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8420U -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8420U
CN218118420U CN202222290889.4U CN202222290889U CN218118420U CN 218118420 U CN218118420 U CN 218118420U CN 202222290889 U CN202222290889 U CN 202222290889U CN 218118420 U CN218118420 U CN 218118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engine
communicated
cylind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08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良成
张昌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Cummins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08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8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8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84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小循环旁通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整车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整车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大流量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大流量水泵的出水口与位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发动机缸体缸盖进行变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零部件的影响,缩短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商用车领域,针对发动机冷却液需要配置相应的液力缓速器已成为市场行业趋势。为了适应添置液力缓速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商用车往往在发动机内部设置节温器和液力缓速器管路系统。由于现有的发动机属于标准件,在其内部增设内部设置节温器和液力缓速器管路系统需要根据增设的节温器,对发动机内部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导致生产周期拉长且影响零部件范围广,难以满足整车厂的快速响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不需要对发动机缸体缸盖进行变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零部件的影响,缩短开发周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包括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发动机出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小循环旁通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整车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整车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大流量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大流量水泵的出水口与位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其中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水泵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均设置于发动机缸盖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流量水泵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下部,并采用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轮系驱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节温器通过节温器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顶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力缓速器进水管和液力缓速器出水管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固定于发动机缸盖顶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小循环旁通管通过旁通管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的一侧表面,并从发动机缸盖的顶部外侧延伸至发动机缸盖的底部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缸盖冷却液出口孔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缸盖冷却液出口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泵进水管位于发动机缸盖的一侧表面下部;水泵进水管与小循环旁通管设置于发动机缸盖的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通过胶管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胶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与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和水泵进水管固定套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与缸盖水套相连通的小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小循环封闭螺;所述小循环封闭螺的外径等于小循环通道的内径,使小循环通道处于封闭的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节温器的开启温度设定为8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外置式双节温器,不用更改发动机缸体、缸盖,可快速响应整车厂的需求。冷却液经大流量水泵加压后流通发动机内部的缸盖水套,从缸盖出水口全部流入发动机出水管,从发动机出水管流入液缓取水管,从液缓进水管流入液力缓速器中进行冷却。冷却液从液力缓速器流回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从液缓回水管流入外置双节温器。根据节温器的开/关,流入整车散热器/小循环旁通管。当节温器关时,冷却液流入小循环旁通管,从小循环旁通管流入水泵进水管,从水泵进水管流入大流量水泵,经由大流量水泵和发动机出水管进入液力缓速器进水管,重新开始新的冷却循环。当节温器开时,冷却液流入整车散热器,在整车散热器中冷却后流回水泵进水管,从水泵进水管流入大流量水泵,经由大流量水泵和发动机出水管进入液力缓速器进水管,重新开始新的冷却循环。通过外置式的双节温器和液力缓速器管路系统,实现了流经的液力缓速器冷却液的冷却循环,且无需对发动机缸盖内部结构进行改造。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88℃为双节温器开启温度,可适度提升发动机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力缓速器管路系统整体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双88℃节温器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大流量水泵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缸盖内部冷却液小循环封闭螺堵、出水管密封垫与缸盖水套配合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小循环封闭螺堵外径、小循环通道内径大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胶管剖面图。
其中,1-密封垫,2-发动机出水管,3a-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b-液力缓速器出水管,4-除气接头,5-双节温器,51-双节温器的进水口,52-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53-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6-小循环旁通管,7-大流量水泵,8-水泵进水管,9-小循环螺堵,10-胶管,11-卡箍,12-安装支架,13-节温器支架,14-缸盖冷却液出口孔,15-缸盖水套,16-小循环通道,17-发送机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包括双节温器5、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a、液力缓速器出水管3b、小循环旁通管6、大流量水泵7、发动机出水管2;液力缓速器出水管3b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51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52与小循环旁通管6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53与整车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小循环旁通管6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管8相连通;水泵进水管8与整车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2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a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2的进水口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15相连通;水泵进水管8与大流量水泵7的进水口相连通;大流量水泵7的出水口与位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15相连通;其中双节温器5、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a、液力缓速器出水管3b、小循环旁通管6、大流量水泵7、水泵进水管8和发动机出水管2均设置于发动机缸盖外部。
具体地,所述大流量水泵7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下部,即发动机缸体的前端面,并采用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轮系驱动。如图3所示,大流量水泵7驱动皮带轮相对于曲轴皮带轮的速比为2.6,叶轮的直径为83.9mm,叶轮锥角90°。
具体地,所述双节温器5通过节温器支架13和螺栓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顶端。所述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a和液力缓速器出水管3b通过安装支架12和螺栓固定于固定于发动机缸盖顶面。液力缓速器出水管3b在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51的连通处顶面设置有除气接头4。
小循环旁通管6通过旁通管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的一侧表面,并从发动机缸盖的顶部外侧延伸至发动机缸盖的底部外侧。水泵进水管8位于发动机缸盖的一侧表面下部;水泵进水管8与小循环旁通管6设置于发动机缸盖的同一侧。位于小循环旁通管6的顶端的小循环旁通管6的进水口通过卡箍11与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52固定连通。位于小循环旁通管6的底端的小循环旁通管6的出水口通过卡箍11与水泵进水管8固定连通。
如图2所示,冷却液经大流量水泵7加压后流通发动机内部的缸盖水套15,从缸盖出水口全部流入发动机出水管2,从发动机出水管2流入液缓取水管,从液缓进水管流入液力缓速器中进行冷却。冷却液从液力缓速器流回液力缓速器出水管3b,从液缓回水管流入外置双节温器5。根据节温器的开/关,流入整车散热器/小循环旁通管6。所述的双节温器5的开启温度设定为88℃。
当节温器关时,冷却液流入小循环旁通管6,从小循环旁通管6流入水泵进水管8,从水泵进水管8流入大流量水泵7,经由大流量水泵7和发动机出水管2进入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a,重新开始新的冷却循环。
当节温器开时,冷却液流入整车散热器,在整车散热器中冷却后流回水泵进水管8,从水泵进水管8流入大流量水泵7,经由大流量水泵7和发动机出水管2进入液力缓速器进水管3a,重新开始新的冷却循环。
如图4、5所示,发动机出水管2的进水口通过缸盖冷却液出口孔14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15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2通过螺栓固定于发动机缸盖;不改变发动机缸盖的内部设置即可将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15作为液力缓速器冷却循环的一部分。发动机出水管2的进水口与缸盖冷却液出口孔14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保证冷却循环管道的密封性。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与缸盖水套15相连通的小循环通道16内设置有小循环封闭螺9;所述小循环封闭螺9的外径D1等于小循环通道16的内径D2,使小循环通道16处于封闭的状态,保证冷却液不会进入缸盖内部的冷却液小循环通道16,从而影响液力缓速器的冷却循环效果。
现有技术中,往往内置节温器,本实用新型中被外置节温器替代。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盖内部的小循环通道16的功能仅仅在于用于将内置节温器处的冷却液接通到大流量水泵,与本实用新型中旁通管6的功能相同,由于取消了内置节温器故需要将小循环通道16采用小循环封闭螺9进行封闭。同时对小循环通道16进行封闭不影响发动机内部的正常运作。小循环螺堵9采用自身的螺纹安装在小循环通道16上。
如图6所示,小循环旁通管6的出水口通过胶管10与水泵进水管8相连通;所述胶管10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11与小循环旁通管6的出水口和水泵进水管8固定套接,保证小循环旁通管6与水泵进水管8的有效连接。胶管的中间设置一道钢环10a,防止胶管在受热时膨胀,导致卡箍松脱,冷却液泄漏。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发动机出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与双节温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小循环旁通管的进水口相连通;双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与整车散热器的进水口相连通;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整车散热器的出水口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出水口与液力缓速器进水管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水泵进水管与大流量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大流量水泵的出水口与位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其中双节温器、液力缓速器进水管、液力缓速器出水管、小循环旁通管、大流量水泵、水泵进水管和发动机出水管均设置于发动机缸盖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流量水泵安装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下部,并采用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轮系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节温器通过节温器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前端面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缓速器进水管和液力缓速器出水管通过安装支架固定于固定于发动机缸盖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小循环旁通管通过旁通管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缸盖的一侧表面,并从发动机缸盖的顶部外侧延伸至发动机缸盖的底部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通过缸盖冷却液出口孔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的缸盖水套相连通;发动机出水管通过螺栓固定于发动机缸盖;发动机出水管的进水口与缸盖冷却液出口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水泵进水管位于发动机缸盖的一侧表面下部;水泵进水管与小循环旁通管设置于发动机缸盖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通过胶管与水泵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胶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与小循环旁通管的出水口和水泵进水管固定套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发动机缸盖内部与缸盖水套相连通的小循环通道内设置有小循环封闭螺;所述小循环封闭螺的外径等于小循环通道的内径,使小循环通道处于封闭的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节温器的开启温度设定为88℃。
CN202222290889.4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Active CN218118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0889.4U CN218118420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0889.4U CN218118420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8420U true CN21811842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8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0889.4U Active CN218118420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84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18420U (zh) 一种带外置双节温器的液力缓速器冷却管路系统
CN209692529U (zh) 电机壳体水冷结构
CN207333656U (zh) 变速器过滤冷却装置
CN106907472B (zh) 一种缓速器水管布置方案
CN215261352U (zh) 一种发动机用热交换装置
JP3504068B2 (ja) タンクの配管接続装置
CN203308563U (zh) 双侧回流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1851981U (zh) 一种发动机恒温器总成结构
CN109888979A (zh) 电机壳体水冷结构
CN101629510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调温器座与机油滤清器座集成模块
CN101545396A (zh)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小循环结构
CN212055783U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
CN203670719U (zh) 变速器润滑油外接冷却装置
CN114517720A (zh) 一种散热器下置式铝压铸汽车机油滤清器总成
CN202707215U (zh) 一种发动机节温器座总成
CN203508930U (zh) 一种用于汽车缸体模具铸造的缸套型芯
CN219322880U (zh) 一种集成式冷却水路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US4382426A (en) Cooling system in a liquid cool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4092354U (zh) 一种内部集成冷却液流道并通过密封圈密封的电子水泵
CN111188897A (zh) 一种自动变速器用冷却系统
CN218377632U (zh) 一种车用内置油冷器的散热器
CN219932280U (zh) 一种拖拉机用机油散热装置
CN105351064B (zh) 汽油机冷却系统
CN204704021U (zh) 一种防漏型发动机缸盖出水口盖
CN219366160U (zh) 发动机出水管及发动机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