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7363U - 粘贴治具 - Google Patents

粘贴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7363U
CN219317363U CN202223402446.6U CN202223402446U CN219317363U CN 219317363 U CN219317363 U CN 219317363U CN 202223402446 U CN202223402446 U CN 202223402446U CN 219317363 U CN219317363 U CN 219317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attaching
base
elastic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24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文
张勇
赵文良
常保伟
闫攀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24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7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7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7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粘贴治具。粘贴治具包括基座和贴附机构;基座用于容置产品;贴附机构与基座转动连接,包括底座、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抵推件、弹性组件和驱动件,转动驱动件至第一位置,驱动件抵接第二贴附件,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抵推第一贴附件运动,第一贴附件带动物料朝向产品运动,物料贴附于产品,同时使抵推件远离第一贴附件运动;转动驱动件至第二位置,驱动件抵接第一贴附件,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抵推第二贴附件运动,第二贴附件抵推物料朝向产品运动,同时使抵推件朝向第一贴附件运动以使得物料贴附于产品。该粘贴治具实现了机械化贴附作业,有利于提升作业效率,能够形成统一的贴附规范,有利于提升物料贴附后的产品的良率。

Description

粘贴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料贴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贴治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中,需要将物料例如导电铜片贴附至产品上。目前,通常采用手动粘贴的方式将物料贴附至产品上。然而,由于物料的尺寸通常较小,导致手动作业存在难度大、作业效率低、粘贴不规范的问题,造成产品良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粘贴治具,以实现机械化作业,提升作业效率,满足贴附规范,提升产品良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粘贴治具,用于将物料粘贴至产品,包括:基座,用于容置所述产品,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加工位;贴附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加工位,所述贴附机构包括底座、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抵推件、弹性组件和驱动件;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贴附件活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贴附件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贴附件,所述第一贴附件的一端吸附所述物料;所述抵推件的一端弹性抵接所述第二贴附件,且所述抵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贴附件通过斜面配合抵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连接所述底座且覆盖所述收容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抵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一贴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抵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之间;所述驱动件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贴附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贴附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所述驱动件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贴附机构转动至所述产品的待粘贴位置,所述驱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抵接所述第二贴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抵推所述第一贴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贴附件带动所述物料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产品运动,使得所述物料的第一部分贴附于所述产品的第一粘贴位置,同时使所述抵推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一贴附件运动;所述驱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件抵接所述第一贴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抵推所述第二贴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贴附件抵推所述物料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产品运动,同时使所述抵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贴附件运动以抵推所述物料,使得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贴附于所述产品的第二粘贴位置。
上述粘贴治具在使用时,贴附机构转动至产品的待粘贴位置时,转动贴附机构的驱动件至第一位置,驱动件抵接第二贴附件,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抵推第一贴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贴附件带动物料沿第一方向朝向产品运动,使得物料的第一部分贴附于产品的第一粘贴位置,同时通过斜面配合抵接使抵推件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一贴附件运动;转动驱动件至第二位置,驱动件抵接第一贴附件,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抵推第二贴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二贴附件抵推物料沿第一方向朝向产品运动,同时使抵推件沿第二方向朝向第一贴附件运动以抵推物料,使得物料的第二部分贴附于产品的第二粘贴位置,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和抵推件先后运动并相配合地将物料贴附至产品上,从而实现将物料贴附至产品上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治具,通过转动驱动件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使得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和抵推件相配合地将物料贴附至产品上,粘贴治具实现了机械化贴附作业,贴附效率高,能够有效替代作业人员进行贴附作业,有利于降低物料贴附的难度以及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作业效率。由于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粘贴治具在进行物料贴附作业时,不会受到物料尺寸的影响,能够形成统一的贴附规范,使得贴附作业形成标准化,有利于提升物料贴附后的产品的良率。此外,驱动件在弹性组件的配合下能够先后驱动第一贴附件和第二贴附件运动,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实现了单动力源带动两个相关机构按设定要求的先后顺序完成不同动作的功能,有利于简化粘贴治具的结构,使得粘贴治具的集成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附件开设有避让槽、以及开设于所述避让槽相对侧壁的两个第一抵接孔,所述第二贴附件和所述抵推件活动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第二贴附件开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相连通的第二抵接孔;所述驱动件转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及所述第二抵接孔内并抵接对应所述第一抵接孔和对应所述第二抵接孔的靠近所述弹性组件的孔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及所述第二抵接孔相对应的两个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部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贴附件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半径;所述第二驱动部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贴附件的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四弧面的半径且与所述第一弧面的半径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贴附件包括第一本体、贴附部和定位部;所述避让槽和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均开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贴附部和所述定位部,所述贴附部用于将所述物料的所述第一部分贴附至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粘贴位置,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物料,所述定位部开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用于与一负压气源连通,以在所述负压气源的负压作用下吸附所述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附件包括第二本体和抵推弹性件;所述第二抵接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抵推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抵推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抵接,所述抵推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推件抵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推件远离所述抵推弹性件的一侧设有抵推斜面,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抵推斜面相适配的挤压斜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一贴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贴治具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插接件、第三弹性件和解锁件,两个所述插接件活动穿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接于两个所述插接件之间,两个所述插接件相背的一端分别凸出于所述底座,用于当所述贴附机构转动至所述产品的待粘贴位置时,卡接于所述基座;每个所述插接件开设有具有解锁斜面的解锁孔,所述解锁件具有两个与相应的所述解锁斜面相适配的解锁部,用于抵压相应的所述解锁斜面,以带动两个所述插接件相互靠近以脱离所述基座,并压缩所述第三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和第四弹性件;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解锁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解锁件具有复位部,所述第四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复位部与所述底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贴治具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五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上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和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滑板面向所述第二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滑板面向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围设形成了用于放置所述产品的区域;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基座之间分别抵接有所述第五弹性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贴附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驱动件在初始位置时与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的配合示意图以及对应物料在产品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驱动件在第一位置时与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的配合示意图以及对应物料在产品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驱动件在第二位置时与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的配合示意图以及对应物料在产品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驱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驱动件沿Ⅶ-Ⅶ的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驱动件沿Ⅷ-Ⅷ的剖视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第一贴附件和第二贴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基座和定位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粘贴治具 100
基座 10
加工位 102
基板 11
第一滑槽 111
第二滑槽 112
第一止挡槽 113
第二止挡槽 114
机架 12
卡接孔 121
承载板 13
支撑腿 14
定位机构 20
第一固定件 21
第二固定件 22
第一活动件 23
第二活动件 24
第一滑板 25
第三止挡槽 251
第一斜面 252
第二滑板 26
第四止挡槽 261
抵接槽 262
第二斜面 263
第五弹性件 27
贴附机构 30
底座 31
收容腔 311
插接孔 312
动力孔 313
止挡部 314
第一贴附件 32
第一本体 321
避让槽 3211
第一抵接孔 3212
吸附通道 3213
挤压斜面 3214
贴附部 322
定位部 323
吸附孔 3231
定位件 324
第二贴附件 33
第二本体 331
第二抵接孔 3311
滑动槽 3312
抵推弹性件 333
抵挡件 334
抵推件 332
抵推斜面 3321
弹性组件 34
止挡件 341
第一弹性组件 342
第一弹性件 3422
第二弹性组件 343
第二弹性件 3432
驱动件 35
第一驱动部 351
第一弧面 3511
第二弧面 3512
第二驱动部 352
第三弧面 3521
第四弧面 3522
转动杆 353
转轴 36
锁紧组件 40
插接件 41
卡接弧面 411
解锁孔 412
解锁斜面 413
第三弹性件 42
解锁件 43
解锁部 431
复位部 432
固定座 44
复位孔 441
第四弹性件 45
把手 50
物料 200
第一部分 202
第二部分 204
产品 300
第一粘贴位置 302
第二粘贴位置 3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粘贴治具100。粘贴治具100用于将物料200(请参阅图3)粘贴至产品300(请参阅图3)上。其中,物料200可以为例如导电铜片、保护膜等物件,产品300可以为手机壳体等物件。请参阅图3,物料200包括第一部分202和第二部分204,产品300具有第一粘贴位置302和第二粘贴位置304,本申请实施例中,粘贴治具100用于将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粘贴于第一粘贴位置302,以及将物料200的第二部分204粘贴于第二粘贴位置304。显然,这并不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请参阅图1,粘贴治具100包括基座10和贴附机构30。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定义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为如图1所示的Z轴、X轴和Y轴。
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9,基座10用于容置产品300,基座10的一侧设有加工位102。贴附机构30转动设于加工位102,贴附机构30包括底座31、第一贴附件32、第二贴附件33、抵推件332、弹性组件34和驱动件35,底座31的一端与基座10转动连接,底座31用于安装第一贴附件32、第二贴附件33、抵推件332、弹性组件34和驱动件35,使得贴附机构30实现模块化设置,底座31的另一端开设有收容腔311,收容腔311贯穿底座31的相对两侧;第一贴附件32活动设于收容腔311内,第二贴附件33活动穿设于第一贴附件32,第一贴附件32的一端吸附物料200;抵推件332的一端弹性抵接第二贴附件33,且抵推件332的另一端与第一贴附件32通过斜面配合抵接;弹性组件34包括第一弹性组件342、第二弹性件343和止挡件341,止挡件341连接底座31且覆盖收容腔311的一端,第一弹性组件342抵接于止挡件341和第一贴附件32之间,第二弹性组件343抵接于止挡件341和第二贴附件33之间;驱动件35转动穿设于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且用于抵接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驱动件35的两端转动连接底座31;贴附机构30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驱动件35位于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驱动件35抵接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第一弹性组件342和第二弹性组件343不能抵推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运动;转动驱动件35至如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时,驱动件35抵接第二贴附件33,第一弹性组件342弹性抵推第一贴附件32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贴附件32带动物料200沿第一方向朝向产品300运动,使得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贴附于产品300的第一粘贴位置302,同时使抵推件332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远离第一贴附件32运动;转动驱动件35至如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时,驱动件35抵接第一贴附件33,第二弹性组件343弹性抵推第二贴附件33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二贴附件33抵推物料200沿第一方向朝向产品300运动,同时使抵推件332沿第二方向朝向第一贴附件32运动以抵推物料200,使得物料200的第二部分204贴附于产品300的第二粘贴位置304。
上述粘贴治具100在使用时,将贴附机构30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驱动件35位于初始位置时。请参阅图3,驱动件35位于初始位置时,驱动件35抵接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使得第一弹性组件342和第二弹性组件343不能抵推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运动。请参阅图4,转动驱动件35至第一位置时,驱动件35抵接第二贴附件33,第一弹性组件342弹性抵推第一贴附件32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贴附件32带动物料200沿第一方向朝向产品300运动,使得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贴附于产品300的第一粘贴位置302,同时通过斜面配合抵接使抵推件332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一贴附件32运动。请参阅图5,转动驱动件35至第二位置,驱动件35抵接第一贴附件32,第二弹性组件343弹性抵推第二贴附件33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第二贴附件33抵推物料200沿第一方向朝向产品300运动,同时使抵推件332沿第二方向朝向第一贴附件32运动以抵推物料200,使得物料200的第二部分204贴附于产品300的第二粘贴位置304。第一贴附件32、第二贴附件33和抵推件332先后运动并相配合地将物料200贴附至产品300上,从而实现将物料200贴附至产品300上的功能。物料200贴附完成后,依次反向转动驱动件35,即可使驱动件35、第一贴附件32、第二贴附件33和抵推件332位于初始位置。反向转动贴附机构30,使得贴附机构30远离基座10,以便于从基座10上取下贴附物料200后的产品300。
如此,为了实现机械化作业,提升作业效率,满足贴附规范,提升产品300良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粘贴治具100,通过转动驱动件35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使得第一贴附件32、第二贴附件33和抵推件332相配合地将物料200贴附至产品300上,粘贴治具100实现了机械化贴附作业,贴附效率高,能够有效替代作业人员进行贴附作业,有利于降低物料200贴附的难度以及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作业效率。由于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粘贴治具100在对物料200进行贴附作业时,不会受到物料200尺寸的影响,能够形成统一的贴附规范,使得贴附作业形成标准化,有利于提升物料200贴附后的产品300的良率。此外,驱动件35在弹性组件34的配合下能够先后驱动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运动,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实现了单动力源带动两个相关机构按设定要求的先后顺序完成不同动作的功能,有利于简化粘贴治具100的结构,使得粘贴治具100的集成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能够适用于更多的物料200贴附至产品300上的场景中。
请参阅图1,为了使贴附机构30转动至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基座10上,本申请实施例中,粘贴治具100还包括锁紧组件40,锁紧组件40用于在贴附机构30转动至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卡接于基座10上,以使贴附机构30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基座10上。如此,通过设置锁紧组件40,使得贴附机构30转动至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基座10上,避免贴附机构30在基座10上发生松动、晃动等情况,从而影响物料200和产品300的贴附良率。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组件342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3422,第二弹性组件343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3432,第一弹性件3422连接于止挡件341和第一贴附件32之间,第二弹性件3432连接于止挡件341和第二贴附件33之间。如此,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弹性件3422和多个第二弹性件3432,使得多个第一弹性件3422和多个第二弹性件3432能够在止挡件341的止挡作用下分别弹性抵推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运动,弹性组件34的结构简单、稳定、有效,有利于降低粘贴治具100的制造成本。其中,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可以为弹簧。可以理解地,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的端部可以内嵌在止挡件341、第一贴附件32或第二贴附件33上,从而提升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与止挡件341、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的连接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挡件341大致为板状,止挡件341连接于底座31上且覆盖收容腔311。止挡件341覆盖收容腔311时,能够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收容腔311内从而影响第一弹性件3422、第二弹性件3432、驱动件35等收容腔311内的结构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提升贴附机构3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地,止挡件341还可以为网状、条状等结构,止挡件341覆盖部分收容腔311,止挡件341为网状、条状等结构时,便于对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的形态进行观察,以便于在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发生不可逆的形变时及时对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进行更换。本申请实施例中,止挡件341只需要满足具有足够的位置与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连接即可。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贴附件32开设有避让槽3211、以及开设于避让槽3211相对两侧壁的两个第一抵接孔3212,第二贴附件33和抵推件332活动设于避让槽3211内。第二贴附件33开设有与两个第一抵接孔3212相连通的第二抵接孔3311,第二抵接孔3311位于两个第一抵接孔3212之间。驱动件35转动设于两个第一抵接孔3212及第二抵接孔3311内并抵接对应第一抵接孔3212和对应第二抵接孔3311的靠近弹性组件34的孔壁,可以理解地,该孔壁为对应第一抵接孔3212和对应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如此,通过在第一贴附件32上开设避让槽3211,第二贴附件33和抵推件332活动设于避让槽3211内,有利于简化贴附机构30的结构。通过在第一贴附件32上开设第一抵接孔3212,在第二贴附件33上开设第二抵接孔3311,使得驱动件35抵接第一抵接孔3212和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进而使得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在驱动件35的抵接下能够与止挡件341相配合以压缩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使得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产生弹力,在驱动件35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分别释放弹力以带动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运动,实现单动力源带动两个相关机构按照设定要求的先后顺序完成不同动作的功能。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件35包括分别与两个第一抵接孔3212及第二抵接孔3311相对应的两个第一驱动部351及第二驱动部352,两个第一驱动部351连接于第二驱动部352的相对的两端。请一并参阅图7,第一驱动部351设有用于抵接第一贴附件32的第一弧面3511和第二弧面3512,第一弧面3511的半径小于第二弧面3512的半径。请一并参阅图8,第二驱动部352设有用于抵接第二贴附件33第三弧面3521和第四弧面3522,第三弧面3521的半径小于第四弧面3522的半径,且第三弧面3521的半径与第一弧面3511的半径相等。其中,驱动件35还包括用于与底座31转动连接且贯穿第一驱动部351及第二驱动部352的转动杆353。
具体地,在驱动件35位于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时,第一驱动部351的第一弧面3511抵接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第二驱动部352的第三弧面3521抵接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驱动件35抵接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第一弹性件3422和第二弹性件3432不会抵推第一贴附件32和第二贴附件33运动。
在转动驱动件35从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至如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35相对于初始位置逆时针转动90°,第一驱动部351由第一弧面3511转变为由第二弧面3512抵接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第二驱动部352继续由第三弧面3521抵接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在该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弧面3511的半径小于第二弧面3512的半径,使得第一驱动部351和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使得第一贴附件32不受第一驱动部351的抵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一弹性件3422释放弹力,以使第一贴附件3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同时通过斜面配合抵接使抵推件332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一贴附件32运动,直至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与第一驱动部351上的第二弧面3512相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在该转动过程中,由第一弧面3511转变为第二弧面3512抵接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以及第一弹性件3422抵推第一贴附件32运动的动作过程均是连续的,这里,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将该转动过程分开描述,这并不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由于第三弧面3521的半径未发生变化,第三弧面3521与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之间不会出现间隙,第二弹性件3432不能抵推第二贴附件33运动,在该转动过程中,只有第一贴附件32发生运动。
在转动驱动件35从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至如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驱动件35相对于初始位置逆时针转动180°,第一驱动部351继续由第二弧面3512抵接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第二驱动部352由第三弧面3521转变为第四弧面3522以抵接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在该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二弧面3512的半径未发生变化,第二弧面3512与第一抵接孔3212的上孔壁之间不会出现间隙,第一弹性件3422不能抵推第一贴附件32运动。由于第三弧面3521的半径小于第四弧面3522的半径,使得第二驱动部352和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使得第二贴附件33不受第二驱动部352的抵接作用,从而使得第二弹性件3432释放弹力,以使第二贴附件33沿第二方向向下运动,同时抵推件332弹性复原以沿第二方向朝向第一贴附件32运动,直至第二抵接孔3311的上孔壁与第二驱动部352上的第四弧面3522相抵接。在该转动过程中,只有第二贴附件33发生运动。
如此,通过设置驱动件35包括第一驱动部351和第二驱动部352,并设置第一驱动部351设有第一弧面3511和第二弧面3512,第二驱动部352设有第三弧面3521和第四弧面3522,使得驱动件35实现单动力源带动两个相关机构按照设定要求的先后顺序完成不同动作的功能。此外,驱动件35的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贴附机构30的结构。
可以理解地,第一驱动部351还可以包括平顺连接第一弧面3511和第二弧面3512的弧面,以使第一弧面3511和第二弧面3512之间平顺过渡。第二驱动部352还可以包括平顺连接第三弧面3521和第四弧面3522的弧面,以使第三弧面3521和第四弧面3522之间平顺过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贴附件32包括第一本体321、贴附部322和定位部323。避让槽3211和两个第一抵接孔3212均开设于第一本体321上。第一本体321远离弹性组件34的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贴附部322和定位部323,定位部323的数量为两个,贴附部322的数量为一个,两个定位部323与贴附部322间隔设置,两个定位部323与贴附部322之间的间隙用于对产品300上的槽壁进行避让。贴附部322用于将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贴附至产品300的第一粘贴位置302,定位部323用于定位物料200。如此,通过设置第一贴附件32包括第一本体321、贴附部322和定位部323,使得第一贴附件32能够适配地将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贴附至产品300的第一粘贴位置302,提升第一贴附件32的适配性;通过定位部323还能够对物料200进行定位,提升贴附机构30的贴附良率。其中,定位部323上设置有定位件324,以便于通过定位件324对物料200进行定位,提升定位部323的定位精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贴附件3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将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贴附至产品300的第一粘贴位置302时,贴附部322和定位部323均会向下挤压物料200,贴附部322将物料200的第一部分202贴附至产品300的第一粘贴位置302,而定位部323则会向下挤压物料200,却不能将物料200贴附至产品300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部323上开设有吸附孔3231,吸附孔3231用于与一负压气源(图未示)连通,以在负压气源的负压作用下吸附物料200。如此,通过开设吸附孔3231,使得定位部323能够吸附物料200,使得第一贴附件32具有吸附物料200的功能,有利于将物料200精准地贴附至产品300上。其中,为了便于使吸附孔3231与负压气源连通,可以在第一本体321上开设吸附通道3213,吸附孔3231通过吸附通道3213与负压气源连通,以降低吸附孔3231与负压气源连通的难度。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贴附件33包括第二本体331和抵推弹性件333。第二抵接孔3311开设于第二本体331,第二本体331远离弹性组件34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3312,抵推弹性件333设于滑动槽3312内,抵推弹性件333的一端与滑动槽3312的槽壁抵接,抵推弹性件333的另一端与抵推件332抵接,抵推件332的一端滑动设于滑动槽3312内且抵接抵推弹性件333,抵推件332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定位部323之间,且抵推件332的另一端斜面配合抵接第一贴附件32,贴附部322位于抵推件332远离抵推弹性件333的一端。
抵推件332远离抵推弹性件333的一侧设有抵推斜面3321,第一本体321上设有与抵推斜面3321相适配的挤压斜面3214,挤压斜面3214邻近贴附部322设置。具体地,在转动驱动件35从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至如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贴附件32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第一贴附件32在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挤压斜面3214与抵推斜面3321的配合以挤压抵推件332在滑动槽3312内滑动并压缩抵推弹性件333,以使抵推件332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一贴附件32的贴附部322运动。在转动驱动件35从如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至如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二贴附件33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第二贴附件33跟随第二贴附件33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抵推件332在抵推弹性件333的弹性作用下沿第二方向朝向第一贴附件32的贴附部322运动,使抵推件332沿第二方向抵推物料200,以将物料200的第二部分204贴附至产品300的第二粘贴位置304。
如此,通过设置第二贴附件33包括第二本体331和抵推弹性件333,使得抵推件332弹性抵接于第二贴附件33。其中,抵推弹性件333可以为弹簧。
为了降低第二贴附件33的安装难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贴附件33还可以包括抵挡件334,抵挡件334插入第二本体331并用于抵挡抵推弹性件333远离抵推件332的一端。如此,通过设置抵挡件334,以便于安装抵推弹性件333,有利于降低第二贴附件33的安装难度。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座10包括基板11和机架12,基板1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机架12,机架12上开设有卡接孔121,底座31的一端转动设于两个机架12之间。其中,底座31通过转轴36转动设于两个机架12之间。底座31上开设有插接孔312、以及开设于插接孔312的靠近弹性组件34的孔壁上的动力孔313,也可以理解为插接孔312的上孔壁上开设有动力孔3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锁紧组件40包括两个插接件41、第三弹性件42、解锁件43、固定座44和第四弹性件45。
具体地,两个插接件41相对设置,两个插接件41活动穿设于底座31的插接孔312内,两个插接件41相背的一端分别凸出于底座31的插接孔312,用于当贴附机构30转动至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卡接于基座10的两个机架12内,插接件41凸出于插接孔312的一侧设有卡接弧面411,通过卡接弧面411,以便于使插接件41卡入机架12内。每个插接件41开设有具有解锁斜面413的解锁孔412。第三弹性件42抵接于两个插接件41之间且位于插接孔312内,解锁件43具有两个与相应的解锁斜面413相适配的解锁部431,解锁部431用于抵压相应的解锁斜面413,以带动两个插接件41相互靠近以脱离基座10的两个机架12,解锁部431可以为锥形,以便于与解锁孔412和解锁斜面413相适配。固定座44设于底座31上,固定座44开设有与动力孔313相对应的复位孔441,解锁件43穿过穿设于固定座44的复位孔441以使解锁部431插入对应的解锁孔412内,解锁件43还具有复位部432,第四弹性件45抵接于复位部432与底座31之间。其中,第三弹性件42和第四弹性件45均可以为弹簧。
在贴附机构30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的过程中,两个插接件41受到两个机架12的挤压作用相互靠近并压缩第三弹性件42,直至插接件41与对应机架12上的插接孔312相对应,此时,第三弹性件42释放弹力,使得两个插接件41相互远离并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卡接孔121内,即贴附机构30转动至如图1所示的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两个插接件41卡接于对应的卡接孔121内。在贴附作业完成后,需要使贴附机构30远离基座10时,向下按压解锁件43并压缩第四弹性件45,解锁件43通过解锁部431与解锁斜面413的配合使得两个插接件41相互靠近以脱离对应的卡接孔121,并压缩第三弹性件42,此时,转动贴附机构30远离基座10即可使贴附机构30与机架12分离,可以理解为解锁件43用于插入动力孔313,通过解锁部431与解锁斜面413的配合使得两个插接件41相互靠近以脱离于对应的卡接孔121。当贴附机构30脱离机架12后,松开解锁件43,第四弹性件45释放弹力以抵推解锁件43,使得解锁件43复位,以便于再次使用。
如此,通过设置锁紧组件40包括两个插接件41和第三弹性件42,使得贴附机构30能够锁紧在机架12上,使得贴附机构30位于产品300的待粘贴位置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基座10上,避免贴附机构30在基座10上发生松动、晃动等情况,从而影响物料200的贴附良率。通过设置解锁件43,还能够使贴附机构30与机架12相脱离,保证粘贴治具100的正常使用。通过设置固定座44和第四弹性件45,还能够使得解锁件43固定在贴附机构30上,解锁件43通过第四弹性件45能够复位,以便于再次使用。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固定座44和第四弹性件45还可以省略。如此,解锁件43可以独立于贴附机构30设置,在需要对贴附机构30进行解锁时,将解锁件43插入动力孔313并使解锁部431插入对应的解锁孔412即可,使用后取出解锁件43即可,有利于简化锁紧组件40的结构。
请参阅图1,为了便于使驱动件35发生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粘贴治具100还包括把手50。把手50可以为U型,把手50与驱动件35的两端连接,以便于带动驱动件35转动。如此,通过设置把手50,便于作业人员带动驱动件35转动,有利于简化作业人员的操作,从而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请参阅图2,为了避免在使用把手50带动驱动件35转动时,把手50带动驱动件35的运动超范围,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31上开设有多个止挡部314,多个止挡部314间隔设置于底座31上,多个止挡部314用于在初始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对把手50进行止挡,避免把手50带动驱动件35转动时,使得驱动件35的运动超范围,从而损坏物料200和产品300。
可以理解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粘贴治具100的机械化程度,粘贴治具100还可以包括电机(图未示),该电机与驱动件35连接,该电机用于带动驱动件35转动。如此,通过设置电机,以使电机带动驱动件35转动,驱动件35的转动精度高,有利于保证驱动件35准确的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从而提升粘贴治具100的使用精度,并能够进一步提高粘贴治具100的机械化程度。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基座10还包括与基板11相对设置的承载板13以及用于支撑基板11的四个支撑腿14,承载板13用于适配地容置产品300。基板11面向承载板13的一侧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11以及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112,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垂直,第一滑槽111的槽底开设有第一止挡槽113,第二滑槽112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止挡槽114。粘贴治具100还包括定位机构20,定位机构20包括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一活动件23、第二活动件24、第一滑板25、第二滑板26和第五弹性件27。
具体地,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设于基座10的基板11上相邻的两侧,第一固定件21的数量为两个,第二固定件22的数量为一个。第一滑板25和第二滑板26分别沿第二方向和与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滑动地设于基座10的第一滑槽111和第二滑槽112内,第一滑板25面向第二滑板26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252,第二滑板26面向第一滑板25的一侧设有抵接槽262,抵接槽262具有与第一斜面252相适配的第二斜面263,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4分别设于第一滑板25和第二滑板26上,且分别与第一固定件21和第二固定件22相对设置。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4围设形成了用于放置产品300的区域,第一滑板25与基座10的基板11之间、以及第二滑板26与基座10的基板11之间分别抵接有第五弹性件27。
请结合参阅图11,第一滑板25面向第一滑槽1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止挡槽251,第二滑板26面向第二滑槽112的一侧开设有第四止挡槽261,第一止挡槽113和第三止挡槽251所围合形成的腔体内设有第五弹性件27,第二止挡槽114和第四止挡槽261所围合形成的腔体内设有第五弹性件27,承载板13位于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4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内。其中,第五弹性件27可以为弹簧。
定位机构20在定位产品300时,拉动第二活动件24和第二滑板26以使第二活动件24远离第二固定件22并压缩第五弹性件27,第二滑板26通过第二斜面263与第一斜面252的配合使得第一滑板25运动,进而使第一活动件23远离第一固定件21并压缩第五弹性件27,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4所围合形成的区域变大,以便于将产品300放置于承载板13上。将产品300放置于承载板13上后,松开第二活动件24和第二滑板26,第五弹性件27释放弹力以使第二滑板26和第一滑板25滑动,进而使得第二活动件24靠近第二固定件22运动、第一活动件23靠近第一固定件21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24所围合形成的区域适配地容置产品300,从而实现对产品300的定位。
可以理解地,第一固定件2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个,第二固定件22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粘贴治具,用于将物料粘贴至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容置所述产品,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加工位;
贴附机构,转动设于所述加工位,所述贴附机构包括底座、第一贴附件、第二贴附件、抵推件、弹性组件和驱动件;
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贴附件活动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二贴附件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贴附件,所述第一贴附件的一端吸附所述物料;
所述抵推件的一端弹性抵接所述第二贴附件,且所述抵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贴附件通过斜面配合抵接;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和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连接所述底座且覆盖所述收容腔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抵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一贴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组件抵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之间;
所述驱动件转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贴附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且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贴附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所述驱动件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
所述贴附机构转动至所述产品的待粘贴位置,所述驱动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件抵接所述第二贴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弹性抵推所述第一贴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贴附件带动所述物料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产品运动,使得所述物料的第一部分贴附于所述产品的第一粘贴位置,同时使所述抵推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远离所述第一贴附件运动;所述驱动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件抵接所述第一贴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弹性抵推所述第二贴附件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贴附件抵推所述物料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产品运动,同时使所述抵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朝向所述第一贴附件运动以抵推所述物料,使得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贴附于所述产品的第二粘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附件开设有避让槽、以及开设于所述避让槽相对侧壁的两个第一抵接孔,所述第二贴附件和所述抵推件活动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第二贴附件开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相连通的第二抵接孔;所述驱动件转动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及所述第二抵接孔内并抵接对应所述第一抵接孔和对应所述第二抵接孔的靠近所述弹性组件的孔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及所述第二抵接孔相对应的两个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部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驱动部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贴附件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半径;所述第二驱动部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贴附件的第三弧面和第四弧面,所述第三弧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四弧面的半径且与所述第一弧面的半径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附件包括第一本体、贴附部和定位部;所述避让槽和两个所述第一抵接孔均开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贴附部和所述定位部,所述贴附部用于将所述物料的所述第一部分贴附至所述产品的所述第一粘贴位置,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物料,所述定位部开设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用于与一负压气源连通,以在所述负压气源的负压作用下吸附所述物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附件包括第二本体和抵推弹性件;所述第二抵接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远离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抵推弹性件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抵推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的槽壁抵接,所述抵推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推件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件远离所述抵推弹性件的一侧设有抵推斜面,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抵推斜面相适配的挤压斜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一贴附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第二贴附件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治具还包括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两个插接件、第三弹性件和解锁件,两个所述插接件活动穿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第三弹性件抵接于两个所述插接件之间,两个所述插接件相背的一端分别凸出于所述底座,用于当所述贴附机构转动至所述产品的待粘贴位置时,卡接于所述基座;每个所述插接件开设有具有解锁斜面的解锁孔,所述解锁件具有两个与相应的所述解锁斜面相适配的解锁部,用于抵压相应的所述解锁斜面,以带动两个所述插接件相互靠近以脱离所述基座,并压缩所述第三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和第四弹性件;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解锁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座,所述解锁件具有复位部,所述第四弹性件抵接于所述复位部与所述底座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治具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活动件、第二活动件、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第五弹性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设于所述基座上相邻的两侧,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和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滑板面向所述第二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滑板面向所述第一滑板的一侧设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适配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所述第二活动件围设形成了用于放置所述产品的区域;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基座之间分别抵接有所述第五弹性件。
CN202223402446.6U 2022-12-19 2022-12-19 粘贴治具 Active CN219317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446.6U CN219317363U (zh) 2022-12-19 2022-12-19 粘贴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2446.6U CN219317363U (zh) 2022-12-19 2022-12-19 粘贴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7363U true CN219317363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6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2446.6U Active CN219317363U (zh) 2022-12-19 2022-12-19 粘贴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7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25929U (zh) 壳体结构、电池、电子设备和可移动平台
CN219317363U (zh) 粘贴治具
CN212217716U (zh) 蓝牙耳机充电盒组装治具
CN21043219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230492A (zh) 蓝牙耳机充电盒组装治具
CN106953044B (zh) 电池安装结构
CN217240541U (zh) 用于组装电机胶盖的治具
CN219356615U (zh) 承载机构
CN219892593U (zh) 组装装置
CN217167367U (zh) 装夹设备
CN217458219U (zh) 贴膜保压装置
CN217167504U (zh) 压紧机构
CN218839895U (zh) 贴撕膜装置
CN219723560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车载电感器底座封胶装置
CN217456491U (zh) 贴膜保压装置
CN219687684U (zh) 贴膜装置
CN219484773U (zh) 组装装置
CN220218225U (zh) 组装装置
CN216478281U (zh) 保压装置
CN217977001U (zh) 一种储能电池组的螺母固定机构
CN217099648U (zh) 电池快换机构及车辆
CN221004510U (zh) 一种六向去间隙云台及支撑架
CN213702252U (zh) 夹持机构及芯片框架打标机
CN218215398U (zh) 一种贴胶夹具
CN116960556B (zh) 电池包、储能设备及用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