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2880U -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2880U
CN219322880U CN202320253371.5U CN202320253371U CN219322880U CN 219322880 U CN219322880 U CN 219322880U CN 202320253371 U CN202320253371 U CN 202320253371U CN 219322880 U CN219322880 U CN 219322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water pipe
integrated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33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正鹏
林霄喆
于海生
郑富辉
赵岩
黄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33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2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2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2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该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包括壳体,壳体间隔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壳体的外侧壁向外凸伸并形成有水管结构,水管结构与第一出水口连通,壳体的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冷却腔体结构,且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与冷却腔体结构连通。冷却液可以从进水口流入到冷却腔体结构内,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可以从第一出水口流出,并且沿着水管结构排出至壳体外,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却水路,即冷却水路可以集成于壳体上,因此,相较于采用多根软管连接形成冷却水路而言,可以减少冷却水路结构占用的空间,方便将冷却水路结构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还可以减少冷却水路结构的零部件数量,降低开发难度和物料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汽车多个零部件会产生发热的情况,例如电机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而升温,造成电机控制器因温度过高产生自我保护,从而影响其工作效率。目前通过冷却水路系统对电机控制器进行散热降温,确保其能高效工作,但是现有的冷却水路结构一般由多根软管连接而成,形成的冷却水路结构会占用较大的布置空间,导致电机控制器体积增大,同时该冷却水路结构零部件数量较多,增加了开发难度和物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减少冷却水路结构占用的空间,以及减少冷却水路结构所需的零部件数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间隔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向外凸伸并形成有水管结构,所述水管结构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凹陷形成有冷却腔体结构,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均与所述冷却腔体结构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壳体的外侧壁向外凸伸,或者说一体成型形成有水管结构,水管结构与第一出水口连通,壳体的内侧壁向内凹陷,或者说一体成型形成有冷却腔体结构,并且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均与冷却腔体结构连通,冷却液可以从进水口流入到冷却腔体结构内,进而可以对位于冷却腔体结构的零部件进行冷却,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可以从第一出水口流出,并且沿着水管结构排出至壳体外,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却水路,即冷却水路可以集成于壳体上,因此,相较于采用多根软管连接形成冷却水路而言,可以减少冷却水路结构占用的空间,方便将冷却水路结构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并且可以减少冷却水路结构的零部件数量,降低开发难度和物料成本。
优选地,所述水管结构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二水管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d,d满足以下条件:95°≤d≤180°。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口,且所述第一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口均设有堵头。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管设有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弯折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均为直管。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管道连接头,所述管道连接头用于与水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电机控制器还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安装于所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壳体内部,且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壳体内部的冷却腔体结构围成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用于流通冷却液。
优选地,所述冷却腔体结构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外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进水口;3、第一出水口;4、水管结构;41、第一水管;42、第二水管;5、冷却腔体结构;6、第二出水口;7、第一连接口;8、第二连接口;9、管道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间隔设有进水口2和第一出水口3,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向外凸伸并形成有水管结构4,所述水管结构4与所述第一出水口3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冷却腔体结构5,且所述进水口2和所述第一出水口3均与所述冷却腔体结构5连通。
具体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可以包括壳体1,壳体1的侧壁上可以设有进水口2和第一出水口3,进水口2和第二出水口6间隔设置,壳体1的外侧壁可以向外凸伸,或者说一体成型形成水管结构4,水管结构4的内部形成有水路,水管结构4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出水口3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水口2可以用于与水源连通,水管结构4的另一端可以用于与外部蓄水槽连通。
壳体1的内侧壁可以向内凹陷,或者说一体成型形成有冷却腔体结构5,冷却腔体结构5可以形成冷却流道,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通过在壳体1的内部设置冷却板,冷却板可以与冷却腔体结构5围成冷却流道,还例如壳体1的内部可以设有需要冷却的零部件,该零部件的外壁可以与冷却腔体结构5围成冷却流道,其中零部件可以为功率模块,电机控制器本体等。
并且进水口2和第一出水口3均与冷却腔体结构5连通,冷却液可以从进水口2流入到冷却腔体结构5内,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可以从第一出水口3流出,并且沿着水管结构4内的水路排出至壳体1外,形成一个完整的冷却水路,即冷却水路可以集成于壳体1上,因此,相较于采用多根软管连接形成冷却水路而言,可以减少冷却水路结构占用的空间,方便将冷却水路结构安装于狭小的空间内,并且可以减少冷却水路结构的零部件数量,降低开发难度和物料成本。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管结构4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所述第一水管41与所述第二水管42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水管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3连通,所述第二水管42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水口6。
具体地,水管结构4可以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本实施例中,从结构上来说,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均由壳体1的外侧壁向外凸伸形成,从制造过程来说,壳体1采用铝质材料制成,水管结构4与壳体1一体铸造成型。
更清楚而言,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交叉设置并且一体成型于壳体1的外侧壁上,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的内部均设有水路,而且两个水路互相连通,第一水管4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出水口3连通,第二水管42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出水口6,在壳体1内部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可以通过第一出水口3流入至第一水管41内,并且经过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后,冷却液可以从第二出水口6流出,并进入例如外部冷却管路,通过设计交叉设置的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可以改变水路流向。
相较于采用软管形成的冷却水路结构而言,如果直接将软管折弯来改变水路流向,则会出现折弯半径过小,冷却管路的流水阻力增加,从而造成冷却效果降低的问题;并且如果使用连接器连通两个水管来改变水路流向,则需要对水管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可能会没有密封好造成质量问题,以及在一些极限空间内,甚至无法实现连接不同水管的问题。
但是通过在壳体1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交叉设置的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来实现改变水路流向的方式,由于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是与壳体1一体注塑成型的,因此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的连接处不存在需要密封的问题,同时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无需使用额外的连接器来连通,可以很好地规避上述问题。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管41和所述第二水管4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d,d满足以下条件:95°≤d≤180°。
具体地,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可以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水管41的中轴线和第二水管42的中轴线可以相交,并且形成夹角d,优选地,d满足以下条件:95°≤d≤180°,足够大的角度可以降低水流阻力,确保水流通畅。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管41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7,所述第二水管42远离所述第二出水口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口8,且所述第一连接口7和所述第二连接口8均设有堵头。
具体地,第一水管41远离第一出水口3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连接口7,第二水管42远离第二出水口6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二连接口8,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口7和第二连接口8均可以设有堵头,两个堵头可以分别封闭第一连接口7和第二连接口8,使得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形成一个密闭的水路。
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两个堵头拆卸下来,通过第一连接口7和第二连接口8均可以将上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与外部水管连接,形成新的水路结构,可以增加适配性。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管42设有所述第二出水口6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1的方向弯折设置。
具体地,第二水管42设有第二出水口6的一端可以朝远离壳体1的方向弯折设置,以使第二出水口6的开口方向和第一出水口3的开口方向朝同一方向,更清楚而言,第二出水口6的中轴线和第一出水口3的中轴线是平行设置的,从而可以方便第二出水口6与外部水管连通。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管41和所述第二水管42均为直管。
具体地,第一水管41沿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水管42也是沿着直线方向延伸设置,可以确保冷却液在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内流动通畅,增加冷却液在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中的流速,增加冷却效果。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2处安装有管道连接头9,所述管道连接头9用于与水源连接。
具体地,进水口2处可以安装有管道连接头9,本实施例中,管道连接头9通过螺栓固定于进水口2处,管道连接头9可以与水源连接,从而使水源与进水口2连通,通过设置管道连接头9可以方便水源与进水口2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控制器与上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实施例以及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控制器还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安装于所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壳体1内部,且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壳体1内部的冷却腔体结构5围成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用于流通冷却液。
具体地,电机控制器还可以包括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可以安装于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壳体1内部,更清楚而言,功率模块安装于壳体1内部的冷却腔体结构5处,并且功率模块可以覆盖于冷却腔体结构5的开口处,使得功率模块的外侧壁可以与冷却腔体结构5围成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内部可以流通冷却液,冷却液可以吸收功率模块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腔体结构5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具体地,冷却腔体结构5是由壳体1的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一个类似容纳槽的结构,功率模块可以覆盖于冷却腔体结构5的开口处,并且功率模块的外侧壁可以与围成冷却腔体结构5的侧壁贴合,贴合处可以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可以防止漏水。
优选地,壳体1的内侧壁可以在与功率模块的贴合处设置一个环形安装槽,密封圈可以设置于安装槽内。
虽然本实用新型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间隔设有进水口(2)和第一出水口(3),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向外凸伸并形成有水管结构(4),所述水管结构(4)与所述第一出水口(3)连通,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冷却腔体结构(5),且所述进水口(2)和所述第一出水口(3)均与所述冷却腔体结构(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结构(4)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水管(41)和第二水管(42),所述第一水管(41)与所述第二水管(42)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水管(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口(3)连通,所述第二水管(42)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水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1)和所述第二水管(4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d,d满足以下条件:95°≤d≤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1)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7),所述第二水管(42)远离所述第二出水口(6)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口(8),且所述第一连接口(7)和所述第二连接口(8)均设有堵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42)设有所述第二出水口(6)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壳体(1)的方向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41)和所述第二水管(42)均为直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处安装有管道连接头(9),所述管道连接头(9)用于与水源连接。
8.一种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安装于所述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的壳体(1)内部,且所述功率模块与所述壳体(1)内部的冷却腔体结构(5)围成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用于流通冷却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体结构(5)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CN202320253371.5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Active CN219322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371.5U CN21932288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3371.5U CN21932288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2880U true CN219322880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3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3371.5U Active CN219322880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2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05873B (zh) 用于冷却剂通路的连接部件和冷却系统
CN211573631U (zh) 膨胀水壶、热管理系统及新能源汽车
CN219322880U (zh)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CN115915723B (zh) 一种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散热结构
CN208824460U (zh) 熔盐泵风冷却机构
CN215172100U (zh) 一种新型变速箱通气系统
CN220429857U (zh) 冷却系统、电驱动总成壳体、电驱动总成及汽车
CN212063778U (zh) 一种电机壳内循环集成冷却系统
CN209305322U (zh) 一种电驱动动力总成及冷却系统
CN208462247U (zh) 散热水排
CN203670719U (zh) 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
CN218118420U (zh)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CN206180747U (zh) 用于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的冷却机构
CN218294397U (zh) 动力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1641293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系统的冷却结构
CN219749511U (zh) 集成散热油路水路的纯电动力总成壳体结构
CN212660034U (zh) 一种电机外壳水冷装置
CN220769765U (zh) 一种塑料件用o型圈的密封结构
CN215335724U (zh) 降温效果优良的稀油站用油箱
CN213717798U (zh) 一种集成控制器与电机二合一的散热机壳及驱动总成
CN218906909U (zh) 电驱动总成的壳体、动力传动系统和汽车
CN216490031U (zh)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电机壳体
CN109888979A (zh) 电机壳体水冷结构
CN209838519U (zh) 一种节温器壳体
CN220890320U (zh) 一种电子水泵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17

Address after: No. 98 Beihui Road, Huisha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Agglomeration Zone,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 Beihui Road,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81

Patentee before: Wuxi Xingqu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Wuxi Xingqu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