磁吸件之间的磁吸作用,使得雾化器和电源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降低了雾化器从安装腔10b中脱出的几率,同时,第一磁吸件70和第二磁吸件之间吸合和分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小,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磁吸件70与第二磁吸件的具体材质不限,例如,两者均为磁铁;或者,两者中一者为铁,另一者为磁铁。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安装组件20的顶壁凹陷形成定位凹槽,第一磁吸件70设置于定位凹槽中,以对第一磁吸件70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8,第一磁吸件70的顶部低于电极30的顶部,以降低第一磁吸件70对电极30与雾化器之间发生接触的干扰。
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4,第一磁吸件70的数量为两个,各第一磁吸件70以及各电极30沿同一直线布置,以使得雾化器所受的磁吸力平衡,提高雾化器与电源装置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电源装置,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
电池管壳,
用于向雾化器输出电能的电极;
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管壳内,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和所述电池管壳的侧壁限定出用于插入雾化器的安装腔,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设有连通外界与所述安装腔的进气凹槽,所述安装组件设置有启动气道,所述启动气道的入口形成于所述进气凹槽的槽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壳的侧壁上设有贯穿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壳具有用于覆盖所述进气凹槽的敞开处的密封区域,所述进气孔沿所述电池管壳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密封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凹陷形成安装凹槽,所述电极设于所述安装凹槽中,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进气凹槽和所述安装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位于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的底壁向底侧凹陷并形成储液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凹槽环绕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启动气道的入口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凹槽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壳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凹槽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启动气道的入口分别位于所述进气凹槽沿所述电池管壳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的槽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表侧壁具有过盈配合面,所述过盈配合面位于所述进气凹槽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过盈配合面与所述电池管壳的内壁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位于所述进气凹槽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密封槽中以密封所述安装组件的周向侧壁和所述电池管壳的侧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密封塞,所述安装组件具有相互连通第一工艺孔和第二工艺孔,所述第一工艺孔向上延伸至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且在所述安装组件的顶壁形成开口,所述第二工艺孔的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工艺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工艺孔的入口形成于所述进气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密封塞封堵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工艺孔以及所述第一工艺孔未被封堵的部位共同限定出所述启动气道。
12.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和权利要求1-11中任一的所述电源装置,所述雾化器设于所述安装腔中并与所述电极接触,所述雾化器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安装腔的吸气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组件的顶端,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底端,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为两个,各所述第一磁吸件以及各所述电极沿同一直线布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99945.5U CN219330714U (zh) | 2023-01-29 | 2023-01-29 |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199945.5U CN219330714U (zh) | 2023-01-29 | 2023-01-29 |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30714U true CN219330714U (zh) | 2023-07-14 |
Family
ID=8711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199945.5U Active CN219330714U (zh) | 2023-01-29 | 2023-01-29 |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30714U (zh) |
-
2023
- 2023-01-29 CN CN202320199945.5U patent/CN2193307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782921U (zh) |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13281469U (zh) | 一次性雾化装置 | |
CN211091883U (zh) | 一种带有冷凝液回收结构的电子烟 | |
CN112790436A (zh) |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2716044A (zh) | 主机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113925230A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219330714U (zh) |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3215337U (zh) | 电子烟 | |
CN211153820U (zh) | 电池组件及电子烟 | |
CN115989903A (zh) | 一种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5455369U (zh) | 具有防烟油和冷凝液泄漏功能的电子烟 | |
CN217771425U (zh)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6821812U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5670014A (zh) | 一种雾化器及其烟弹 | |
CN214677586U (zh) | 具有一体式电磁感应开关的电子烟 | |
CN114451584A (zh) | 一种双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4071749U (zh) | 电感横置式烟杆和电子烟 | |
CN221843844U (zh) | 用于电子烟的电池支架、电子烟 | |
CN219920313U (zh) | 雾化装置 | |
CN218737229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854376U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8126947U (zh) |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 |
CN215270573U (zh) |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4677585U (zh) | 用于电子烟的分体式电磁感应开关装置及电子烟 | |
CN220000793U (zh) | 电子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